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換成美元存起來還是直接存人民幣哪個合算,安全高?

理財迦


近期的美元的匯率略有上漲很多儲戶,也就想選擇兌換成美元在存款!那麼選擇兌換成美元存款收益高更保值嗎?顯然不是的只能說增加存款的風險性,如果你經常去國外或有美元交易的情況下,的確是可以選擇轉換成美元存款,主要也是以後使用的時候方便;如果你單純的就是為了理財,還是不建議你選擇兌換成美元存款。還有兩者之間哪種存款方式更安全,不管是美元還是人民幣存款均是安全的,不過美元的風險要高於人民幣,風險高並不是因為銀行存款問題,而是美元匯率的不確定性造成的兌換成美元存款風險高。


選擇美元存款好嗎?

雖說兌換成美元存款,美元的匯率如果上漲能增加不少收益,但是按照目前統計局數據來看,我國的貨幣貶值率並不是太高,每年也就是1%-3%的貶值率。而美元也並非一直是保持增值或不變的,美元的發行國如果發生重大的經濟波動,以及全球經濟發生變動均是會影響到美元的匯率,自然選擇美元不可控的風險高,所以不建議選擇兌換成美元存款。


選擇兌換成美元存款利息收益高嗎?

看似選擇轉換成美元存款收益率很高,其實並否如此的,這裡看一看我國部分銀行所執行的美元存款利率。

國有六大行美元存款利率均值:

  • 30天0.20% ;90天0.30%;六個月0.50%;1年0.80%;2年0.80%

部分全國股份制商業銀行美元存款利率:

  • 招商銀行:30天0.1% ;90天0.25%;六個月0.50%;1年0.7%;2年0.70%
  • 中信銀行:30天0.2% ;90天0.3%;六個月0.50%;1年0.80%;2年0.80%
  • 廣發銀行:30天0.25% ;90天0.5%;六個月0.8%;1年1.0%;2年1.25%
  • 光大銀行:30天0.20% ;90天0.30%;六個月0.50%;1年0.8%;2年0.80%
  • 平安銀行:30天0.20% ;90天0.30%;六個月0.50%;1年0.8%;2年0.80%

外資銀行美元存款利率:

  • 渣打銀行:30天0.2% ;90天0.45%;六個月0.9%;1年1.2%;2年1.35%
  • 匯豐銀行:30天0.25% ;90天0.5%;六個月0.75%;1年0.95%;2年1.0%
  • 韓亞銀行:30天0.35% ;90天0.5%;六個月0.90%;1年1.4%;
  • 大華銀行:30天0.2% ;90天0.3%;六個月0.4%;1年0.6%;13個月0.80%

從各銀行官網獲取的各銀行美元存款利率,一年期與兩年期存款利率基本上均是在0.7%-1.35%之間,按照目前1美元兌換人民幣7元來計算,那麼存款利率轉換成我國銀行存款利率也就是4.9%-9.45%之間,這樣的存款利率難道高於選擇人民幣存款嗎?


其實並否如此的因為人民幣與美元的匯率有7倍差距,那麼自然也就是1萬元美元存款,也就相當於7萬元人民幣存款。按照我國央行存款一年期與二年期基準利率來計算。

  • 一年期1.5%×7=10.5%
  • 二年期2.1%×7=14.7%

那麼慢很顯然選擇我國人民幣存款更加合適,不過看到個別網友評論說某些外資銀行美元存款利率,可達到3.0%的存款利率,那麼存款利率也就是3.0%×7=21%,如果與我國各銀行基準利率,或普通存款以及大額存單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對比的情況下的確是高於不少。
不過也並非是高於我我國所有銀行的定期存款利率,例如各銀行推出的結構存款一年期利率基本上在2.8%-3.5%之間波動,那麼也就是19.6%-24.5%之間,完全是高於兌換成美元存款收益高,如果嫌棄結構存款沒有固定利率無法證明的話,那麼就說一說我國民營銀行智能存款,大多數民營銀行1-2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在3.9%-4.3%之間,那麼也就是27.3%-30.1%之間。所以說選擇兌換成美元存款不如選擇人民幣存款合適。


