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国是如何建立的?

好奇熊0304


渤海国创建于武则天武周时期,存在了229年,被唐末五代兴起的契丹辽国所灭,曾经繁盛一时,被称为海东盛国,是中国东北亚地区继高句丽之后出现的第二个比较强大的政权。

渤海国是利用武则天的错误才得以立国

渤海国是靺鞨人创建,这是自古以来就生活在白山黑水之间土著居民,商周时期叫肃慎,也就是后来的女真。当年唐高宗李治灭亡高句丽之后,作为惩罚,把依附于高句丽的一部分靺鞨人西迁到了营州(现辽宁朝阳),在这里生活了近三十年。

之后武则天篡唐建立武周后,营州附近的契丹等族反叛,声势浩大,攻占了周边多个州郡,武则天镇压不力,后来借助后突厥力量才得以平叛,史称营州之乱。

靺鞨人参与了这次叛乱,在大势已去之后东逃,途中在武周军追击下损失很大,新的靺鞨人首领大祚荣在天门岭击败了追击的武周军,才得以稳定局面。

之后武则天和后突厥关系破裂,契丹被镇压后投奔了后突厥,中原和东北靺鞨人势力之间被契丹人分隔,武则天就无法再次派兵讨伐这些叛逃的靺鞨人。借此机会,大祚荣不久之后成立渤海国,初期叫“震”国。

武则天的武周时期周边情况很是不理想,一直在与吐蕃、后突厥进行战争,而且败多胜少。大祚荣立国之后,先依附后突厥成为藩属国,又投奔了新罗,周边各个势力都没有对大祚荣用兵,这才使渤海国、当时的震国得以修生养息并逐渐发展起来。

所以说,渤海国成立是由于武则天当时对各羁縻势力统御不力,并且用人失误错过了平息战乱的最佳时期,才使小事变大事,大事变成子孙后代也解决不了的大问题。

(靺鞨人抢婚传统)

渤海国和唐王朝从建立关系到敌对,再到恢复友好关系

渤海国初创的时候丝毫没有与中原政权为敌的想法,依附后突厥和新罗也都是为了自保。后来武则天退位,唐中宗李显派遣使者找到了大祚荣,大祚荣内附唐王朝,并派遣质子到了长安表示诚意,当然,可能也派人到了后突厥或者新罗,毕竟古人儿子多,再有几个大国也够分。

之后唐玄宗时期,渤海国大祚荣接受了唐王朝的册封,正式成为大唐羁縻国,其领土设立了忽汗州都督府。这就出现了一个怪异的情况,渤海国同时是后突厥、唐王朝和新罗的属国,而新罗又是唐王朝的属国,这就是大国夹缝中小国的无奈。

随着唐王朝和后突厥冷战日益激烈,当时大唐正走向盛世,而后突厥日益衰落,虽然双方没有爆发直接军事冲突,但对周边势力的争夺更加激烈,尤其是东北和外东北地区的契丹、渤海、室韦和黑水靺鞨。

黑水靺鞨之前依附后突厥,后来派人到长安请求内附,唐玄宗李隆基接受,在黑水靺鞨领地设置了黑水都护府,把唐王朝的势力范围扩展到了外东北黑龙江下游地区。而这时唐玄宗为了让渤海国从东方压制契丹,把安东都护府从辽东撤回到了中原,这就给渤海国新任国王大武艺一个错误的信号,以为唐王朝与后突厥争斗失利,并要放弃辽东。

大武艺作出一个错误的决策,在大国之间选边站队,并且选择了后突厥,渤海国开始与唐王朝发生冲突。冲突的理由就是黑水靺鞨,这个与渤海国同是靺鞨一族,与大唐并不直接接壤,大武艺把黑水靺鞨视为自己囊中之物,不想让黑水靺鞨跳过自己与大唐直接联系。大武艺这个决策内部也没有达成共识,曾在大唐做质子的他的弟弟大门艺激烈反对,反对无效后投奔大唐,史称“大门艺奔唐事件”。

之后大武艺变本加厉,出兵制服黑水靺鞨之后,海陆两路入侵大唐,虽无战略胜利,但也对大唐造成一定伤害。在李隆基发现需要重视渤海国这个边陲小国的时候,发生了后突厥内乱、可汗和权臣自相残杀而死的突发性事件,大武艺立刻意识到自己选择错误,态度发生了180度转变,开始与大唐亲善,并捉拿了后突厥的使者送到长安,双方关系恢复,并一直持续了多年。

