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东线有多恐怖?

海宝海宝


二战东线战场主要是指苏德战场,二战欧洲战场的大战八成都是在这里进行。

苏德战争是人类历史上伤亡最大、最血腥、野蛮、最惨烈的战争,没有之一。

1941年6月,德国开始实施巴巴罗萨计划,对苏联发动了闪电攻势,历时四年的苏德战争正式拉开帷幕。

由于苏联没有防备,也由于苏联的大清洗除掉了大部分高级将领,苏军战斗力明显不如德军,但苏联依旧是欧洲唯一能跟德国死磕的国家。

希特勒志在必得,斯大林拼死抵抗,双方都是不惜血本要决一死战。

在苏联国土上,苏德开始了殊死搏斗,两国先后投入2000多万士兵、50000多架战机、30000多辆战车、100000多门火炮、先后进行了数十场重大战役,近3000万人死伤。

因此说,苏德战争是人类历史上极其惨烈的大战, 在每场战争中双方动辄都会投入数以百万计的兵力,彼此伤亡基本都在百万以上,战况的血腥难以想象。

这场战争中,官方给出的数字是德军伤亡数字是395万,苏军伤亡人数是509万,这还不包括苏联民众伤亡。据统计,苏联经过这次战争人口减少七分之一,约为1700万左右。

索姆河战役和凡尔登战役是一战中最惨烈的战役,被公认为一战的绞肉机战役。

可是跟苏德战场相比,它们就小巫见大巫了,因为苏德战争每一场战役都堪称是绞肉机战役。

我们不说斯大林格勒战役,不说基辅会战、也不说莫斯科保卫战,因为这些战役大家都熟悉,我们来说说另一个战役,相对来说不那么知名的战役——第聂伯河战役。

这场战役发生在1943年,苏军为了收复河对岸的顿巴斯、乌克兰和库尔斯克,投入了263万兵力,德军投入兵力是124万,加上双方后勤人员,总人数在600万以上,战线全长1400公里。

战役持续时间4个月,战役以苏联的胜利而告终,双亡扔下近300万具尸体。

可以说,从苏德战争爆发到结束的四年1400多天中,不分昼夜都有人死亡,都在流血,血流成河;每分钟都会有人倒下,尸体堆积如山。

有人粗略算了一下,斯大林格勒会战中,每一名士兵到了战场上,存活时间不超过24小时,军官存活时间不超过72小时。

我们再举一个不那么知名的战役——热勒夫战役,从一个侧面能说明东线战场的残酷。

勒热夫是苏联境内的一座默默无闻的小城,苏德战争爆发后,德军很快占领了这个小城。

由于这个地方位于德军防线的北部,他们在集结了重兵防守。

苏联军方觉得只有突破这道防线,才能争取战场主动、因此决定消灭这里的德国守军。

1942年,勒热夫战役正式打响了,苏军军队志在必得,集中了几十个师的兵力发起猛攻。

德军装备精良,苦心经营几个月,防线非常牢固,可以说固若金汤。

苏军的前锋部队压上后,德军轻机枪、重机枪、迫击炮形成一道火力网,向苏军袭来,苏军潮水冲上去,很快山崩一样倒下。

这场战役是异常惨烈无法用文字形容,我们可以通过一篇苏军非战斗人员的日记片段来让大家了解一下。

他是一位炊事班的班长,他在日记中写到:

1942年3月1日,晴。战友们开始进攻了,很多人我都不认识,因为不知道“走”了多少人,又补充了多少人。

他们刚上战场,大家开始忙碌做饭了,虽然没有肉,没有什么菜,但我们想让士兵们吃上一顿热乎乎的饭菜。

可是饭菜做好了,等不到人。

凉了又热,热了又凉。

从日出等到了日落。

直到夜幕降临,满天星星,却一直没有他们的消息。

突然,一位传令兵来了,大家全站起来了,

传令兵哽咽着说:不用等他们了,他们永远回不来了。

事后得知,当时负责防守该地区的德军将军名叫莫德尔,此人被称为“欧洲防守大师”。

莫德尔在热勒夫一带地区构建了牢固的防线,称为钢铁长城,马奇诺第二。

为了打破这道防线,苏军出动了上百万军队,对这里进行了无数次大规模的进攻,但都被德军击退。

据统计,苏联在这道防线留下了62万具尸体,伤员无法统计。在有的人看来,这是个冰冷的数字,可他们都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都是父亲的儿子,妻子的丈夫、孩子爸爸,每一个人的倒下都是一个家庭的破碎。

