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媳到我家已經七年,我覺得她對她孃家還是比較親,為什麼?

用戶616951660722


兒媳嫁到你家已經七年了,你覺得你兒子比較親,還是你兒媳比較親?

如果你覺得兒媳比較親,那麼,如果你的兒子兒媳離婚,你會支持兒媳,並幫助兒媳一味的打擊兒子嗎?協助兒媳讓兒子淨身出戶嗎?

兒媳嫁到你家已經七年了,你覺得你的女兒比較親,還是你的兒媳比較親?

如果你覺得兒媳比較親,那麼請問,如果你的女兒和兒媳同時掉河裡,你會救兒媳,讓女兒去死嗎?如果你和兒媳以及女兒三人走在大街上,一輛車突然撞過來,你會在剎那間選擇把兒媳推到安全地帶,讓女兒去死嗎?

捫心自問,你覺得兒子親,還是兒媳親?

你覺得女兒親,還是兒媳親?

兒子女兒都是你生出來的。

兒子女兒出現在你面前時,就是一個嗷嗷待哺的娃娃,在你的心裡,你的兒子女兒永遠都是在你懷裡吃奶的孩子。

兒媳出現在你面前時,就是一個懂事的大姑娘,你沒有經歷過養育她的辛苦,沒有一把屎一把尿拉扯她長大,在你心裡,兒媳婦就應該是懂事得體的樣子。

你的兒媳下班,回到媽媽家,可以躺在沙發上,說:媽,我餓了,給我做油燜大蝦。她媽會樂的屁顛屁顛的去給自己的女兒做飯。

你的兒媳下班,回到你的家,躺在沙發上,對你說:媽,我餓了,給我做油燜大蝦。你會怎麼做?

你會樂的屁顛屁顛的去給兒媳做飯嗎?

還是你會認為這兒媳不懂事,不賢惠?

你期待兒媳對公婆比對孃家爸媽親。

那麼,如果你的兒子對岳父母,比對你們親,你會怎麼樣?會不會有心理落差?會不會覺得自己辛辛苦苦養育了二十多年的兒子不夠貼心?

如果你的女兒對公婆,比對你們親,你會怎麼樣?會不會有心理落差?

在兒子和兒媳同時生重病,都需要40萬治病,而你手裡只有30萬,需要借十萬才能救治一個人,你會選擇救治兒子,還是救治兒媳?

如果你能在兒子兒媳生死關頭,決定解救兒媳,讓兒子去死,那麼,你可以要求兒媳對你們比對她親生父母親。

最後問你兩個問題:

在你看來,你的兒子親,還是你的兒媳親?

在你看來,你的女兒親,還是你的兒媳親?


葉子葉公子


不管嫁出去多少年,我到死都想從小長大的家,雖然父母已不在世,但是隔段時間還是要去看看媽媽栽的果樹花草,現在是我妹妹和我嫂子管理,讓院子裡面乾乾淨淨的,和媽媽在世之時是一樣的乾淨,明年回老家我也會經常去看看,不會讓我媽媽牽掛她的小院子。

婆婆也是媽不假,跟你兒子過是家,不和你兒子過還是她的家嗎,所以說這個家能要或者不要。婆婆你能像自己的孩子一樣對待媳婦嗎?不要認為花點錢把人家的女兒取回家,就是你買回來奴隸,無條件的服從你的命令。你得像自己親生女兒一樣對待,包容她的所有錯,慢慢感化她。

說說我的親身經歷,我婆婆是地主家的女兒,那氣勢誰都不怕的人,到老得都不服氣人,婆婆五個兒子,我老公是最小的,和婆婆主一個院子裡沒少生悶氣,她住正堂屋,我們住西屋,我們結婚時堂屋的玻璃都沒有裝上,每年冬天都是用朔料布袋堵在窗戶上。

過了兩年,我們手裡寬裕點了,找到裝窗戶的把玻璃做好了,婆婆當著我和老公的面問我倆,你們是不是想住堂屋呀,我和老公笑笑,說我們不住堂屋,不是看著每年都訂上拿下的麻煩,做上玻璃窗戶就方便了。

