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面对固执不听话的孩子?

亓槭


按说因势利导是比较合适的,但是到了跟前,就忍不住了,我的外孙不到五岁,特别逆反,如果耐着性子和他说话,基本还可以,但他也是一个独立的人,有思想,有时候真的无能为力。


用户青之


固执不听话的孩子很多都是被我们大人纵容和惯出来的。一俩岁时看到他们小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比如说他(她)要 上桌子上坐,不给就哭,于是就认为还小不懂事坐吧。等到四到五岁跟出街玩要买玩俱了,不买就哭滚地上一直到买为止,一次次这样下去形成习惯成自然。孩子从小就不能有这种坏习惯,哭就哭别管他,,滚地上就滚不怕丢人谁家都有孩子。在孩子发脾气的时候你怎么说都没有用,除非能满足他们的要求。所以要等到他们安静下来一对一教育讲道理,趁孩子还小要有耐心慢慢帮他们改正过来。如果长大了才教育,那是人们常说的,牛角掰得直,也是白费一身力。


老佛爷166613041


孩子们固执不听话,与我们的矛盾越来越多,说明他们长大了,有了他们自己的思想,有自己对事物的理解,有了自己的处理方式。

有时候我们因为一瓶水、一粒豆、一道题而怒火冲天,我们抬高嗓门,喝斥,甚至威胁,可孩子偏偏是“峥峥铁骨”。孩子逐渐地长大,他们不想再事事被父母安排控制,就想要一些自主权。这时候如果父母还是事无巨细地操控孩子,那么他们反抗的情绪就起来了,在我们看来,就是固执,就是不听话,其实孩子有时候心底知道父母说的是正确的,可是他更愿意遵从他们的内心,他不想听你讲道理,他只是想表达自己的情绪。

总之,大多数情况我们拧不过孩子,我一直想追寻一个与他们和平共处的方式。

我们期待听话的孩子,可孩子们多希望有个“听话”的爸爸妈妈。可能生活压力大,可能我们着急忙完手边的事去做别的工作,可能频繁地讲解同一道题让我们浪费了好多时间……我们从不怀疑自己对孩子提出的要求是否正确,是否合理。在我们的潜意识里,孩子和我们的关系从未真正的平等。

我们的权威“统治”不了他们了,他们长大了,不如,我们试试做个“听话”的父母。

听懂孩子的心思太重要了,我们需要放下焦虑,听听孩子的心声,不要把他们事无巨细地都控制在我们手里,“不听话”就像是枷锁,积累太多,孩子会发展为一种消极的偏执。

让我们从内心将生活慢下来,试着与孩子做朋友,与孩子平等地交流;适当放开紧攥的手,让孩子表达出来他的内心;更让我们对孩子多一点温柔,多一点耐心,多一些陪伴!


零点客栈



W雨亭



诗意人生Y


我来分两个方面回答

①小孩在每个成长阶段都会有个叛逆期,比如他会不听话,乱发脾气。这个时候需要家长去问下小孩为什么乱发脾气,用心去沟通,多做情感引导。假如说了很多还是在那乱发脾气,我们可以以退为进,不去睬他,等他冷静下来再去跟他谈谈,真的很有用的。我家仔仔有时候不听话,乱发脾气会在事后主动来跟你道歉

②所谓的小孩不听话应该都是家长让小孩做了他不感兴趣的事情。反之你让他去看电视,打游戏等一些他感兴趣的事那他肯定听话的。这个问题的本身还是要让家长培养小孩的兴趣,这个需要家长耐心和全程参与,多用鼓励的话语,多用小孩感兴趣的方式。比如我家仔仔在30个月的我培养他识字的兴趣,我会用讲故事,打牌,抢字游戏等一系列他感兴趣的方式不断重复和加深对文字的认识!