(中晚唐的唐朝疆域)

唐王朝中后期,渤海国乘大唐战略收缩,占领了辽东之地

安史之乱时,渤海国没有参与,得到唐王朝的肯定,升格为渤海郡国,双方一直维持这中关系。渤海国虽然对唐王朝称臣,但内部保持了较强的独立性,国主在国内也被称为皇帝,并依靠与唐王朝和周边新罗、倭国贸易取得经济上的发展,被称为海东盛国;

唐王朝中后期,在辽东地区的统治日益薄弱,渤海国乘机逐步扩张到了辽东地区,这也是渤海国最强盛的时期,周围无论是大唐、回鹘还是新罗,都没有对渤海国用兵,保持了这一地区近200年的和平。

五代十国期间,契丹辽国兴起,灭亡了渤海国,出兵理由之一就是当年营州之乱时渤海国人背叛了契丹先行逃走,历史绕了一个229年的圈,又回到了原点。

(渤海国开国国王大祚荣)

最后要强调两点:

第一,渤海国立国时是以靺鞨人为主,其他还有汉族、契丹等各族人参与,也包括被灭亡的高句丽人,但不能说渤海国与高句丽有血缘或文化上的传承,它们是两个各自独立的政权,更不用说高句丽和后来的高丽同样几乎没什么关系;

第二,渤海国是中国古代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政权,虽然有一定独立性,但属于唐王朝的藩属国或羁縻势力,受中原文化影响很深,是中国古代历史的一部分。

用数学和工程的思维方式去解读历史,妄图以古喻今。理工男读历史,欢迎关注和讨论。


理工男读历史


一提起东北历史,大家都会想到赫赫有名的两大王朝——金与清,其实在东北历史上曾经还出现过一个文明程度非常高的封建王朝,它就是渤海国。


一、渤海国建立的时代背景

粟末靺鞨

靺鞨名称最早出现于北齐,包括数十个部落,其中主要的有七个。粟末部分布在最南部,靠近内地和高句丽,受之影响飞速发展。隋朝建立后,粟末臣服于隋朝,与隋确立了政治上的从属关系,隋炀帝时,粟末靺鞨曾随朝廷一起攻打高丽,立有战功。唐朝建立后,在粟末靺鞨所居住地设立了燕州,首领任突地稽被封为燕州总管。

营洲之乱

营州是唐帝国在东北的军事重镇,所辖地区民族成分复杂,除了汉族人以外还有契丹、高丽、突厥等民族,因此民族问题比较突出,并且多由此引发战乱。


696年,契丹地区发生饥荒,契丹首领向营州都督请求救济,但是营州都督赵文刿非但不予救济反而肆意凌辱契丹首领,引起契丹人不满,契丹民众起兵反唐。6月16日,契丹人在营州叛乱杀死了赵文刿,几天时间叛乱队伍就发展到数万人,武则天派兵讨伐,双方在西硖石黄獐谷交锋,唐军大败。


唐军重整旗鼓后与突厥可汗约好,南北夹击契丹叛军,契丹打败,残部逃走后继续战斗。不久,契丹人攻占了冀州,杀死了刺史,整个河北为之震动。之后契丹人曾一度占领幽州和赵州,最终叛乱被杨玄基平定。契丹人的反唐削弱了唐王朝在东北的统治,给靺鞨族上层建立地方政权创造了有利的时机。



渤海政权的建立

震国的建立

在契丹叛唐时,粟末靺鞨参与了反唐活动。平乱期间,武则天为了瓦解反唐队伍,收买靺鞨贵族,封其首领乞乞仲象为震国公,另一位首领乞四比羽为许国公。但是乞四比羽拒绝封号,乞乞仲象与乞四比羽率领粟末靺鞨和部分高丽人离开营州,度过辽河,向靺鞨故地进发。


