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特辑:孩子喜欢执行什么样的假期计划?


假期特辑:孩子喜欢执行什么样的假期计划?


各位家长,大家好!我是豆豆妈妈工作室的雨露老师。现在正是放假期间,很多家长可能都在为孩子的假期计划发愁。今天我来帮助您给孩子制定假期计划。

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已经致力于儿童时间管理训练16年了,曾经作为特约专家,加入北师大团队参与北京市教委的重点项目—高等院校参与小学教育,也曾作为指导专家,在北京40多所学校开展讲座。2015年,我和豆豆妈妈团队其他三位伙伴共同写作完成的著作《儿童时间管理训练手册》在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引起了读者的巨大反响,成为当当网亲子家教类的20万+畅销书,2万5千多位读者点赞好评。2017年,应清华大学出版社的邀请,我还和学生们一起合写了《儿童时间管理案例手册》。



<strong>今天的课程重点有3个:

<strong>1、完善的假期计划应该包括哪3个关键因素?

<strong>2、3步做好假期计划

<strong>3、实例演示假期计划的“3表1录”。


一个完整的假期计划至少需要包括以下3个关键因素:

1、确定目标、评估任务量 2、确定时间节点和分期目标 3、实施计划并定期校正。


今天的主题:做好假期计划,学玩儿两不误。

具体应该怎么做呢?<strong>分三步:第一步:家长调整养育方式、第二步:学习相关理念、第三步: 制定假期计划。


假期特辑:孩子喜欢执行什么样的假期计划?

咱们先来看第一步:家长调整养育方式。

为什么先要调整家长的养育方式呢?因为咱们培养孩子的终极目标是孩子能够自我管理。自我管理其实包括了五大管理,第一目标管理、第二时间管理、第三情绪管理、第四成绩管理、第五交友管理。因此,儿童时间管理对于孩子的主动性和自控力要求还是很高的,也就是说不需要家长盯着,孩子能够自觉主动地完成计划中的任务。

记得有一次我在芳草地小学民族校区讲座前和校长聊起家庭教育,当时马校长颇有感触地说了一句话:“家长的态度决定了孩子成长的速度。”这句话我非常赞同。在与众多家庭的互动当中,我也发现,凡是孩子磨蹭、注意力不集中,通常家长的态度都是“狼追型”的养育方式。

什么是狼追型的养育方式呢?

家长用讲道理、盯着、催促、批评、唠叨让孩子完成任务,当然主要是学习任务,孩子玩儿的时候肯定不用您催,非常的积极主动。

狼追型的后果是什么呢?

孩子的主动性和自控力都在狼追的过程中被破坏了。咱们可以想象一下:“我用狼追的方式,可是,我想要的是孩子的自控力。这根本就是个悖论,不可能实现。”家长和孩子当然也很容易就进入一个恶性循环:“孩子不自觉,家长狼追。可问题是家长越狼追,孩子越不自觉。”

因此,狼追型的养育方式显然不适合咱们的儿童时间管理,因为无法达到让孩子自我管理的终极目标。所以,咱们需要将狼追型的养育方式调整成为“驱力型”养育方式。驱力型养育方式顾名思义就是想办法调动孩子的内驱力,让孩子愿意积极主动地管理时间、高效率地完成任务。孩子做事儿需要驱动力,而驱动力呢,分为3个层次:<strong>第一层是生物性冲动或者换成咱们比较通俗的话来说就是三分钟热度,第<strong>二层是外驱力,也就是说孩子为了某种他想要的“物质刺激”去完成任务,这就已经高于第一层,因为时间已经从3分钟开始增加了。<strong>第三层就是咱们家长都想要的内驱力,即不为什么物质刺激,孩子自觉主动地就想完成任务

,因为他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已经获得了巨大的成就感。既然是孩子想做的事情而且他又乐在其中,他完成任务的效率自然也会非常高。就像我的一位学生做数学题。家长的原话是,他不仅自己主动去找老师,请老师给他几张卷子,想周末做。孩子从放学回来就坐在那儿做题。口中念念有词、冥思苦想,写写划划,偶尔恍然大悟还一跃而起。妈妈说什么注意力缺失、多动症,此时统统消失不见。这就是内驱力发挥作用以后的结果。

