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教师与领导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纷争百态众生,你怎么看?

儒家小子说教育


每年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的名额有限,“粥少僧多”,大家都想分一杯羹。必然导致教师与领导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你争我夺。所谓“有人群的地方就有矛盾”。

教师职称制度已经成为广大教师的“阿喀琉斯之踵”。

学校本来应该是一方净土,现在被这个职称制度搞得乌烟瘴气。

先来说说我们当地教师中级职称评定需要的条件。

农村学校初级职称评中级职称需要基本的三大条 : 1、县区级部门的优质课二等奖以上;2、在初级职称评定以后受到县区级以上的综合表彰至少一次(优秀教师、师德先进个人、优秀班主任等,任意一条即可);3、参与编写综合实践活动或课题一次。城市教师比这要求更高,竞争更加激烈。有的名校甚至发展到让需要评职称的教师集中表演才艺,让大家都认识认识,因为这些学校教师太多了,领导可能连有些教师的名字都叫不上来。

那么这些证书怎样才能获得呢?

比如说,我们乡中心校今年区教师节表彰,中小学一共才10个指标,全乡几百个教师呢

,没评职称的教师都想争取。如何分配?如果有一个量化考核的标准也好说,根据考核分数能者优先,但是没有标准。所以有些教学优秀的教师,你教学成绩再突出,不知道去争取,也没有过硬的关系,很可能10年也轮不到你。

教师想要证书来评职称,有些领导也想要,可名额有限,怎么办?有些领导就利用职务之便捷足先登。关键有些学校的领导还很多,不仅教师之间,连领导之间也有撕破脸皮的

那么,面对这种现状,还如何解决呢

1、用教学成绩、教龄、工作态度等每学期量化考核,采取计分制。我以前在私立学校都是用教学成绩和工作态度来定你的工资,每一项都很细化,考核标准就像一本小册子,一目了然,大家心服口服。

2、可以效仿公务员制度,教师到了一定年限,工资自然晋级。职称可以作为一项荣誉,但是不与工资相挂钩。

总之,在当前的职称制度没有改变之前,教师与领导之间,同事之间因为职称而产生的纷争还会继续下去。教师职称制度必须尽快改革,这几年,教育部门确实在不断地完善它。每一项制度都不可能是尽善尽美的,但是当它发展到一个“瓶颈”期时,就到了不破不立的时候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