让我们诅咒战争,祈祷和平。


小约翰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看看枪王卡拉什尼科夫的遭遇就知道了。

卡拉什尼科夫当时是一个T34的坦克车长,坐车在坦克战中被一炮击中。

他被战友拖出坦克,人已经昏死过去,直到1天后才苏醒。

他的左肩膀和整个左臂被炮弹碎片炸中,胸部也被整伤,头部严重脑震荡,受伤非常严重。后来卡拉什尼科夫的左臂留下终身残疾,几乎不能有效转动,只能勉强画画图纸。

他被抬到一个掩体里,当时苏军正在溃败,2天后军医才赶来。

好在卡拉什尼科夫的伤情不致命,所以能够挺得住,但一些重伤员早就因没有救治而死亡。

医生认为卡拉什尼科夫伤势太重,必须去医院治疗。但当时部队已经被德军包围,苏军作战部队自顾不暇,不能掩护伤员。

无奈之下,他们安排了一辆卡车和司机,由这个医生带着一个护士押送,将包括卡拉什尼科夫在内12个伤员送到医院。

这需要突破德军封锁线,苏军期望于他们是伤员和医护人员,能够被德军放过去。

然而,汽车刚刚走了一天,就出事了。

当时他们进入了一个没有人烟的小村子,医生下令停止前进,司机、卡拉什尼科夫和一个肩部烧伤的中尉3个人去附近侦查一下。

他们3个人,是唯一能够自己行走的。3个人只有1支手枪和1发子弹!

结果他们刚刚离开没多久,突然听到村里有冲锋枪扫射的声音,德国人来了。

他们无法和德军作战,只能躲在路边等待德国人离开。

等到卡拉什尼科夫他们回到村子的时候,医生和护士已经被德军俘虏抓走,10个不能行走的伤员都被冲锋枪扫射击毙。有几个伤员虽还没死,但也只是死前的挣扎而已。

卡拉什尼科夫多年后回忆: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一幕!

随后,他们3个人只得步行撤退。然而,除了司机以外,卡拉什尼科夫和那个中尉都是重伤员。他们行动缓慢,卡拉什尼科夫经常因为肩部巨疼失去意识晕倒在地,那个烧伤的中尉也好不了多少。好在司机是个棒小伙子,一个人拖着两个伤员,就这样走了1天1夜。

但到了第二天,司机也累的半死,3个人没有药物,没有食物,眼见都要是在旷野中。

万幸的是,他们突然遇到一个年老的农夫。这个农夫告诉他们,距离这里14公里就是他居住的村子,那里有医生,但是德军团部就在附近,不时回来检查。

老农和司机一个拽着一个伤员,就这样把他们拖到了村口。

这个医生冒着巨大的危险,收留了他们,帮助他们治疗了伤口,还让他们养了几天伤。因为卡拉什尼科夫他们受伤太严重,在这样消耗体力就会死。

要知道,如果德国人发现医生这么做,后者就会被绞死。

当卡拉什尼科夫和中尉不需要人搀扶就可以行走时,他们立即离开,不想让医生惹上麻烦,况且留在这里也太危险。

他们带着医生提供的食物,走了1个星期。期间因为喝了沼泽地的脏水,他们眼中腹泻,肚疼难忍。

但这样不能停下,只能坚持前进。

最终3个人遇到了苏军,却被当做叛徒或者间谍被捕。因为他们刚刚从德国人那里过来!

不过,很快他们就被认为是清白的,司机回到军队继续开车,卡拉什尼科夫和中尉被送到野战医院。

在野战医院中,军医听说他徒步走了7天,惊呆了:我从没看到受伤这么严重,还能自己走这么远的!

