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给蓝玉20万兵马,并与胡惟庸、李善长一起反朱元璋,能成功吗?

用户110736411203


无用,中国人骨子里,不好内斗。出师无名,不紧死的惨,也会恶名万年。错了,就错了。一死谢罪。而现在,错了,体会了,及时改错。方幸福余生。


春风十里草草过


嗯,这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蓝玉究竟有没有这个胆量?朱元璋是否能扛得住这波造反?双方的胜算究竟是怎么分的?

可以说,蓝玉是明朝第二代名将,而李善长则是明朝开国第一批重臣,至于胡惟庸既没有战功也没有啥大本事,就像个忽悠似的,大致能算个精神领袖外加摇旗助威选手。如此一来,这个阵容大致上说得过去,那么是否能与老朱有一战之力呢?


实力对比过后,我们会发现——老朱实在是太强悍了!

如果此事成立,那么蓝玉将会率领着二十万兵马,在李善长的运筹帷幄之下对老朱发动攻击,此时的胡惟庸则需要招兵买马、四处宣传,成为一个优秀的精神领袖,负责造反相关事宜的宣传。如此一来,这个阵势是比较强大的,而胡惟庸也一定会找到一个合理的理由进行造反,并且要适应广大人民群众的诉求和广大功臣良将的诉求——比如说,他反抗的口号就是“老朱不仁不义,坑害兄弟,与其被他杀死,倒不如跟着我们一起吃香的喝辣的!”虽然口号有点长,但是很在理不是

于是乎,那些担惊受怕多年的明朝功臣们,一定会有人开始动摇。与其提心吊胆的活还不如“轰轰烈烈”的死呢!所以一定会有一批人选择跟随胡惟庸,试图换个老板换个命运,至少不能再像跟着老朱混那样“打天下的时候都是好兄弟,天下打完了成了老朱家千秋万代的绊脚石!”在胡惟庸的振臂高呼下,或许会有部分明朝的开国功臣选择倒戈,而兵力上也一定会有所补充,此时的“造反军”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并且兵力上也提升了不少

至于作战计划方面,胡惟庸估计是无权过问了,无论是行军还是后勤,李善长发挥老本行,自然抓的没问题。而作战策略方面,蓝玉已经在北伐中成长颇多,且徐达又是他的师傅,自然是手到擒来。就这样,蓝李胡联军开始浩浩荡荡的出门,准备干翻老朱

淡定的老朱,开始准备镇压这一波造反——不难不难

先点将吧!此时的明朝,大部分名将已经凋谢或者被迫凋谢,基本上是没啥人可以用了!这就是现状,毕竟老朱亲手干掉了一批,还有一批或者病死或者老死,至于那些还没死的年龄也都不小了,怎么能上阵杀敌呢?所以说,点将方面老朱一定会犯难,但是很快就会有人站出来——而且,非常强

比如老朱家的几个儿子!此时的朱棣还是燕王,而宁王朱权也是当打之年。俗话说的好,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老朱有了难,文质彬彬的朱标虽然帮不上什么忙,但是远在北方的两个儿子可是能打的啊!所以说先锋也好、统帅也罢,老朱随手拉这两个儿子出来,就没啥大问题!与此同时,沐英尚在,汤和也并未老的走不动道,还有那个被自己软禁了大半辈子的坏侄子朱文正,也是一顶一的高手!就算是这些人都不用,明朝还有一张超级王牌,那就是朱元璋本人!

既然统帅不成问题了,那兵力自然也不是问题,毕竟蓝玉等人是造反,手中的亲信兵马也就那个数,但是此时全国的兵马可都是老朱一个人的,随随便就能搞出来几十万精兵,只要统帅得当,战斗力肯定是没的说。至于粮草,那更别提了,国库是用来干嘛的,各地的粮仓是用来作甚的,不就是为了这一刻么!来吧,我方兵马集结完毕,搞事儿就行了!

造反的时间估计不会延续太久,毕竟老朱实力太强!

作为乞丐出身的朱元璋,是真正意义上的布衣皇帝,跟刘邦、刘备等人还不一样,毕竟刘邦还是个国家公务员,而刘备好歹往上数个十来辈大致算个皇亲国戚;只有老朱,光脚的不怕穿鞋的,祖上八辈子贫农,是一点文化都没有。但就是这么一个人,从元末纷争的乱世之中走出来,一步步成长,最终打下整个天下,无论是带兵作战的能力还是运筹帷幄的能力,都属于顶尖水平。所以,朱元璋能打的了天下,也守得住!

