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上的鱼“大小”“多少”重要,还是钓鱼的过程更重要?

“鱼”钓到多,钓到少,钓到大,钓到小,我从来不认为有多大重要,在此发帖子我只是留个记录,记录我垂钓的过程,以及分享给关注我的钓友目前的鱼情状况!

钓上的鱼“大小”“多少”重要,还是钓鱼的过程更重要?
钓上的鱼“大小”“多少”重要,还是钓鱼的过程更重要?
钓上的鱼“大小”“多少”重要,还是钓鱼的过程更重要?

很多不是圈子里的朋友,可能都不相信一个现实,就是钓鱼人很少吃自己钓上来的鱼,一般都是送人或者放生,而在钓鱼圈子里,这种事情是屡见不鲜的,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钓上的鱼“大小”“多少”重要,还是钓鱼的过程更重要?

一、黑坑鱼使用药酒小药太多,所以没人吃;黑坑垂钓中,小药、药酒,或者什么其他乱七八糟的添加剂,充斥在黑坑池塘中,别说钓友不敢吃,就是塘老板也就没有几个感吃的,加上黑坑的回锅鱼多,生口鱼少,皮毛不好不说,大多数老滑鱼都有炎症。所以一般黑坑垂钓,鱼都让塘老板回收,然后,卖给鱼贩子了,当然,这些鱼最后也会流向到菜市场之类,所以钓友们一般都不乐意吃鲤鱼、鲫鱼,就算吃,也只吃自己在野外水域中钓回来的。

钓上的鱼“大小”“多少”重要,还是钓鱼的过程更重要?

二、野钓的鱼,尤其是水质不怎么好的水域,钓上来的鱼基本上也不敢吃;现在野外水域钓点稀缺,但凡能免费垂钓又不被网工电工光顾的水域,基本上水质都不怎么好,看似水色清澈,其实大多数重金属超标,钓上来吃过要么味道不对,要么肉质不行。

钓上的鱼“大小”“多少”重要,还是钓鱼的过程更重要?

三、野钓的大鱼或者小鱼,野钓的小杂鱼,比如麦穗、白条之类,体型小,处理起来麻烦,虽说油炸白条是一道美味,但是处理起来太麻烦,大多数钓友都是钓起来放好,临走的时候都扔掉;大鱼则都是以放生为主,很少有钓友把钓上的大鱼带回家(也有带回家的钓友,但是数量不是很多),尤其是体型越大的鱼,越是如此,无他,卖不好卖,携带运输也不方便,到底也是活了这么就,所以大多数钓友的习惯就是拍照留念,然后放生。

钓上的鱼“大小”“多少”重要,还是钓鱼的过程更重要?

那么问题来了,好些钓友说,以前野钓是很少遇到口特别滑的鱼,现在因为钓鱼人多了,大家都不要小鱼,所以钓上的小鱼大多数都放生了,所以老滑鱼也就变的多了,那么这个放生的事,我们到底要不要做呢?

钓上的鱼“大小”“多少”重要,还是钓鱼的过程更重要?

其实就我个人观点而言,这要看钓鱼人对钓鱼这个事的目的是什么?有的人就是享受钓的这个过程,渔获有没有其实并不重要,但是有比没有好,这类钓友大多数属于经济能力不错,有一定的空闲时间,追求的是生活的品质,对渔获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所以这类钓友,大多以放生为主。

钓上的鱼“大小”“多少”重要,还是钓鱼的过程更重要?

另一类钓友呢,坚持渔获的多寡,就是钓技的准绳,没有渔获,你说破天都是纸上谈兵,但是真要说对一定要钓上多少斤鱼,更多的是一种期望值,真的钓上来那么多鱼,最后可能大部分都会放生,只保留少部分自己认为可以食用的鱼。所以这类钓友,虽然追求结果,但是实际上对渔获的最终需求,其实也不是很旺盛。

钓上的鱼“大小”“多少”重要,还是钓鱼的过程更重要?

那么最后一类钓友,这就是靠鱼吃饭了,渔获多,收入高,渔获没有,收入就没有,很难去形容这一类钓友的行为,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存之道,但是这一类钓友,往往也不被我们认作主流,往往还会排斥这一类钓友。

钓上的鱼“大小”“多少”重要,还是钓鱼的过程更重要?

出钓时间和作钓时间是我们把鱼钓好的基础,也是一个完整的钓鱼过程所必备的。钓鱼人就应该透过现象看本质,了解钓鱼活动真正的意义。

钓上的鱼“大小”“多少”重要,还是钓鱼的过程更重要?

最后,个人的总结也许不完善,很片面,但是钓鱼这个事,因人而异,不要因为他人的行为和想法,来影响我们自身的想法,毕竟这个世界上最难的事,就是把自己的想法灌输到别人脑子里,我心随我意,这样才自在一些。

有不对的地方,也希望各位大神批评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