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爸爸經常打孩子?(從孩子3個月開始)?

喬姑娘



你好,首先要肯定的一點是爸爸打孩子肯定是錯誤的教育方式。題主說從三個月開始,那就更是要給這個爸爸以否定的評價。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我們常聽到的話是嚴父慈母。但父親到底要嚴厲到什麼程度是對的,我們做一下討論。



第一,嚴父慈母,自古有之。以前的父母,我們稱之為封建的父母。我們看電視裡或者小說中都描述的,很多父親都是不苟言笑,嚴肅至極,全部的愛都不會表現出來,父親的樣子更像一個老爺爺,沒有七情六慾,只是一個要承擔家庭重任的石像般的男人。這個父親形象沒熱度,沒感情,只有嚴厲與責任。如果不去細想,你一定認為父親似乎出生就是這樣,難以想象他童年,少年,青年的模樣。但是在那樣的社會里,大家一盤棋,每家的父親都差不多。家法大同小異。實施家暴以為理所應當,被家暴也覺得稀鬆平常,沒有特別的意義。因為家家都這樣。那個年代不違揹人性,不違反法律,甚至要是沒管教好孩子是一件很讓人蒙羞的事情。子不教父之過嘛!可是我們換作現在這個新的社會,大家都民主,家裡大都和孩子平起平坐,朋友似的相處,唯有某個孩子是捱打的,某個父親是打人的,你說一比較起來,是不是格外刺眼。就像古代的皇帝。在當時生活相當優越,沒人能比,但放到現在,他的生活可能都不如我們一個普通中產階級人家的普通生活幸福。所以到什麼時候說什麼話。這個民主的時代,總是用打的家法來約束孩子,效果會適得其反。



第二,爸爸是一個什麼樣的角色?孩子是媽媽十月懷胎,一朝分娩。孩子從還是一個小細胞開始,就和媽媽形影不離,而爸爸呢?從這個時候就開始了他的旁觀之路:隔著媽媽的肚子聽聲音;看著媽媽孕育生命的各種不適應……好一些的爸爸會表示很焦急,很心疼,好多就只是看著了,更有甚者,會煩悶不已。看看這樣的爸爸們,有多少會有耐心看著孩子一點點成長,連手指抓一個東西都需要習得,爸爸們一般沒這個耐性。在爸爸的心目中,孩子一生下來就應該什麼都會,他們心目中的孩子,總比實際上的孩子要大上好幾歲。極少數懂得兒童心理學的教育孩子的專家,才能有耐性陪伴孩子,科學的教育孩子。粗線條的爸爸會把媽媽的生日忘了,把結婚紀念日忘了,會忘記好多媽媽們認為重要的事情,你說他們會不會忘了自己的孩子還很小這個事實呢?可是話說回來,大家心中的成功的男人形象是不是胸懷博大,裝得下天下,不斤斤計較的男人呢?如果是這樣一個男人,還會像女士一樣的心細如髮,除了小說裡的完美王子,現實中有這樣的男人,也有點人格分裂的意思哦!所以,有的時候我們也得原諒爸爸們的粗線條。適當引導他們,他們從這個角度上來說。也沒長大。什麼時候他們老了,當上爺爺姥爺的時候,他們也就會愛孩子,有足夠的容忍度,不再打孩子,怨孩子了。

第三,
我們的夫妻關係,決定了爸爸對待孩子的態度。從兩個陌生人,到組建一個家庭,到新生命的誕生,這個長長的過程會發生各種各樣的故事。選擇一段婚姻,就是我們人生中的一場豪賭!A與B的排列組合,就組成了不同的家庭關係。兩個同樣通情達理,善解人意的人,會把日子過的和諧幸福。這樣家庭的爸爸,一般都會很有同理心,會理解妻子,更加理解孩子的成長。一般我們稱家裡有這種男人的另一半是上輩子拯救了銀河系!但這樣的男人實在最多也只能佔四分之一。所以,大多數還是有著各種的不盡人意。試想一個對妻子,對父母都沒多大耐心的男人,讓他去對孩子百般呵護,全面理解,我們的想法也有些過於奢侈。可能從孩子降生開始,就要面對各種之前沒面臨過的困難,對妻子都多有怨憤,對孩子就更不會有耐性了。還有很多家庭更有甚者。孩子出生就變成了夫妻分離的開始。這樣家庭的妻子一般也不會是特別溝通有方,情商很高的女士。帶孩子的勞累,讓她們根本不去考慮家庭關係的變化,她們的印象中,自己還是那個貌美如花的公主,老公還是那個想盡辦法追求自己的跟班。其實早就今非昔比。越是不容易到手的寶貝,一旦得手了以後,越會覺得不過如此。這就是人性。


所以,我論述的問題中,爸爸打孩子的理由千萬條,不能打就一條——媽媽做好爸爸的教育工作。在這件事情上,沒有辦法。無論媽媽們多麼委屈,為了孩子,自己都要變得!聰明些,要從各個角度教育爸爸。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效果怎麼樣,就看各位的本領了。教育好孩子的根本,就是先教育好自己。