然而,卡拉什尼科夫并没有逃脱恐惧。在医院时,他无数次在噩梦中进行,似乎回到了伤员中间,自己身上也全是弹孔还流着血。几乎每天,卡拉什尼科夫都在噩梦中惊醒,无法继续入睡。

看看,东线可怕不可怕!


萨沙


我是老威,我来回答。

二战时期的东线,也就是苏德战场,是整个二战中盟军与轴心国军队兵力投入最多,人员伤亡最多的战场。

军人伤亡占了二战的绝大多数

二战期间,全世界各参展国家中,军人死亡人数为1800多万人,苏联接近900万人,而德国在苏德战场上死亡近500万人,也就是说,苏德战场上,双方只是军人死亡总数就接近了1400万人,占了二战期间全世界军人伤亡数量的绝大多数。

最大规模战役的频发地区

二战期间,规模最大的战役基本都爆发于苏德战场。

基辅会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围歼战,该次战役苏联投入兵力85万人,德国投入兵力50万人,到9月中旬,德军实现了对基辅的合围后,开始逐步歼灭守卫的苏军,最终结果是苏联伤亡近20万人,被俘65万多人,德军伤亡3万多人。

莫斯科战役,德军先后投入兵力达190万人,苏联投入兵力125万人,双方一场战役就投入超过了300万军人。此战德军一路攻到了莫斯科,甚至到了能看到红场的地方。但由于天气原因,突降暴雪,德军装备大部分都不能用了,导致进攻被迟缓下来,苏军乘机发动反击,导致德军溃退。

此战德军伤亡50多万人,苏军伤亡85万多人,双方一战伤亡达到了130多万人。

列宁格勒战役,此战德军采取了围而不攻的策略,围困了列宁格勒近三年。期间列宁格勒多次断粮,导致了大规模的饥荒。

据统计在德军围困列宁格勒期间,列宁格勒的市民由于得不到粮食,饿死了60多万人。

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二战的转折点,此战德军动员了200万人参战,苏联动员了300万人参战。

德军在1942年7月份就攻入了斯大林格勒市区,从而开始了漫长的,近半年的街头巷战。双方在每一个街道、每一栋房屋、每一个房间都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

如果你看过兵临城下,一定会为其开始的场面所震撼。主角跟着大部队先是渡河去往斯大林格勒,在过河的途中,德军的飞机不断地轰炸,一旦炸中了船只,船上的士兵就基本全部被炸死。即便如此,还是有大批的船只渡过了伏尔加河。

上岸后,他们马上就投入了战斗,很多人都没有分到枪支就上了前线去冲锋。在这个过程中,始终有后面的督战队在督战,一旦有人临阵逃跑就会被督战队枪毙。然而面对全副武装的德军,这些人冲上去基本都是送死的,在德军猛烈的火力下,冲上去的这群人很快就全部战死。

主角也是躺在死人堆里才躲过了一劫。

可见斯大林格勒在进行到最激烈的时候,战况是有多么地惨烈。

到了1943年1月份,苏军展开反攻,困守在斯大林格勒的德军第六集团军投降,战役才宣告结束。此战德军伤亡达到了150万人,苏军伤亡达到了200万人。一战下来,双方投入兵力达到了500万人,伤亡350万人,是二战规模最大,也是伤亡最大的战役。

在1943年德国在斯大林格勒战败后,苏军开始了反攻,但是反攻过程中露出了破绽,被德军打了一场哈尔科夫反击战,这一战苏军伤亡45万多人,德军伤亡1万多人。

之后德军在1943年夏季开展了库尔斯克战役,在库尔斯克地区展开了进攻,此战德军投入兵力91万人,苏军投入兵力190多万人,双方共投入兵力达200万人,这次战役最终以德军进攻失败而结束,此战中德军损失50多万人,苏军损失80多万人,双方损失达到了130多万人。

1944年开始,苏联有计划地展开了十次突击,从年初到年底的一系列进攻行动中,消灭了160万德军,将德军赶出了苏联领土,苏联进攻的锋芒直至德国本土。

到了1945年最后的柏林战役,苏联投入了260多万人,德军也投入了近百万军队守卫柏林。经过20多天的激战,最终以苏军伤亡30多万人,德军伤亡40多万人,德军战败而告终,至此苏德战争画上了句号。

