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能不能打过鲁智深?

历史政治风云人物


武松和鲁智深都是义薄云天的英雄豪杰,是好搭档,好兄弟。单论武功而言,这俩人没有交手的记录,只能根据各自的条件侧面的反映双方实力,来推测双方胜负。总体来说武松和鲁智深真要交手的话可以说是半斤八两,谁都没有必胜的把握,借用武侠小说经常说的话就是旗鼓相当、针尖对麦芒。按照单田芳老先生说的话就是俩人实力顶多就是头发丝那么大小的差距。也就是说俩人大战三百合也难分胜负,但毕竟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俩人终究得有个赢得有个输的,要想赢得这场对决恐怕不是靠武功了,得靠一些细节上的东西。我们先来看看双方各自条件:

身体方面

武松与鲁智深都是身材高大威猛,体重都超过一百公斤,如果把他们比做拳王的话,他们就是重量级拳王,好比泰森与霍利菲尔德。如同重型坦克一样有碾压一切的霸气。这个方面的比拼:平。

力量方面

这俩人都创造过人间奇迹,武松曾在喝醉酒的时候赤手空拳打死过老虎;鲁智深曾用三拳打死了壮汉“镇关西”郑屠户;武松曾力举石锁面不更色气不长出;鲁智深曾倒拔碗口大小垂杨柳一举成名。在力量方面两人都是天生神力,有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风范。在这一环节:平。

兵器方面

鲁智深擅使一把重达六十二斤的镔铁禅杖,神勇无比;武松则长于使用镔铁雪花双戒刀,威力无比。禅杖更重,戒刀更灵巧,在使用过程中各有千秋。在兵器方面:平。

战绩方面

武松有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血溅鸳鸯楼、大闹飞云浦、夜走蜈蚣岭、秒杀贝应夔的杰作;鲁智深有拳打镇关西、火烧瓦罐寺、单打二龙山、大闹野猪林、抓获夏侯城、亲手捉方腊的战绩。可以说两位好汉都战绩辉煌,在这方面:平。

警惕性、谨慎性等细节方面

武松与鲁智深都曾遭到过十字坡卖人肉包子的母夜叉孙二娘的谋害,区别是鲁智深当场被蒙汗药麻翻在地,武松则看破玄机将孙二娘制服。应该说在警惕性、谨慎性与防范心理方面武松做的更加出色,在这些细节方面:武松胜。结论:高手对决全看细节,谁更看重细节,谁在细节方面做的更好谁就能取胜。武松在与鲁智深的较量中会以微弱优势取胜。


郑非梦妙文


武松与鲁智深,谁武功更厉害,这个问题困扰很多人,争议也很大。因为二人没交锋过。但在二龙山时青面兽杨志分别和武松、鲁智深单独打斗了一场,打得难解难分都没有分出胜负。照这样揣测的话,那武松和鲁智深的功夫或许也不分上下。毕竟在梁山一个排13一个排14。

但我个人认为,要论武功应该是武松占优,毕竟有句话;马上林冲,马下武松。要论力量肯定鲁智深占优,真的交锋,谁更胜一筹不好说。大家对武松印象深刻,只是因为武松几件事让大家热血沸腾,其中醉打蒋门神、血溅鸳鸯楼、杀刀飞天道人,这是水浒的经典章节,

但要说做人还是鲁智深更好,因为武松都是为了自己。而鲁智深是为了他人。在小说中方腊是被鲁智深擒获的,电视剧改成了武松。最后两个人也都出家了,鲁智深圆寂。结局还是很好的。谢谢。


史文今


纵观《水浒传》全书,逼格最高,且展现过超越人体极限能力的。

<strong>

除公孙胜、罗真人、乔道清这三位“法师”之外,唯有鲁智深、武松、卢俊义,这三位梁山泊中的顶级战士。

“鲁智深摧残垂杨柳”-破坏环境;

“武松爆打东北虎”-猎杀国家保护动物;

“卢俊义血战野驴四将”-欺负老弱病残;