有時候她的東西找不到了,板著臉問,我的啥啥你拿了沒,我說沒有拿,婆婆就不相信的說,你沒拿咋沒有了,它自己會跑。好像我我拿了不承認一樣的。

還有一次更過分的,婆婆說你挖我的面了,有記號的,面少了。把我氣的幾天就不想進那個家門。

以前我家種著婆婆一畝地,我家給面吃,不想種了四哥家就種婆婆的地,麥子收了一二個月才給送面,她都不想想,幾畝地的麥子放著,能去拿你的一點面。所以五個媳婦都不願意和婆婆說話,不說話歸不說話。最後有病了,我們幾家還是給婆婆看病,輪流伺候到去世。

這是我們的責任,應該做的,不要讓別人在背後搗脊樑骨,不養老人別人會看不起,誰都有老的那一天。當婆婆的不要說媳婦的壞話,老了不要再管閒事,能幫儘量幫幫媳婦的忙,只做不說才能感化媳婦的心

這是我婆婆的院子,也是我的家,只有春節回家才能把院子清理乾淨,長年長滿了雜草




我是農村人hqj


我覺得問這個問題的人有問題。孃家那邊,爹孃養育幾十年,然後,閨女嫁到你們家了,就該和孃家斷了來往嗎?

常言道,跟著婆婆住金窩,不如跟著爹孃住狗窩。婆家再好,也不如自己生養的地方。我是一個準媽媽,我婆婆對我也非常好。雖說婆婆也是媽,但是和自己的親媽畢竟不一樣。

作為我個人來說,我現在孩子還未出世,我覺得我目前就是孩子第一,其次就是我媽。我老公和我婆婆也說,你媽養你二十幾年不容易。你心向著你媽也是人之常情。每次,我婆婆改善伙食,都會讓我給我孃家送去點。也從未說過,我嫁到這邊就該以這邊為重的話。

這就像結婚時,公公婆婆都會說,你嫁到我們家,我們會把你當親閨女看待一樣。就是說說,媳婦就是媳婦,不可能會成為閨女。媽就是媽,婆婆就是婆婆一個道理。女人基本都是,自己父母活著,心向著自己父母。父母去了,一顆心裡就剩孩子了。

所以,不要去糾結媳婦的心偏向哪裡。你只要糾結了,這個家早晚就會出事。因為不管媳婦在這邊做的多好,你都不會滿足,認為她的心就沒在這邊。時間久了,問題就出來了。

如果媳婦能在這安安心心的過日子,公公婆婆就不要插手孩子們的生活。否則,即便是好日子也過不長。


陽光路上的行者


你有這種感覺很正常。

就像我現在作為一個兒媳婦十年了,一直覺得婆婆對她女兒比對我好。

我一年回老家兩三次。每次回去要隔個一兩天,甚至有時三四天,等她女兒全到了才開始煎炸油peng做好吃的,還美其名曰是做給我吃的。她女兒不在的時候,大多是饅頭稀飯。

平常有什麼事兒都是找她閨女拿主意,連她兒子都不怎麼找,更別提我這個兒媳婦了。我妥妥的一外人。

即使這樣,她還對村裡人說她多疼我什麼的。我能說什麼?一笑了之。

婆婆不是媽,只要做的不過分,維持好表面的關係是我目前所能做的。

你認為媳婦更向著孃家,一要看你平時做的怎麼樣,有沒有把媳婦當一家人。

每個女人嫁進婆家時,都是真心實意想將婆婆當成媽的。只是隨著接觸,有的越走越近,而有的越走越遠,原因要自己找了。

二孃家是媳婦從小長大的地方,有生她養她的父母,有疼她愛她的兄弟姐妹,這份感情是誰也替代不了的。結婚後,媳婦依然與孃家親你該感到高興,說明媳婦是有情有義的人。

所以我覺得你也不要想太多,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行了。祝你開心!



福神來了


跟我婆婆很像,以前我父母不在蘇州,我跟公婆關係還過得去。去年我父母來蘇州給我妹妹帶孩子,去我家幾趟,我婆婆見我對媽媽熱情,婆婆吃醋了,對我媽媽特別不熱情,🈶一次我媽媽跟她講話,她都走過去不吱聲。那段時間對我也各種挑剔,直到矛盾大爆發,我公婆指著鼻子罵我“讓你哪個娘哪個爹幫你帶孩子去吧”。然後一個月內我逼迫我老公讓我公婆搬出去住(我們買房沒有用公婆錢),不然就離婚。

我爹媽生了閨女,不是賣給你家的,話說公婆一分錢彩禮見面禮沒出,房子,裝修也沒出錢。你幫我帶老大,我感激你,但不要太苛求兒媳要對公婆比自己親生父母更親。若真是這樣我倒覺得忘恩負義了!婆媳關係融洽,不爆發矛盾就很不錯了。不要期望過高!