可以说,苏德战争是二战中投入最大,其战役规模也多是二战中规模最大的战役,战况极为惨烈。在激烈的时候双方经常是整连、整团、整师地战死,苏联在这场战争中也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人员伤亡,但是却牵制和消灭了绝大多数的德军,为二战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老威观史


应该是人类已知历史上最大的修罗地狱了。

我们可以通过对比方法看二战东线苏德战场的恐怖。

抗日战争我们再熟悉不过,无数的影视作品为我们讲述了那场战争的惨烈。

抗日战争中我们死亡人数为1800万左右,而苏联二战中死亡人数为2700万左右。

古代经常有动辄百万大军的说法,其实都是壮声势之用。

比如曹操带了十几万军队南下赤壁,收拢数万降兵加上几十万辅兵民夫就号称百万大军。

再比如南北朝淝水之战苻坚虽然是实打实的八十万人南下,但是那都是北方各个部族的军队,甚至不能都算职业军队,还离心离德,只是汇合了北方各族的青壮。

而苏德战争双方都投入了超过1000万的训练有素的职业军人。

德国人在“巴巴罗萨”计划第一波次进攻中就动用了超过550万军事人员。

苏联在最后一战结果纳粹后,军队人数达到了1200万。

职业军人几十万几十万的送掉,被冠以精锐之名的一支支部队不过是这场血腥棋盘上的消耗品。

苏联女人在工厂里制造军械,女人在战场上扛枪冲锋的也不少,双方把战俘和劳改营里的罪犯排上战场,再送老年兵和少年兵进这个血肉磨盘。

死了一代人的战争?nono,这是死了一个时代的战争。

从北极到黑海,从莫斯科到柏林,意识形态带着最多的火炮和坦克飞机在发生最激烈的碰撞,仅仅斯大林格勒的血战就让这个城市的评论海拔下降了十几米。

唯有这场战争,部队消耗速度比起玩星际争霸这样的RTS游戏更加迅速。

可以说在核武器出现之前,这已经是人类能进行的最大规模的重兵集团厮杀,也因为核武器的出现,这样级别的常规武器战争基本不会再出现。


历史区的旅法师


在东线战场上,苏联把20多岁的小伙子拼掉60%。。。

科技的发展,让杀人的效率明显提高了。人海战术和集团冲锋,在机枪面前就是送死。再配合上总计上千万吨的弹药消耗,使得一场战斗杀死几十万人成为可能。

其中,最惨的是1923年出生的苏联小伙子,在战后的存活率不到20%。而且,这些活着的人里面,还有很多是伤残的。

整个苏德战争,苏联共计死亡约2960万人(伤亡总数为6000万人)。二战百万规模的战役中,参战人数排名前十中的9个(除了诺曼底登陆),苏联都是主角。

从1941年6月22日算起,到1945年5月8日结束,1418个日夜里,苏联每天都要死2万余人牺牲。半个月的死亡人数,就赶上了一次“南京大屠杀”!在现在的俄罗斯的很多城市,还是能不断挖出二战时遗留的遗体。

只看军队死亡人数,苏联共计牺牲866.4万(含死亡的俘虏)人,平均每天牺牲6110人!我军一个标准满编团的兵力在3000人左右。苏军每天都要牺牲2个团!两天打光1个标准师!

不仅普通步兵牺牲大,装甲坦克兵伤亡率也很高。苏联的坦克兵平均每三个月,就要全部补充新兵。因为超高的伤亡率,苏联把坦克兵的年龄提高到65岁,会开拖拉机的优先录取。

再看德军,在东线出动上千万兵力,共计被苏军打死约380万人(还有450万人被俘虏)。也就是说,德军平均每天2680人,大概相当于国军的一个团。不过,德国平民伤亡不大。所以,战后人口恢复的比较快。

(文|勇战王聊历史)


勇战王聊历史


主要举两个例子

第一个是苏联元帅谢尔盖·费多罗维奇·阿赫罗梅耶夫的自述

当时的阿赫罗梅耶夫参与了列宁格勒保卫战,在整整18个月的时间内,即便外面是零下50度的低温,他也没有进入过屋子里面,每天都在挨饿挨冻。阿赫罗梅耶夫的32名中学同学,最后只有他和一个同学活了下来,其他人都在二战中死去了。

