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怪象:家裡的承包地不種地,卻出現4個新“熱潮”,咋回事?


現在的農村一直不斷的在發展,所以就會出現很多東西被替代掉了。就像種地這件事,以前田地是農村人的根,沒有地就沒有飯吃,但是現在不一樣了,大多數人都外出務工了,家裡只留下了老小,所以田地就開始荒廢了。但是也有不少人會把自己的土地拿給家裡邊的兄弟種,來年給點糧食就行。可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農村開始興起了種地,把原本種田的耕地改成了種植樹木,這樣既能保證田地不荒廢,也能賺點小錢。不過,近期發現除了種樹之外,農民們還出現了一些別想法,你知道是什麼嗎?

農村怪象:家裡的承包地不種地,卻出現4個新“熱潮”,咋回事?

①“之前承包土地的種植戶,到期就不願意再續了”

在我們當地,前幾年有不少專門租地種植土豆的,不過,在租期到了很多都不再續租了。在那時,從村民那流轉土地一畝的租金在800~1000元,有人將流轉來的土地用於種植莊稼,畢竟家裡有各種農機,也比較方便,而有些人則將租來的土地用於種植經濟作物,但是,這2~3年過去了,很多人不願意續租了,原因也很簡單,賺錢不多,只剩下忙活,還不如外出打工賺的多。

②“人老了種不了地了”

現在80後、90後農民基本都在城裡生活,也不會種地,這讓老人很擔心,以後農村大片的土地怎麼辦?誰來種呢?

現階段農村的土地多半是一些60後、70後的農民在種,但是近年來,農村的土地很多都荒廢了,就連農村留守在家的老人也不願意種地了,為啥呢?一則是老人年齡大了,身體越來越不好,種地很吃力。二則經濟條件好了,買糧食、買菜都不貴,農民也樂得清閒,還不如在家享享清福,因此便也不種地了

農村怪象:家裡的承包地不種地,卻出現4個新“熱潮”,咋回事?

③“普遍都在種植其他的經濟作物,糧食種植一直在減少”

現在的土地,很多農民都不用來種植糧食,即使種,也只是種一點,只夠自己家裡吃就好,其他的承包地,要麼都退耕還林了,要麼就將土地租出去。

可是現在卻不同了,農民越來越不願意種糧食,土地裡,種植其他作物比種植糧食的多得多,例如很多農民種植中藥材、花卉、樹木等。這些都是一些經濟價值較高的作物,因此很受農民的歡迎。

④“雖然不種地,可也不願意把自家的地交出去”

很多人家其實已經沒有在種地,所以自家的土地要麼是租了,要麼就是給自家那個親戚種植,來年給點糧食。

國家為了盤活農村的土地資源,在很多地區試點了承包地的退出政策。農民可以拿到一筆錢,選擇永久性退出承包地。

這種政策對於上面這些不想種地的人們來說,是很好的,但現實卻並沒有得到農民的積極響應。農民不種地,卻也不願意退出,為啥呢?

農村怪象:家裡的承包地不種地,卻出現4個新“熱潮”,咋回事?

在農村生活久了,你就會發現總能碰到一些你意想不到的事情。比如,民間俗語中告訴你怎麼為人處世、怎麼觀看天氣、怎麼知道來年是否風調雨順。又比如說,一些你可能見都不沒見過的野菜,農村人卻已經吃到不想再吃了等等都是城裡人無法體會的樂趣。你們覺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