媽媽的陪娃共學課


我和老公經常打孩子,現在4歲了。他已經被打皮了。前幾天老公打他,他說出了一句驚人的話:“打死算了!”拒不道歉。老公氣的直哼哼,差點下重手。我趕緊抱走打圓場。

事後我反思了很多,由於我和老公都是老師,遇事喜歡說教式管理,愛講大道理。孩子小還不懂這些,於是說過的話他根本記不住,屢次犯錯。父母就很生氣,屢教不改的後果就是揍一頓,讓他長記性。

可是,這樣粗暴式教育,不僅沒有效果,反而他也學會了粗暴,任性發脾氣,甚至說狠話。

我後來看到一句話印象特別深刻:“你如何對待他,他就如何對待這個世界。”一句話醍醐灌頂,我和老公都深深的反思了。

孩子太小的時候千萬不能打他,會嚇到寶寶,甚至影響心裡發育乃至精神問題!大一點如果不聽話,家長可以冷處理或者用一些方法引導教育。這需要家長非常耐心,並且以身作則。孩子是千差萬別的,他會遺傳父母的性格但也會不同甚至相反。作為家長,我深知孩子氣人的時候我有多失控,有時也抱怨他到底性格隨誰?可是,那能怎麼辦呢?人總是在不斷進化的,他的成長時代和環境和我已不可同日而語。所以,我們也要調整自己,改變自己,靜下心來和孩子一起成長。打罵真的不能解決問題,最好的方式是有原則性,不能由著孩子任性,做錯事必須認識到,並且改正。 同時家長要創造影響孩子的成長環境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用戶5091650470910


我老公性格隨和遇事不急不躁,對兩個孩子也是極少打罵的,結果我家小寶主意特別多。但他一個朋友卻不是這樣的,他寶寶兩三個月開始就經常打罵,美其名曰‘早立規矩’:結果到兩歲的時候規矩是立好了,但什麼事都是要他爸爸批准死板極了!!

在我看來只要孩子不做特別越距的事情就什麼都不是事!!那個朋友自己本身特別強勢,大男子主義明顯,在自己孩子面前也是唯我獨尊的樣子,其實在幼小的孩子面前大可不必,真的是苦了孩子的喲!!


養雞哥1784284170abc


這個問題不能忍受,從3個月開始就捨得下手,這樣的男人趁早離開,他的親生骨肉都下的去手,對於老婆來說,估計這個男人也不是負責任的老公,孩子都是媽媽的寶貝,是媽媽拼了老命換來的,如果是我家孩子,誰也不能動一根手指頭,我老公罵我孩子我都要和他吵架,女人可以軟弱,但是當了媽媽以後就要學會堅強,做好孩子的保護傘,要不孩子長大的性格也是弱弱的,作為母親我們要強大起來,相信自己,不要給孩子他爸再動手打孩子的機會。


王家親寶


大家好,我是佳航2015,也是三個孩子的寶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我認為爸爸不能經常打孩子。如果從小就經常打孩子,會逐漸把孩子越打越皮,長大後,尤其是判逆期,更是無所畏懼。我們家裡,從小到大孩子們犯錯了,都是媽媽處理,爸爸一般不參言,但坐在那裡,不怒自威。回想起來,從小到大,爸爸就只打過我一次,但卻讓我終身難忘!孩子們其實就是這,打不怕嚇怕。希望爸爸們慎用自己的拳頭。


佳航2015


爸爸一般粗枝大葉,沒有那麼大的耐心,如果孩子特別的淘氣,我不反對爸爸打孩子,但是別打的太厲害就行[呲牙]之前老公打孩子,我會護著,不讓打,甚至因為孩子教育方面吵架,但是老公出差,我管孩子又不聽話!我家大寶,是個男孩,特別淘氣,又一次特別淘氣,犯錯誤,班主任讓叫家長,然後孩子和他的同學爬到離地面3米高的光滑的大管子上面,就是暖氣管道,這傢伙要是摔下來還了得呀!當時直接去找的校長,校長就明著說,這傢伙你們不好好管,真要是摔下來骨折都是小事,該打就得打!打兩下打不壞,真要是淘氣出了事,可不是打兩巴掌的事了!從那以後!孩子爸爸有時候打孩子我就不護著了!所以要分什麼事,12歲之前好管,12歲之後打,孩子都受不了了!所以小事,講道理!原則性的錯誤打兩下就打兩下!我是這樣的心裡!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兩娃的那些事


父親是孩子的榜樣,是孩子的保護傘☂️,如果經常打孩子,不僅會破壞父子之間的感情,還會讓彼此產生永久的隔閡。我的父親從來沒有打過我,最嚴重的時刻也是瞪了我一下。我和父親之間相處非常融洽,而且把他當成朋友,偶爾開玩笑。在父親面前,我放鬆,自信,活躍。


小劉的一些事


個人覺得是過份的行為,是一種錯誤的教育子女的方式!以上是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從道德上來說,爸爸是孩子父母中的一方,對子女有養育的責任和義務。是孩子最親近的人,不能一直以打孩子為教育方式。而且從3個月的孩子開始就打,這對孩子的身心都會造成極不好的影響。是作為爸爸道德上的缺失。

從法律上來說,嚴重的是虐待兒童,要進行法律的制裁。

孩子作為未成年人,遇到這種經常打自己的父母。嚴重的是虐待兒童,是違法的行為。

例如幼師扇打孩子耳光,遭到父母暴打,為孩子身心健康成長造成影響都可以視為虐童。但是定義虐童罪目前比較難定性。需要國家法律進一地的細化和健全。

爸爸經常打孩子我們該怎麼辦?

