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用社存40萬,中間不讓取,5年給6%的利息,合算嗎?

理財迦


這個要看個人的情況

1如果你不急著用錢,而且沒有別的更好的投資項目的話

這樣做可能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雖然收益不高,但是也是比較安全和穩健的,相比於那些收益率很高,但是風險很大的投資來說,還是不錯的;

另外信用社在家附近,經營狀況什麼都是比較熟悉的,這樣的話錢存在裡面還是比較放心的,不會擔心有人帶著你的錢消失。

2如果你隨時可能要用這些錢

那存在信用社並且不可以隨時使用的話,那就是不好的選擇了,可以存活期存款,這樣可以讓你需要錢的時候拿來用;

這樣可以不耽誤用錢,也可以有一些收益,這樣的人對於那些隨時可能用錢的人都是不錯的選擇。

3如果你不著急用錢,並且有好的投資渠道的話

那還是去投資吧,這樣的收益要比存在銀行和信用社要高的多,只要注意風險控制的話,那樣不僅會有比較高的收益,而且沒有多少風險,這是一個不錯的投資方式。

總之,不同的情況有不同的選擇方式,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財經解讀者


朋友們好!

如果是存款,就非常合算!在信用社存40萬元,中間不讓取,5年定期,每年給6%的利息,這樣的如果是普通定期存款是比較划算的。下面來分析一下。

如果是存款很划算

在信用社存40萬元,中間不讓取,存5年,年利率可以達到6%。如果這個是信用社定期存款產品,肯定是非常合適的一款產品。

定期存款產品是非常安全的,作為普通存款受到國家存款保險制度的保障,只要是50萬元以下就可以受到全額的保障,如果你存40萬,可以說非常安全的。

在存錢之前,一定要確認一下到底是不是存款產品。如果不是存款,而是其他理財產品的話,那麼就要注意了,因為理財明顯產品是比存款大的多了。如果是理財產品,感覺風險就有點大了,還是需要謹慎。

其他比較安全理財產品的收益率

如果你有40萬,現在還有一些比較安全的理財產品可以選擇,比如可以選擇國債,也可以選擇大額存單,還可以選擇民營銀行新型存款。

現在3年期儲蓄式國債年利率為4%,5年期儲蓄式國債年利率為4.27%。

如果是銀行大額存單,一般大型銀行3年期大額存單年利率可以達到3.988%,中小型銀行3年期大額存單年利率為4.125%。

現在民營銀行年利率較高,新推出的一款37個月的定期存款產品,可以按月付息,年利率可以達到5.5%。還有一款5年期定期存款,年利率可以達到5.5%。

這些比較安全的理財產品的年利率最高也就是5.5%,比6%的年利率低了不少。因此,如果信用社5年期定期存款年利率達到了6%,應該是比較划算的。


綜上所述,如果信用社這款產品是5年期定期存款,6%的年利率是非常划算的。因為其他存款產品年利率最高的也就是民營銀行的5.5%的年利率。但是如果是理財產品,那麼風險就有點大了,一定要小心謹慎。


如果您喜歡我的觀點,歡迎您關注我,也歡迎您加入我的免費投資圈子,可以進一步交流。歡迎大家多多評論,點贊,關注!

睿思天下


在信用社存入40萬元,持有5年定期儲蓄的滿期利率達6%,先不說划算否,得考慮一下安全性?我們通過計算,得知五年到期後的本息為52萬元,這樣以來就超出了存款保險的保護範圍之內。因為根據存款保險條例的規定,只對本息50萬元以內的實施全額賠付。



也就是說,如果你選擇這家信用社存入40萬元的話,一旦存款期間該信用社倒閉或者破產,您很可能拿不到多出來的利息部分。因此,大家在存款之時不要盲目看利息高低?還得兼顧一下存款的安全性。

從利息收益的角度來看,5年期定期儲蓄利率達到了6%,還有什麼不知足的呢?放眼國內各大商業銀行已經找不出第二家,除了之前的億聯銀行推出的一款智能存款產品(利添利A款)滿期複合利率曾高達6%(目前為5.5%)以外,由此可見這家信用社創下了當前新高。


說實話,五年期定期儲蓄利率目前是低於三年期利率的,也就是利率倒掛。而題主說的信用社給出6%的存款利率,說明該信用社攬儲壓力極大,為解決負債端資產規模拼了。這種高成本負債的方式,必定會給信用社運營造成一定的負擔。

但不管怎樣,40萬元的五年期定期儲蓄利率6%確實是很高的,不僅划算且更給力。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安全係數差了點。

總之,只要你五年期內沒有流動性需求,面對如此之高的存款利息肯定划算。當前國內銀行在售理財產品包括非保本浮動收益型理財產品也大部分達不到6%。


東震木


6%的利息真實性?

