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大班需要上幼小銜接嗎?聰明家長思考3問題,激發孩子潛能

孩子大班了,今年秋天就要上小學了,跟她一個班的小朋友有的在上外面私教的提前班,有的在線上學各種小學一年級輔導課程。

我從比較熟悉的寶媽的朋友圈,經常可以看到各種曬娃學習的照片,還標註著堅持學習第幾天,搞得我很是焦慮,總怕娃上了學跟不上,琢磨著去打聽打聽那個輔導機構好,要不要給她也報一個。

孩子大班需要上幼小銜接嗎?聰明家長思考3問題,激發孩子潛能

雖然價格不菲,但是總覺得孩子要是上學就跟不上更是可怕,花點錢也值得。把自己的想法跟愛人商量,愛人說要諮詢諮詢周圍的同事,看看到底有沒有用,花錢不怕,怕的就是有反作用。

過了兩天,他把問到的同事家的娃的情況都跟我說了,看來提前上幼小銜接也不是完全都是益處,主要有三點讓家長不得不考慮:

第一,好成績往往掩蓋了孩子不足的方面

其實,在幼兒園大班的時候,孩子已經把基礎的拼音,按照課程進度都逐步在熟悉了,而特意要去幼小銜接只會重複學習一遍,孩子掌握的基礎知識如果只是反覆重複,對她們來說是很枯燥的。

有的孩子就會覺得自己已經會了,反而不能集中注意力去專注學習。不注意學習也成績不錯,時間長了,孩子就會覺得自己很聰明,反而容易很浮躁,不能踏下心來認真學習。

這種狀況家長還不容易發覺,因為特別是一年級的時候,往往就是學拼音、基本字的筆畫,不會有太難的東西。家長重點要關注的是孩子發生的問題,往往是通過成績反映出來,如果孩子已經把內容生搬硬套的弄會,反而不容易暴露出來是否是學習方法上有問題。

孩子大班需要上幼小銜接嗎?聰明家長思考3問題,激發孩子潛能

第二,家長應當重點抓孩子的學習習慣,而不是具體的要學習的內容。

孩子馬上要上小學,父母重點要關注孩子專注的習慣,很多家長都忽視了這一點,導致孩子從開始就做事不專心,三心二意的寫作業,自然是作業拖拖拉拉、質量不高。

父母還要培養孩子的計劃性,特別是這種剛上學的小孩子,往往是想起什麼幹什麼,一天下來卻什麼都完不成。家長可以開始的時候可以幫助孩子建立計劃清單,每完成一項就獎勵他休息15分鐘或者累計到整段時間,到週末的時候兌換成相應的動畫片時間或者其他孩子需要的獎勵,讓孩子體驗成就感,形成習慣後自己就有計劃性了。

第三,模擬小學生的生活習慣,進行前期的適應性訓練。

孩子從幼兒園到小學很容易不適應小學的學習節奏,這主要是因為幼兒園生活其實是跟日常生活結合在一起的,每天的節奏感不是很強。而小學就不同了,學習的節奏很緊湊,每堂課中間只有10分鐘的休息。一天下來,很多孩子都吃不消,自然學習效率就不會很高。

在小學開學之前,父母需要有意識的培養孩子努力適應45分鐘的上課時長,努力適應一天8節課的學習安排,努力適應科目不斷增加的節奏。給孩子養成預習-聽課-複習-作業-總結的良性的學習習慣,讓他自己激發出適應性,才是真正能跟得上的關鍵。

孩子大班需要上幼小銜接嗎?聰明家長思考3問題,激發孩子潛能

幼小銜接的重點是改變孩子的適應性,重點是由鬆散的幼兒園生活快速轉換到高頻率、高強度的小學生活節奏,而不是單純的只是讓孩子學具體的課程內容。

如果你的孩子在入小學之前就已經適應了小學學習的頻率、已經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能夠持續專注,那麼相信孩子的成績就不會太差,而且後勁十足,不光能贏在起跑線上,而且學習這場馬拉松也會取得很好的成績。

【我是勵志職場辣媽,多平臺邀約原創作者,專注孕產、親子、育兒,親子閱讀踐行者,健康育兒倡導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