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國主義的鼻祖——亞述帝國

在兩河流域文明的幾千年歷史中,亞述應該是延續時間最長,也是最完整的一個國家,從公元前2000年到公元前605年之間,亞述時而強大,時而衰落,卻一直頑強地遊蕩在歷史長河中。

公元前900年左右,在加喜特王朝的積弱統治下,亞述人獲得了充分的發展空間和壯大機會,並很快變得空前強大,發展成了世界上第一個軍國主義國家——亞述帝國

亞述人的統治經歷了古王國,中王國和帝國統治三個時期。在每個時期,幾乎每個國王統治生涯中,最重要的事業就是對外發動戰爭,對內平定叛亂。(不是在打仗,就是在去打仗的路上)。

除了戰爭之外,亞述國王的最大嗜好可能就是狩獵。在對亞述帝國的考古發掘中,發現了大量繪有狩獵場面的浮雕,有獵牛,獵獅等等。傳說亞述帝國的亞述巴尼拔王一人就曾經殺死過4500頭獅子。

軍國主義的鼻祖——亞述帝國

亞述巴尼拔王文武兼備,一生進行過多次遠征,期間征服了整個埃及,將亞述帝國的軍國主義推向了巔峰。來聽聽他的豪言壯語:"我是亞述巴尼拔,偉大的國王,非凡的國王,宇宙之王,亞述之王,世界之王,王中之王,亞述的統帥,無敵的君主,支配著大海從高到低。"

亞述人性格彪悍,兇猛,戰爭是每個亞述男性終生的職業。亞述帝國的政治、經濟、文化都有著濃厚的軍事色彩,亞述時期遺留下來的浮雕作品,幾乎都與軍事有關。

亞述帝國使用鐵兵器,這直接提高了士兵的戰鬥能力。在提格拉·帕拉薩三世一系列的軍事改革下,亞述帝國的整體軍事實力得到了顯著提高。薩爾貢二世時期,世界上最早的騎兵得以大規模使用,再加上亞述人軍事至上的觀念,全民皆兵,這一切使得亞述帝國在西亞縱橫馳騁,無堅不摧,難逢敵手。

(也有考古學家表示,中國商朝時已經建立了規模不小的騎兵部隊,比亞述帝國要早一百多年。)

軍國主義的鼻祖——亞述帝國

亞述帝國的征服戰爭以殘暴血腥著稱,所到之處姦淫擄掠,焚燬城池,屠戮百姓,掠奪財物,無惡不作。

據說亞述國王每征服一塊土地,就會在那裡立一塊碑,記載自己殺了多少人,搶了多少財寶,以此來宣揚勝利,當然也有殺雞儆猴的作用。

凡是敵方主要首領的頭顱,都要先在軍營中示眾,然後進行防腐處理,做成裝飾品保存起來,懸掛在國王花園的樹幹上。

尼尼微,今伊拉克摩蘇爾附近,亞述帝國的首都,位於底格里斯河和大扎布河的交匯處。亞述王薩爾貢二世的兒子辛那赫里布在尼尼微修建了運河,導水管和一座宏偉的宮殿,這裡就是當時兩河流域地區的中心。

在猶太人眼裡,亞述帝國的國王幾乎個個都以殘暴無情著稱,因此,他們把亞述帝國的首都尼尼微稱為獅子的巢穴,認為這裡是嗜血的城市,並且下了最惡毒的詛咒。

《聖經》中曾記載:"耶和華必將伸手攻擊北方,毀滅亞述,使尼尼微荒蕪,乾旱如曠野。"

軍國主義的鼻祖——亞述帝國

長時間的窮兵黷武,使得亞述帝國的經濟發展越來越舉步維艱。軍國主義的殘暴統治,導致來自內部以及外部的反抗一直沒有停息。再加上王室的內部鬥爭,亞述帝國的統治癒加不穩定,變得搖搖欲墜。

公元前612年,新巴比倫王國與伊朗高原西北部的米底人結盟,共同攻陷了亞述帝國首都尼尼微,盛極一時的亞述帝國至此覆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