綜上:雖說近期美元略有上漲趨勢,很多儲戶感覺選擇轉換成美元存款合適,其實選擇兌換成美元存款,很不合適的因為選擇兌換成美元存款不僅僅給存款增加風險性,雖說1-2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略高於我國部分銀行存款利率,但是也並不會高於太多,其次就是選擇我國小型銀行存款1-2年期定期存款利率遠遠高於選擇,兌換成美元存款,安全性也是高於兌換成美元存款,因為我國各銀行辦理了定期存款除結構性存款外,其他一般性定期存款利率均是保持固定不變的。總的來說還是選擇我國人民幣存款更合適,如果感覺收益率較低也可以選擇我國部分理財產品來增加,總存款整體的收益提升。

以上就是關於我的全部分享與觀點,希望能夠幫助到你「點贊關注」哪方面有遺漏留言評論交流。14:59

福星卡匯


從安全角度來考慮的話,肯定是把錢換成美元合算的,下面進行分析。

首先分享一下我堂哥的做法,他在前些年用50萬人民幣兌換成美元,當時是美元兌換人民幣匯率1美元:6.315人民幣,總共兌換成美元為79000美元,我堂哥覺得美元有升值空間。

從現在美元與人民幣的匯率來看,我堂哥的做法是對的,預感是正確的,就在今年美元兌換人民幣達到7元之時,我堂哥全部出手了,已經把美元兌換成人民幣了,總共兌換了55.3萬元,總體升值了5萬多元,如果投資人民幣的話,這幾年貶值可不少啊。

通過我堂哥的做法來看,為什麼從安全角度來講,現在的錢兌換成美元比較合算呢?有以下幾點原因。

1.美元是美國的貨幣,美國是全球經濟老大,作為經濟大國的貨幣,從安全角度來分析美元是非常安全的。

2.美元是全球通用貨幣,美元在世界各國都是可以自由兌換的,而人民幣當前並沒有完全國際通用貨幣,人民幣已經有些極性。

3.人民幣是中國貨幣,中國是屬於發展中國家,發展中國家的貨幣與世界通用貨幣都是沒有可比性的,不管是從流通性還是安全性,跟美元肯定是不同。

綜合以上這3個原因,這些因素就是美元的優勢,根據2019年當前美元與人民幣相比的話,肯定是美元有更安全的。

但如果從長期來講,人民幣的升值潛力肯定是比美元大,這一點毋庸置疑,美元的升值空間已經非常有限。雖然人民幣比美元升值空間大,但不代表人民幣就比美元安全,從安全角度的話肯定是美元安全這一點也是毋庸置疑的。


老金財經


你現在能夠換到美元存起來,就等於是媷了人民幣的羊毛,要理解這一個道理,先得把人民幣為什麼不能自由兌換這個問題搞清楚,然後,就知道為什麼存美元了。

首先是是要搞清楚人民幣和美元誰的縮水幅度大。2008年我國M2為47萬億,2018年是189萬億,十年間增加了400%,而美元才增加40%左右。人民幣的增發速度遠超美元,自然是人民幣縮水幅度大。

其次是人民幣匯率,今天人民兌美元匯率中間價是7.05元,而2008年的今天也是7元左右,基本沒有變化。因為我們實行的是有控制的浮動匯率制,為維持人民幣匯率穩定,國家是要拿出真金白銀的,3萬億美元的外儲就是保證。一邊是貨幣縮水,一邊是匯率穩定,換成美元存起來是賺是虧這帳好算。

再次是國人不是隨便就能將人民幣換成美元的,每年5萬美元額度還有用途審批,企業換匯也要經過嚴格的審查,私自換匯是觸犯法律的行為。如果能自由兌換,大家都去換美元,人民幣就會大幅貶值,主權貨幣的地位也會因此受到挑戰。

當然,在人民幣匯率穩定的情況下,人民幣貨幣供應量不增加,資產價格不上升,存款利率又高,美元波動大的情況下,把人民幣存起來也是好的選擇,但同時要滿足這些條件很難。


烏蒙金融號


美元存款還是換成人民幣存款,哪個合算?這要看資產規模和存期長短。

從利率角度看,比如兩年期美元境內存款利率為0.75%,而人民幣為2.75%,存在明顯的利差。而從美元和人民幣的購買力角度看,則美元穩定,人民幣“外升內貶”長期非常明顯。

