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小河導致的十字軍東征失敗

巴巴羅薩這個名字著名的原因,大部分是由於希特勒以“巴巴羅薩計劃”命名了對蘇聯作戰的計劃。實際上歷史上這個名字是一名皇帝的代稱,他就是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腓特烈一世,腓特烈一世最鮮明的特點,就是擁有特別顯眼的紅鬍子,而“巴巴羅薩”正是意大利語中紅鬍子的發音。紅鬍子在位期間頻繁的反動對外戰爭,這位皇帝彷彿沉迷於戰爭,他認為只有在戰爭中才能體現出其英勇無雙的性格。希特勒以他的名字命名自己的計劃,想必也有著其對巴巴羅薩的個人崇拜。性格為巴巴羅薩帶來了榮譽,但是也為其死亡埋下了伏筆,中國有句古話叫過剛易折,用在這位皇帝身上極其合適。

一條小河導致的十字軍東征失敗


腓特烈一世上位後,由於不滿教廷對其權利的制衡,為了懲罰教會,腓特烈在位期間對教廷所在的意大利發動了數次戰爭。後來隨著戰爭的失敗,腓特烈一世只能向教廷議和,並主動願意屈服於教廷的管制。在巴巴羅薩與教廷和解後,穆斯林和基督教已經發生激烈的碰撞,薩拉丁帶領穆斯林大軍重新奪回了耶路撒冷城,不堪受辱的教廷開始組織報復,為了自身的政治利益,獅心王——理查開始組織第三次十字軍東征,醉心於戰爭的巴巴羅薩皇帝當然不會放過這個好機會,一方面能夠和教廷搞好關係,另一方面還能過一把戰爭癮。當然腓特烈一世並不是窮兵黷武的莽夫,其還有第三方面的小心思,為了削弱神聖羅馬帝國近鄰法國的國力,腓特烈一世連通理查脅迫法國國王菲力二世參與到這次對戰薩拉丁的戰爭中。對薩拉丁早有耳聞的巴巴羅薩,為這次戰爭做了充足的準備,他積極的做戰爭動員,在全國組織了十萬的軍隊參與這次十字軍東征,而此刻理查和腓力二世的軍隊加一塊才有其軍隊的一半數量。1189年第三次十字軍東征的大軍正式開拔,由於薩拉丁的伊斯蘭軍隊並不善於海上作戰,為了安全,理查和菲力二世選擇了帶領軍隊從海上坐船進攻耶路撒冷。另一方面兵強馬壯的腓特烈一世並沒有聽取理查的勸阻,認為自己的軍隊足夠應付陸地上的不安全因素,其選擇了從小亞細亞的陸上路線進攻耶路撒冷,正是這個驕傲的決定讓巴巴羅薩踏上了命運的征程!

一條小河導致的十字軍東征失敗


腓特烈帶領著自己的軍隊開始從陸地進軍,實際上與其想的類似,伊斯蘭軍隊聽到消息全都是選擇撤退,沒有選擇與其對抗,偶爾有幾隊騷擾的小股軍隊也被迅速解決。沿途的順利使得腓特烈一世更加驕傲無比,於是他遇到了自己命運中的河流。政治書上說,人不可能踏入同一條河流,這就要求我們要注意河流是不斷變的化,小學課本小馬過河告訴我們小河要自己去嘗試才能知道深度,很明顯腓特烈一世選擇了後一種,於是剛烈一生的神聖羅馬皇帝帶頭過河,然後被淹死到了河裡,巴巴羅薩就用這種戲劇的方式離開了世界。他的死亡同時使得第三次十字軍東征變的虎頭蛇尾,失去皇帝的神聖羅馬軍隊選擇了回國,因此這次東征主力直接消失。法王菲力二世一看脅迫自己的巴巴羅薩死了,而且神聖羅馬都撤軍了,所以他也直接班師回朝。整個十字軍東征部隊只剩下了理查的幾萬士兵,理查的高超指揮水平下,這幾萬軍隊進攻到了耶路撒冷城下,與薩拉丁對峙一段時間後,由於無法攻破城門,後續補給不充分的理查也只能撤軍回國,第三次十字軍東征宣告落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