第二个例子是经典电影《辛德勒名单》中的一个片段

当时辛德勒的会计被纳粹士兵抓到了送往集中营的火车上,辛德勒找到了纳粹军官,让他们找出会计,将他放了。但是纳粹军官根本不把辛德勒放在眼里,声称自己没办法帮忙。但是当辛德勒记下了他们的名字,并说会把他们调到东线战场的时候,纳粹军官却慌了,连忙带人去找辛德勒的会计,最后救下了他。我们从德国士兵对于东线战场的恐惧,也能知道东线战场有多恐怖了。

比如在斯大林格勒战役,打了六个多月,双方伤亡超过了200多万人,战争激烈到一个团进入战场,三天就打光了。当进入巷战阶段的时候,双方的近身搏斗更加残酷,为了一个火车站就反复夺了13回,是真正意义上的寸土必争。德军即便是占领了客厅,也还要在厨房进行战斗,虽然这是句玩笑话,但也体现了当时战争的激烈程度。

如果从整个二战东线战场来看,苏联死亡的总人数是2700万左右,他们手拉手站成一排,能够绕地球赤道一圈,如果按照伤亡人数来计算,能绕地球赤道两圈半。苏德战场持续了四年时间,期间苏联每5秒钟就会有一个人死去,整整一代人被打光。而德国的伤亡同样也不低,也超过了一千万人。我一直怀疑,真的有士兵能从基辅战役活到柏林战役结束么?

其实除了东线战场之外,其他战场也非常残酷,战争哪有不死人的?所以现在这样和平的时代真的很珍贵,希望永远都不会有战争爆发吧!


呵笔寻史


我是鹏正!我来回答!我是喜欢军事和历史的小学弟鹏正。

苏德战场到底有多恐怖?德军有80%以上兵力损失在东线战场,苏联方面至少有2700万人伤亡,女人都扛枪上战场,可见当时苏德战争是有多么的惨烈。可以用人间地狱来形容一点都毫不为过,起初德军闪击苏联,认为很快就能结束战斗,也就是在冬天以前能拿下苏联,可是低估了苏联人的抵抗意志,强大的苏联人给德国给予重击,随后,由于德国军部的战略错失导致误判,苏联迎来了冬天而德军却没有过冬的装备,而且当时的冬天不是一般的冷。导致冻死冻伤就多达20万人,德军士兵冻疮、冻死、疟疾、瘟疫传染数不胜数。


(冻死的军人)

而且苏德战争是完全不顾国际法的毫无底线可言,强奸、屠杀、虐杀数不胜数,德军高素质的军纪荡然无存。而苏联对于德国发动战争更是十分仇恨,对战俘,无论是双方都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对战俘当时最好的解脱就是枪毙,能死的痛快点。免得受一些皮肉之苦。况且在战争后期东线德军成建制的向西线盟军投降,绝对不向苏军投降,可见东线是多么的恐怖。
(在苏联领土突进的德国装甲部队)

而且在东线各大战役或者是普通情况时,饿死病死随处可见,医疗水平根本来不及救治这么多人,因为是在是太多了,只能眼睁睁的看他们死去,随后由于战争后期德军的失败,苏军的反攻,德军开始采用“焦土政策”也叫“三光政策”对苏联居民实施了惨无人道的灭绝屠杀。也因如此,德军攻陷柏林的时候也毫无手软,对德国女人进行疯狂报复。当时苏军最出名的口头语就是“为了孤儿寡母,为了母亲的眼泪,报仇!”可见当时东线可以用地狱来形容。


(苏军调戏德国妇女结果可想而知)


鹏正


二战欧洲战场的东线简直是人间地狱,由于苏德双方的宗教信仰以及民族意识的不同,再加上历史上不断堆积的仇恨,双方的愤怒值如同雪球一般越滚越大。苏军吊死两名德军俘虏,德军就会反过来烧死三名苏军战俘加以回敬。随着双方战时的不断发酵,这种仇恨最终发展成民族之间的仇视。