武则天命令契丹降将李楷固追杀粟末靺鞨,双方在辽河东岸相遇,因寡不敌众,粟末靺鞨惨败,乞四比羽被杀,部众离散,乞乞仲象也已死去,乞乞仲象的部众由其子大祚荣带领,并收集乞四比羽部众,逃到天门岭(即今张广才岭),不久李楷固追奔而来。698年,大祚荣在天门岭击败李楷固,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此役后,大祚荣开始在今吉林一带发展自己的势力。唐朝想再度集结力量试图消灭大祚荣,但此时突厥再起,698年东突厥占领了唐朝的北部四州,切断了东北与中原的通道。大祚荣利用这一时机,建立了政权,国号震,自立为震国王。



受唐册封,改称渤海

震国建立后,由于唐朝一直忙于应付东突厥,无暇顾及大祚荣的建国活动,使得大祚荣获得了一个较长的和平时期。705年东突厥与唐朝关系缓和,唐中宗派使臣前往震国招抚。大祚荣欣然接受,双方实现和解,为表诚意大祚荣派次子门艺入侍唐廷。


706年东突厥再次起兵犯边,唐损失惨重,使命不达。713年唐朝再次谴使册封大祚荣为左骁卫大将军、渤海郡王,因其所辖之地称忽汗州,遂授忽汗州都督。受册封后,大祚荣去掉靺鞨之号,专称渤海,忽汗州都督府也称渤海都督府。至此渤海国成立,出现在历史舞台上。



渤海国建立后,社会经济、文化有了显著的进步,矿冶与金属加工业、纺织业、陶瓷制造业、建筑、佛教文化、诗歌都小有成就,一度被誉为“海东盛国”。公元926年渤海国被契丹所灭,渤海国历史告一段落。



参考文献

《东北历史》米大伟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历史研习社


素有“海东盛国”之称又神秘无比的渤海国曾是唐朝时期东北部的一个夷狄政权,从武则天时期开始建国到五代十国时期契丹的耶律阿保机将其灭亡,共存在了二百多年的时间。它和新罗一样都是大唐的附属国,但又比新罗的自治程度高。一度称霸东北地区,但在时间的荒漠中,渤海国最终还是消失无踪。

在被契丹所灭后,曾数次起兵反抗,终还是被镇压了下去,能够成为国家存在过的见证的文字并没有流传下来,以至于渤海国成了一个神秘的存在,能记载其简略历史的也就只有两唐书和日本的一些记载。正因为记载太少,很难窥其原貌,即便是已知的一些记载,也是存在着不少争议。因此所有围绕渤海国的一切都还只是个大概,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渤海国是个以靺鞨族人为主体的政权,其建国是在武则天时期,开创者是大祚荣,大祚荣隶属的靺鞨部落曾依附于高句丽,在大唐灭掉高句丽之后,李治将大祚荣的靺鞨部人迁到了营州统一管理,营州聚集了很多部落的人,算是一个杂居地。在最开始,这里还算是比较平静,但到了696年,发生了著名的营州之乱。<strong>

当时契丹闹饥荒,营州都督赵文翙不肯接济,契丹大贺氏部落联盟首领李尽忠联合妻兄孙万荣起兵反武,他们很快就占领了营州,这次叛乱对武周政权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武则天派出的第一支平叛的军队几乎全军覆没,而到了第二年以王孝杰为首的精锐孤军深入攻打契丹,因为援军不至而大败。

武则天平定这次叛乱用了两年的时间,还是联合后突厥才终于平定了营州之乱,但是东北地区的很多部落却失去了控制,乞四比羽与乞乞仲象率领靺鞨人逃往辽东,即便武则天采取招抚手段封两人为许国公和震国公,但是两人拒绝接受,依旧继续逃亡。在两人相继去世之后,乞乞仲象的儿子大祚荣率领靺鞨族人在天门岭打败了唐军。

当大祚荣跑到东牟山的时候,依靠地理优势,又加上依附于后突厥,终于建立了震国,这就是后来的渤海国,大祚荣自称震国王。初立的震国还是比较弱小的,只是大祚荣与后突厥和新罗建立了联系,为震国的发展提供了喘息的机会,并很快发展成一个不小的国家,有人口十万户,有疆域五千里。东北接黑水靺鞨,西联后突厥和契丹,南接新罗。

