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疫情每日新增数量已经逐渐下降,但北京却加强了防控力度呢?

七邻八碎


当前,全国除了武汉以外,其他各省市新增确诊病人明显下降,特别是作为大都市的北京市来说,截止到2020年2月20日,最新的新冠肺炎确诊人数为396人,治愈169人,死亡4人。说句实在话,作为全国的大都市之一的北京市,这次疫情防控工作做的如此之好,归功于有坚强的领导,归功于老百姓的密切配合,相比于其他城市来说,疫情管控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效果。

但是,随着全国各地陆续解禁解封的开始,大量的返工潮将会有一个人流高峰,各企业,公司将陆续复工。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文化的中心,返工人流必不可少。所以,在目前疫情逐步减少的情况下,返工潮的人流将会越来越多,所以北京加强严控是完全有必要的。

钟南山院士早前曾说过,我国的这次疫情的峰值将出现在二月中旬,四月以前有可能结束疫情。这就说明我国的疫情还远没有结束,任重而道远,决不能因为目前疫情的逐步下降而掉以轻心。


快乐老哥


北京目前一些公共场所像超市、健身房、餐厅等均已经开放。企业也在有序复工中,确定身体健康的部分人已经返回工作岗位。所以说,根据目前疫情的实际情况,为了兼顾经济效益和疫情防控,疫情防控的措施也是有所放缓。

目前北京疫情防控措施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1、进京人员

对进京人员严格登记行程、身体状况、居住地址等,进京先居家隔离14天确认身体状况。

2、加强公共场所管理

对餐厅、咖啡厅、超市、健身房等公共场所,严格控制客流量,按照人均占有2平米的容量计算最高顾客流量,避免人群过度拥挤。

营业场所应该加强通风并加强消毒,扫码或测体温进以确定是否准入,进入公共场所需佩戴口罩。

3、注重工作人员健康监测

建立工作人员健康监测制度,对商超等公共场所或复工企业的员工进行健康监测,包括体温、是否有干咳、咳痰、乏力等症状。工作时应注意卫生并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

如果有发热、干咳等身体异常症状不得上班。

以上仅仅列举了部分公共场所的基本预防措施,各小区、企业、门店等公共场所可能会制定更为细致、严格的防控措施。

北京对人员健康状况以及公共场所消毒等的管理较为严格,主要是因为复工、复学之后,北京的人流量会变大,在防控措施放缓后,人们接触的机会大大增加,如果这时候因为准入及监管措施不到位,就容易导致有“漏网之鱼”形成大范围传播。所以,不到完全控制,防控措施不敢松懈。



鲁南制药健康公告


首先,作为一线城市,都会遇到这样的大考,本来流动人口就多,再加上复工潮到来,疫情反弹的隐患就会出现。

其次,现在最闹心的不是已知的,再怎么多也不怕,怕的是未知的,隐瞒不报的最可怕,北京、广州的类似病例已经出现了,如果控制不住也是灾难性的。

第三,大家都憋坏了,都在蠢蠢欲动,比如超市什么的,有些已经人满为患了。还有人已经不戴口罩了,都是危险的苗头。

第四,还有一怕就是病毒变异,变成超级病毒,就麻烦了。


大洼学者


现有疫情严重程度的报道,都是基于确诊人数,如果基于城市人口占比来衡量,北京市是仅次于湖北的全国疫情最严重的地区。

我根据各地人口占比进行了相关统计,包括全国十大疫情最严重城市,关注我就能看到。



震巽咨询Ansen


返京人员太多,明显大街上逛的人多了起来。很多人也放松的警惕满不在乎了。隐藏的病人四处游荡(病情较轻的不以为然)后果很严重!这也是被有些人低估了他的严重性。



银海妞5


西城区人民医院、区委等几起聚集性病例出现太可怕了,加上复工以后疫情会出现反弹,所以管控措施更加严格。对于普通人而言不能因为数据下来了就放松警惕,该不出门还要继续在家闷(刚才随便往楼下看了一眼,四个人有三个没戴口罩[发怒],这么严重的疫情都没有让这些人产生敬畏之心),什么时候前线的医护人员脱掉防护服什么时候疫情才真正结束!


孙震98


北京市重视植树造林,山区造林,平原造林声势浩大。北京市重视卫生事业。市府直接投资各个区的卫生事业。大村七八个保洁员,小村五六个保洁员。新式厕所全部投入使用 一厕一个保洁员。疫情防控排查登记做的好。民政救灾帐篷,测温计,电暖器,暖壶,开水,方便面,水果等物资保障到位。


喜果W1


由于这个新冠病毒传播的非常迅速,因此越是到关键的时期,越是要小心谨慎,切记不能疏忽大意。虽然感染者数量每日都在下降,但是疫情还是在传播。因为我们的严防密控,病毒不像初期的那么爆发式增长。说明我们的措施行之有效,但是现在还不是放松警惕的时候,我们还要继续提高警惕,继续全民联防。

万众一心,我们必将战胜病魔。

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