各位家长,<strong>当您的养育方式调整之后,您会发现自己最大的改变就是自己的情绪管理能力,当然,您的情绪管理能力直接影响的就是孩子的绩效。狼追型的家长关注的重点是埋怨、指责孩子,口头禅就是我没想生气,都是你惹得我或者我都跟你说过多少遍了。如果您都跟他说过多少遍了,他还是不改,那就意味着咱们肯定需要换方法了。否则,这样头上冒火、口不择言的后果就是孩子的自动防御机制启动,觉得自己被冤枉了,直接对抗或者用磨蹭来消极对抗。然而,驱力型的家长的关注重点却是自我改变,看看我再做点儿什么来达到我的教育目标,让孩子更愿意完成任务。


假期特辑:孩子喜欢执行什么样的假期计划?

接下来咱们说第二步:学习相关理念。

我经常和爸爸妈妈说,也许咱们无法短期内成为儿童心理学专家,然而,针对儿童时间管理,咱们确实需要先掌握3个理念:

首先:自我的形成。孩子的自我形成也就是说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分3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0-4岁,生理我,我是男孩儿女孩儿等。

第二个阶段是社会我。在这个阶段,孩子对于自己的认识都是来自于他人的看法,这个他人呢,有两个重要他人,一个是老师一个是家长。通俗来说就是咱们要给孩子贴什么样的标签。如果咱们老说你怎么那么磨蹭啊,你怎么那么粗心啊,孩子就会认为自己就是一个磨蹭的孩子、粗心的孩子,那我就磨蹭、粗心给你看。因此,在这个阶段,您给孩子贴的这个标签非常重要,因为孩子对自我的认识决定了他的自我定位,他的自我定位又决定了他的行为。好的自我定位有好行为,好行为不断重复,逐渐形成家长们都想要的好习惯。不好的自我定位当然也会有不好的行为,时间久了就成为坏习惯。这就是为什么有的时候您感觉我跟你说过多少遍了,孩子就是不改的重要原因。

第三个阶段是12岁及以上,心理我阶段。到青春期之后,孩子对自己的认识基本上就内循环了,所以,到那个时候,家长对孩子的影响就相对有限了。

其次:耶科斯多得森定律:美国心理学家耶克斯和多德森研究证实,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之间是呈倒U型的线性关系。具体来说就是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同时,他们还发现,最佳的动机激起水平与任务难度密切相关;任务较容易,最佳激起水平较高;任务难度中等,最佳动机激起水平也适中;任务越困难,最佳激起水平就越低。

为什么我花了这么多时间给大家讲耶克斯多得森定律呢?因为太多假期计划的失败就是因为目标定的不够合情合理,而导致孩子不愿意执行,或者做着做着,孩子发现太难了,就消极怠工了,进而形成失败效应,孩子会觉得我怎么努力都达不到目标,算了吧。


最后:试误说。孩子的成长包括教学、学习、习惯等几个环节,其中最重要的是学习—即把学到的知识通过练习转化为技能,桑代克的饿猫实验告诉我们学习的规律是尝试错误、错误递减。孩子在执行假期计划时,难免会犯错。如果犯错时得到的是鼓励肯定—孩子就愿意继续尝试而进入下一个环节—形成习惯,如果得到的是批评指责—孩子可能会逃避尝试而终止成长—无法形成习惯。那咱们在孩子的成长中如何实践试误说呢?举例而言,孩子今天的作业错了5道题,下周错了4道题;今天犯规3次,下周犯规2次;这周忘记作业3次,下周忘记2次;这就是孩子的进步。总之,咱们需要看到孩子在尝试错误过程中付出的各种努力以及错误递减的项目,并且真诚地告诉孩子,让孩子看到自己的进步,从而正面强化自己对自己的自我定位。这样,孩子就有了信心和动力继续下一个挑战。


假期特辑:孩子喜欢执行什么样的假期计划?