唐中宗时期,大祚荣向唐称臣,开始接受大唐的册封,正式成为大唐的附属地。唐玄宗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在其辖地设忽汗州。大祚荣去世之后,其子大武艺继位,即渤海武王,继续接受唐玄宗的册封,但在治内实行自治,因为山高水远,大唐也只能任由大武艺如此。但是大武艺注定是一个强势的人,在他统治期间大肆扩张领土。

后来黑水靺鞨归顺了大唐,这引发了大武艺的恐惧,害怕大唐和黑水靺鞨联合夹击其国,于是准备出兵讨伐黑水靺鞨,出兵的将领定为大武艺的弟弟大门艺,不过大门艺曾经作为质子在长安待过一段时间,对大唐产生了深深的畏服,因此不愿意开罪大唐,兄弟两人决裂。大门艺入唐,大武艺则试图联合日本和契丹攻打大唐领土,并试图刺杀大门艺。

不过大武艺进攻大唐并不顺利,最后决定谢罪退兵,大唐和渤海国又恢复了友好的宗藩关系。大武艺去世之后,其子大钦茂继位,即渤海文王。如果说渤海武王主要的功绩是扩张领土的话,那么渤海文王的功绩则是仿照大唐的制度建立中央集团统治,实行五京制,设三省六部,发展经济,加强与大唐和日本的友好往来,让渤海国的发展蒸蒸日上。

唐代宗继位之初,下诏升渤海为国,即渤海国,而大钦茂为渤海国第一位真正被大唐册封的渤海国王,自此,渤海国真正建立。


尚宫女史


说到渤海国,就不得不说起渤海国的主体粟末靺鞨。靺鞨本是满洲的祖先,而粟末靺鞨是靺鞨人的一个分支。隋朝时,居住在松花江流域的粟末靺鞨依附于高句丽,唐朝灭高句丽以后,粟末靺鞨迁移到了辽东一带受唐帝国的节制。

武则天时期,契丹背叛唐朝,而当时包括粟末靺鞨在内的靺鞨也跟着契丹一起搞事情,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营州之乱”。结果武则天这个千古女皇也不是个好惹的,直接派兵镇压,联合后突厥与奚人剿除叛乱。而后,武则天下令诛杀不肯接受唐朝示好的靺鞨首领乞四比羽,而粟末靺鞨首领乞乞仲象在逃亡途中,很不幸就病亡了。



人算不如天算,帮着唐帝国平定营州之乱的后突厥势力壮大,整个就膨胀了,也背叛了唐帝国,而当时的奚人与原本叛乱的契丹、靺鞨也沆瀣一气。

不过乞乞仲象的儿子大祚荣是个识时务的俊杰,审时度势之下并没有参与叛乱,而是趁机建立了政权,称“震国王”,渤海国的基础由此建立起来。大祚荣在契丹、新罗、后突厥之间巧妙周旋,使得震国迅速安定了根基并且壮大起来,成为了东北地区的一个强大存在。



唐中宗复位之后,有意招安粟末靺鞨,所以派遣使臣进行册封。当时的唐朝仍旧强大富有,大祚荣再三考虑,觉得还是跟着唐朝有肉吃,很愉快的接受了册封。

唐玄宗时期,正式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将震国之地定为“忽汗州”,加授大祚荣为“忽汗州都督”。这是当时唐朝羁縻制度的体现,这个时候的“渤海”之号虽然已经出现,但充其量仍旧只是个部族。


唐朝时期,对于边夷之地施行特殊的“羁縻制度”。虽然这个时候的渤海已经成为不同于唐朝的藩国,不过按照唐朝的制度,依旧名不正言不顺。直到唐代宗时期,才正式将渤海升格为渤海国,而当时的渤海郡王大钦茂受封为真正的“渤海国王”。

渤海国到大钦茂时代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国”,与之前节制忽汗州的地域部族政权相比,地位也得到了很大提升。接受了大量唐朝文化的渤海国国力强大,成为当时东北亚一个不可忽视的存在,被称作“海东盛国”。虽然渤海对唐朝称臣,但与后来的越南一样,对内却仍旧自称圣人甚至皇帝。


澹奕


渤海国能建立一要感谢唐朝刺史赵文翙,二要感谢契丹,三要感谢突厥。总之,渤海国算是捡了大便宜。算起来,渤海国的建立者大祚荣和满族创始人努尔哈赤算是同源。不过大祚荣祖籍属于粟末靺鞨,努尔哈赤祖籍属于黑水靺鞨。