“单挑王”卢俊义的武功暂且不表。

若武松和鲁智深两位“狼人”大大出手,针锋相对,我认为论比武,武松够呛,鲁智深略强。论拼命,鲁智深够呛,武松更狠。<strong>

武松与鲁智深的力气对比:半斤八两。

先说武松

武松天生神力,“千里刺配孟州”时,武松用双手将那四五百斤重的大石墩抛上抛下,如同玩篮球一般轻松自如,而且耍了一通石墩之后的武松,面不红、心不跳、气不喘。

先不说接住一方从高处向下降落的五百斤石墩需要多大的力气,就算将五百斤的石墩抛起来,恐怕也没几个梁山英雄能做的到。

依照人体与力量的关系来看,人体的骨骼与肌肉的力量,需要大于目标物体重量的30%~60%才能举起或拉动目标物体,对比原文中武松“面不红、气不喘”的描写,可以推断武松的力量至少在“一千斤”左右。

参照“武松乱拳打虎”时的描写,武松在一瞬间所打出的爆发力至少在千斤以上,因为在2017年两名特警队员开枪击中了一头发狂的雄性东北虎的眉心,但这只东北虎并没有马上死去,而是趴在地上喘粗气,子弹都无法爆头的老虎却被武松乱拳打死,武松的爆发力可见一斑。 再说鲁智深

”鲁智深倒拔垂杨柳”需要多大的拔力?

鲁智深听到了乌鸦鸣叫,觉得吵闹,便拔了那棵柳树,一般来说,乌鸦只在高于10M的树上搭窝。

并且原文中描述,这棵柳树之少有“一抱粗”,“一抱”等于“一围”,“一围”是古代的计量单位,大约832.4999999999999px,如果说树的直径是750px,那么周长则等于2355px,一棵高十米,粗2355px的大树,约在几百斤以上,至少不比武松玩弄于股掌的石墩轻。

鲁智深能将这棵柳树连根拔起,其力量至少在千斤以上。

考虑到原文中并没有具体的描述这棵树的情况,是枯萎,还是茂盛,根部扎地是深是浅,我们全无了解,所以我们姑且认为,鲁智深的力量和武松半斤八两。

武松与鲁智深的拳脚对比:平分秋色

武松的战绩——虐打东北虎、怒摔西门庆、狂屠快活王、反杀飞云浦、血溅蜈蚣岭、刀斩飞天蜈蚣、速战耶律得重等等……

原著党们应该能够注意到,除飞天蜈蚣和老虎之外,几乎没有人能在原著中与武松斗上十回合,都是秒杀局,而且武松没有败绩。

鲁智深的战绩——“三拳超人”杀郑屠、玩虐小霸王周通、打平林冲杨志、力压九纹龙史进、战平呼延灼……

鲁智深打的大都是硬茬子,如果认真起来,战胜武松我相信是有可能性的,但是施耐庵老先生在鲁智深的身上安装了一个bug,就是在肚子饿的情况下,鲁智深的战斗力会大幅度下降,以至于被崔道成和丘小乙两个渣渣打败。

鲁智深和武松两人的武功相当、力量方面的差距也不打,若两人交手,必然会是一场惊天动地的持久战,参照武松打虎越战越勇的情况,如果鲁智深和武松以命相博,武松有极大的可能性杀死鲁智深。

依我看,真正读完《水浒传》的读者们,在内心中留下的应该是“遗憾”“惋惜”“不忍”“无可奈何”的心情,甚至不愿意再看第二遍。

如果认为《水浒传》是一部“武侠小说”,或者沉浸于“比较各英雄的武艺”无法自拔,我建议您去看那种有战斗力数值的“热血小说”或者“脑残动漫”。


白话历史君


鲁智深有倒拔垂杨柳的神勇发挥,武松有安平寨力扛百斤巨石的逆天表演,二人同样天生神力,勇猛过人,综合武力应当在伯仲之间。但如果武松与鲁智深PK,我看好武松获胜,理由如下。



武松比鲁智深更心思缜密。二人同样在十字坡遭遇孙二娘,鲁智深差点被做了人肉包子,而武松则一眼看穿了孙二娘的伎俩,还顺带将母夜叉戏耍了一番。梁山上有很多好汉,做盐不咸,做醋不酸,而武松做盐能咸干海水,做醋能酸倒孕妇,他从始至终没有随波逐流,他的每一个行为,只对自己负责。武松做事的目的性很强,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每走一步都经过反复缜密的思量。反观鲁智深,虽然也并非一介莽夫,但总体来说还是随意性比较大,行事往往看当时的心情。

