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人抱怨工作不好却从不离职?

不瓜君


我也一样的抱怨,因为压力大,上有老下有幼,家庭每月支出大,想收入多点,但辞工又怕断供…



哈哈,每个公司都有这样的人!见怪不怪了!


通过我多年在职场的“潜伏”,我总结了原因主要有如下三点:


1.抱怨是人的本能


抱怨是人的一种本能,但只是嘴上说说而已。就像妻子吐槽老公的各种Bug,但绝对不会轻易离婚。


我之前的一位同事每天在办公室抱怨,但是好多不抱怨的同事都辞职了,她还没辞职。她说她把怨气说出来了,心里就会舒服很多,否则憋在心里难受。。。


2.不具备说走就走的能力


很多人整天嘴上喊着辞职,实际上第二天连迟到都不敢。


这次疫情也暴露了一些职场真相:并不是工作离不开我们,而是我们离不开工作。疫情期间,很多企业都陷入了危机。很多曾经抱怨的员工晚上都开始焦虑,希望自己不要失业。


很多人经济压力都很大,要养家糊口的。辞职就是断了饭碗,所以他们怎么会轻易辞职呢。再说辞职了,也未必能找到更合适的。尤其是35岁以上职场族,年龄上不在具备优势。


3.执行力差,温水煮青蛙的惰性


有句话说:夜里想了千条路,白天还是老路走。


很多职场族的现状用这句话形容再合适不过。其实他们的收入并不改,发展空间也并不大,他们也想过很多次要跳槽要改变,但是执行力很差。


他们已经习惯了当前的环境,总觉得若要去一个新地方,又要重头开始。那不如就待在目前的单位吧,至少还是个老员工。慢慢地他们就习惯了温水,不想再去改变了。年纪越大,就越会丧失改变的动力和冲劲。


综上分析,这是员工总抱怨但不跳槽的主要几点原因。其实我想说该不该跳槽,也是要根据自身情况来判断分析的。


Ta在丛中笑


这个问题很矛盾 我就是这样的人 我做装修油漆工这块二十多年 做到不顺利的时候总想改行 但是都没有改成功 因为做手艺苦是苦了点但是工资还可以 二改行在工厂做事没有自由 自己做生意没有本钱 又怕亏本 所以一直没有改行 我估计大部分都跟我一样


芳兰金哥


这是个问原因的问题,那我直接讲原因:

原因一,因为我没有找到更好的工作

我抱怨工作不好却没有离职,是因为我没有找到更好的工作,这里说的”更好“是各个方面综合的比较。

比如,我一直抱怨公司给的工资不高却从不提离职,不是因为我找不到工资更高的,而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别的公司不能给我更高的薪水,比如其他公司给的工资高但工作更累。

我没有离职是因为那些我没有抱怨的方面对我还是有吸引力的。

原因二,因为我需要一个发泄的窗口

我就是那个经常抱怨工作中存在种种不合理的人,但我没有因为抱怨而离职,因为每次我抱怨完后感觉自己的烦恼和压力得到释放了,我也知道我所抱怨的在其它公司肯定也一样存在,只不过具体的问题不一样罢了。

所以,发泄发泄就完了,我抱怨工作不好不是说我不想干了,如果我不想干了我会直接说我要辞职。

原因三,抱怨的成本最小,离职的成本太高

没事儿我抱怨几句,没有任何损失,但离职的话,我要考虑收入、职业发展等各个方面,所以我再怎么抱怨,也不会离开的,生活压力这么大,不能潇洒的辞职,还不能让我痛快地抱怨几句吗?

如果有一天我真的离职了,那肯定也不会因为抱怨,而是像第一点所说的,我找到了更好的工作。

结语:解铃还需系铃人,想知道更实际的答案,最好的办法就是去采访那些经常抱怨工作不好的同事,问上一句:既然工作这么不好你怎么不辞职啊?还有,千万不要被那些人的负面情绪影响了,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主见。


桃小斌职言


对他们来说,抱怨是一种习惯,无关其他。

1,他们抱怨,并不是嫌弃自己的工作不好,也不是嫌弃自己的收入低,对他们来说,这是一种习惯,是一种与他人沟通的话题,一般情况下,抱怨工作或公司的不足,很容易能促进沟通,找到话题。

