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稻子倒了,收割機趁機漲價怎麼辦?

dddddddc_


農民稻子倒伏了,主要原因是你水稻田裡氮肥施得太多了,水稻病蟲害防治不徹底,或者是由於水稻晚期禾苗穗子灌漿期纖粒太重,又遇到天氣雨水多,吹臺風時導致了水稻苗倒伏,倒伏的禾苗產量降低,而且還造成了收割機收割稻子時費時又費工,機主要求提高一下收割機費用也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農民稻子倒了,收割機趁機漲價你可以採取如下幾種辦法解決!

辦法一就是,倒伏了的稻子如果面積小,讓收割機先收割掉田裡沒有倒伏的部分稻子,剩下來的小部分稻子就由自己家來收割算了。

在七星老農家鄉,如果一畝田裡只倒伏了一分田的稻子,那麼收割機收割稻穀時,就只請他先收割那沒有倒伏的九分地,剩下來的那一分倒伏了的稻子,就留下來自己用鐮刀去把籽割回家來曬乾餵雞鴨算了,反正雞鴨天天也要喂現成的谷給它們吃是吧。


這樣子一來問題就解決了,收割機機主也很樂意,不耽誤收割時間,你也不需要承擔收割機漲價的風險了,大家雙方都好說話。

辦法二就是,雙方都願打願挨。

田裡的稻子大面積倒伏,在七星老農家鄉,農村人種植水稻年年購買了保險,按照保險賠償協議,一畝田倒伏率在50%以上,必須要由村委會幹部登記造冊上報,由當地保險部門派員下來實地丈量面積進行保險賠償。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你家稻子倒伏面積大的話,可以預先上報村委會登記,再由保險公司賠償損失。


七星老農個人估計,有了保險公司的農業保險賠償費,收割機收割稻子也費時費時,漲價五十塊錢一畝,加點油錢也合情合理呀,估計你也有了那些保險賠償費,也可以足夠應對收割機的漲價費用了吧,也可以接受的呀。

辦法三就是,倒伏了的稻子如果你不能接受收割機趁機漲價行為,那你乾脆自己家人來收割算了。

在七星老農家鄉,個別人家種植的水稻面積明明有二十畝,他卻只要收割機收十九畝地,剩下的那一畝地卻要自己用人工打稻機來收割,為什麼呢?

因為他們人工收割稻子時,他可以把稻草割長一點兒,然後再把它們紮成一小個小個的,用太陽曬乾後,用板車拖回家去收藏起來,冬天用幹稻草喂牛羊,到了冬天的人閒的時候,有時間就用稻草打草鞋賣5塊一雙,使自己種植的稻子又另外增加一份收益,這辦法也不錯呀。


所以,七星老農個人認為,農民田裡的稻子倒伏了,收割機收割起來確實費工又費油的,漲點油價大家都應該可以理解的,如果你接受收割機漲點價的話,還是由當地的收割機收割算了,否則就只能採取人工自己去收割了是吧,沒辦法,現在是經濟社會,大家都不容易啊,如果你家稻子沒有倒伏,如果你們當地收割機師傅們趁機亂漲價的話,那就性質不一樣了,那你們當地的農戶們可以都聯合起來,去外地請收割機來收割稻子就行啦!大家認為呢?歡迎大家都發表評論!

[熱愛生活,喜歡交流,請大家多多關注七星老農回答,不勝感激!]


七星老農


那也沒有辦法啊,誰讓咱們好多農民都沒有收割機呢,而且機械力量也不是很強。我們這邊有一年收割費用高的離譜,都知道過幾天就來雪了,都著急收,費用也就猛漲。最高的時候5000一天,而且不保證收割面積,拉糧的車1000一天,小一點的800一天。那一年我家收割費就用了40000多。同年水稻價格還不高,效益也就很少了,哎!


san分熱度


漲價幅度在50%左右是正常的,超過100%甚至更高的就不合理了。

小編接觸過不少開收割機的農機手和水稻種植戶,對於收割機收割倒伏漲價的事情時有耳聞。那麼,收割倒伏水稻漲價應該怎麼看呢?