武松比鲁智深更狠。你看武松大闹飞云浦,结果了四个杀手的性命之后,竟然直奔孟州城杀了一个回马枪,原因是不杀了张都监蒋门神这帮鸟人,难消心头之恶气,这份胆识和狠辣,放眼整部《水浒》,除了武二哥,你找不到第二个人。

于是乎,武松上演了全书最血腥的一幕——血溅鸳鸯楼,不仅杀了陷害他的张都监、蒋门神和张团练,还对许多无辜者痛下杀手,直杀的血溅画楼,尸横灯影,方才心满意足。这也成为武松一生当中最大的污点,面对无辜者的苦苦求饶,他毫不心软,刀刀毙命,滥杀无辜的罪名他逃不掉,至今都被人诟病。



鲁智深也杀了不少人,可他杀的都是不服软的硬茬和恶棍,面对一些毫不相干或者跪地求饶的弱者,他通常会手下留情。鲁智深是蒙蔽了慈悲心肠的凶顽,而武松是凸显了吃钢咬铁的狠辣,武松有仇必报,残忍嗜杀,戾气要远远重于鲁智深。

武松比鲁智深更冷静。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武松越冷静,往后爆发的能量越恐怖。当他出差回来看到哥哥武大郎的灵位之时,竟然出奇的冷静,冷静的令人不寒而栗。这事要搁在鲁智深身上,恐怕早就暴跳如雷,怒火冲天了。而武松则是冷静的询问潘金莲,然后调查死因,搜集证据,他的初衷是通过法律的途径制裁凶手,无奈告状不成,才大开杀戒,每走一步都合乎情理。

二龙山众头领归顺梁山后,鲁智深要去少华山拉史进入伙,宋江不放心他只身一人前往,遂让武松与他结伴同行,这一段最能体现鲁武二人之间的性格差异。当时史进身陷华州大牢,鲁武二人并不知情,朱武邀请他们上山说知备细,商议对策。



鲁智深说道:“有话便说,待一待谁鸟奈烦!”

武松道:“师父是个性急的人,有话便说何妨。”

朱武说明情况后,鲁智深迫不及待的要救史进,任武松怎么劝,鲁智深心意已决,孤身一人进城救史进,结果也被抓了。这一段情节中,武松的冷静和鲁智深的暴躁形成鲜明的对比,一个理性,一个感性,若二人交手,肯定鲁智深吃亏。就像两个身体素质相当的人打架,拼的就是心思缜不缜密,出手狠不狠,心里冷不冷静。

心若顽石,带刀修行;无材补天,落魄江湖。我是西岳顽石,请关注我。


西岳顽石


武松出场是在柴进府上,当时武松和宋江可谓心心相惜,而武松自上了二龙山之后,却和鲁智深成了一世过命的兄弟,可以说是“焦不离孟,孟不离焦”,除了二人性格相投外,平时的武艺切磋应该也是互相佩服,共同提高。这样来看,武松和鲁智深都是步下功夫,只在伯仲之间。

当然,这个问题是武松和鲁智深一定要分出高下,那只能从俩人的故事中寻找些线索分析一下。

运气会影响到武松和鲁智深的对战。

鲁智深应该是水浒英雄中,犯杀戒,奔走江湖,直到圆寂,运气最好的一位。

鲁智深打抱不平,三拳打死镇关西之前在小种经略提辖任,打死镇关西后,鲁智深并未被抓,而是被赵员外捐在五台山智真大师处出家为僧,后又被智真推荐到东京大相国寺看守菜园。

鲁智深是因为野猪林义救林冲,并一路保护林冲,而被高俅所忌,只能流亡江湖。

鲁智深招安后,征辽征方腊,不仅能够全身而退,而且最重要的,得道高僧智真长老对鲁智深的影响可谓深远,最终,鲁智深才能放下红尘,在六合寺出家“听潮而圆,见信而寂”。

武松虽然征方腊失去一臂,但也跟着鲁智深在六合寺出家,八十岁高寿终老六合,这不能不说是鲁智深的运在武松身上的转化。

所以,就运气而言,如果两位对战,过程中鲁智深可能会占些上风。

心思缜密有可能让武松和鲁智深的对战一招见胜负。

武松因杀人避罪,一直在江湖漂泊,虽然亡命天涯,但也养成了观察缜密,防范自我保护意识强的性格特征。

武松打虎并不是靠蛮力,虽然喝的有点上头,但起初几个回合,武松只是躲避观察,虽然因为惊慌打折了哨棒,但其意识清醒,看准时机才能把猛虎打死。

武大郎被潘金莲、西门庆所害,官府投告无果,武松召集了相邻,收集了潘金莲西门庆谋害亲夫的证据,才杀了潘金莲和西门庆投案,这样做,一个有相邻等人证明,不至于死罪,只要不死,武松就有回旋的余地。