且不说老朱的个人水平问题,但从当时的环境来看,蓝玉等人的造反也不具备任何成功的可能性。虽然他们想以老朱残暴为由,吸引那些功臣们奋力一搏,但是毕竟功臣就那么多,还有不少老百姓、皇族、以及立志为大明朝建立添砖添瓦的人,这批人将坚定的站在老朱身边。而且自古以来造反成功的无非是乱世、暴君这两个因素,老朱虽然对功臣杀戮无度,但对百姓还是很好的,得不到群众基础的造反派,肯定会面临失败

一如后来的靖难之役,朱棣打了多久、努力了多久、筹备了多久,才最终侥幸打败朱允炆。若不是朱允炆实在太弱,手里没有像样的大将,或者说他错误的使用,最终导致战略性的失败,从而葬送一手好牌。老朱会像朱允炆这般无能吗?所以说,纵使蓝玉是当时最后的名将,纵使李善长是运筹帷幄的一把好手,纵使胡惟庸忽悠能力震天响,我想但凡是一个理智的人,都不会奋而造反,毕竟成本太大了——被老朱阴了就阴了,至少家人尚在,至少荣誉尚在,这要是造反,可是诛九族的!

所以,对于蓝玉等人来说,造反还真的是死路一条啊!或许他们这些人,也曾想过“与其被老朱最后整死,倒不如造反求个活路。可是他们也一定预演过,如果造反,将会怎样被老朱砍瓜切菜般收拾!横竖都是个死,倒不如留个好名声呢!”

所以,无论他们是否有这种想法,都没有选择造反。但最后蓝玉、李善长、胡惟庸三人,却都是以造反之罪论处,没能善终


如果喜欢我的内容,不妨点个赞或者关注一下吧!我是置身黑白的精彩,因为只有置身事外,才能看到黑白之间的精彩!


置身黑白的精彩


首先蓝玉军事才能在明初排不进前五,第一徐达,第二常遇春。但其实真比起来,徐达,常遇春加起来都不够朱元璋玩,只是朱元璋做了老板之后不参与竞争而已。举个例子,常遇春号称带十万兵可横行天下。生涯几乎全胜,只败过一次,被朱亮祖打得挺惨,还负伤了,更丢人的是这次还是跟徐达联手,结果两个人都吃瘪。这个朱亮祖也是狠人一个,论能力绝不弱蓝玉,打败过徐达和常遇春联手,生涯只败过一次,就是被朱元璋亲自出马打败并被生擒。徐常二人联手,军队肯定是明军主力了,朱元璋亲自出马,相信军队规模也不比徐常大多少,但是朱元璋指挥下,明军轻松灭朱亮祖并能生擒其,朱亮祖更真心归附,应该是被打服了。

政治经济方面,康熙评价是治隆唐宋。毛主席评价是仅次李世民。而实际是,明初,全国混战,一片废墟下建立的大明,财政收入是明末大概4到5倍。十次北伐,帮大元搬家搬过捕鱼儿海。奇迹是,人民还能安居乐业,老朱还有余钱可以推行全民免费养老,京师附近免费公屋,每月给读书人发生活费。崇祯要有朱元璋一半的理财能力,十个后金都不够打。


法眼大师


蓝玉绝对不是朱元璋的对手。

蓝玉在朱元璋集团里并不是最出色的将军,相比之下,汤和、徐达、常遇春等人,随便拎一个出来,军事能力就要比蓝玉高出一大截。

我们这样来假设,再多给蓝玉20万,一共40万,也能不战胜朱元璋。

至于为什么?看看朱元璋时期的铁腕手段就知道了,朱元璋是一个不允许别人质疑的帝王,同时也是一个多疑的皇帝。



蓝玉的军事指挥能力远不如徐达等人,计谋方面刘伯温完全可以和李善长等人较量一番,后勤补给远远没有朱元璋的实力雄厚。更重要的是,朱元璋集团还有一个核心人物,那就是朱元璋本人。



这场战役甚至朱元璋都不需要出马,在后方坐镇就可以。

徐达、汤和等人率军出征,朱文正作为先锋就能和蓝玉一战。

蓝玉一没有绝对的兵力优势,二没有必胜的指挥能力,三没有丰厚的后勤补给,拿什么和朱元璋集团拼?

只要朱元璋在,蓝玉是绝对不敢造反。即使反了,下场也是很惨的,完全没有实力和朱元璋抗衡。


观复一鉴




朱元璋一个乞丐,能成为大明朝的开国皇帝,这种人才仅仅是靠锻炼出来的吗?