注:靺鞨是先秦时代的肃慎,以供奉“楛矢石砮”闻名。汉朝时,又改称“挹娄”;南北朝时,又称“勿吉”;隋唐时,才称“靺鞨”。不过此时的靺鞨已经分为七部:安车骨部(阿什河流域)、坲捏部(兴凯湖附近)、号室部(乌苏里江流域)、伯咄部(松花江拉林河流域)、黑水部(松花江、黑龙江合流处)、白山部(长白山地区)、粟末部(松花江鞨牡丹江上游,最靠近汉地的部落)

武则天时,营州(辽宁朝阳市)都督赵文翙刚愎自用,视契丹如奴仆,坐观其族饥饿而不赈济。契丹族李尽忠、孙万荣愤恨之余,旋即起兵攻杀赵文翙,开始武装反唐。除了契丹族外,和契丹比邻而居的靺鞨人也参与进来,武则天征发军队讨伐。契丹人一边设伏硖石谷(迁安),一边释放俘虏引诱唐军入伏。硖石口之战,唐军几乎全军覆没。武则天震怒之余,准备再次征发军队平叛。同时,东突厥可汗趁李万荣病死,率军袭击了契丹人。契丹人反应过来后,又召集残部突入河北地带,其兵锋一度波及今河间地区。这下,受到震动的唐朝毫不拖泥带水地集合17万军队立即开赴前线。两军再战硖石谷,唐军又败,契丹人一度入无人之境。

武则天乃再发20万军征讨契丹,但屡战屡败的唐军恐惧对敌,只是退守今安阳地区畏缩不战,契丹势力深入到今石家庄赵县地区。恰在此时,突厥人再次袭破孙万荣老巢。于是,汇同契丹人叛乱的奚族人叛变在后,唐军攻击在前,契丹人一路溃逃到今通州潮白河流域,孙万荣仅存数骑,被唐军追及斩首。平定了契丹人后,唐军一路深入,兵锋直指靺鞨人。靺鞨首领乞四比羽、乞乞仲象先后败死,只剩乞乞仲象之子大祚荣率残部窜逃。看到唐军紧追不舍,大祚荣旋即列阵天门岭。天门岭一战,唐军再次战败。

但对唐军来说,此战不过是小挫兵锋。正在唐军调集军队再次镇压靺鞨人时,突厥人再次对唐朝叫板。担心后路被断的唐军,不甘心地放弃了追剿大祚荣。利用这一机会,698年,大祚荣建立震国,自称震国王,定都今吉林省敦化县敖东城。直到703年,唐朝与突厥的关系再次缓和,大祚荣充分利用这一段三不管的“真空时期”召集散亡,壮大了力量。705年,武则天退位,唐中宗复位。大祚荣深知震国并非唐朝对手,只好选择臣服,并派自己的儿子大门艺入唐为质。此时唐朝的政局和国防并不稳定,故而唐朝也不愿在边疆生事。713年,唐朝派使者册封大祚荣为忽汗州都督,左骁卫大将军、渤海郡王。为了控制自己的统治,大祚荣从此废弃靺鞨称号,改称“渤海”。49年后,唐朝将渤海升格为国。


大福读史


史书记载:渤海国的开国之君大祚荣出自依附高句丽的粟末靺鞨部,靺鞨族是肃慎后裔、满族祖先。大祚荣所在的这支靺鞨部族因生活于粟末水流域,因之得名“粟末靺鞨”。这一部族与当时的东北亚强国高句丽关系很深:靺鞨族分为七部,而这七部中与高句丽有关系的只有两个——即粟末靺鞨和白山靺鞨。5世纪后期粟末靺鞨刚从北方迁移至粟末水流域,与高句丽政权因争夺土地而逐渐产生冲突,史书谓其“每寇高丽”。至隋朝前期粟末靺鞨在与高句丽的战争中逐渐处于劣势,8个粟末部落在首领突地稽的率领下逃往辽河以西,隋朝为安置他们,特地设置了辽西郡。