武松的处理不可谓不缜密,也保护了自己。

武松发配,在张青和孙二娘的黑店,武松并未喝孙二娘蒙汗药酒,这是武松多年行走江湖养成的观察和谨慎习惯。

我们再来比较下鲁智深,同在孙二娘的黑店,鲁智深就没有任何防范意识和缜密观察,直接被孙二娘放倒。

鲁智深运势上比武松好,武松在细节观察和防范意识上比鲁智深强,这些优势和劣势都会反馈在两个武艺在伯仲的高手之间的对决中,但至于谁能胜,谁会败,又有什么重要的呢?

武松和鲁智深前半生颠沛杀伐,后半生青灯古佛,无疾而终,比起大部分死在征方腊过程中的梁山好汉,才是最让人羡慕的。

我是布衣之徐,和大家一起交流学习。


布衣之徐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武松和鲁智深都是壮汉。

武松身高体壮,一般人看到就害怕。

武松在十字坡酒店假装躺倒以后,两个伙计都扛不动他,要孙二娘自己来动手。

这样来看,武松身高最起码有1米85,体重可能接近200斤。

而鲁智深也是大胖和尚,但个子应该没有武松那么高,也是很强壮的。

至于两人武功如何,要看是拳脚还是兵器。

武松徒手搏斗,从没有打输过。

这也是很正常的。

一来武松身高体壮,属于今天那种重量级格斗选手。即便武松不会武功,普通人就算练过几年,也打不过他。

他身大力不亏。

更别说,武松的拳脚功夫还很厉害。

大家注意,武松单挑西门庆时,后者的拳脚功夫比他一旦不弱。

西门庆一招虚招,随后一脚就踢掉了武松拿着的刀。

但武松随后近身摔跤,两人力量相差太大,西门庆根本不是对手,被他一下子就摔倒楼下去了。

可见,在绝对的力量面前,技巧根本没用。

这是武松的力量优势。

二来武功武功高超,能够打败拳脚非常强悍的蒋门神等人。

大家注意,蒋门神也是壮汉,身高也有1米八几,力量未必弱于武松。

但武松的拳脚功夫很强,佯装逃走,随后几脚就将蒋门神踢到,干脆利落。

就武松和别人斗拳打架,一对一根本没人打得过他。

但鲁智深也不差。

大家注意,郑屠手持尖刀去杀手无寸铁的鲁智深,后者三拳就将他打死。

这种空手夺白刃的武功,是极少见的。

去行刺太守时,鲁智深敢于放下禅杖、戒刀,空手去杀他,可见徒手搏斗也是很强的。

但是,鲁智深并不很擅长拳脚。大家注意,鲁智深只要有备而来的打斗,都是使用兵器。

甚至在野猪林里面救林冲,也使用禅杖对付差役的水火棍。

可见,鲁智深对兵器更有自信。

这很正常,因为鲁智深和武松不同,他是职业军官。

而军人作战不会徒手,平时主要练习兵器。

鲁智深的兵器水平就极高,也没有打输过。

甚至1对2,鲁智深同生铁佛崔道成、飞天夜叉丘小乙,还打斗了近百招才落败。

大家要知道,崔道成、丘小乙都是很强的。

那个丘小乙,同史进一度打了个旗鼓相当。见崔道成被鲁智深打死,丘小乙吓的逃走才被史进杀了。

史进的武功也是极高的,可以鲁智深兵器武功比史进还要厉害的多。

相反,武松兵器就要略差一些,同人斗刀不多。

杀死的飞天蜈蚣之流,也算不了什么。

可以这么说,如果大家徒手搏斗,武松可能比鲁智深要强。

毕竟武松更高大一些,拳脚功夫也更强。

但如果正儿八经打仗,鲁智深则可以杀掉武松,鲁智深马上武功 更厉害。

武松的武功是江湖武功,而不是军事作战的。


萨沙


你去叫他们出来打一架不就知道了!