農機手的角度:

一般來說,用收割機收割倒伏的水稻,是要比收割正常水割有難度的。首先是收割速度上不來,效率下降,油耗上升,收割成本隨之上升。

另外,收割收割倒伏水稻,收割機磨損相對較大,比如收割機割臺需要儘量降低,割刀容易切到泥土,對刀片的磨損較大。

所以,對於農機手來說,收割倒伏水稻,收費漲價50%左右, 是合理的。

農民的角度:

農民種水稻很辛苦,種植成本也不低,倒伏的水稻產量也會降低。用收割機收倒伏,漲價自然引起農民的不滿,畢竟種植的成本又增加了,收入又減少了。

不過呢,現在人工收水稻效率低,一天收割不了多少水稻的,人工費用更貴,倒不如用收割機收水稻了。

1、倒伏面積小的水稻,人工先收割一下,收割機收割的時候續入收割機進行脫粒,(僅限於全喂入收割機)

2、遇到收割機收倒伏水稻漲價100%以上的,可以聯繫附近的農民一起商量一下怎麼抱團壓價,壓到一個雙方能承擔的價位;

3、另外就是通過各種渠道,聯繫外地的收割機來收割水稻,提前溝通好水稻的倒伏情況,商量好價格;

4、要是你自己種植的水稻比較多,掂量一下人工收割和請收割機的費用,可以考慮自己買一臺二手的收割機,自用也是不錯的辦法。

希望對你有幫助!


拖拉機跑得快


倒伏的稻穀不管是人力還是機器,收割的難度都會相應增大。在收割難度增大的情況下,適當多收取一定的收割費用也是合理的。

作為天天走田坎的筆者,特結合才完成秋收稻穀工作的具體實際,作一簡要分析。

第一,對於農活農事而言,要善於算大賬,機器的支出成本總少於人力的成本,且不需費力惱神。

就問題中的稻穀收割而言,這是最重要的農事,更應該算大賬,不算小賬,不在小錢在斤斤計較。只能機器收割得到、機器能進行收割,就應毫不猶豫地選擇機器收割。特別是在倒伏的情況下,若還能用機器進行收割,那是值得高興的事,最怕的就是一句“機器收割不了”,那人力支出就比機器收割的支出多得去了。而且,就筆者最新瞭解的情況是,對於倒伏的,每畝加價也不到30元,大多以20元為主,幾畝地收割下來,總共也就多了二三百元。需知,筆者當地人力收割的最低成本是每畝400元以上,相對於加價後的機器收割每畝110元左右(今年機收大行大市為每畝80元),那是划算多了。

筆者這裡也有一戶的稻穀倒伏後,農戶懇請加價機收,但由於田裡放水太晚、土壤太軟,實在無法機收,最後是不得不自己一家人用了好多天才收割完。

第二,由於收割機已很常見且數量較大,坐地起價的時代已復存在,基本上不會存在趁機漲價的情況。

近幾年來,每年稻穀收割的時節,場鎮上,公路兩邊,到處都是成排成串的收割機,不但有大量的外地湧入的收割機,本地農戶購買的收割機也逐漸多了起來,“一臺機器多家爭”排隊收割的情況很難再發生了。所以,只要有較微薄的利潤,收割機還是願意機收的,這也是收割稻穀的價格從幾年前的100多元每畝、降到去年的100元每畝、又降到今年的80元每畝的原因。

所以,在稻穀倒伏的情況下,若是每畝加價30元以內,完全是可以接受的。當然,也可多問問其他收割機的價格或同類農戶的收割價格。

(本文圖片來自於網絡)


鄉村微視界之鄉村漫記


80後農村小夥,來談一談,水稻倒了,收割機漲價怎麼辦。

水稻倒伏,對農民來說都是正常現象,每年都會有點倒伏的情況發生,尤其是去年,水稻倒伏最嚴重,收割機每晌地要價1500元,正常每晌地是1000到1200元。

水稻倒伏分幾種情況,情況不同,價格不同,下面我來講講,水稻倒伏的到底有幾種情況:

第一種水稻大彎弓

水稻沒有倒到地面,就是根部立著,這種情況,收割機也必須貼地收,也屬於倒伏的一種,從收割機的角度看,這種地收割費力,價格會要的多一些。

這種情況下的水稻,必須早早收割,不要等收割機,最好找外地收割機,車多活少的,這樣就能以最低的價格收地了。

第二種情況,可一個方向倒伏

這種倒伏的水稻,一般的收割機都不願意收,因為如果要收割乾淨,必須是順著根部,收割一趟,在空跑回來,再從根部這邊繼續收割,如此循環,屬於收一晌地,空跑一晌地,價格在2000元左右一晌,價格幾乎無法談,畢竟這種收割代價太高。

雖然以這種方式收割談不了價格,但是可以改變收割方式談價格,那就是讓收割機,斜著收,例如是東西倒伏的水稻,東北方向或者西北方向收割,這樣他就能來回收割,缺點是沒有空跑一趟收割的乾淨。


第三種情況,是圍著池子倒伏

這種情況很少,但是收地的時候也能碰到,除了收割機開第一趟的時候費力,其餘地方與正常收割一樣,也能打圈收,這時也可以和收割機談價格。

這種情況,要趕在收割機多的時候收,尤其是南方的收割機,他們要現金,地裡的水稻倒伏一點,只要加點錢,他們就能幹,因為每個南方來的收割機,都有成本,拉收割機的半截車每天500元左右,無論他們幹不幹活。

就算水稻倒伏了,收割機也能收割2晌地,至少2600元錢,去掉折損與工錢,也能剩1500元,南方的收割機有錢就掙,北方或者本地的就不行,寧願不掙錢也不幹。

第四種情況,倒伏的亂七八糟

這種情況,幾乎是無解的,因為亂,所以收割機無處下手,只能強行收割,農民損失大,收割機也費力,並且無法通過以上幾種方法解決。

要想收割費便宜,只能靠人工挑趟,五壟為一趟,一池池挑,所有的地都挑開,才能收割乾淨,收割價格也能降一降。



水稻倒伏的原因:

水稻倒伏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氮肥使用過量,水稻長的高又細,在加上不經常曬田,秋天颳風加下雨,一場就倒。

一旦發現水稻氮肥過量,要揚矮壯素,這些年的實驗,葉面噴的效果不好,只有揚的效果最好。


田俊超白


半戍品

10小時前 · 三農領域創作者

農民稻子倒了,產量降低,質量下降,收割機難收趴窩的稻子。收割速度加慢,提高價格屬正常。

近幾年由於禁燒秸稈防霧霾,防天氣變曖,保I衛藍天,農業處在迷途之中,雖然年年最後焚燒,屬於錯時生產,造成秸稈能源的浪費。農業的秸稈焚燒正是禁燒範圍內,春秋大地乾裂。氣溫回生,微風不斷,連代秸稈內的病株病菌,帶有蟲卵的秸稈全部燒掉,利用秸稈焚燒熱能,進行火燒大消毒,借用風的力量,入土三分的火式,全面徹底的殺毒消菌,土壤才有活力,火燒過的大地,才能達到來年作物的豐收,草木灰迴歸大地,作物才抗倒復。

大自然有充足的秸稈焚燒的二氧化碳,苗才齊才壯,苗齊苗壯才能抗擊自然風力,倒復的範圍才能減少。失去秋翻的機會,就失去秋翻的優勢。土壤得不到翻動,土壤就要板結,通透性就完全喪失,土壤熱能就得不到加強,大自然的各種優勢,就會失去,太陽的照射更得不到利用,秋雨冬雪就會流失,土壤會集不到所須熱能,作物在生長中就會失重,作物質體缺少能量支持,承重不了作物生長糧食的重量。倒復屬於人為造成。