到了唐高宗总章元年(668年)唐朝派兵与新罗联合灭高句丽,此后为了防止高句丽政权复辟并有效控制高句丽遗民与临近的靺鞨、契丹、奚等少数民族,唐朝又强行将“粟末靺鞨附高丽者”徙居辽西营州(今辽宁朝阳),而大祚荣的父亲乞乞仲象(当时即为部落酋长)就在这部分粟末靺鞨人当中。乞乞仲象一家自668年被迁到营州到698年大祚荣率部众重新迁回“粟末故地”期间,在营州生活了近30年,乞乞仲象之子大祚荣正是在这一时期出生并长大成人。营州是当时唐朝(武周)东北的中枢重镇,除了大祚荣所属的靺鞨人以外,还生活着高句丽人、契丹人、奚人、突厥人等,民族问题突出,极易发生动乱。696年(万岁通天元年)契丹首领李尽忠叛周,杀营州都督赵文翙,是为“营州之乱”。事发后,武周女皇武则天派曹仁师统率大军前去镇压,被击败,其后周军联合后突厥汗国的默啜可汗,南北夹攻营州叛军,李尽忠战死。697年周军又联合奚人剿灭李尽忠残余势力孙万荣部,李楷固等投降,营州之乱平定,武则天改元“神功”,以示庆贺。

当时居住在营州的靺鞨人加入了反周行列,大祚荣的父亲乞乞仲象还被李尽忠授予“大舍利”的官职。李尽忠失败后,靺鞨人首领乞四比羽与乞乞仲象率营州靺鞨部众东奔辽东。武则天对他们采取招抚政策,分别封乞四比羽和乞乞仲象为“许国公”和“震国公”,赦免他们参与叛乱的罪行。但乞四比羽明确表示拒绝接受,于是武则天命令契丹降将李楷固等追击,斩了乞四比羽。此时乞乞仲象在逃亡中病故,大祚荣代父而立,率所部继续东奔。武则天派李楷固前往讨伐,穷追不舍。697年(神功元年)九月周军追大祚荣至天门岭,善于用兵的大祚荣借助天门岭的复杂地形,“合高丽、靺鞨之众”,大败周军,李楷固仅以身还。天门岭之战为大祚荣率领的东奔队伍赢得喘息时间。

698年(圣历元年)突厥默啜可汗与武周反目,攻入妫州、檀州、定州、赵州等地(今河北中西部),契丹与奚又依附于突厥,于是中原通往东北的交通道路被阻隔。大祚荣审时度势,在东牟山(今吉林敦化西南城子山山城,又说在今吉林延吉东南城子山山城或和龙西古城)建立政权,并以尊称“da(古通古斯语,即酋长)”,自创其姓大氏,自称“震国王”(一作振),是为渤海立国之始。从大祚荣建国的过程来看:自营州东奔是最重要的环节,而其东奔队伍的构成则是以靺鞨人为主,高句丽人次之,并夹杂有少量的汉人、契丹人等。这些人就是渤海立国的基础。大祚荣为了巩固震国政权,不但在建国之后便立即遣使与突厥结盟,而且又通好南面的新罗,巧妙地在强权林立的四邻之间斡旋,故在数年之间,势力得到了迅速发展。其疆域南接新罗,北邻黑水靺鞨,西连契丹、突厥,所属人民囊括了了靺鞨、高句丽、汉、契丹、奚、突厥、室韦等民族,有户10余万,胜兵数万,地方5000(一说2000)里,成为当时东北地区一支举足轻重的政治力量。

705年唐中宗复位,派侍御史张行岌招抚大祚荣。大祚荣接受招抚,向唐朝称臣,并遣次子大门艺随张行岌入侍,留为宿卫。唐朝准备进一步册封大祚荣,但“会契丹与突厥连岁寇边,使命不达”,故册封一事暂时搁置。唐玄宗李隆基即位后,于公元713年(先天二年)遣郎将崔忻摄鸿胪寺卿,前往震国,拜大祚荣为左骁卫大将军、渤海郡王,并且以其所统之地为忽汗州,加授忽汗州都督,此后“渤海”遂成为其新国号。崔忻将其册封大祚荣的事迹刻在都里镇(今辽宁旅顺)的一块石碑上,即“唐鸿胪井碑”,成为见证唐渤关系的重要物证。随着大祚荣受到册封、成为唐朝辖下的羁縻政权,新生的渤海国的安全得到保障,唐朝也缓解了东北的压力。大祚荣在位期间,先后6次派儿子或臣僚入唐朝拜,中原文明开始源源不断地输入渤海,促进了渤海经济社会的发展。719年大祚荣去世,“其国私谥曰高王”。随着大祚荣受到册封、成为唐朝辖下的羁縻政权,新生的渤海国的安全得到保障,唐朝也缓解了东北的压力。大祚荣在位期间,先后6次派儿子或臣僚入唐朝拜,中原文明开始源源不断地输入渤海,促进了渤海经济社会的发展。719年,大祚荣去世,“其国私谥曰高王”。唐玄宗追赠其为特进,并遣使吊祭。