仔仔牵着我去旅行


所有的看似“不听话、固执的孩子”背后往往都有一个家庭成因,只有解决了这个因素,孩子的问题才会迎刃而解。

接下来,尝试从父母的角度来看看对不服管教的孩子究竟该怎么做?这些方法被我所观察验证,对确实有效。虽然,它不能防止淘气的孩子偶尔犯错,但可以帮助您运用爱心和耐心,将那个调皮捣蛋、惹事生非的孩子从麻烦角色中转换过来。关键是父母首先要有转变的意识,能认真去做这些细节。

父母要有“说到做到”的坚定

如果从1到10代表正确管教孩子的重要程度,(数字越高表明越重要)那说到做到、言行一致就可以用10来表示了!为什么要这样做?说到做不到、言行不一的父母会把孩子变成投机主义者。因为他知道怎样能逃避惩罚,知道如何应对不坚定的父母。但当他知道您一定会在他做错事后怎样做时,他就可以预测那种行为的后果,自己控制自己。

其中关键的部分是家长不要心软,不要在“只此一次,下不为例”面前让步。总结出您认为重要的规矩,定好无论何时他们破坏这些规矩都会出现的后果,然后,将这些统统告诉孩子。例如,您要带他逛超市,告诉他不要乱动商品,并告诉他违反的后果是什么,如果他犯错,就按说的来惩罚他。

父母不要当众轻视孩子

大声喊出孩子的名字或下一个定论(像“你真是粗心大意”)是最无效的方法,只会伤害他的自尊心。

为什么要这样做?孩子并不会因为您惩罚了他,就从自己做错事的感觉中解脱出来。这样的感觉也许会过去,但反复当众的批评(“为什么您总对别人这样不友好”)会产生消极的感觉令其挥之不去。

您要相信孩子,暗示他有能力做得更好。最终,也就促进孩子做出了更好的行为。孩子的潜意识里会这样想:“如果做了正确的事,我会感觉很好。如果通过做这种事我能得到很好的感觉的话,下次我还想再这样做。”

带着赞赏去教育孩子

管教的正确含义是“教”。如果您只是通过惩罚来管教孩子的话,您就会失去给予孩子正确引导的机会。例如当孩子收拾好玩具,您通过赞赏的目光这种具体方式提醒他,同时希望他怎样去做细节,必要的时候示范一下,效果反而会更好。

您一定要认定一点:孩子自己也想做“好”孩子。可是同时他也渴望受到别人的注意。如果只有当他把玩具扔向小朋友时才能引起您的注意……那真是件糟糕的事情。当孩子把一件事做得很棒时,要多关注他,多给些鼓励和赞许,这会激励他下次做得更好。

您不必因为孩子说个“请”字就大加赞许,但表扬他的时候应更具体些,不要只是泛泛地说:“做得好。”而应该说:“今天的衣服很整洁、干净,非常好。”这样,孩子就会知道什么样的行为您会表扬他,以及原因是什么。表扬就是表扬,避免在表扬中添加任何附加的话,说出类似:“你把房间收拾得很整洁,为什么你不能每天都做到呢?”这种貌似表扬实为批评的话对教育孩子没有任何好处。

父母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大喊大叫、摔门、态度粗暴……很少有家长可以夸口说在管教孩子时从没失控过?只是,我们多数都会在事后为自己的行为感到后悔。失控的怒火会影响您管教孩子努力的成果。一旦他习惯了您的这种教育方式之后,会将您的话当作耳边风,慢慢就会变成您的批评或表扬他都听不进去了。

用冷静、平和的语调对孩子进行管教,会让他感觉到您的教导是客观公正的,并且,他也愿意带着极大的兴趣去做到您对他的要求。

即将发怒前从1数到10,或是深呼吸几次,如果这些方法仍无济于事,最终您还是对孩子发了脾气,记住事后要真诚地向孩子道歉,告诉他,您也会犯错,但您能承认并改正错误。

认真的说明后果,并让孩子记住因果关系

“后果”这个词已经被理解为如果你不停止做这事就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告诉孩子,后果,就是任何一种行为的结果—惩罚或是奖励。

给孩子加深这种“原因和结果”的观念:做什么事情是由自己决定的,这样会教给孩子一种责任感。有一部分孩子对后果的意识不强,只想着现在干什么,缺少提前的预判,如果让一个孩子从感性的场景里面获悉理性的后果,那么,下一次再处理一些完全陌生的事件时,会有这个后果意识提醒他,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养成一种习惯,在对孩子提出要求后向他解释一下原因,并偶尔对他的行为给予奖励。譬如,在去冰激凌店的路上,您可以说:“今天你表现很不错,我请你吃点东西。”当必须要采取惩罚措施的时候,也要将其与导致这种惩罚结果的行为联结在一起。卢梭有过一个自然后果法的案例,若打破了玻璃,什么也不说,就让孩子站在破窗前感受窗外寒风的凛冽,具体站多少时间你自己把握,卢梭那个时代让孩子站半天,都快冻僵了,现在估计不能这么做,但站一会,感受一下这个后果应该没问题。

