謹防孩子“假期後遺症”和“開學恐懼症”


隨著開學的臨近,越來越多的孩子產生了莫名其妙的不安情緒,家長的情緒也隨之變得越來越焦慮。是啊,接近一個月的自由生活即將結束了,儘管很多家長把孩子送到了各種形式的託管班、特訓班、興趣班,但是這樣的訓練和要求畢竟沒有學業、成績的要求。

孩子和家長的焦慮、煩躁、不安情緒發生的原因可能不同,但這種開學前焦慮又矛盾的心情,從小學生到中學生,很多同學、家長都是有的。專家把這種現象統稱為“開學恐懼症”或“開學綜合症”。

“假期綜合症”影響孩子狀態

  “假期綜合症”主要症狀為心煩、胸悶、失眠、自閉、精神不集中等。表現的形式有:“視屏綜合症”由於上網或看電視等時間過長容易患上“視屏綜合症”,這種病主要表現為頭昏、頭暈、頭痛,當從上網、看電視等情節中突然轉出而隨即進入靜止的文字世界中後,患者最容易因頭痛、頭昏、精神及注意力不集中等喪失繼續專心學習的情緒。“生物鐘無限延後綜合症”假期裡,很多孩子晚睡、晚起,有的甚至跟著父母娛樂到後半夜,興奮得直到凌晨都毫無睡意。由此導致的後果是:開學後,上課沒精神,嗜睡。與此相反的是很多學生利用假期惡補睡眠,導致起床、睡眠時間無規律,恢復正常學習時間後,出現頭昏、頭暈等症狀。:“腸胃不適症”很多家長利用假期給孩子補膳食、加營養,但往往用餐時間上較隨意,從而導致開學後無法適應學校正常的用餐時間,出現腸胃堵、消化慢、排便不暢的狀況。

此種病症以中小學生居多,具體表現為厭學、容易疲倦、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衰弱、理解力下降、失眠、健忘等。

要開學了,所有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都要復位,孩子不願意接受嚴格管理的、自律的學校生活,有的跟家長提出轉學、有的到現在假期作業還沒有做完。這些都是一種對開學這一事實的恐懼、厭煩、逃避甚至迴避行為。

  這種“開學恐懼症”,是因為假期中孩子習慣了比較自由自在的生活,很多方面都處於鬆弛狀態,開學突然面臨過多壓力、受到約束便會感到不適,尤其是孩子在各種訓練班的熱鬧歡樂氣氛中中,突然要被“冷處理”迎接開學,大反差下就容易出現情緒低落、萎靡不振的現象,更有甚者會出現牴觸情緒,對開學產生恐懼心理。

  其實這是孩子們普遍存在的對新學期的一種“畏難”情緒,在大多數學生身上都會或多或少地表現出來,並非不正常,也不是在成績不好的學生中才有。這些症狀一般經過一兩個星期便會自行調整過來。但如果調整不好,則可能需要更長的時間。因此,在新學期來臨之際,作為學生,要主動調整自己的狀態,而老師和家長也要主動和學生溝通,以正面的態度引導學生迎接新學期。

具體做法:  

1、幫孩子從細節上調整身心狀態

  恢復正常作息時間,以飽滿的精神狀態迎接新學期。

  假期裡,許多孩子的生活秩序都被打亂了,常常是看電視或上網到很晚,而早上又貪睡不能按時起床。這種狀況如果不改變,孩子的心理就還在“放假”,開學後很難適應正常的學習生活。所以在假期的最後幾天,應抓緊時間調整孩子的“生物鐘”。首先是早睡——低年級孩子最遲21時睡覺,中高年級不能遲於21時30分,切忌再晚睡晚起。家長應及時地糾正孩子的生活習慣,“硬下心腸”敦促孩子早睡早起,按時就餐,保證孩子開學後有旺盛的精力投入到新學期的學習中。

2、準備學習用品,為開學營造“氛圍”

  家長可以督促和協助孩子準備好開學前的書本、文具等學習物品,這個過程其實也是在提醒孩子馬上就要開學了。在選擇參考書和工具書時,一定要本著實用、方便、求精不求多的原則。另外,家長要注意在開學前幾天,儘量少安排或不安排旅遊或娛樂活動,也不宜繼續購買玩具等作為禮物送給孩子,讓孩子的心沉靜下來。

3、整理完成作業,複習上學期的學習要點

  讓孩子把寒假作業理一理,看有沒有沒做或漏做的情況,以這種檢查作業的方式讓孩子適應學習生活。另外,很多中小學生常常到開學前最後一兩天才想起“臨時抱佛腳”補做功課,不僅身心俱疲,也使寒假作業的質量嚴重滑坡。因此,家長應提醒孩子,在開學前幾天每天要合理安排時間,把沒有做完的功課完成,同時由於休息了一個寒假,可能對上學期的知識有所遺忘,不妨抽空回顧一下知識要點,“溫故而知新”。

4、和孩子多聊聊開學的話題

  家長可以跟孩子多談談學校生活,有意識地從日常娛樂、遊玩等話題轉向有關學習的話題,如假期作業、同學關係等。家長也可以讓孩子給好朋友打個電話,談談心、聊一聊新學年的打算,喚起孩子對校園生活和同學友情的嚮往,這樣能緩解他們的緊張情緒。

  對於有“開學恐懼症”的孩子,家長在開學前可以與孩子一起回學校看看,可能的話,參觀一下孩子學習和生活的主要地方,幫助孩子放鬆心情,起到心理脫敏的作用。

5、幫助孩子制定新學期計劃

  很多家長認為,寒假讓孩子幾乎玩“瘋”了,開學了就需要“收心”,所以得抓緊開學前這幾天來給孩子“緊弦”,不斷地給他們定標準、立目標,並想借此讓他們放鬆的神經再緊張起來。但是,剛開學就採取過分施壓的方式來給孩子“收心”是不恰當的。因為孩子經過一個假期的休息,很多方面都處於鬆弛狀態,如果突然給他們過多的壓力很容易導致孩子出現牴觸情緒。因此,在開學前以適當的方式把孩子的注意力調整到學習上來是有必要的,但不要製造過多的學習壓力,給孩子一個寬鬆的學習氣氛則更重要。

  新的學習目標對轉移孩子注意力很有好處,不管上學期學習成績如何,幾乎每個學生都希望在新的學期有好的表現。父母可以充分利用這種心理,與孩子共同商量新學期的目標。例如:下學期要提高哪幾門課的成績,在學校超越的目標是什麼,新學期是不是要學一門新特長或改掉一個壞習慣等等。

  制定目標時,應該注意目標要切實可行,符合孩子的實際。家長應充分傾聽孩子的想法,切忌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孩子。在制定目標後,父母可以說一些欣賞和鼓勵的話語,激勵孩子,給予其信心,使他們精神飽滿地邁進新學期。

 

謹防孩子“假期後遺症”和“開學恐懼症”

 

另外,家長在幫助孩子制定計劃的同時,也不妨制定自己的新學期“充電”計劃,和孩子一起學習,形成良好的家庭學習氛圍,讓孩子覺得“我並不孤獨,不僅我在學習,我們全家都在努力!”畢竟,家長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家長的進取心也將鼓舞和激勵孩子的奮鬥精神。以上只代表筆者自己的觀點,您要是有什麼不同的觀點,可以在下方留下,如何你覺得筆者寫的文章幫助到您,就請您給筆者點點關注,您的關注是我繼續寫下去的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