以二战东线的斯大林格勒战役举例来说,就可以知道二战时的东线究竟有多惨烈。

为什么要单独把斯大林格勒拿出来举例,因为它是东线中最具代表性的战役之一。这是一场如同绞肉机般的战役,不管你投入多少的兵力它总能吃光他,如同一个无底洞一般的存在。

在这场持续了近200天的战争中,双方一共投入了200多万的兵力。平均下来每三天就要吃掉一个师的兵力,在这样高强度的作战中,士兵想要得到休息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每小时都有四百人死亡,士兵们的平均幸存时长一般为24小时,一旦闭上眼睛休息,恐怕就会和地上的尸体一样就此裹上白绵绵的雪花长眠于此。至于前线的指挥官,能撑过七天的,就算是走运了。


德军本来计划在寒冬到来之前拿下斯大林格勒,奈何苏军的意志实在是太过坚强。硬生生地将德军拖入了消耗战之中,用他们的血肉之躯在雪地上画出一个又一个的诡异符号。因为天气的原因,德军的装甲部队基本都属于趴窝状态,只能依靠士兵来换取战术上的胜利。

在战争中残存的士兵根本毫无生机,他们目睹了一个个战友的不断死去,也厌恶了战争的残酷。他们躲在掩体的后面,用发呆来打发这无聊的时光,他们大部分都是面黄肌瘦的状态,浑身散发着一股恶臭。虽然士兵们的伙食总是面临供应不上来的窘境,可是死去的尸体却便宜了大大小小的老鼠,他们穿梭在每一具死尸身边。


士兵们除了面对饥饿之外,还要面对严寒的天气,不少士兵因为缺少保暖的衣物都在寒冬中失去了作战能力,因为后方压根没想到斯大林格勒这么难啃所以准备的过冬物品并不多,等到双方进入胶着状态的时候,德军的后勤却因为种种原因抵达不了前线。这也就直接导致不少士兵患上冻疮,甚至雪地欢死症,战斗力受到一定程度的波及。

斯大林格勒战役最惨烈的莫过于巷战,因为德军的装甲部队受阻,巷战成了苏军阻抗德军最佳的战场。


在断壁残垣的狭小战场中,德军和苏军通常只有一墙之隔,双方甚至可以听见彼此的呼吸声。军队中流传出一句玩笑话:我已经占领了厨房,可是客厅还在敌军手上。正是受制于地形的限制,巷战的每一寸土地都成了兵家必争之地。

面对德军凶猛的攻势,苏军虽然缺乏优秀的武器,却并没有选择退缩,而是凭借着顽强的战斗意志坚守阵地,使德军每前进一步都得付出巨大的牺牲。他们如同草根一样扎根在每一个巷子的墙上,任凭德军再凶猛的攻势也别想把他们一口气连根拔起。德军的闪电战就这样在巷战中宣告破产。

在苏德打得如火如荼的时候,斯大林格勒的工厂也没有休息,他们夜以继日的生产,很多工人都是背着枪生产,害怕下一个瞬间德国人就破门而入。坦克往往一下流水线就被开出去,连喷漆和瞄准镜都顾不上安装。



除却军工厂是双方的必争之处外,火车站也同样如此,他们在此争抢了13回,每一次都是一方狼狈地丢下一堆尸体匆忙退场告终。而漫长的争抢之后的就是持久的防守和争夺,这样的事情还发生在马马耶夫高地上,作为全城的最高点,军事意义想必不用多说。即使这场战争已经过去多年,这座被火炮削矮了半个山头的高地还是寸草不生,似乎在悄悄诉说着当年的战争的残酷。

到了战争后期,双方的士兵都进入了疲软期。

他们在依靠肌肉记忆和本能在战斗,他们时刻都在保持着高度紧张,他们不敢熟睡,不敢抽烟,不敢发出一丁点响声。他们害怕敌人会在夜晚给他们偷偷快递过来一个炸药包,会害怕在黑夜中被远方的狙击手点名。夜间是双方悄无声息较量的最佳场所,在这场噬血之夜中唯有保持清醒才是最好的选择。