亮明您的价值观,不能含糊其词

家长管教孩子,目的都是为了将一个好孩子抚养长大成为一个好人。尽管我们都同意一个好人应具备的品质:诚实、尊重他人、宽容、慷慨,但实际上每个家庭侧重的都不尽相同。最重要的您要考虑到,您希望孩子学到怎样的价值观,这也是教育孩子的一部分。

现在的孩子被外界大量不好的信息所影响,像什么“成年人很虚伪”,“及时享乐”,包括昨天那片被热传的爷爷奶奶暑期培训孩子不吃亏教育……所以,我们要时常将我们认为正确的信息传递给孩子,以免他们在良莠不齐的社会中迷失了方向。

按您的价值观排列您的教育方式,假如您试图向孩子传递一种“家庭成员间应有一种互相照顾的责任感”,请在为孩子做了些琐碎小事就予以奖励前深思一下,这种奖励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方面的,并在措辞中表现出来。

最后,当孩子将家长的价值观逐渐演变成他们自己的价值观,这就完成了我们管教孩子的终极目标——将对孩子的教育变成孩子的自我约束。

当然,以上任何一点都可以继续阐释开去,限于篇幅,这里不再展开。望各位家长留言讨论,互动起来。

想要教宝宝学汉字的看过来~安利这款非常好用的识字软件【猫小帅学汉字】,将识字当做游戏,让宝宝轻轻松松学会汉字!


嘿呦喂哦


您好,很高兴能回答您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我有一下看法
第一,分析原因。重要的一点就是需要家长了解孩子固执不听话的原因。或者是喜欢玩游戏,或者是喜欢一些别的事物。孩子的世界总是丰富多彩的,固执与不听话的总结点源于跟父母的想法不一致,父母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孩子真正的需求是什么?在满足孩子的小部分条件下,将孩子朝向正确的方向引导,这才是正确的做法,当代大多数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是固定式教育。我曾在一篇报纸中看到,同样是大雨天,外国爸爸扯着孩子一起淋雨回家。中国爸爸把伞留给自己的孩子,自己却湿透了。结论便是,同样是爱,方式却有所不同。我们中国的家长对孩子的爱是不用言语的,默默无闻的,无私的,同样也反应了一个问题,孩子过于依赖父母,甚至他们会认为这种爱是本来就应有的;而外国父母给孩子的教育是开放式教育,他们的爱也许不像中国家长那样默默无闻,但无疑也是对孩子的一种锻炼。所以,我所要表达的是,孩子的固执不听话固然有原因,家长一定要分析原因,从源头入手。


第二,采取措施。孩子是因为贪玩而不听话,那就要在给孩子适当满足情况下,给他施加一定要求而不过分,或许说,让他感觉他能完成这个小任务,完成就可以玩了。大一点的孩子,可以说有的孩子进入青春期容易固执不听话,这时候,家长一定不要跟孩子对着吵,一定要在理解孩子基础上理智解决问题。家庭会议有必要隔一段时间进行,分析之前的做法,考虑以后的计划,再大一点应该成人阶段,应该是孩子婚姻阶段,这时候,您要好好判断对方家庭,再给孩子提意见,一般民主讨论最好。
第三,总结评估,对问题采取措施,完成后进行总结,避免下一次犯同样的错误
我的看法是这样,谢谢浏览!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72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3ce000d6b1cb8e68586\

敏豆姑娘



凤146983974


我只知道孩子所有的错误都是大人犯的,从婴儿到幼儿,你是否给他一个好的性格,让他知道对错,这是原始积累。从幼儿到少年,耐心细致的陪伴,时时纠错扶正是人生宝贵的一环。从少年到成年,良好的沟通和相互尊重,相互影响至关重要。还有一句话,你要丧送一个孩子,请给他一部手机,你要毁了孩子的一生,请过度喂养,让他从小无节制,肥胖到啥啥不行,只剩下发脾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