大祚荣死后其长子大武艺继位,是为渤海武王。大武艺虽然也接受了唐朝的册封,但更注重自主性,不用唐朝年号而“私改年曰仁安”,并且“斥大土宇,东北诸夷畏臣之”。大武艺即位后发动一系列对外战争:征服了铁利、拂捏、越喜、虞娄等“东北诸夷”,特别是他对黑水靺鞨的战争,更是触及唐朝的利益。黑水靺鞨自722年开始归顺唐朝,726年唐玄宗以其地设立黑水都督府,并派遣长史监领。大武艺闻之大怒,认为黑水靺鞨私自通唐是要与唐夹攻自己,于是派弟弟大门艺与舅父任雅发兵征讨黑水靺鞨。大门艺害怕得罪唐朝,反对出兵,但大武艺一意孤行,演变成一场冲突,最后大门艺出走唐朝避难。

此后围绕大门艺事件,唐渤矛盾逐渐加深:727年大武艺派人东渡日本,试图结援日本以对抗唐朝、确保安全,此外亦与契丹结盟。完成准备后大武艺于732年水陆并进侵犯唐朝:水路由张文休率海盗直取登州,杀死刺史韦俊;陆路由大武艺亲率大军至马都山(今河北东部)一带,屠戮百姓。唐朝将领乌承玼、盖福顺等奋力抗击渤海入侵,新罗、黑水靺鞨、室韦亦发兵助唐,战争陷入胶着状态。在此期间,大武艺为打开局面,曾派人至洛阳行刺大门艺,但未能得逞。大武艺也意识到不能继续对抗唐朝,于是派大诚庆赴唐谢罪,唐玄宗下敕书予以赦免。其后大武艺撤兵,并送还唐朝俘虏,唐朝亦对其进行赏赐,唐渤关系终于恢复。

737年大武艺去世,谥号“武王”,其子大钦茂继位,是为渤海文王。大钦茂在位56年之久,期间渤海国势蒸蒸日上,对中原文化的吸收也进入了高峰阶段。大钦茂大兴文治,模仿唐朝典章制度,在中央设立三省六部,在地方设五京及府、州、县的建制,完善了渤海国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大钦茂在位时,渤海农耕经济发展,并加强了与唐朝和日本的商业贸易,其间遣使入唐49次,出使日本12次,访问使团不仅次数多,规模也大。在文化上大钦茂在即位第二年就派人入唐抄写《唐礼》及《三国志》、《晋书》、《三十六国春秋》等典籍,其后又多次派子弟前往唐朝学习。对外方面大钦茂继续保持与唐朝的宗藩关系,在安史之乱期间未贸然卷入,而是采取迁都上京以防叛军侵入、加强与日本联系等措施。762年刚平定安史之乱的唐代宗便下诏升格渤海为国,册封大钦茂为渤海国王,加授正一品检校太尉,作为对渤海的褒奖,使渤海的地位得到提高。同时大钦茂与日本亦往来频繁,不仅12次派使访日,而且日本也在758年首次派小野田守等人出使渤海。大钦茂虽对唐称臣,但对内使用自己的年号(大兴、宝历),甚至使用“皇上”、“圣人”等称呼。大武艺以来的自主政策得以继续维持下去。