在信用社存40萬元,有可能給出6%的利息嗎?答案是確定的,有可能,但是比較少,目前雖然中小銀行的存款利率比大銀行高,但是這個高是有一定界限,五年期的存款利率5%的不少,但是6%的基本看不到。不過少並不代表著不存在,2019年初,民營銀行裡的億聯銀行就有推出過6%的五年期存款利率;再者比如下面這家村鎮銀行,一年期的就給出了4.1%利率的銀行,5年期如果給出6%的,也是完全有可能的,所以少不代表不存在。

中間不讓取?

這個問題的關鍵之處在於——中間不讓取,目前不管是普通的定期還是大額存單,只要是存款產品,那麼就必須遵循“存款有息、取款自由、為儲戶保密”的基本規則。因此定期存款在存續期內,只要儲戶有需要隨時都可以取款,只不過是利率按照活期的利率計息而已,而不會出現所謂的不讓取情況。所以你這個產品更大的概率為理財產品,只有封閉式的理財產品,才會在產品封閉期限內不讓儲戶取款。

總結

如果你這款6%的產品為定期儲蓄存款,那麼五年期6%的存款利率是可以的,目前而言,能做到這個利率的銀行並不多;但如果這個產品是理財產品,那麼屬於很一般的產品,R3及以上級別風險的理財產品,隨便一個利率都可以達到這個水平。所以值不值得存,問題的關鍵在於你這個產品的實際性質。


鯉行者


6%的利息,但是約定5年內不能取,這不是存款!我是海哥說險,關注我吧


第一、銀行存款最基本的原則就是存取自由。5年期存款也可以提前取出來,只不過利息不再是5年期而是按照活期計算。

所以,但凡是無法實現存取自由的都不是存款,而是包裝成了存款的其它產品。


第二、5年6%,也就是5年後可以拿回40萬+40萬x0.06x5=52萬。

也就是5年的總收益率有30%。如果是無風險的,那麼還是很靠譜,如果是把有風險的產品包裝成理財來銷售,風險時刻都在。

第三、這種產品可能是什麼?

1、我估計是過橋貸的可能性很高。也就是某些大公司通過銀行做的5年期融資,銀行來做包裝,借用了銀行的名義,而銀行只是收了手續費,並不承擔任何責任。

2、被包裝過的理財產品,現在很多銀行都在推出各種各樣的理財產品。當然也會把這些理財產品變相成存款產品也不是不可能的。

3、看到6%,我突然想到了年金保險的演示利率最高可以6%。但是年金險演示利率並不是按照保費來算的,因此,保險是不可能的。


第四、凡是不能承諾保本的都不是存款

銀行存款的特點就是,無論利率怎麼變,是不會傷本金的。唯一的風險是銀行倒閉。

而這種5年鎖定期的,基本上可以確定就是理財產品,至於是什麼產品就需要自己去剝皮看了。5年可以變化的東西太多了。建議謹慎對待,畢竟理財產品如果直接說是理財大家還能接受,但是不知道是什麼東西的包裝成成了5年鎖定的存款,那就值得懷疑了。


我是海哥說險,關注我吧


海哥說險


在信用社存40萬,中間不讓取,5年給6%的利息,從收益率來說是很合算的;但是有利也有弊:

有利方面:

1、在信用社存款,安全性來說,因為現在有保險制,如果存在信用社倒閉,50萬以內存款由保險公司100%理賠,資金安全得到保證。

2、從穩定的收益率來說,6%的年化收益率,對普通投資者來說,已經是很高的收益;當然對於專業理財的人或專業理財公司來說,是相對低的。

2、從風險角度來說,普通投資者投資其他方面如股票、期權、期貨、外匯等等風險投資,本金極大可能會打水漂。

弊端方面

信用社存款40萬,存期5年,中間不讓取;一般在信用社的定期儲蓄存款,不論期限多久,中間都可以部分提前支取一次;但由於資金鎖定期限較長,如果期間急需用錢,就算信用社可以給部分提前支取一次,但利率是要以活期儲蓄利率計算(活期利率為0.3%),而這部分損失必然影響整體收益。



總體來說,銀行存款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說是最為安全、穩定的一種方式,雖然也存在利弊,但總體利大於弊。


蘇蘇愛財經


在信用社存款40萬,5年給6%的利息,可能大部分人會認為很划算,6%的年利息,全國99%的銀行5年期的大額存單都達不到這樣的高利率,美事一樁,怎麼會不划算?