战争自然会带来大量的伤残人员,而苏军驻守斯大林格勒的第六十四集团军却只有一个卫生连,她们由一百个医生、护士组成。她们很多都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都是被临时安排过来进行救助。她们也是第一次面对战争的残酷,面对各种各样的伤员,她们有的甚至连纱布怎么缠都不知道。随着伤员的不断增多,医院的药品也随之告罄。有的病人得不到救助就只能死在病床上。

那么德军呢?他们在这场战争之中并没有比苏军好到哪里?因为受伤人数居多,没有足够的军医去一个个医治,有的受伤严重的就只能躺在地上哀嚎,叫唤着队友给他一枪,而这样的情景在战场的每个地方都在不断发生。


那么在这场战役中的普通群众的命运又是如何呢?他们被战争蹂躏的不成样子,原本住在斯大林格勒地区的80万居民在战争之后只剩下7500名。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苏军为了抵御德军,他们会强行拉平民入伍,有的时候面对紧急情况他们还会拉入妇女,而这些被强行拉入的平民还不能临阵脱逃,否则就会面临临时军事法庭的裁决。


平民们不仅要躲避苏军的强征入伍,还要躲避德军的侦察。为此他们选择了阴暗的地下道来作为自己的栖息场所,殊不知这些地方又都是德军的休息场所和厨房所在地,这样平民又被德军所利用,他们被生活所迫,往往一块面包和一瓶水就会被德军所收买,他们充当着德军战场上的走狗,帮助搬运尸体、搜索物资。而战上的苏军看见本国平民为德军卖力也会毫不犹豫地扣动手中的板机,心里暗骂一声,该死的走狗!

战争中,又有谁是真正无辜的呢?


历来现实


重镇哈尔科夫的第四次易手,是德军在东线崩溃的开始,标志着在主要作战方向上,苏联红军正式转入大规模反攻作战。1943年8月22日,南方集团军群总司令曼施坦因下令放弃哈尔科夫,同时致电在东普鲁士的小胡子最高统帅,要么能给他增加六个装甲师,要么允许全线后撤:“在这种情况下,我要求自主行事权”。

(马肯森将军)

在狼穴那边的希特勒看来,电文最后五个字最为刺眼,任何一名将军要求自主行事权几乎跟叛变没什么区别的,是他最敏感最忌讳的名词,所以他亲自打电话给曼施坦因:“不要采取任何行动,我亲自过来”。

希特勒始终反对弃守哈尔科夫,更多是出自政治上的考量,他曾经在电文中恳请曼施坦因:“这座城市的失陷将造成严重的政治影响,我的陆军元帅先生,土耳其人的立场取决于这座城市的状况,还有保加利亚人的态度,如果放弃哈尔科夫,我们就会在安卡拉(土首都)和索非亚(保首都)大失脸面”,然而曼施坦因则完全从军事角度考虑问题:我宁愿失去一座城市,而不是一个集团军。



两人在文尼察相见,为了说服希特勒,曼施坦因特别邀请了几位前线的军长和师长参加会议,其目的是让小胡子真正了解东线的恐怖和德军的窘境。陆军元帅首先列举数字说明困难:南方集团军群在前面两个月的战斗中,共损失兵员133000人,但是只得到了33000人的补充,缺口是整整10万人。

曼施坦因继续汇报说,在两个主力集团军中,霍利特的第6集团军在前一阶段损失23830人,仅得到补充兵员3312名,部队缺额至少20000人。而第马肯森的第1装甲集团军损失27291人,仅得到补充兵6174名,部队缺额超过21000人。



其中重建的第6集团军(斯大林格勒战役曾遭全歼)遭受到更加恐怖的损失,步兵上将霍立特亲自向希特勒汇报:我的第29军还剩下8706名官兵,面对着69000名俄国人;第17军还有9174人,当面的俄国人有49500人;第4军还有13143人,面对着18000名敌人,算是情况最好的。

霍利特直言不讳:“整个集团军的兵力只有31133人(差不多是一个满编军的兵力),却要抵挡165000名俄国人,第1装甲集团军和第8集团军的情况差不多同样如此,我的元首,在敌人强大的压力下,凭借现有兵力是无法守住顿涅茨地区,就在昨天,俄国将军托尔布欣投入了165辆坦克发动进攻,而我手里只有7辆坦克和38辆突击炮”。



