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部電視劇倍受關注,叫做《The Spy》,中文譯名是:傳奇間諜。
電視劇開頭,深夜,敘利亞大馬士革,一位猶太拉比被召喚到某監獄,給一個即將被處決的人做臨終禱告。拉比驚愕的看著這個男人,用指甲蓋已經全被拔除的手,寫下了留給妻子最後的話。
另一邊,遠在以色列的妻子心靈感應似的突然從睡夢中驚醒,打開收音機,聽到了伊萊·科恩被敘利亞政府判處絞刑的通告.......
接著,鏡頭切回敘利亞監獄,男人在遺書末尾簽字的時候,看著義無反顧的撲向吊燈的飛蛾,猶豫了——此刻的他,究竟是以色列摩薩德特工伊萊·科恩,還是敘利亞國防部首席顧問卡馬爾·阿明·塔貝斯?
雖說電視劇在史實的基礎上,加入了一些民間傳說和虛構的成分,但基本上,還是按照原樣演繹出來的。畢竟,不少當事人,至今仍然健在,而且,科恩的二女兒對劇情的還原度,還公開表示了滿意。
大家都知道,相對於美國的中情局、蘇聯克格勃、英國軍情六處,歷史並不算悠久的以色列摩薩德,雖然是個小字輩,但論起行動能力來,並不亞於任何一位前輩。
只是,人們津津樂道的摩薩德事蹟,往往跟“納粹捕手”、或者“復仇者行動”有關。比如,上世紀60年代,摩薩德大BOSS親自帶隊,遠赴阿根廷,萬里追捕前黨衛軍高官阿道夫·艾希曼;還有70年代,用“以血還血”的手段,不惜成本的對慕尼黑奧運會慘案製造者“黑九月”的追殺和逐一“清除”行動。
其實,在數次中東戰爭中,摩薩德特工們都曾起到過力挽狂瀾,甚至直接改變戰爭格局的作用。
本文主人公——伊萊·科恩的線索和情報,就幫助以色列在1966年的“六日戰爭”(第三次中東戰爭)中,用“先發制人”的模式,壓倒性的大勝以敘利亞為首的阿拉伯軍團。
自此,以色列佔領了埃及控制下加沙地帶和西奈半島、約旦控制下約旦河西岸和耶路撒冷舊城、敘利亞的戈蘭高地,總共6.5萬平方公里的領土。
這場戰爭讓以色列實際控制面大增,更導致數十萬阿拉伯平民逃離家園淪為難民,進一步加劇了阿拉伯人和猶太人的仇恨,成為中東亂局的主要根源之一,至今仍然無解。
好了,咱們再說回到這場戰爭的幕後功臣,被譽為最傳奇摩薩德的——伊萊·科恩。
1924年,科恩出生在埃及的亞歷山大市,他的父母和雙方家族都是敘利亞猶太人。
科恩從小家境優越,經常隨爸媽在中東各地到處跑,也時常回敘利亞的老家小住,能說流利的法語、英語(當時中東多地屬於英法的“委任統治區”)、希伯來語、阿拉伯語,對阿拉伯世界的生活習俗和文化非常熟悉。
此外,科恩的記憶力也非同一般。小時候,站在陽臺邊,可以用一個下午的時間,把路過的汽車型號和牌號全記了下來,並一字不差的進行復述。
更了不得的是,科恩的智商和情商“成正比”,都是那麼的在線。
科恩具有天生的人格魅力,特別善交際,跟人自來熟,無論身處何地,總有一堆的朋友主動幫襯著。
顯然,他日後的成就,也全都倚靠這些被自己忽悠過來的“朋友們”完成的。
只是,這些朋友,在他眼中,僅僅屬於“工具”而已,並非通常意義上,排解孤單,吐露真情的對象。
1948年,以色列建國,科恩一家便移居以色列。
剛開始工作的科恩,在以色列國防部做翻譯,之後,又被調到以色列工人總工會的工業公司當會計。這期間,作為一名普通“上班族”的科恩,結婚,生了一堆孩子,過著幸福的小日子。
上世紀五十年代後期,默默關注科恩許久的摩薩德主動找上門來。