這個產品是存款嗎?

如果這個產品是存款,那確實挺划算的,但最關鍵的問題就在於“中間不能取”,我們都知道,雖然存款期限有長有短,但是無一例外都可以隨時提前支取,而這個產品“中間不能取”,那就肯定不是存款了。

既然不是存款,那它是什麼產品呢?

年利率高達6%,中間不能支取,期限長達5年根據這些特點我們可以用排除法篩選一下。

市場上利率達到6%和中間不能支取的產品挺多的,理財、基金、信託、債券都有,那麼重點就放在了5年期。

封閉式基金和信託很少有長達5年的產品,債券有5年的,雖然不能提前支取,但是可以在市場上交易,那麼最終結果就落在了理財上,普通的理財也很少有這麼長期限的,最可能的就是保險理財,保險理財的期限普遍在5年及以上。

買這個保險理財划算嗎?

保險理財的收益率是浮動的,雖然說的是年利率6%,有可能實際拿到的年利率不到6%,3%、4%的年利率也有可能,而且理財有損失本金的風險,40萬已經可以在銀行買年利率3.5%~4%的大額存單了,如果遇到急事還可以提前支取,相對收益不確定還有本金風險的保險理財來說,我認為還是大額存單划算。

如果你喜歡這個回答,歡迎轉發、點贊、評論,歡迎關注作者,訂閱更多財經、理財、炒股知識和資訊!


投融資那些事兒


五年期存款利率是6%的銀行存款產品還是非常少的,包括很多最近非常火熱的互聯網平臺銷售的五年期銀行存款類產品也大多數在5.5%左右,很少出現6%的存款利率。

信用社也是地方的銀行,它們也可以給儲戶比四大行更高的存款利率,信用社裡面有五年期6%的銀行存款產品也是可能的,但是並非非常容易購買到這樣高額利率的存款產品。

所以在買入的時候,應該多問問信用社員工這是銀行存款還是銀行銷售的保險產品。假如信用社員工說這是存款產品,那麼出於謹慎的態度考慮,還是應該看一看所謂的存款合同,從中檢查是否屬於存款。假如信用社員工回答這是保險,那麼一定不要購買,因為6%的收益率是預期的收益,也就是五年之後收益可能是6%,但是正常情況下五年之後實際的收益率不會高於6%,信用社可能出於宣傳這款理財產品的需要來誇大收益率,促進儲戶進行購買。

如果是真的五年期6%的存款,那麼儲戶還是可以考慮買入,每年的利息是2.4萬元,五年累計的利息是12萬元,五年之後一共可以在信用社裡面取出來40萬的本金和12萬的利息,共計52萬元。

這筆存款“中間不讓取出”是怎麼回事呢?

理論上一旦存入存款,那麼存款合同就會生效,到期之後才會支付利息和本金,當然有的銀行現在開始實行的是分期付息,每個月支付利息,是不會允許你提前支取出來的,假如你實在由於資金緊張週轉不開,那麼還是可以取出來的,但是取出來的存款的利息是按照活期利率計算,並非6%的存款利率計算。


財道


2019年銀行理財產品平均收益率在4.20%上下浮動,五年期國債和三年期大額存單利率也是差不多同一水平。從這一角度講,6%的利息確實很合算。


40萬元不是一個小數字,很多家庭忙碌一輩子都不一定能存下40萬元。農村信用社雖然也是正規的金融機構,但是風險控制能力和業務規範程度與大型商業銀行有一定差距,因此需要首先確認存款是否安全。


就本話題而言,有四個問題必須弄清楚:

1、是存款還是保險或非保本的理財產品;

2、中間不讓取是什麼原因;