绝对不是。天才是有的,天资聪颖的人是有的,虽然很少,但是总会出现,朱元璋就是这种人。

他打下的那些对手,有些是很强大的,特别是陈友谅和元朝的政府军,当年朱元璋只有20兵马,陈友谅有50万,照样被朱元璋打败;蒙古人的铁骑,曾经横扫欧亚,主力照样被朱元璋消灭,北元最后被朱元璋赶到贝加尔湖喝凉水。



你给一个平常人再多的兵马,他也能玩完;你给一个能力稍微强的人许多兵马,若是遇上强劲的对手,他也会失败。陈友谅没有能力?有,他从一个刀笔小吏,成为拥兵几十万的汉王,没有能力办得到么?抗战胜利后,蒋介石有430万装备精良的正规军,我军只有120万缺枪少炮的军队,但是只用了四年,就将蒋介石赶到台湾。因为,蒋介石根本就不是毛主席的对手。

蓝玉是个粗人,打仗可以,玩心机,绝对不是朱元璋的对手。朱元璋的那些手下,都是朱元璋一手培养和带起来的,他们的心思都被朱元璋看见。要想战胜朱元璋,我觉得不可能


坐看东南了


首先蓝玉不是最能打的,除了蓝玉,朱元璋还有徐达、常遇春、李文忠、沐英、汤和、华云龙、冯胜、王弼、耿炳文、陆仲亨、费聚、傅友德等名将,各个都曾指挥千军万马,徐达更是能指挥几十万人级别的大战,而蓝玉出道较晚,蓝玉指挥兵力很少超过二十万,成为军队最高统帅的只有捕鱼儿海战役一次,像平定云贵的战役也是和沐英、傅友德一块出征。而文臣李善长胡惟庸都有很强的治国理政和军队后勤调度的能力,但他们造反不代表整个文官系统都造反,况且他们不善军事谋略,军事谋略上刘伯温和朱升更擅长。虽然蓝玉有了李善长和胡惟庸会如虎添翼,给朱元璋造成很大的麻烦,但只要大部分开国功臣不反,平定他们很容易。

另外,朱元璋在军队上也有绝对优势,明朝初年实现卫所制,卫所制可养军户百万。经过洪武之治,人民富裕,官员廉洁,朝廷财税收入就有保障,完全可以组织几倍于蓝玉的兵力出征。况且朱元璋的藩王儿子们都有兵权,燕王、宁王、秦王都有起码几万兵力,朱元璋一声令下,三十多个藩王都会出兵勤王。

另外朱元璋还有秘密武器-锦衣卫。锦衣卫可以越过国家司法机关直接抓捕审讯犯人,还能刺探军事情报,神不知鬼不觉的在叛臣悍将身边安插特务。


史海猎奇


我是小姐姐,这个问题我来回答。自古草莽出身,最终混成皇帝,大一统的王朝,在中国的古代史上,无非刘邦与朱元璋,小姐姐可以肯定回答,别说给蓝玉20兵马,就是50w兵马。蓝玉与胡惟庸、李善长一起反朱元璋也不可能成功。为何这么说,且听小姐姐慢慢道来。



首选,我们先说说老朱,朱元璋可谓是家贫如洗,一穷二白。朱元璋,排行老八,家里兄弟姐们众多,我们常说的机遇,所谓有危险才有机会,朱元璋偏偏赶上时机,元朝末年,统治腐败,加上灾害,苛捐杂税,老朱家的兄弟姐妹几乎全都饿死,朱元璋的父母也都饿死,葬身地方都没有,无奈的朱元璋为了活下去,先去了皇觉寺当了和尚,好歹有一碗饭,当皇觉寺也生存不下去之际,朱元璋当起乞丐去乞讨。

古人云:“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随后朱元璋遇到改变生命的引路人,童年的玩伴汤和介绍朱元璋参加农民起义军。此后,朱元璋的命运发生彻底的改变,由于在军中作战勇猛,很快展露头角,后来娶了郭子兴的养女马皇后,走上权力核心。朱元璋通过自己奋斗,浴血拼杀十五载,建立大明王朝。

就朱元璋的个人军事能力,那时毋庸置疑,否则怎么可能从一个放牛娃一步步走上皇帝宝座,那么朱元璋在建立大明朝之后,在政权方面,也是杀伐果断,俗话说“狡兔死走狗烹 飞鸟尽良弓藏”,这句话被朱元璋发挥的淋漓尽致,在朱元璋晚年,为了守住大明王朝,跟随他一起打天下的开国功臣几乎被朱元璋屠戮殆尽。

为了监察官员的举动,朱元璋建立了“拱卫司”,也就是后面的锦衣卫,朝廷的重臣基本都被锦衣卫暗中监控。别说蓝玉起兵谋反,就是密谋此事,也会被锦衣卫监听到随即直接逮捕。

在文臣武将方面,明朝的开国功臣方面,蓝玉的排名虽然也位居前列,可是,徐达、汤和、常遇春等等这些武将在功劳或者军事指挥才能超过蓝玉。

文臣方面,虽然胡惟庸、李善长都历任宰相,可是明朝开国第一谋士刘伯温的才能与胡惟庸、李善长在伯仲之间。

(李善长剧照)