那麼,回到題主問題,如果是幾十萬的美元,摺合人民幣就是百萬級別,而短期看(兩年),則存款利率差異非常大,等值的美元和人民幣存款,在利差角度看,相差2萬多利息。而如果是幾萬美元,則差異在每萬元美元的等值人民幣存款利息差在幾百元。也是換人民幣存款利息收入高。

真正對於高淨值人群來說,如果資產規模在兩千萬以上,那麼,長期持有美元的在利息收入損失的同時能夠獲得穩定的“購買力”保值。利息收入對於“購買力貶值”來說,不值一提。

而如果是普通家庭,一般按照目前的外匯管制,也無法擁有大量美元,最多佔家庭資產比例不到10%,則以美元保值購買力的意義就不大。

本身,討論這個問題的意義就不大,因為人民幣非自由兌換,也就是說,是否合算,跟你也沒有關係,你也沒法自由選擇,只能持有人民幣或者人民幣資產(存款或者其他資產)。

而對於長期有外匯收入,比如海外有親屬長期大額匯款,以及境外有美元商業收入的,長期持有美元或者美元存款,肯定是保值的。但是必然要損失利息收入(中美息差)。

而所謂的安全性,如果存款在國內銀行,比如主要的國有四大行和大型銀行,存款安全性都沒有問題,不論是美元還是人民幣,都受到《存款保險法》的最低50萬人民幣的本金安全保證。長期來看人民幣貶值,按照每年6-7%的貶值速度,對比美元,則購買力非常穩定——應該是世界上幣值最穩定的貨幣,這也就是為什麼但凡有金融風險,世界避險資金都願意持有美元的原因。


屠龍刀fei0598


我的一個朋友,觀點比較有前瞻性,在四五年前,他就意識到這個問題,把手裡的資金兌換了10萬美元,也沒有進行儲蓄和投資,放在家裡等待美元升值,直到今年人民幣匯率破7,他的孩子也出國讀研,這些錢算是派上了用場。

作為世界上兩大經濟體的法定貨幣,兩者之間的匯率關係可能會有波動,但是不可能有巨大的反差,否則全球經濟都會受到重大影響,從這個角度看,人民幣和美元的安全性都是比較好的。

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說,美元資產和人民幣資產安全性是一樣的,至於哪個合算,不同的人觀點可能不一樣,對長期生活在國內的人來說,持有人民幣資產更合算一些。


由於絕大部分人長期生活在國內,我們實際消費都是用人民幣結算的,投資理財產品也是以人民幣為主,如果想把手裡的資金變換成美元,主要的目的就是防止人民幣對外貶值,因此是否合算,關鍵就看人民幣和美元的匯率關係。

持有人民幣還是美元,哪一個更合算的問題,我認為持有人民幣更好一些,雖然兩者的匯率會產生波動,但是人民幣作為本幣來說,靈活性更強,投資理財也更加方便,無風險投資收益率更高,因此也就更合算一些。

第一,我們的日常收入和消費全都是用人民幣結算的,持有美元會受到很多的限制,一是兌換手續複雜,二是兌換有成本,三是兌換有限額,這些都要佔用時間,精力和資金。

第二,在市面上的理財產品中,能夠用美元理財的非常少,如果兌換成美元,通常只能讓資金閒置,無法產生資產收益,長時間看這就是一種損失。

第三,從投資收益率看,人民幣的無風險投資收益率大約在5%左右,美元的無風險投資收益率大約在3%左右,兩者之間的差距是比較大的,持有人民幣更划算。


互金直通車


想都不用想,直接存人民幣,在我國你想靠外匯匯率,特別是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的變動來賺錢,基本屬於不可能的事件,因為人民幣於美元的匯率變動幅度太小。

兌換成本

在銀行兌換外匯是需要成本,比如目前官方的人民幣兌換美元的外匯利率為:7:1,也就是說理論上你花7元人民幣就可以換到1美元,但是現實中並不是這樣,因為銀行不可能做無用功,所以實際上可能你需要7.2元人民幣才可以換回1美元;同樣的,當你在外面賺到美元,要換位人民幣時,也要再被搜割一次,比如目前官方的人民幣兌換美元的外匯利率為:7:1,也就是說理論上你花1美元就可以換到7元人民幣,但是現實中往往是你需要1.1美元,銀行才會換你7元的人民幣,這中間的差額就是銀行的利潤點之一。