3、6%是預期收益還是真實存款利率;

4、存款辦理後能否通過手機銀行和ATM隨時查看;


一些銀行尤其是農村網點的銀行特別喜歡兜售保險,某些員工誇大收益,誘導買保險,結果真實收益率往往3%也達不到。20萬元就已經達到各家銀行大額存單的標準,如果是保險,五年下來最後真正到手的利息少說比大額存單少六七千元。


如果是非保本的理財產品,期限又非常長,五年過去後一旦虧損嚴重,到時候辦理的人員已經離職,錄音錄像記錄也沒有了,更是沒地方講理,這是必須要慎重對待的。


大額存單一般有兩種取息形式,一種是到期付息,一種是按月付息。到期付息的大額存單是可以提前支取的,還可以靠檔計息,這一點比普通存款好得多。至於按月付息的大額存單,如果想提前支取,就需要通過轉讓的形式。至於銀行普通定期存款,都是可以提前支取的,不管是部分還是全部,無非是提前支取的存款利息會變成活期利率。那麼,存五年這麼久的時間,為什麼不讓提前支取呢?這是很關鍵的問題。


之前曾經有民營銀行五年期存款達到6%的利率,這已經是當下最高的保本保收益水平了。各地農商行和信用社雖然存款利率比大銀行高,但是達到6%的情況依然極為罕見。理財產品很喜歡講預期收益,預期比較高,實際達不到,這很正常,那麼這個6%到底是真實存款利率還是預期收益呢?如果是預期收益6%的話,那麼顯然這不是正規的存款或大額存單。


最後,存款也好,大額存單也好,辦理成功後可以通過手機銀行或ATM查詢。如果兩者都查不到,那麼一定不是。


這些問題都弄清楚了,確認是正規存款,正規手續,也不需要把銀行卡和賬號密碼交給銀行員工,那麼,這確實是很合算的利率。只要是正規存款,還受存款保險制度保護,50萬元以內即使銀行破產也能得到100%賠付,可以放心存。


財智成功


銀行、信用社的這些套路,你真的都能看懂嗎?

01銀行存款

不論是信用社自己給出的普通定期存款的利率,還是說是大額存單的利率,5年給6%,這個利率水平在銀行也金融機構中都是出於金字塔頂端的了。

至少,在最近的這些年裡面,除了前面億聯銀行給出過一段時間的6%的存款利率外,其他沒有一家銀行給出過這麼高的存款利率。

現在一般銀行五年期的定期存款都是在4%左右,少數地方性城商行和民營銀行能達到5%,但是和6%也還是有差距。

再加上《存款保險條例》對存款的保障,如果真的是銀行存款,那麼這個肯定是划算的。

02定期理財

達到五年期的定期理財產品真的很少見,不好與市面上的產品做比較。不過一年期的定期理財產品的收益就能達到5%左右,加上覆利的情況,年化收益在5.5%左右。

不過就流動性來說,肯定是一年期的更加划算。畢竟定期理財不讓提前支取,而五年的時間太久,不利於自己資金的分配整合使用。

再加上定期理財並不享受存款保險的保障,如果這是一款五年期的定期理財,那麼不建議購買。

03理財型保險

銀保不分家,好像銀行和保險公司就是分不開。

這些年很多銀行的不再接受保險公司在銀行駐點了,不過郵儲好像還是廣為詬病。事實上,信用社和保險公司的關聯還是比較低的,但是沒有永恆的敵人,利益才是最重要的,也不排除有些信用社會和保險公司搞合作。

而如果這真的是一款保險產品,那麼就不太建議購買了。

這裡我不是說保險不好,而是一般理財險裡面給出的利率都是預估的利率,而預估利率分成低中高三檔,在你進行購買的時候一般會用高檔給你進行估算,這個6%實際上能有多少,那就是打個問號了。

如果能白紙黑字的在合同上註明6%的利率,並且五年到期能順利贖回,那麼也還是可以考慮的。

綜上:其實這是一款銀行存款的可能性不大,銀行一般銀行存款還是可以進行提前支取的,而五年不讓提前取出則很可能是定期理財或者是保險。如果是定期理財那就不建議買了,如果是保險,有白紙黑字的註明那還可以考慮一下。


掙錢不易,將本求利。我是@易將學財,歡迎關注,一起解鎖更多財經掙錢知識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