希特勒并不全然像宣传那样是个疯子,前线将领的情况汇报也是能听明白的,他只能喃喃自语:“我去哪找援兵”?曼施坦因趁热打铁,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你要么给我援兵,要么批准我撤军,最终希特勒答应从中央集团军群调来几个师增援,条件是不许进一步后撤。

然而文尼察会议刚刚结束,苏军就在中央集团军群的方向上发起猛烈进攻,克鲁格元帅的第2和第4集团军遭受沉重打击,战线被苏军突破若干地域,他亲自飞回狼穴说明,中央集团军群非但抽不出来哪怕一个师的部队,还应该增加预备队以维持阵线。结果就是,曼施坦因空欢喜一场,不得不单方面命令撤退。

(戈林)

与此同时,苏联红军却在新解放的地区大肆征召男人入伍,斯大林的口号是:“消灭南方集团军群,这是胜利的关键”,于是所有能够拿枪的人都被动员起来,只需要训练他们如何装子弹如何射击就可以了,短短三周内,西南方面军就征召了80000人入伍。

比如第13集团军在解放区域内要求所有16到60岁的男人必须参军,短时间就扩军30000人,部队兵员的充足性远超德军。



为了防止这种危险性的增加,德国人终于开始实施更加恐怖的“焦土政策”,1943年9月7日,帝国元帅戈林签发命令:各集团军司令在撤退时必须带走一切食物和原材料,带走所有工业和制造设备,包括牛羊猪马在内的全部东西,更重要的是,要驱赶所有平民迁移到第聂伯河以西的德军控制区域内。显然,潜台词就是,拒不随军迁走的百姓会立即遭到枪杀。

所以情形就是,曼施坦因的部队撤经之处,所有的村庄都将空空如也,而为了延缓苏军推进,整个第聂伯河以东15到20公里的区域内将必须成为“不毛之地”,炸毁或者烧毁每一间房屋,摧毁一切带不走的东西,从而使苏军找不到地方休息、没有吃的和喝的,没有遮风避雨的房屋,这就是法西斯德军在东线最恐怖政策的由来。

(德军在东线实施焦土政策)


度度狼gg


东线战场是整个二战中最惨烈的一个战场,从德国闪击苏联开始,一直到苏联军队攻占柏林,东线战场的正面作战一直都没有停止过。在持续四年的作战中,德国军队和苏联军队都付出了极大的代价,两国的正规军死亡人数均达到数百万人。我们来看一下二战时期各个国家的军队阵亡人数,就会发现苏德战场确实是二战最惨烈的一个战场。

二战中日本军队的阵亡人数为200万人左右,美国军队的阵亡人数只有不到40万人,英国军队的阵亡人数也只有60万人左右。德国共有大约700万人死于战争,其中军人阵亡了450万人左右。苏联共有6000万人伤亡,其中有2600多万人死于战争,军队和游击队的阵亡人数不低于800万人。我国在抗战中共有3500多万人伤亡,死亡人数超过1000万人,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平民。

除去苏联在苏芬战争和对日作战的损失,再除去德国对英美法三国作战的损失。在整个东线战场上,苏联和德国阵亡的士兵仍然能超过1200万人,超过了其他国家阵亡士兵数量的总和。二战中规模最大的会战,二战中规模最大的歼灭战,全都发生在苏德战场上。在基辅战役中,数十万参战军队伤亡,60多万苏联军队被俘虏。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接近200万参战军队伤亡,阵亡人数超过60万人。“伤亡”往往包括被俘虏和受伤的人,比“阵亡”人数要高出来数倍)

即使到了德国投降前夕,苏联大军包围柏林的时候,东线战场仍然打的十分惨烈。柏林战役苏联军队阵亡8万人,受伤人数超过27万,德国守卫柏林的军队几乎被全歼。从这些战役的数据不难发现,东线战场打的确实非常的惨烈,正是因为苏联在东线不怕牺牲,才抵挡住了德军的攻势,为二战的胜利立下了大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