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先天性心脏病已治愈,上小学后老师怕她出意外不允许她到操场玩,所以孩子经常自己玩,该怎么办?

寂静之声


高中二年级的时候分班,我们班有一个小胖子,跟我一个宿舍的,我们一直管他叫“小胖”。当时发现一件奇怪的事,就是他从来不上体育课,当时觉得很奇怪,但体育老师也没说什么,我们也不好多问,当时只是猜测他有病,但不知道什么病。

后来过了没多久,一天凌晨时分,小胖突然发出一声悠长的叹息声,我同学就立即下床喊他,并用力摇晃他,但没反应。我也爬下床,去听了听他的心跳,已然没有心跳了。急忙喊来宿管员,宿管员打电话给校长,班主任,派出所,医院,最后还是没抢救过来,医院判定死亡原因是心脏病引起的猝死。这家人后来挺惨的,老来得子,儿子死后,父亲喝农药自杀了,母亲疯了。

其实后来也查过一些资料,一般35岁以上高龄孕妇生下患先天性心脏病婴儿的概率要相对高不少。先天性心脏病名义上可以治愈,但实际医生也不敢打包票,只说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学习,工作,但终究只是“像”而已,老师并不敢冒这个风险,万一像我同学一样出事,不是学校的错也是学校的错,有时候作为家长要体谅。


筏喻者X


我三叔的继子有先天性心脏病 小时候做了手术后一直挺好 也没有吃药 性格体能各方面都跟常人无异 在16年的时候 和同学在楼道里玩 被同学推了一把 心脏病发人没了 这里有个活生生的例子你参考一下 如果还想让孩子融入到学校的集体活动中 签一份协议吧 对大家都好


你笑起来坠好看


我家孩子也做过先心得手术,大多数人理解的以后不能参加重体力活动都是错误的,我也专门问过医生到底不能参加那类活动,是不能跑步还是体育课都不行?医生解释说只要正常人活动都不算重体力活动,包括跑跳体育课内容。那种禁止的都是指的运动员训练强度的。从学校角度来说,他们肯定怕出事,谁也担不起那责任,从家长角度来说,更不希望孩子出事的。所以我建议这位家长去曾经的主管医生那里写份病历,重点把出院后可以参加的活动类型写出来,然后把病历交给学校,他们校医要保管就给他,跟老师谈谈,还是很有希望改善这种状况的。其实我小的时候每次体育课都希望自己有病可以不用参加😂,也许再大点孩子自己都乐的清闲了。


懒得写字


菲凡说,老师的做法是可以体谅的。

第一,心脏手术是大手术。
即使是痊愈了,定然会对身体产生一定的伤害,体质方面应该会差一点。老师顾虑这个,是可以体谅的。
因为,如果出了什么事情,家长会说,自己跟老师提前讲过了,是老师自己没有注意到,责任在老师。
这个责任,老师承担不起呐!老师一个月工资才多少!要是出了事情,他一辈子的工资都不一定够赔的啊。
第二,谁都不能阻止意外的发生。
题主说,不能长跑。试想,小孩子玩闹起来,追逐起来,有几个还记得能不能长跑的。
难道说,你家孩子上了操场之后,老师就不要上课了,一直盯着你家的孩子看着?这也是不可能的啊。老师有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他要顾及全班的同学,不能因为一个孩子而耽误了全班的孩子啊。
第三,该怎么办?
就像是其他人说的那样,除非家长到学校签订一个协议,自己承担孩子到操场玩的责任。老师没有了顾虑,他才有胆量让孩子出来玩啊。
微信公众号“菲凡说”,欢迎前来畅聊。

菲凡说


我小时候也是类似的情况,不能上体育课,甚至做操和升旗仪式都有晕倒过,所以一直比较自卑,朋友很少,慢慢的也习惯了独来独往。。。小时候也一直因此遭遇校园欺凌,所幸成绩还不错,起码还有老师关心,但是性格是没办法了。。。原本更小的时候有一群朋友,也经常带同学回家玩,自从那些事情发生后,很难相信身边的人了。。。直到如今工作了,性格也慢慢好转了。。。我希望题主能更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建议私下里跟老师谈谈,也交待好自己孩子避免奔跑等剧烈运动,多鼓励孩子交朋友,有朋友的孩子不容易被欺凌!!!真的!!也注意不要让孩子变得内向敏感,会活得很痛苦。。。我小学六年级时就因为被欺凌想过自杀,但是也没有去尝试,毕竟是独生,再怎么也得活着。。。


清瑶沫沫


这种情况下一旦出了安全事故,学校责无旁贷的就会承担,就会被社会推向风口浪尖,各种原因也就不能够解释了,所以说学校在这一方面确实是很无奈。

我们也理解,作为家长也理解孩子在学校集体活动中,他的参与热情和他的一切学校生活都应当和正常的孩子一样,但实际上学校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或者出于自私的考虑也可以,他恐怕还是在学校中出现一丁点的问题,所以说您的孩子有这种情况的话,学校肯定会特别关注。

这种关注可能长时间的不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的话,那么可能会形成孩子心理上的一种障碍。

