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倒逼生鮮供應鏈改革 “平臺型”冷鏈物流企業或將崛起

  一場疫情,讓生鮮行業進入了“冰火兩重天”的境地。一方面,“全面線上搶菜”讓生鮮電商訂單量暴增,供不應求;另一方面,全國範圍內農產品滯銷,農戶損失慘重,供與需之間急需一座橋樑。

  防疫導致大型農產交易中心的封閉以及一些農貿市場停業,使得農產品長期依賴的線下交易幾乎停轉;加之道路封閉、物流復工率低導致農產品運輸受阻成為生鮮物流受阻的主要原因。但拋開客觀因素,中國整體生鮮供應鏈的發展,在這次疫情中交出了一份答卷。

  冷鏈物流需求將進一步擴張

  近年來,國家層面頻頻出臺支持我國冷鏈物流行業發展的政策,國內冷鏈物流市場欣欣向榮。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農產品、生鮮及乳製品對冷鏈物流的需求不斷擴大,冷鏈物流產業的價值和地位日益凸顯。

  根據中物聯冷鏈委數據,2018年我國的冷鏈市場規模約3000億元,預計到2020年,市場規模可達4700億元,年複合增速將超20%。

  “疫情會倒逼生鮮行業的改革,無論是政策,還是消費者的觀念和行為都將成為變革的推手。”九曳供應鏈創始人&CEO張冰對生鮮供應鏈和冷鏈物流的未來發展較為樂觀。

  有分析認為,消費者的生鮮食品消費結構會進行相應的改變。疫情也會在某種程度改變人們對鮮活產品消費的觀念,這都將引起冷凍、冰鮮禽肉食品的需求暴發,也會加大政府對食品安全的管理力度,進而會推進生鮮食品的冷鏈普及度。另外,養殖業也會加快轉型升級,標準化養殖、集中屠宰、冷鏈物流等將會普及應用,過去活豬長距離調運的現象將逐漸減少,冷鏈運輸肉品將成為常態。

  據悉,2018年中國生鮮品類中,果蔬類冷鏈物流應用比例僅為20%-30%、肉類為34%-38%、水產類為40%-45%,而發達國家的平均水平為90%-96%,有巨大的上升空間。

  “疫情讓生鮮電商崛起,也讓他們再度思考供應鏈優化及降低物流履約成本等問題,這是一座必須攻克的大山。傳統冷鏈的侷限性根本無法滿足現代生鮮零售需求,因此將激發大型供應鏈及冷鏈物流平臺的崛起,生鮮供應鏈的信息化、網絡化等全鏈條的管理能力、實現冷鏈物流的‘降本增效’都將成為生鮮零售企業的高競爭壁壘。”張冰表示。

  供應鏈多級交付導致供需失衡

  “其實傳統生鮮行業本身就產業鏈條長,只是此次疫情,將問題的嚴重性爆發了出來。”張冰解釋道,“傳統生鮮供應鏈產品流通半徑小,且環節多、鏈條長、損耗大,多層的中間鏈條和交易交付環節讓農產品抗風險性降低,某個環節接不上,就會導致流通不暢等現象,使生鮮行業的損耗率居高不下。”

  九曳供應鏈的確起到了生鮮食品供應鏈供需連接器的作用。“在疫情期間,盒馬、叮咚等生鮮零售端訂單量暴增,我們很多生鮮食品類客戶都在利用九曳全國各倉的庫存對當地的新零售渠道進行大量補貨,保證市場供應。”

  在疫情期間,這些分倉庫存成了市場的調節器,一方面,生鮮食品客戶可將產品放入當地生鮮雲倉,及時進行低溫存儲,降低損耗;另一方面,全國各地的庫存可以對當地各個渠道進行及時補貨,滿足市場需求。此外,從產地的倉庫直接調撥到各分倉,不僅縮短了供應鏈鏈路,也降低了物流履約成本。

  對此,據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冷鏈物流專業委員會秘書長秦玉鳴介紹,以前的冷鏈物流中心基本以倉儲為主,現在的冷鏈物流中心2/3是操作區,1/3是倉儲區,這主要是因為冷庫裡的分揀量相較以前是幾何倍增長。冷庫的變化也帶來了設備和信息系統的變革,物流配送成本增加,也倒逼物流公司的整合,如此一連串連鎖反應,從終端消費者的變化引來整個行業的創新變革。

  生鮮供應鏈將加速平臺化

  我國生鮮農產品分佈極不均衡。內蒙盛產牛羊肉,漁業集中在沿海地帶,生鮮供應鏈的冷鏈運輸讓這些當地產品在全國甚至全球範圍內扁平化流動。

  “但中國的生鮮冷鏈是割裂的。有些冷鏈企業服務的僅僅是某一個區域,有些冷鏈企業可能服務於某一個冷鏈的幹線、長途運輸,有些只是服務於某一個城市的配送。此次疫情的爆發,讓農產品的運輸‘斷鏈’變得更加明顯。”如何從根本上解決農產品滯銷和供需不平衡的問題,張冰認為必須完善農產品的供應鏈網絡。生鮮農產品生產出來之後,需專業的冷鏈鮮倉對其進行及時的保鮮、保存,保證食品新鮮健康,延長保質期,降低耗損率。

  記者瞭解到,阿里旗下馴鹿冷鏈計劃在中國建立50個大中型專業生鮮冷鏈倉庫,佈局100條生鮮冷鏈運輸幹線、1000條運輸支線及冷鏈短駁,京東物流推出了冷鏈運輸服務“京東卡班”、B2B核心產品“冷鏈城配”以及平臺化產品冷鏈整車,九曳供應鏈也加大全國的倉儲佈局。據悉,目前已開通30個生鮮雲倉,佈局26個核心城市,輻射7大區域,基本覆蓋全國。“雲倉是生鮮供應鏈的核心,通過全國分倉,才能快速將產地倉的生鮮產品分撥到全國各地,滿足當地的消費需求。”

  在疫情期間,九曳供應鏈也充分利用了其平臺化的特點,以最大力度將各地的冷鏈配送資源集合起來,及時響應市場消費者及品牌客戶的需求。

  張冰表示:“因為平臺化運營模式,九曳供應鏈不僅能為客戶提供產地倉收儲、分級、質檢,到生產加工、過程管理、耗損管理、冷鏈運輸、配送及分銷的一站式供應鏈服務,助力生鮮農產品打造完善的供應鏈網絡,更重要的是使生鮮上游企業由原來割裂式的B2B業務、餐飲業務、工廠業務、2C業務變成真正意義上的平臺化、共享化運營,以更短的鏈路提升生鮮供應鏈運營效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