所以兌換美金本身是有成本的。

外匯的盈利方式

比如你有30萬元的人民幣,今天你兌換了30萬元/7.2=42667美元;假設過半年後,人民幣兌美元的匯率變為8:1,那麼理論上此時你用42667美元就可以直接換回:4267*8=341336元,相比你的初始投資30萬元賺了41336元(實際會低一些,主要是我沒有算此時的匯兌成本,雖然官方8:1,但銀行肯定不會按這個數兌換的,所以收益會偏低一點)。


同樣的道理,如果半年後人民幣兌美元的匯率變為6.5:1,那麼理論上此時你用42667美元就可以直接換回:42667*6.5=277335.5元,相比你的初始投資30萬元虧了22664.5元。

因此要在外匯上盈利,本身必須匯率波動較大才有可能(最少波動值要高於銀行收取的匯兌手續費);其次要說明的就是目前人民幣定期有5年期的,但是外幣的定期存款,一般都不超過一年,按照不同期限的利率計算,人民幣更賺錢一點(因為人民幣可以存5年期,利率高,而美元定期只有1年期,1年期的利率低)。

下圖系我國美元兌換人民幣匯率的走勢圖,從圖中可以看出2008年至今,我國的美元兌人民幣匯率雖然有所波動,但整體處於很穩定的趨勢,這個波動再扣除銀行手續費,實際上來說,兌換成美元還不如直接存人民幣,要從外匯匯率上謀取暴利的,只能去做那些外匯匯率波動極大才有可能獲得巨大收益,美元兌人民幣整體太穩了, 不好操作。


鯉行者


有錢存黃金吧!一旦國家出臺限制美元的政策,存美元兌換、轉出有一定困難。而存人民幣呢?今後中國貨幣發行不搞大水漫灌,但肯定逐步放水,或大或中或小,以應對地方債務、拉動投資、促進消費、抬升股市⋯⋯按發展中國家的規律,貨幣面值會逐步加大,也就是貨幣貶值,看看日本丶韓國等國的發展史吧!看看他們貨幣的面值吧!中國之所以還沒發行大面額貨幣,是因為一是怕恐慌求安定,二是網絡支付收入往來沒有了貨幣面額的限制,替代了大面額的貨幣。


艽野父


想通長期持有外匯賺錢,那是不現實的。說個最簡單的例子2008年匯率大概就是6.9左右,12年以後的今天匯率還是這個樣子,但是12年rmb的購買力傻子都知道是升了還是降了,並且外匯存款利率是低於人民幣的,四大國行利率不到1%,小銀行也就是1.5%的樣子。要是照這個邏輯來看,存美元貶值率要高於人民幣(美元利率低)。但是事實是這樣嗎?我前幾年偶然看到一個國內教授的博客,說二十多年前在美國留學的時候,常在學校門口吃肯德基,一次價格大概就在五六美元左右,他最近回到那所大學訪問,又去了一次,同樣的套餐大概七八美元左右,也就是說二十多年,美元購買力只下降了20%左右。每年貶值不到1%。這也許可以說明,美元在美國是比較保值的,在中國不一定比人民幣保值。另外你換完外匯存銀行,匯率平穩時期,利率不及本國貨幣高,如果匯率急劇變化的時候,你有沒有想過會不會被強制結匯?個人感覺存外匯是沒有任何作用的。如果你是基於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裡的考慮,配備10%甚至更高的其他貨幣現金,主意這裡說的是現金。或者黃金,古玩等等是可以的。你要是就單純想減少貶值損失,那你去炒外匯炒黃金還不如去買國債,買基金甚至定期存款靠譜點


玩在中國


考慮美元和人民幣哪個存起來更划算,既要看人民幣和美元的匯率,還要看兩種貨幣的銀行存款利率。

1、現在美元兌人民幣的匯率是7.04,這個匯率比2018年初的6.28高了很多,但相比前段時間接近7.2的水平又有下跌。現在要在美元和人民幣之間做選擇,首先要看你對未來美元對人民幣的匯率預期是多少。不考慮存款利率差別,當然是預期美元對人民幣匯率上漲,持有美元,預期美元對人民幣匯率下跌,持有人民幣。