用户5539234113097


那就它俩干一仗就清楚了呀。


用户7106809524012


谈武松就不能不谈其赤手空拳打死老虎的故事,说鲁智深就不得不佩服他徒手倒拔垂杨柳的实力

两人都是狠人,但是如果两人同台竞技,下死手的话,那么究竟谁会率先被派去阎王殿报道呢?关于这个问题,许多人认为鲁智深作为力量型选手,显然对战同样以力取胜的武松,必定会更胜一筹,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任何花里胡哨的操作不是作为跳梁小丑,无疑还有可能加速死亡,真相果真如此吗?

咱们就综合历史事实,进而为鲁智深和武松来一场线上武力值大PK

关于武松,历史上关于他的争议也比较大,毕竟武松除了景阳冈打虎的故事,有关于他真正展现实力的机会并不多,正是没有与高手过招的机会,自然也就少了许多参考对象。

但是即便如此,也不可小觑武松的实力,武松作为混迹江湖的老手,套路手段绝对少不了,作为全面发展的选手,可以说对于武器从不挑,无论是啥子,几乎可以做到信手拈来的地步,不受武器制约。

关于鲁智深,我们对他的印象,就不得不停留在力量型武器上。

说起鲁智深“倒拔垂杨柳”,可让当时在场的人无不,倒吸一口凉气

作为天生神力的典范,块头大自然就有块头大的优势,脱下衣服,弯腰下垂,腰部用力,刚刚还树立在地上的绿杨树,瞬间就被连根拔起,好不令人惋惜。

同时又不得不为鲁智深的这一举动喝彩鼓掌,身边的泼皮众人立马跑来献殷情,跪拜磕头,怕是罗汉下凡。

再说武松景阳冈打虎当日,喝酒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十八碗酒下肚,再加上大块熟牛肉,将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豪放性格展露无疑,同时也从侧面反映武松力量非凡,有了酒壮胆,武松就把老虎当玩偶了,硬生生把老虎按在地上爆捶。

普通人要是见了老虎,别说有这般气力,怕是跑都来不及呢,一只手就能将其按在地上,还能抽出手抡拳头,雨点般挥舞六七十下,可见武松并不是仅有蛮力,还有耐力。

灵活性也丝毫不差,毕竟还要明白,即使树拔不下来,顶多丢个面子,武松要是稍有疏忽,命就没了,这样来看,显然武松的实力更强。

难道鲁智深真的就只是蛮力十足吗

当时鲁智深在瓦罐寺,遇到两个坏人,刚开始气势汹汹,抡起手中的家伙就招呼上去,对方知道硬刚指定打不过,就在躲闪途中不断消耗鲁智深,缺乏灵活性的鲁智深差点就着了道儿。

背后偷袭不成,反而被鲁智深一声吓得慌了神儿,毕竟双拳难敌四手,加上鲁智深一路上也并未饱腹充饥,能量消耗过大,自知撑不了多久,也就打算明哲保身,借机溜走了,有客观原因拖累,但是也不得不承认,鲁智深在耐力方面不如武松。

再拿“武松血溅鸳鸯”楼和“鲁提辖拳打郑关西”作对比

这也是两人最合理公平的一场比较,武松当时心中是有恨意的,当时武松孤身一人打趴十八个人,也不禁让身边的人胆寒,鲁智深当时拳打镇关西,就没有武松这样威风了,只能说是绝对的实力碾压,并不值得称奇。

比起社会经验武松明显更加丰富

就在但是孙二娘想要下蒙汗药给武松,却不料人家警惕性极高压根不喝,鲁智深就不一样了,傻乎乎的憨样儿一次就给搞翻了,要不是看他块头大,在社会上有名气,哪里会提前给解药。

尽管两人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较量,但是我相信只要有机会,鲁智深与武松的较量必定毫无悬念,如果下赌注谁赢的话,我愿意全部押武松!

毕竟武松综合实力有目共睹,远比鲁智深的蛮力要来的实在。


历史红尘


可以的,鲁智深是水浒传中少有的好汉,义大于天,为了打抱不平,不惜背上官司。在梁山上坐步军第一头领的位置,自然本事少不了,单说倒拔杨柳,足可以看出鲁智深神力惊人,甩武松几条街,师出同门,鲁智深是他师傅真真的教过的,武松只是被点拨了一下,另外鲁智深也会醉拳。能坐这第一把交椅,肯定有他的过人之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