熟練掌握多國語言,智商情商雙高,動手能力強,機敏又冷靜,加上科恩那張放在敘利亞人堆裡毫不違和的臉,和運用自如的敘利亞阿勒頗方言。伊萊·科恩的資質,簡直就如同給摩薩德“專項任務”定製打造的一般。
畢竟,作為頂尖級別的特工,一些近乎本能的素質還真得靠天生資質,後天再怎麼訓練,也是無法企及的。比如人際交往中強大的親和力、人格魅力,察言觀色和刺探情報的分寸感等等。
經歷了短暫的訓練之後,科恩便以全新的身份潛入了敘利亞。
自此,一個叫卡馬爾·阿明·塔貝斯的大商人開始如魚得水般的活躍在敘利亞上流社會。
在接觸敘利亞大佬們前,科恩會先廣泛蒐集資料,熟知對方的情況,進而投其所好,愛財的送財,好色的介紹美女明星。再憑藉著幾個中東名流的引薦,科恩迅速站穩腳跟。
於是,這位多金、慷慨、風度翩翩,品格高貴、身世清白的大商人,逐漸跟敘利亞的各層高級官員都搭上了關係。
甚至,很快,科恩一路開掛般的成了“阿勒頗老鄉”,敘利亞總統哈菲茲的密友,順風順水的進入了政府的核心圈,被主動聘為敘利亞國防部首席顧問,還差一點當上了敘利亞國防部長。
需要注意的是,此時的敘利亞總統叫阿明·哈菲茲,並非現任總統巴沙爾·阿薩德的老爸,哈菲茲·阿薩德。直到1970年,這位老阿薩德,才當上了敘利亞大BOSS。
下圖,科恩和時任敘利亞總統阿明·哈菲茲(紅圈裡這位,2009年才去世,活得比趕自己下臺的老阿薩德都久)在出席國家級活動。
潛伏中的科恩,利用敘利亞軍政界“大紅人”的身份,以進出口生意為掩護,在中東範圍內,大搞間諜活動。
甚至,本·拉登的爸爸,沙特建築大亨拉登先生,都成了他的“合作伙伴”。電視劇中,還出現了的兒童版小拉登。
科恩在敘利亞上流社會潛伏了5年多,竟然做的讓敵我兩方,都很滿意。
比如,“敘利亞愛國商人”塔貝斯,在和敘利亞軍政高官們一起“視察”前線時。看到戈蘭高地的士兵在高溫暴曬下受苦,非常自然的主動捐出60萬美金,建議給士兵們種上一山頭的樹蔭。
結果敘利亞軍方高興壞了,拿上錢,萬分感動的種了樹。一時間,敘利亞軍政界對塔貝斯的“無私愛國行為”,好評如潮。
而以色列那邊呢,更是樂開了花——這些翠綠的小樹在大戈壁背景的承託下格外顯眼,成了以色列軍隊確定敘利亞軍事掩體位置的重要參照物。靠著這些樹的標識,敘軍的防禦工事,堪稱完美的暴露在了以軍的視線下,簡直不要太理想,呵呵。
電視劇裡有個情節,是科恩女兒提供的線索,也被演繹出來。
身處險境的科恩,還不忘給妻子買縫紉機。
化身敘利亞的富商的科恩,雖然每天都充斥著金錢美女,但內心裡,他最惦記的,還是自己的妻子。
關於科恩的暴露,官版的說法非常簡單——印度大使館的工作人員發現使館總是遭遇到不明電波干擾。於是上報敘利亞當局,最終定位了無線電波的來源,科恩的身份暴露。
而科恩的遺孀,迪婭·科恩給出的解釋,要複雜的多,即,以色列情報機關摩薩德對科恩的死,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雖說科恩的專業素質極高,但越來越多的“巧合”,也讓敘利亞情報部門開始懷疑是不是出了內鬼,於是搞了一個“沙爾行動”,開始仔細排查內部人員。
此時,老練的科恩正在以色列短暫休假,他表示,回去的風險太大,是不是可以從長計議。而摩薩德那邊,堅持要他按計劃返回,並保證,這是最後一次潛伏行動,弄好後,就可以回家老婆孩子熱炕頭了。
誰成想,等待科恩的,是敘利亞情報部門從蘇聯搞來一批無線電追蹤器,還有敘利亞、埃及、蘇聯三方的反間諜專家......