回覆焚燒是抗倒復的有力條件,回覆秋翻是保證糧食豐收和質量的科學總結。焚燒秸稈決不是保衛藍天的障礙。霧霾決不是焚燒秸稈造成,天氣變暖決不是焚燒秸稈所為,農民不再背鍋。農民要焚燒!農民更離不開秋翻。

半戍品

三農領域創作者

844粉絲 · 8070贊

搜索

3萬元左右的玉米收割機

久保田988補貼後價格

最新2019玉米收割機

2019糧食收購價

新型玉米收割機視頻

久保田2019新款收割機


徐坤在江湖


首先明確一點,在收割機面前,感覺農民現在就是待宰的羔羊,收割機想怎樣就怎樣,有時候的確有些好可惡!

現在條件好了,很多地方莊稼成熟了就會有收割機前來幫助農民收割莊稼,但是農民得給人家錢。但是你說給錢就給錢吧,有時候很多收割機還亂要價,哄抬價格,這就有些不太厚道了。今年小焦這裡遇到了幾十年一遇的秋淋天氣,到了收割稻穀的時候老天爺一直下雨,可把我們這裡的農民給急壞了。很多農民的稻穀因為下雨沒法收,也有很多農民的稻穀雖然收回來了但是卻沒辦法曬,稻穀生芽的情況也是有很多的。

好不容易等到天氣放晴了,農民歡歡喜喜地吧收割機請到田裡,卻發現原來100塊錢一畝的稻穀,現在收割機卻要四五百塊錢一畝,理由是田裡爛泥太多、倒掉的稻穀太多。面對收割機突然坐地起價,很多農民因為家裡沒有勞動力不得不咬著牙收。

那麼,農民的稻子倒了,遇見收割機漲價怎麼辦呢?

我們首先要看漲價是否合理。

一般來講,收割機收割一畝稻穀的價錢在100塊錢左右。但是如果遇見倒伏比較嚴重的稻穀,一般收割機會漲價,因為收割倒伏的稻穀可能會導致機器鑽入過多的泥巴,對機器來講是有損害的。所以,如果是合理的漲價,漲幅在50-100塊之內還是能接受的,但是超過這個範圍拿就要另想辦法了。

我們再看不合理漲價的情況下該怎麼辦。

第一,自己收。如果覺得收割機漲價不合理,自己家裡又有富足的勞動力的話,可以自己去收割。

第二,請人收。如果覺得收割機漲價不合理,自己家裡又沒有勞動力的話,可以出錢去找別人來收割。但是這個時候要考慮一下人工收划算還是機器收划算。如果人工收不划算那還不如找收割機呢。

綜上所述,收割機坐地起價,這時候農民已經喪失了話語權。因為現在大多數農民已經依賴上收割機了,畢竟人工收割還是太累了。所以,這時候農民就成為收割機宰割的羔羊。小焦家今年就被收割機宰了,但是沒辦法,人工收割太累了。而且收割機可不會管你,人家只會在乎自己能不能賺到錢。

好了,今天就回答到這裡,歡迎關注【村官小焦】!!!