2、從存款利率的角度看,當前活期存款利率一般為0.35%。定期存款利率則根據時間從三個月的1.35%到三年期的3%不等。當然如果是大額存款,也是可以和銀行去商討利率,稍微上浮的。

而中國銀行最新的美元存款利率是活期0.05%,從0.05%最高到兩年期的0.75%。可以看出,存款利率上,人民幣和美元差距較大,最大差距大到2%。

如果你覺得美元未來一年會升值,而且升值幅度高於2%,那麼可以考慮持有美元存款。如果預期美元升值幅度低於2%,則去換美元存款得不償失。

3、那麼未來美元和人民幣的匯率到底會上漲還是下跌呢?由於關稅問題,我國出口產品國際競爭力有所下降,從這個角度看,人民幣貶值有利於提高我國出口產品競爭力,繼續促進經濟增長。所以短期內,人民幣還是會有貶值壓力。但美元是否會升值,也還取決於未來貿易談判的進展,如果關稅糾紛能夠解決,人民幣匯率也還是有可能回落後2018年的水平。

4、要不要持有美元存款,也還要考慮美元的兌換問題,由於我國對外匯兌換有一定管控,不能自由兌換美元。在額度內持有部分美元存款也是出國旅遊、學習等的需要。

5、外匯投資由於收益率有限,交易也比較麻煩,經常折騰一圈,還不如不去做。外匯市場的主要參與者都是銀行。對於個人和企業來說,雖然可以適當分散風險,但不建議把外匯作為主要投資方式。


上林院


人民幣換美元或者美元換人民幣,涉及到的都是同一個問題——外匯,想要從這兌換的過程之中,獲得利益,這就叫炒外匯或者外匯投資。

外匯投資其實很簡單,簡單的來說就是賭匯率的升降,由於我國並沒有放開外匯市場,匯率的波動很小,因此如果你沒有加槓桿操作,盈利不了多少,甚至可能虧損的幾率更高。舉個例子:你現在按照1美元兌6.8的人民幣匯率買入100萬美元,花了680萬人民幣,假設半年後匯率漲到了1美元兌7元人民幣,你此時把100萬美元賣掉,換回700萬人民幣,名義上就盈利了20萬元,反之如果匯率是跌倒1:6.6,那麼你會虧20萬元。

不過實際上的你的盈利不會有這麼大,而虧損還會進一步擴大,因為無論是購入外匯還是賣出外匯,在各類外匯平臺上,你都要給平臺的手續費;如果是在銀行購買或者賣出雖然銀行不收取手續費,但是銀行的兌換比率不會按照官方匯率的比例,比如現在官方美元兌換人民幣的匯率是1:7,理論上100美元可以兌換700人民幣,但是你到銀行兌換時,銀行是不會按照這個比率給你的,最多就是1:6.95,100美元兌換695元人民幣,差額是銀行要賺的錢。

在上述的案例中,我們可以看到如果沒有槓桿操作的話,一般盈利或者虧損不會太大,如上述案例,680萬元的人民幣,大半年甚至一兩年才有可能賺到一二十萬,但是按照國家外匯管理局的規定,公民個人一年最多可以兌換的外匯限額為5萬美元(也就是30幾萬人民幣),按照這個金額,如果按照上述的浮動0.2的匯率變動,最多就只能賺1萬元人民幣,再扣除手續費,也就幾千元,還不如直接銀行的定存。

目前銀行可以開通個人外匯買賣,但是銀行是沒有槓桿的,市面上的外匯平臺和黃金交易平臺這些都是可以槓桿操作的,比如10萬的人民幣可以做100萬的生意,賺了當然好了,但是虧了的話,如果你不追加保證金,你這10萬是會爆倉被平倉掉的,這可不是像股票,只要沒槓桿,虧了就是名義上的,股票不退市或者你不賣出去,未來還有機會升上來。所以炒外匯比股票的風險還大,另外要說明的一點是國內目前沒有正規的外匯交易平臺,有的要嘛是國外的代理,要嘛是私盤,沒有多大的保證,所以千萬不要輕易投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