作為媽媽或者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直系親屬一定要及時的制止。作為未成年兒童最直接最親近的關係,假如能任由這種行為進一步發展,那後果將是非常嚴重不可想象的。很多事情都是一點一點發展來的,要把事情消滅在萌芽狀態。

找到爸爸經常打孩子的原因!是因為孩子特別吵鬧?還是因為爸爸心情不好拿孩子撒氣?還是因為其他什麼原因?

找到這個誘因很重要,找不到事情的原因就不能把這個事情解決。如果是孩子吵鬧,那就多讓媽媽或者其他親人多帶帶孩子。要是因為心情不好那就開家庭會議來協商解決。找到問題,才能很好的解決問題。

最後爸爸經常打孩子,而且從3個月就開始。我個人於道德於法律上都是不應該的。孩子應該得到父母的愛,而不是經常的打。為了孩子身心的良好的身心健康發展都應儘早制止,早日找到原因讓孩子健康的成長。


用戶2251568397123


小孩子不聽話不能經常打,打多了就越來越叛逆了,很可能心理素質會轉向畸形的,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個作為父母的美好願望,一來是父母走出去覺得臉上有面子,可以滿足自己的虛榮感,二來將來養老送終更有依靠,但是經常打孩子是不對的,反而容易適得其反,要有耐心教孩子,培養孩子愛學習的興趣,同時也教育孩子三觀正常的人品,才更有利於培養孩子成才……[摳鼻][摳鼻]


smile國哥


有原則的打孩子,我支持,沒有原則的,我堅決反對。打孩子我一般遵循這麼幾個原則

1、生氣不大孩子,無論孩子犯了多大的錯,我還在氣頭上,絕對不大孩子,因為這時候沒有輕重。

2、生病、頭暈、醉酒等狀態下不打孩子,一方面也是怕失去輕重,另一方面自己這種狀態打孩子也只是打孩子,很難進行後期的教育,打孩子又不是為了打而打。

3、非安全性事情、可持續性事情或者重要的事情不打孩子,這種事情不是那麼重要,教育一下就好了,反之就要打了,比如孩子對很多樓下的毒老鼠的小罐子很好奇,非要去看看,一般這種非常好奇的東西,解釋兩次還不行就直接打,因為真怕一個不留神他就去弄了。孩子不如意就扔東西,手裡有啥仍啥,耐心教育,並告知,下一次再這麼扔就打屁股,頂多再給一次機會,打!

4、未提前告知的不打。比如房間插排,沒有告訴孩子,而孩子碰了,要及時教育,並且不要嘻嘻哈哈的,嚴肅的告知:再犯就要打了。

5、打就下重手,當然了一個幾個月或者幾歲的寶寶,重手也是有限的,但是必須等讓寶寶大哭的那種。爭取一次改正,不要反反覆覆,孩子也皮了,你也覺得孩子難管。這點太難了,很多女家長,不捨得,隔著棉褲拍兩下,孩子還嘻嘻哈哈的就結束了,這種打只能讓孩子覺得你是在和他玩。

6、事後一定要有充分的理由,不嫌麻煩的和孩子講清楚打得原因,以後要怎麼做才行。

7、根據孩子性格年齡酌情調整。孩子膽小的,就少打以教育為主,孩子膽大的確實一次要打個狠點的,否則打皮了以後直接沒法教了。

8、最好能給孩子定個標準吧。一次我和愛人在廚房做飯,五歲的孩子在客廳看電視,我們兩個人輪流一會出來看一眼,結果這小子抽空子爬窗臺了,隔著窗子和樓下小朋友喊話。窗子有防盜網安全一般沒問題,但是這種是我必須打得,打了一頓狠得,以後就以此為標準,給他說事情之前都會說的很清楚,如果違反了,就會和上一次爬窗臺一樣大的那麼疼,或者比那次還要疼,有個明確的概念,孩子也好理解,也會好遵守些。疫情期間,隔個五六天就得出去買東西,之前一回家很享受孩子衝上來抱著我們,現在不允許了,但是她還是很想衝上來抱我們,我就和他說,我們要洗漱消毒完畢才可以,如果我們一進門你就衝上來,我就會狠狠地打你,比你上窗臺那次打的還要多,還要用力,孩子以後也沒有這樣的情況了。

希望能幫到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