村官小焦


只要是漲價漲的不太過分,那麼相對來說還是屬於合理的。

因為收割機在收割水稻,正常的水稻和已經趴倒在地的水稻,兩種收割的方法是不同的,困難程度也是不同的。


一般都會加價10塊20塊。

其實在我們這邊,收割機來收割水稻的情況如下,基本上現在都100塊錢一畝到120塊錢一畝。基本上都會是這個價格。

那麼如果是出現問題的水稻,比如說已經倒塌了,已經被風吹倒了這種情況呢一般都會加價10塊到20塊錢一畝。

在我們這邊大多數地方價格都是這樣子加的,也沒有出現太誇張,比如說他突然會加50塊錢或者加個六七十塊錢一畝,這種情況倒是沒有出現過。

所以加價10塊錢20塊錢,我個人覺得應該是很正常的問題,因為他沒有太誇張,還屬於可接受的範圍之內。


太誇張就不行。

我們這邊出現了一次情況,就是這個加價太誇張了。然後就被圍堵在這個稻田那邊,出不去。

事情起因是這樣子的,有一塊田由於他們施肥的時候這個氮肥太多。還有治理這個病蟲病害的時候沒有治理好,導致於大風一吹水稻,基本上兩塊田的都趴下了。

所以這個時候那個收割機,可能就趁著那個田主是一個老人,60多歲快70多歲的老人就多收了他50塊錢。

然後這老人就不幹了,通知了村裡面的年輕人說他們多收了錢,結果我們村子裡面的人都出去把那個收割機給圍住了,不讓他上來,也就是走過的田,不讓他再壓那個田埂。

,吵起來的時候差點把他的收割機都給砸了。所以做事情的時候不能夠太誇張,相對來說困難一點的收割貴一點,可能還有你如果太誇張了,這個時候就他們覺得就不應該了。


加價收割總好過自己收割。

其實面對這個問題,我只能說加10塊錢20塊錢收割掉。總好過我們自己收割,因為我們都知道,如果正常的情況之下,我們收割還是比較費力的。

如果是趴倒在地上的稻穀,我們去收割,那將會更加困難,甚至可能要花費我們更長的時間。

所以加價收割那沒辦法。這個時候還得去收割,不能夠說,因為加了價格我們就不收割,然後讓自己費更多的力氣去收割吧。


農人莫小道


其實遇到這種情況漲價是必然的,前提是在正常範圍之內。



我們這邊每年的小麥、玉米都是用機械收割的,作物在生長中後期有時會因為天氣或者密度過大的原因而發生倒伏。收穫的時候就會遇到漲價的情況。比如正常收割每畝地50元,倒伏的莊稼就有可能是每畝70-80元,有的甚至要100元。



遇到這種漲價的情況,自己也要把心態放好,農機手們也不容易,買個機械10多萬,加上修理、燃油、僱人、吃喝拉撒等費用,就靠這個季節。再說倒伏的莊稼收割起來肯定要慢許多,正常收一畝的時間遇到倒伏的可能只能收半畝或者7-8分地,用時長、耗油多,影響收割面積。而作為收割機主也要體諒一下,都是農民,種地的利潤有多大應該清楚。



總之一點,雙方都要互相理解,商量解決,把事情辦好就行了。


將相故里


更多農業養殖知識和種植技術,請關注三農堂廣訊,誠邀您的關注,共同探討三農知識。

天氣已經步入九月末,十月已即將到來。而在天氣步入九月之後,南方很多地區便非常不和時宜地進入了梅雨模式。許多地區在經歷了二十多天的強降雨之後,許多成熟的水稻已經到了無法收割的地步,大面積的倒伏在田地裡,即使已經收割回來的農作物也難以達到晾曬的效果,一年來的辛苦即將徒勞無功。而在這種情況下,不少收割機坐地起價,將以往一畝70元左右的價格提升到了300元左右,許多農民都心急如焚。本來倒伏收穫的就少,現在收割價格又這麼貴,一年來的收入也就所剩無幾。



據收割人員所說,這並非毫無道理地坐地起價,因為倒伏田內收割難度加大,磨損耗油等情況也顯著提高,收割成本也相應加大。在收割季節,很多收割機都選擇前往東北地區進行作業,選擇留在南方的少之又少,在供小於求的情況下,收割作業漲價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市場雖然是無形的,關鍵時刻還是需要政府的強力調控使其迴歸正軌。倒伏狀況的確會使收割難度加大以及收割成本提高,但是也不應該坐地起價,直接飆升到三四百一畝的情況。所以面對這種情況,最重要的措施還是需要政府從中調控。


以湖南市為例,為了減少糧食成本,市農機局號召廣大機手提供優質服務,儘量讓利於民。同時還設置了收割機的收費上限:無倒伏田每畝不可超過100元嚴重倒伏田每畝不可超過200元,嚴厲禁止惡意哄抬收割機價格的行為,一經發現便嚴厲查處。相信這一號召發佈,一定會緩解並控制水稻收割機的市場亂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