這麼看,納迪婭·科恩指責摩薩德過度的從科恩身上榨取信息,導致了科恩身份的暴露,這種說法也不無道理。他們明知科恩再次回到敘利亞凶多吉少,還是不顧科恩的主觀意願和個人安危,簡直是在把人當成了間諜機器。
最終,縱使多國都為科恩求情,以色列方面還拿出了6名敘利亞特工去交換,但遭受多年“愚弄”和奇恥大辱,已經成了阿拉伯世界“笑柄”的敘利亞政府堅決不鬆口……
1965年5月18日凌晨,科恩寫完給妻子的遺書,向猶太拉比禱告後,被帶到大馬士革烈士廣場,施以在中東地區極具侮辱性質的絞刑。
雖然是凌晨三點多,但廣場上已經人山人海。
科恩周身被套上了用阿拉伯文寫滿了其罪行的白紙。他拒絕了眼罩,平靜的親眼看著廣場上成千上萬來見證他死刑,並鼓掌歡呼的敘利亞民眾。
行刑後,科恩的屍體被示眾6小時。
之後就傳出了科恩的遺體被敘利亞政府長期冷凍的消息,但至今沒有正式的官方表態。但可以肯定的是,他的遺骸還在,並且仍處於敘利亞政府的控制當中。
接下來的半個世紀,納迪婭·科恩多次寫信給敘利亞總統,從老阿薩德時代,寫到了當今的巴沙爾·阿薩德,苦苦請求歸還丈夫的遺體,但一直未得到准許。
直到2019年12月,在俄羅斯的介入下,事情貌似有所轉機,這位王牌間諜的遺骸,似乎有望返回以色列家鄉。
科恩死後,他生前做的一切,仍然影響著中東政局和後世以色列人的生活。
比如,1964年,阿拉伯國家計劃採取工程措施把約旦河改道(約旦河發源於敘利亞和黎巴嫩),來掐斷以色列的供水,困死以色列。
科恩將這一重要情報及時發給了摩薩德總部,以空軍當即派出戰機,鋪天蓋地的把預施工現場炸了個稀爛,使得這一計劃還沒開始就流了產。
可以說,當今創造出“沙漠開花”般奇蹟的以色列,不但保證了充足的生活、飲用水,還能讓只佔總人口3%的以色列農民,輕鬆養活了全國近八百萬人,並把農產品高價出口到國外市場。論源頭,這都得感謝科恩。
當然,換個角度,對於那些保守戰亂之苦,流離失所的阿拉伯人來講,科恩又成了萬惡之源。
雖然摩薩德曾經不顧科恩的個人安危,過度利用了他,導致了他的英年早逝,但科恩的身後,一直享有著無限殊榮,成了以色列人民世代傳頌的偉大民族英雄。
相比之下,另外一位同行,二戰時期的蘇聯間諜佐爾格就沒那麼幸運了。
1941年10月,以德國駐日本記者身份為掩護的蘇聯間諜佐爾格,向蘇情報部門發送了密文,證明日軍將要南下和美國在太平洋開戰,近期並無北上的計劃。斯大林這才放心從遠東方面軍抽取了25萬人增援莫斯科,最終取得了衛國戰爭中的首次大捷。
然而,情報剛送出去不久,佐爾格突然被捕。從1941年到1944年11月7日佐爾格就義,中間這麼久,蘇聯卻一直坐視不管,甚至拒絕承認佐爾格跟自己有關。
這使得,佐爾格連當成間諜被交換的資格都沒有。期間,他的妻子卡佳作為德僑家屬,還被扣上了“通敵間諜罪”,扔進了古拉格勞動營,不久慘死於西伯利亞的冰天雪地之中。
直到20年後的1964年,蘇聯才公開給佐爾格正名,追授了他蘇聯英雄的稱號,聯合東德,開始大肆祭奠。
顯然,無論是蘇聯還是以色列,他們對待間諜的模式,跟《孫子兵法》中討論的如出一轍——對於間諜要給予最高規格的待遇,但在必要時刻必須捨棄,遇到迫不得已的情形,甚至可以由己方動手幹掉自己的間諜。
這就是間諜的境界和宿命,能影響戰爭和國家的走向,卻左右不了自己的命運和生死。
閱讀更多 大學軍事理論教師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