2,俗语说:嫌货才是买货人,抱怨越多的人,越不会离职。这点我是深有体会,十年前在一家公司任职的时候,有个女同事特别喜欢抱怨,天天和我说公司这不好,那不好,离职挂在口头上,但十年过去了,我都公司出来都已经8年了,她还在原公司干的起劲呢。

3,不离职的原因,我觉得还是有所图,比如公司虽然有些地方让他们不满意,但是公司满足了他们最看重的东西,比如薪酬,福利,工作环境,或者单位到家距离短等等。所以才不会离职。

我是蝈蝈Mr,如果我的观点对您有启发,有帮助,请您点赞并关注我,蝈蝈Mr将持续与您分享求职,就业和职场干货,谢谢


蝈蝈MR


一个人唯一不会违背的,是自己的内心。明明知道工作不好,却从不离职,说明背后一定隐瞒了你看不到的原因。

原因1:这种抱怨只是一种牢骚,工作并没有这么糟糕

有些人天生喜欢抱怨,稍有不满意的地方,他/她们就会假借外部的原因去发泄一番,把问题的焦点转移,制造谎言和混乱。比如抱怨上班路远,抱怨公司工资低,抱怨老板不给力。其实真的去了解一下,发现情况并没有这么糟糕。

对于这样的人,建议敬而远之,因为会沾染上抱怨和消极的坏习惯。如果你还把他/她讲的这些事当真了,那就真的上了当了。

原因2:为了帮自己的失败找借口

人们都不喜欢承认失败,有些人更加爱面子,最受不了当着别人的面说他/她的不好。因此当工作上出了问题时,他/她们通常会在第一时间寻找一些借口,让别人认为主要原因不在于他/她们,甚至让别人对此产生同情和怜悯。

因此如果你听到一个人常说工作不理想却没有离开,很可能是在不断掩饰自己的失败和失落。

原因3:无法跳出舒适圈

大部分人一辈子生活在自己的舒适圈内,也就是每天和自己最熟悉的事,最熟悉的人,最熟悉的环境打交道。一旦让其跳出舒适圈去尝试些新东西,他/她们会变得非常恐慌和害怕,会幻想出上百种消极的结果,最终还是选择留在舒适圈内。

所以每天喊着口号却没有行动,是因为内心的胆怯和多虑。有时甚至会找些借口来搪塞:“再等等”“等我想好了就去找”“还不急,明年我肯定换工作”,而行动上却毫无动作。

原因4:知道自己能力的不足

一个真正有能力的人,走到哪里都会有公司青睐。为了有人抱怨却不换工作,有种很可能的原因就是去外面试过水了, 没人要;甚至可能知道自己几斤几两,直接放弃去外面尝试了。

所以他/她们能做的,顶多是干吼两句:工作不满意,却没有告诉大家,但是我没地方去。

原因5:正在等待理想的机会

有的人,虽然不满意当下的工作,但是总希望能一步就找到最合适的职位。所以他/她们不会屈尊去加入一个凑活的工作,他/她们宁可守在自己目前的职位上,做好准备,等待最佳机会的出现。对于这种人,很有可能过段时间就在你的公司消失,因为已经找到了理想的工作。


斜杠大叔Erazor


抱怨只需要动动舌头,而离职则需要去面对未知的挑战,这其中的难易显而易见了。职场上大多数人都不具备主动改变的勇气,所以抱怨常有,而离职不常有。

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我们的大多数烦恼和不满都来自于工作。职场上到处都能听到对自己工作的吐槽以及对公司的抱怨,但不代表这些发牢骚抱怨的人真的就要选择离职。如果每个对工作抱怨的人都选择离职,估计没有多少人在岗了。所以,对于职场上的各种抱怨,我们也要理性地看待。

大多数人只是用抱怨来缓解压力或引起关注。

这类情况充斥在大小职场,而且谁也不要笑话谁。敢问职场上有几个人从来不抱怨?当我们面对工作压力或者遭到不公平对待时,吐槽也是正常的情绪发泄方法。

大部分对工作经常抱怨的人并不是真心要辞职,一般都是因为工作不如意或压力过大,用发牢骚的方法向人倾诉,借此来舒缓压力或者引起周围相关人员的关注。我们经常说“会哭的孩子有奶吃”,不就是说适当的发点牢骚提点要求更有助于职场发展吗?

