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后稱制反映了漢代怎樣的社會風氣?

導語:

劉邦去世後,漢惠帝劉盈即位。由於劉盈年少,加上性格軟弱,所以他的母親太后呂雉就趁機把控朝政。後來劉盈因為看不慣呂后剷除異己的狠毒手段,性格柔弱的又無法阻止母親,只得每日借酒消愁,不久抑鬱而終。劉盈死後,繼承皇位的長子劉恭年僅兩歲,於是呂后就開始垂簾聽政,大權獨攬,儼然成了大漢的"女皇帝"。"呂后稱制"這一現象的產生自然與呂后個人的能力有直接關聯,但是同時也反映了漢代女性的社會地位。

女子專權

漢代對於女性的權利還是較為開放的,與後世的"後宮不得干政"不同,漢代的女子擁有一定的政治權,"女子專權""外戚專權"的事情屢有發生。其中為人熟知的就是呂后專政了。

呂后稱制反映了漢代怎樣的社會風氣?

呂后

歷史上的呂后足智多謀、殺伐果斷,擁有出色的政治頭腦。劉邦死後,呂雉成為了漢代實際上的掌權者,後來更是臨朝稱制了八年。要知道,"制"是皇帝頒佈命令是所用的稱呼,呂雉作為太后按理說是沒有稱"制"的權力的,可見其權力之大。而且呂雉參與政事多年,朝中大臣也沒有反對,可見當時的人們對於女子參政一事沒有那麼大的排斥。

呂后稱制反映了漢代怎樣的社會風氣?

呂后處理國事

呂后專政的行為也大大提升了漢代女性的地位,漢代"母黨專政"的現象屢有發生。例如雄才大略的漢武帝對待自己的祖母竇太后和自己的姑母都要畢恭畢敬的,任由竇太后大權在握。

呂后稱制反映了漢代怎樣的社會風氣?

竇太后

女子參政就免不了外戚專權。呂后專政時期呂氏一族就可謂是權傾朝野,幾乎要把劉氏的江山改性呂了。而後來外戚王莽更是直接篡奪了漢室的政權,自己當了皇帝。

婦女封侯

歷代將士都把封侯冠爵視為自己的最高榮耀,為此征戰沙場、建功立業,然而,漢代的婦女也是可以封侯獲得封邑和爵位的。例如漢高祖就把自己兄伯的妻子封為陰安候,呂后稱制後,又封了蕭何和樊噲兩位功臣的妻子為侯。漢武帝也曾給王皇后前夫的女兒封邑,漢宣帝則賜自己的外祖母為博平君。

雖然說這些獲得爵位的婦女大都是因為自己丈夫子孫或是其他親人的才得以獲封的,其本身並沒有什麼功績。但是比起後世那些所謂的"一品誥命夫人"這樣明顯是依附於男性的封號,至少漢代婦女所獲得的爵位都是屬於自己個人的,是獨立的,這也顯示了漢代婦女的地位較高。甚至在有些地區的民俗記載中還有"婦女尊貴"的現象。

漢代女子婚姻中的地位

漢代的女子在婚姻和家庭也有較高的地位(相對於後世王朝)。在大家的印象中,古代男尊女卑的現象是非常嚴重的,男子可以擁有三妻四妾,只要女子犯了"七出"中的任意一條,丈夫就可以休妻。而被休了的女子則會遭世人唾罵,被孃家嫌棄,很難再嫁。若是丈夫因意外去世,女子也應該安分守己,要是與其他男子有接觸也會被認為對丈夫的不忠,更有甚者,人們可能還會把男人去世歸罪於女子,認為是女子"剋夫"。

但是在漢代,儒家的那些教條還沒有完全形成,所以對女性的禁錮還沒有那麼大。漢代的女人可以與男子協商離婚,丈夫去世後妻子也可以再嫁,並不是非要從一而終的。至於那些貴族婦女,她們在婚姻和家庭生活中享有的地位就更高了。漢武帝的姑母在寡居的時候,就寵幸了一個叫董偃的男人。漢武帝知道後,非但沒有斥責自己的姑母傷風敗俗,有違禮教,還恭敬地稱董偃為"主人翁",也就是表示默許了館陶公主寵幸男人的行為。

呂后稱制反映了漢代怎樣的社會風氣?

館陶公主

而漢武帝的母親王皇后,堂堂一國之母,也是婚後再嫁給漢景帝的。而且王皇后在自己的兒子當了皇帝后,還讓漢武帝為自己前夫的女兒封邑,漢武帝也同意了。由此可見,當時女子再嫁不僅不受約束,而且也不被人們認為是一件有失顏面的事。

至於在漢代本就地位極高的漢室公主,再嫁就更是司空見慣的事情了。漢武帝的姐姐平陽公主一生就嫁過三次,最後還嫁給了地位顯赫的大將軍衛青。

呂后稱制反映了漢代怎樣的社會風氣?

平陽公主

而東漢光武帝的姐姐湖陽公主駙馬去世後不久。光武帝就問起姐姐有沒有心儀的人選。結果湖陽公主看中了宋弘,光武帝雖然知道宋弘已有妻子,但還是想為二人牽線搭橋,結果被宋弘義正言辭的拒絕了。雖然說追求有婦之夫的行為及時在現代也是不道德的,但是這也客觀反映了漢代寡婦也可以再次追求幸福。

為何女性的地位逐漸變低

因為漢朝是一個多元開放的王朝,漢朝的文化也融合了多種文化,所以儒家的禮制並不能規範到社會的各個層面,即使漢武帝時期實施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學說對女性地位一再壓制,但是漢朝的女性地位再中國歷史上的眾多王朝中依然是很高的。直至東漢初年,男女之間依舊是可以自由交往的。

但是統治者倡導的儒家思想總是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人們的思維觀念。漢安帝以後,朝廷每年都嘉獎"貞婦",也就意味著對於寡婦再嫁這種行為不再那麼認同了。獲得朝廷認可的"貞婦",會給自己家族帶來榮耀。所以,世人也就開始推行"貞潔"觀念,對於寡婦再嫁逐漸持鄙視態度。

呂后稱制反映了漢代怎樣的社會風氣?

《女誡》

後來東漢才女班昭寫的《女誡》一書,更是成為了女性的行為準則,按照書中的要求,女性就是應該遵循自己的丈夫和公家,一切以丈夫為重。於是,女性自己也認可了自己的定位,自甘墮落,默默地生活在男權社會之下。

結束語:

雖然說受儒家禮教的影響,漢代女性的地位還是一步步降低了,但是她們所享有的地位和權力依舊是後世的諸多王朝無法企及的。尤其是宋朝的程朱理學,更是導致封建社會對女性壓迫到了極致,與之相比,生活在漢代的女子更幸福、自由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