现在,最最重要的干货来了,启动咱们的第三步:制定假期计划。

具体来说,<strong>假期计划包括假期3表1录即CAF任务表、任务执行计划表、任务评估表以及美言录。

CAF任务表就是“3表”中的第1表了。这个CAF,就是英文单词Considering All factors的首字母缩写,意思是“把所有的因素都考虑进去”。所以,一个CAF任务表,包括必须完成的任务和想要完成的任务,目的是为了确认家长和孩子的假期目标。

接下来是任务执行计划表——“3表”中的第2个表,它的目的是明确日任务量。

第3个表是任务评估表,每过5天,建议家长就对假期任务做一次任务评估:哪些完成了、为什么能完成,等等。这样做有两个目的,一是让孩子看到自己已经完成的任务,体验巨大的成就感;二是定期校正,避免临到开学前才发现计划失败、家长大发雷霆,孩子找各种失败的客观理由。

最后,“1录”指的是美言录,一句话概括就是家长捕捉孩子的闪光点,用具体语言肯定孩子的主观努力。美言录有两个目的:第一是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第二是让孩子有成就感、有干劲儿、愿意继续努力。


需要特别提醒一下,今天这节课讲的CAF任务表、任务执行计划表、任务评估表和美言录,是专门为假期制作的“3表1录”。

<strong>(具体实操如下)

CAF是世界创新思维大师爱德华博诺提出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思考工具。有了这张表,孩子就不会想起一出是一出、浪费大量时间。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必须完成的任务,就是用学校任务(比如假期作业)加上自己家的任务(比如练琴等),然后做目标分解得出来的。很多学校在放长假的时候都会发一张假期学习建议,也就是假期任务单。

接下来,怎么进行目标分解呢?咱们以语文作业举例,大家可以看到要求孩子“了解传统节日,并以思维图示的形式呈现”,那么家长和孩子就对这个任务进行分解,算出任务完成需要的天数和日任务量。像圆圆妈妈和孩子在CAF 任务表中就算出:总共要4天,一天找材料、1天定稿、两天制作。

另外,有的家长假期会给孩子报兴趣班。兴趣班的选择,需要尊重孩子的兴趣。对于必须报,但是孩子又不愿意报的兴趣班,家长可以用激发外驱力和内驱力的方法。这些方法我在后面的系列课中用案例详细讲解。当然,这样的项目不能太多,建议1个就好。


接下来是3表中的第2个表:任务执行计划表。咱们看看圆圆妈妈是怎么做的。

在做任务执行计划表的时候,建议家长注意任务排序,也就是先做必须完成的任务,再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例如和孩子提前约定,每天先完成必须完成的任务后,然后就都是自主时间,在自主时间内,孩子完成自己想做的事情。有些活泼型性格的孩子可能会说,妈妈,我先玩儿,玩儿完之后,保证马上写作业。注意,这可能就为后面计划失败埋下了隐患。所以家长一定要把握原则,请微笑着告诉孩子,咱们约定好的,要先执行必须完成的任务。


好了,圆圆妈妈做的第3个表,就是任务评估表。

为什么要每5天做一次任务评估表?第一让孩子亲身体验no pain no gain, 中文意思是努力就会有收获,这真的比给孩子讲大道理或者只是训斥孩子每天混日子、不知道努力,效果会好很多。第二孩子有成就感,哇,5天时间我都已经做了这么多事了,他会有动力按计划完成更多的任务。第三让孩子寻找自己高效完成任务的成功经验,例如数学手抄报完成了,是因为我提前拆分步骤。否则,家长再好的成功经验,他不用,还是会影响假期计划的执行啊,您说呢?


谢谢你们的耐心,现在终于走到3表1录中的1录——美言录。咱们看看圆圆妈妈是怎么做的。

家长每天给孩子写一个美言录,象圆圆妈妈那样,把观察到的孩子的好行为写下来,越具体越好。当然,音频另一端的您,如果白天在工作没有看到孩子的努力,那么您可以在晚上请孩子告诉您:你今天最高兴的事儿是什么呀?或者今天完成的学习任务中,最得意的是哪一件啊?如果孩子讲述的时候两眼放光,就意味着您的方向找对了,那么请一定记得写下来,给孩子写美言录,至少每天1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