有些抱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悲哀。

有些人确实对自己的工作极不满意,已经心生厌恶,有离职的想法不假。但由于缺乏支撑自己跳槽高就的实力,所以只能不断对工作发牢骚,却没胆量真的离职。

这种有心跳槽却无力去找到更好工作的人,不断地抱怨其实是一种悲哀。因为才华撑不起自己的野心,纵然对当前的工作有各种不爽,却只能让自己继续扮演祥林嫂。没有足够的能力可以让自己选择更好的工作,任性离职就是一种狂想。

用抱怨来掩饰自己的能力不足。

面对工作中的问题,有人会积极寻求解决,而有的就会扯淡推诿。我们在职场上会见到一部分人,在工作还没开展就开始抱怨各种问题,其实他是在掩饰自己能力的不足。

用抱怨来逃避自己的职责,拒绝积极解决问题,借助各种不满来为自己推脱或者消极工作。这类人喜欢以抱怨为武器,在职场上混水摸鱼,至于辞职那是不可能的,一般要公司解雇他才走。

对待抱怨,我们要理性地看待,正常对工作的吐槽,可以缓解压力,或者引起组织重视,但纯粹消极地抱怨,则是影响自己职场发展的巨坑。想要在职场上得到不断上升,就要变抱怨为改变,投入更多的精力去提高自己实力,这样才有选择去留的自信。否则,一边抱怨一边赖着不走,只会成为同事的笑柄。

总之,职场上经常抱怨工作的人,未必就是真心想辞职,他可能只是吐槽而已;也有可能确是想走人,却没有跳槽的勇气。对于抱怨我们没必要大惊小怪,理智地做法是化抱怨为改变,把精力投入到提高自己中比喋喋抱怨有意义的多。

以上为个人观点,欢迎讨论留言。我是职场本纪,笃行职场十几年,关注我分享更职场智慧。

职场本纪


其实天天抱怨工作,整天宣称自己要辞职却一直还在的人都是活在工作舒适区的老油条。

他们迟迟下不了决心辞职是因为内心太虚了。

1、没有真本事

总是抱怨但是不会辞职的员工其实是一些没有真本事的员工,他们无法处理一些刁钻的问题。

这些人在公司里的职位一般不是重要职位,他们一般在非主力部门做应对型工作。

2、懒得找工作

很多人之所以一直都在一个公司上班并不是该公司的福利真的很吸引他。而是因为他在这里找到了最舒服的工作状态!

他们害怕离开了这家公司需要面临找工作、生存等压力。另外他们也懒得去找新工作了!

所以他们就一直将就着在一家公司上班,就算公司偶尔会让他们很无语。

但他们只会吐槽一下,没有几个会真的辞职的。

3、特别没自信心

其实整天嚷嚷说要辞职不干的人一直不敢走的原因是他们特别没有自信心。

他们不相信自己走出这家公司能找到更好的工作。

所以他们受委屈的时候就喜欢抱怨,试图通过抱怨来减轻自己的痛苦。

抱怨归抱怨,抱怨后他们还是会继续留在这里上班的!

4、喜欢装逼

为什么说这一类人是爱装逼的呢,因为这一类他其实是很怕别人瞧不起他的人。

因此,他们想通过抱怨来找一些存在感,让别人认同自己。这种人其实真的很让人很瞧不起!

其实那些整天把“辞职”挂在嘴边的人本身是没有太多能力的。

他们之所以不会辞职是因为他们不确定自己辞职后能干什么,他们会想在哪里都是工作,现在的公司也算过得去,所以他们就会选择将就!


我是主演我不能死


在生活中,你或许会遇到这样的同事,他们总是在抱怨自己的工作,总是在说公司的坏话。有时候他们表现得情绪激动,让人误以为他们随时准备掀铺盖走人。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他们一边风尘仆仆地来到公司上班,一边又愤慨地表达着对公司的不满。

这样的人究竟是一种什么心态呢?我们可以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做一番分析。

信念

一般情况下,如果一个人不喜欢他手头的工作,那么比较理想的解决方案就是换一份工作。

他可以跟亲戚朋友联系,看看有没有推荐的好工作;也可以在网络上投简历,去应聘新工作;或者给自己一个进修的时间,参加一些技能培训,有了更高的资历之后,再去找更好的工作。