張玉敏19


你怎麼能這麼說呢?她嫁來你家,你待她好嗎?“這件事如是我女兒絕對不會這麼待我。”聽你說話的口氣就戴牛角機,女兒好,不會這樣。那換位思考,媳婦與媽親點也是人之常情呀,你又何必非要婆家孃家劃等號。她親點娘也是出自靈魂深處,血緣連心的自然表現呀。



她自從嫁來你家,抱著一顆既嫁給你兒,就衷情於他的態度,處處體貼關懷老公,人們常說“七年之癢”而她他只有七年之情。愛屋及烏,她不但愛丈夫,痛孩兒,也孝敬你。這樣的媳婦說實話不錯了。記得有次,天下著大雨,婆婆你非要去十幾裡地外的山上參加廟會,媳婦苦口婆心勸說:“媽,心誠就好,這麼大雨,你年紀大了,很危險的,別去了,好嗎?”“哎,你此話差也,這拜佛一定要去拜,。”不聽勸說,結果還沒到獻忠誠的廟,就一腳踏空,摔下2米多高的大堤,多處骨折。
住院期間,媳婦忙上忙下,為你端屎擦身,餵飯洗衣,而沒有半句埋怨你不聽她勸說,而成這樣。回家後,你的生活起居也由她一人擔當。連鄰居都對她樹起大拇指,這種好媳婦少見。

所以說,你也應知足。別把她的善舉當成理所當然,那就是你的不是了。她待你足夠好了,你又何必還要說她還是媽親,這話你確實不應說。你說是不是?


浪花一朵廣雪水


不是腦殘的人都會知道為什麼?血濃於水的親情啊!

母女情,不會因為女兒嫁人了,就會隨之減弱的,更不會因為時間而消失的,別說一個七年,即便再久女兒和母親的感情也會依舊。

孃家是哪兒,是女人生命的根,即使父母不在了,那兒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也會讓人覺得親切,更別說是活生生的孃家人了!我結婚後,因為離集市比較近,孃家人趕集經常路過,只要看到了,我都像見到了久違的親人一樣,拉他們回家歇息,有時趕上飯點,留他們在家吃飯,看到他們,我心裡倍感溫暖和親切。

結婚七年了,媳婦和孃家人還是那樣親,作為婆婆,真的應該慶幸,你娶到了一個知道感恩,重情重義的媳婦!


清風秋月


孃家不親誰親?我姑媽在世時一個80多歲的老人,每年大年初一我們必須要去我姑媽家拜年,要是你初一不到那她天天就站在村口等,人家問她幹嘛在那,她說我孃家人要來,一個80歲老人還會記得她弟弟,弟媳喜歡吃什麼,她說她弟來了全村都知道她有孃家人,沒有人看不起她,還說她有福氣跟她長臉。你說孃家親不親。


鳳舞九天66638


這問題問得搞笑,兒媳婦是賣給你家了嗎?如果對養大自已的孃家都不親的,更別說對婆家了。問這問題的人跟我的婆婆差不多,我孃家只隔三四里,老公外地上班,以前孩子年幼時我帶著孩子一星期回一次孃家,每次回家住一晚。我婆婆對我說結婚後就有自己的家了,還說她一輩子都沒回孃家住過一晚。我不想和她起衝突,要不然一定懟得她說不出話來。


手機用戶63184627051


我覺得媳婦還是不要把婆婆當成親媽看待,婆婆也不要把媳婦當成親閨女看待,之間保持著些許距離就行了,這樣的相處避免以後的磕磕碰碰發展得太大。我在婆家四年了,首先飲食習慣,公公婆婆炒菜都是重口味的,尤其公公炒菜,那叫一個口味重得...而我依然喜歡,懷念我媽炒的菜,清淡可口,就連我自己炒菜都和我媽一樣,屬於清淡可口型的。其次衛生,婆婆不愛打掃公共區域衛生,我們客廳是水磨石的地板,她可以一個月拖不到一次地板,一個禮拜也就掃1~2次地,掃點灰塵的,沙發是木頭的那種,天天被外甥女穿鞋子踩上去,踩髒了小姑姐不擦,婆婆也不擦,還有玩具也是,我也懶得理,當做看不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