我们单位有一个孩子特别特殊,它属于先天性头顶上的头盖骨不全,结果到现在为止,这个孩子在学校里刚上四年级,就在每个教室里面跑来跑去走路,从来不走正路,必须在课堂上走,所有的桌子上面蹦来蹦去,因为什么因为老师根本就不敢管。

正是因为害怕出现事故,所以说对孩子的管理学校方面能够放松的就放松,能够不管的就不管,避免出现各种极端事件,其实有时候的确是伤害了孩子。

有时候这个问题也的确非常困难,就好像前段时间一个朋友交流的,他的孩子有多动症。学校的老师天天对这个孩子横加指责,或者对家长横加指责,即使家长签订了在学校出了事故,一切与学校无关的协议,学校也不愿意收这个孩子。

总之情况还是太复杂,作为学校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觉得这件事最关键的解决方案,还是让孩子的医生拿出一个比较科学的体育运动方面的建议。否则的话,学校根本不敢让这个孩子参加任何活动。

如果有了医生的建议和保证的话,我想学校在学生参加体育相关运动的时候,才有可能敢放开手脚,否则的话你无论怎么写上学校也不会放开的。


义诚老师


如果把孩子的心脏比作汽车的发动机,您想想大修三次的汽车您还敢开着上高速么?同样的道理,心脏做了三次大手术,就说明这个原发的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就不是那么简单的问题。举个例子来说,室间隔缺损是最为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其中有20%~40%的室间隔缺损能在3~4岁自行关闭,这一类孩子是不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而大型的室间隔缺损可在出生后2~3周内因急性左心衰、肺水肿而死亡。部分存活的,可因肺血管阻力严重升高出现艾森曼格综合征而失去手术机会。这样的孩子需要在积极进行内科治疗的同时密切观察是否存在肺动脉高压。如果婴儿期出现肺动脉高压则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否则一旦错过手术时机,就回天乏术了。

举这个例子也就是说明孩子的心脏手术次数越多,提示他的病情越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是胎儿时期发育受到致畸因素影响而产生的结果,换言之就是这个发动机出厂的时候是存在严重瑕疵的。通过数次大修才能勉强上路,您让她和其他的车辆一样风驰电掣,心里难道不慌么?万一爆缸怎么办?小心驶得万年船,稳妥一点终究是好事。

教师除了教书育人,还担负着孩子健康成长的责任。万一孩子发生突发意外事件,教师们是难辞其咎的。本着对孩子安全负责的态度出发,减少剧烈运动并无不妥。不去操场剧烈运动并不代表不能和同学们沟通交流啊。可以让孩子多学习一些修身养性的技艺,比如下棋、弹琴。通过培养艺术细胞让孩子更加自信,慢慢的让孩子学会表达、沟通,她的朋友会越来越多的。古来圣贤皆寂寞。为什么那么在意孤单寂寞冷呢?困惑的时候多让孩子阅读,书籍是人类最好的朋友。您说呢?


儿科恩铭


我们市里出了学生体育课上跑步猝死的事后,全市范围的学校都进行了普查,结果我班里有一个小学三年级动过心脏手术的孩子,现在初二了,初一时候不知道,体育课,运动会他都参加,成绩还挺不错,后来上报到学校,他便成了重点关照对象,所有任课老师都被单独要求,体育课上被重点关注,运动会不许他参加,作为他的班主任,我只能跟他明说,还好,已经是大孩子了,十分理解,和家长也讲清楚,我也很无耐啊,我也希望他在操场上快乐奔跑,可是谁都怕万一啊!在家里健身吧,以后还有体育中考,到时候还要再和家长商量方案。


人活着就要有理想


1、老师的是多虑。老师应该教育好学生,是否运动应该有医生说了算,现代医学发展,很多复杂心脏手术,在以往看来不可思议,但是有可能现在变的很简单。

2、孩子如果有区别的对待,会影响孩子身体和心理健康,没有说心脏手术成功还不能日常运动,如果刚手术可以避免剧烈运动。

3、“以前有那么多朋友,现在下课只能自己玩,虽然很孤单,”其实已经影响到孩子心理健康,老师想法为了学生好吗?关键在于是否有利于孩子身体和心理健康发展。

4、为了孩子好,为了学生好。其实真的是严重伤害了学习,不顾孩子感受,不顾医生的专业意见,这是不合理。

5、如果手术好孩子心脏恢复健康,其实和其他孩子没有区别,以往很多人总认为心脏病就很严重,其实有些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一做,如果成功,而没有后遗症就应该健健康康的生活和学习。

6、万一什么意外?如果不运动都坐在教室里,走走也会磕磕碰碰,那就永远不参加运动,适当运动其实有助于健康,也有助心脏机能恢复。


柯大夫儿科科普教育


老师也很难啊。我是老师,平时听过不少这样的事情。有的学生上课睡觉,老师没有叫他,结果,孩子是生病,没有抢救过来。。从那之后,上面让我们,上课见到孩子睡觉,不管什么原因,通通叫起来。孩子跑操,老师也在,孩子自己摔跤,骨折,家长告学校告老师,要求赔偿。。。孩子上厕所,摔倒,家长说是别人推的,调监控,告学校,折腾好个月。。。我们不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不知道哪一个孩子将会出现什么意外,不知道今天上班会不会有哪一个麻烦等着自己,会不会有哪个家长告自己。。。。

(看法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