心理学家认为,人的行为很多时候是由信念所决定的。如果一个人他相信自己的努力最终能够换来好的工作和幸福的生活,那么他就愿意去做出改变。

相反,如果他觉得自己所做的东西将是徒劳的、无用的,那么他就不愿意做出改变,选择停留在原地,停留在自己的“舒适圈”里,尽管有时这个舒适圈已经不那么让人舒适了。

能力与控制力

一个人所秉持的信念,往往跟他的能力和控制力有关。

积极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认为,我们对能力和控制的知觉是从经验中获得的。

如果一个人在过去的经历中,基本上能控制自己的行为,以及事情发展的走向,并因此获得了成功,他们就会倾向于相信自己有能力达成目标。

相反,如果一个人在他努力的事情上总是失败,他就会不断怀疑自己的能力,还可能由此得出一个“普遍性”的结论——似乎所有的事情都不在自己的掌控之内。既然再怎么尝试都不会如自己所愿,那索性就直接选择放弃。

这种因为不断失败而选择放弃各种尝试,获得了一种不管“怎么样做都不会成功的无助感”的情况,在心理学上就叫做“习得性无助”。

习得性无助

习得性无助的人遇到事情,总是很悲观消极,他们痛恨此时此地的境况,但是他们又感觉到很无助。

他们在脑海中闪过“付出努力、做出改变”的念头,但由于过去频繁的失败经历,导致他们总是踌躇不前。

心理学家指出,如果一个人总是把过去的失败归结于自己的人格因素,而不是外界环境等综合方面的影响;如果他把控制力的缺失看作是永久性的而不是暂时的;如果他把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比如工作、爱这种无助感渗透情、婚姻、健康等,那么他的人生会永远陷入一个负向的轮回。

从这个视角来看,无助感其实是我们自己“习得”的,人生的困境很多时候都是我们自己制造的。

明明不喜欢这份工作,对这份工作怨声连连,但却不愿意作出改变;明明这段关系已经出现裂痕,但又觉得自己无力去修复或者结束它,于是无奈地在这段关系中备受煎熬,这些例子都说明很多人其实陷入了一种“习得性无助”的境地。

其实人生不是只有一种选择,勇敢地往前跨一步,也许你会收获更美好的结果。


野心


很多人抱怨工作还不去离职?

我们常说“远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在职场中也是一样,难免会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情,有差距的事情。这样就会引起好多人的情绪不满、推托、抱怨,甚至就说离职,究本质是一种对自我的不满,一种情绪的排泄方式!

工作情绪的不满,抱怨以及工作的推脱,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多方面:

1.没有理性的自我认识。在平时的工作积累中,没有形成一个理性的职场思维,往往在自己的工作中无法跳出舒适区,当领导安排的工作任务,超出自己以往的惯性范围,就会畏难推脱;同事之间沟通不畅的时候,消极抱怨;遇到一点点压力就想着放弃辞职。这些都是因为没有清楚的自我认识,不知道工作的要求和自我能力之间的差距,不能突破自己的舒适区。

2.职业综合素质欠缺。工作中的专业能力,综合素养,沟通能力,协调能力等相对较缺,综合素质比较薄弱,在工作中不能行成自己的职场竞争力,在工作中容易受到阻碍,引起自身情绪化,对周围环境不满。

3.工作主动性不够。在职场主动性不够,工作处于被动接受,职场不去积极学习,其实工作中专业能力,管理能力,协调能力,团队能力,这些都需要自动自发的去学习,学习力是职场的核心竞争力。没有学习力,使自己长期处于原地不动状态,被逐渐边缘化,得不到归属感。

那如何在职场中能够游刃有余?建议“找差距”“走出去”“沉下身”去改变,重塑自我!

首先,“找差距”要去通过日常工作遇到的情况,去不断总结记录自己的工作情况,找到自己工作中的不足,差距,去对自己的工作、资源、关系等进行理性分析,找到方向!

其次,“走出去”要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去积极的沟通,接触新的事物,新的工作,锻炼提升自我,扩大自己的视野边界。

最后,“沉下身”要不断的沉下身子,静下心来,思考自己的情绪,自己的规划、需要,去改变自己的心态、态度、状态,综合提升自我,塑造全新的自我。试着控制情绪管理,需求职业发展!

工作是自己的一场修行,偶尔抱怨一下可以,但不可忘了修行!愿你有个灿烂的前程,我是沙场莫醉,感谢你的阅读、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