反过来,我们讲讲蓝玉,蓝玉是一位悍将,朱元璋建立大明之前,也是为朱元璋出生入死,经历大小战役无数,在建立大明朝之后,蓝玉也经历远征蒙古。但是,蓝玉在政治方面,就是显得很短缺,所以小姐姐认为,蓝玉只能是悍将,有勇无谋。



胡惟庸、李善长仅仅只是文臣,当面对朱元璋时候,根本不值得一提。

所以,即使给蓝玉再多兵马,与胡惟庸、李善长一起反朱元璋,也不能功臣,天时、地利、人和没有一方面占据优势。


小姐姐讲史


蓝玉在明初只能是个将,不能算是个帅。

而将和帅的区别,就像是韩信同樊哙的区别一样。

所以蓝玉想凭借二十万人马反朱元璋的天下,简直是不自量力。

且不说朱元璋有刘伯温、常遇春、徐达等人才,就说朱元璋的才能,就足以解决蓝玉。

而历史上蓝玉之所以被朱元璋诛杀,其根本原因还是其性格造成的。

蓝玉性格中有傲字,但是却没有足够的胸襟,所以蓝玉后来睚眦必报。


这样的人换作是任何一个帝王都不会喜欢,何况当时蓝玉收了这么多义子。

也就是说蓝玉有僭越之心,并且有些有恃无恐,仗着功臣的身份肆意妄为。

如此小人得志的心胸,怎么能同朱元璋这样的开朝太祖相比?

而且打天下,朱元璋并不是庸才,前期很多重要的战役,都是他的杰作。

其战略思想远远超过蓝玉等将领,即便是徐达也难以望其项背。

所以朱元璋能够称帝,而其余的人只能待在他的手下。

从朱元璋执政期间的作为来看,朱元璋非常精通于权谋,可以说是天赋。

因为朱元璋本来是个放牛娃,基本上很难像世族子弟一般从小学习什么《资治通鉴》。

可偏偏朱元璋对于各方权衡看的很透彻,且朱元璋有魄力,也有充分的自信。



单单从朱元璋恢复汉人衣冠,且短时间内恢复了中原和江南的生产来看。

朱元璋不仅仅能打仗,其经济头脑还不一般,且他心狠手辣,直接杀光了在华夏大地所有的色目人。

这一点也是值得肯定,甚至可以说朱元璋避免了一个伟大的民族的消失!

这岂是蓝玉所能比?


小司马迁论史


不行,明朝最会打仗的人就是朱元璋。

对朱元璋而言,蓝玉、胡维庸、李善长都可以替代,而对蓝胡李而言,他们的组合问题太大。蓝玉不过是一名战将,朱元璋手下这帮人多的去了,虽然有些不及蓝玉勇猛,但是排兵布阵更注重谋略,而朱元璋就是明朝开国的军事谋划家。

朱元璋胸怀韬略,深谋远虑,善于驾驭战争,掌握主动权,徐达、常遇春北伐元朝时候,就是按照朱元璋的规划进行,在北伐前朱元璋就制定了行军路线,以及战争场地。而徐达等人按照朱元璋的的部署,基本上是没有遇到太多阻力就打下了大都,可见朱元璋的军事才干。蓝玉和朱元璋正面军事较量,蓝玉的胜算不大。

胡维庸和李善长其实是一类人,都是保障后勤和内政,这类人不是没有替代品,其实是朱元璋的帐下人才很多,后勤还是没啥困难。

相反蓝玉、胡维庸、李善长三人一起听谁的,听李善长的他不懂军事,听蓝玉的李善长肯定不愿意,所以会矛盾重重,不能成事。


帝国烽火


十个蓝玉也斗不过老朱,老朱的权术,心思缜密程度,是非常人所能比的,一切尽在老朱掌握之中(锦衣卫情报部门,就和fbi或者戴笠特工一样,光这个就很厉害了)。个人能力对比悬殊大,这是其一。

其二,威望和风险。蓝玉加二个文臣的威望,跟老朱也不是一个档次,打天下不是光靠会打仗就行的,要有后续力量支持的,否则很快内部就搞不定,马上矛盾重重,大家各有算盘,有几个人愿意跟着他们造反篡权的?成本风险太大。老百姓都知道和支持朱皇帝,有多少人知道支持大臣大将的?

其三,军力对比上,蓝玉只是掌握部分军权,老朱还有好多儿子比如会打仗的朱棣,还有干儿子,和许多地方部队的,到时一呼百应。

反过来想想,朱棣那么厉害,而且是皇帝儿子,有威望,打他侄儿,前期差点输了,后期还不容易也花了四年才打败侄儿,朱元璋孙子能力就是100个也抵不上他啊,就这么弱,朱棣还不容易花几年打下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