793年渤海文王大钦茂去世。其后20多年间,渤海一度进入中衰时期,先后更换了废王大元艺、成王大华玙、康王大嵩璘、定王大元瑜、僖王大言义、简王大明忠等六代国王,其间政局动荡,屡有宫廷政变发生,废王大元艺即为国人废黜并杀死,大华玙、大元瑜、大明忠等亦可能因政变而即位或死亡。 818年大祚荣之弟大野勃的玄孙大仁秀即位,是为渤海宣王。大仁秀以后,渤海国势中兴,并步入全盛时期。宣王大仁秀重在武功,他曾大破新罗,迫使新罗退至浿江(今大同江)筑长城三百里;同时向北征服其他靺鞨部落如拂涅、虞娄、越喜等部,并打败了素称强悍的黑水靺鞨,将兴凯湖、乌苏里江流域直至三江平原置于渤海国的控制之下,于其地设怀远府、安远府,故史书记载“仁秀颇能讨伐海北诸部,开大境宇有功”。

830年大仁秀去世,其孙大彝震继位。大彝震时期进一步营建上京宫阙,并发展与唐朝和日本的经济文化关系,尤其与唐朝往来最为频繁,大彝震不仅14次派使入唐朝贡,并派遣许多留学生学习唐朝文化。唐朝也派张建章访问渤海,张建章受到大彝震的款待,回国后著有《渤海记》,详细记录了渤海诸王谥号、年号、官制、地理、交通、物产、风俗等情况,成为研究渤海国的珍贵史料。虽然当今该书已亡佚,但宋朝欧阳修编的《新唐书》内容多参照该书,使渤海的状况能较详细地被记载下来。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渤海诸王的谥号、年号仅在大彝震之前保留,而大彝震以后则失传了。大彝震于857年去世,以后又经历了大虔晃、大玄锡两代王,渤海国的文化日臻成熟,被高度评价为“海东盛国”。


鸿鹄高飞一举万里


渤海国创建于698年,灭亡于926年,创建者为粟末靺鞨族首领大祚荣。渤海国立国二百二十九年,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堪称中古时期的东方明珠,享有“海东盛国”的美誉。

渤海国的建立,应该感谢契丹部族,正是契丹对大唐王朝的反抗,才给大祚荣和他的粟末靺鞨人提供了建国的机遇。

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五月,契丹人因怨恨唐营州(今辽宁朝阳市)都督赵文翙的欺凌压迫,在首领李尽忠及其妻兄孙万荣的领导下愤然起而抗争。契丹军一举攻占营州,杀死赵文翙,李尽忠自称无上可汗。契丹人叛反,居住于营州的粟末靺鞨也加入了反唐行列。

粟末靺鞨先人为生活于白山黑水的肃慎人,为隋唐时靺鞨七大部之一。粟末靺鞨位居七大部最南,地处徒太山(一称太白山,今长白山)北、依粟末河(今松花江),南与高丽为邻,西接契丹,大体分布于以今吉林省吉林市为中心的松花江中游地区。粟末靺鞨有胜兵数千,强悍骁勇,常与高丽发生战事。隋文帝时,首领突地稽率千余家移居营州。唐高祖时,突地稽归附大唐,被封为蓍国公,唐太宗时赐李姓。此后,粟末靺鞨一直同大唐保持密切关系,每年都朝贡不断。

契丹联合粟末靺鞨等少数民族反唐,气势挺猛。铁腕女皇武则天加派兵力进行镇压。粟末靺鞨首领乞乞仲象与乞四比羽见官军来势凶猛,便乘机脱离契丹人,退出叛反,率领生活在营州地区的粟末靺鞨人和高丽遗民(668年,大唐灭高丽)东走,向故地奔逃。东奔途中,乞乞仲象病故,其长子大祚荣代父继立,率领所部继续东逃。靺鞨人渡过辽河,来到太白山的东北,依靠奥娄河(今牡丹江上游),建堡立寨以自保。

武则天采用双管齐下的方式平叛,武力围剿契丹人的同时,对跟着闹事的粟末靺鞨进行招抚,遣使封乞乞仲象为震国公、乞四比羽为许国公。乞四比羽不大相信朝廷的诚意,拒不受命。武则天闻报盛怒,遂变抚为剿,派兵前往攻杀。乞四比肩被斩杀,大祚荣率领余众逃跑。唐军穷追不舍,越过天门岭(今牡丹岭)来攻。大祚荣依靠天险进行抵抗,大破官军,主将仅以身免。

契丹人的反抗仅一年多的工夫便被朝廷给镇压了。契丹余众依附突厥,阻断了交通,隔绝了中原通向东北道路。这样一来,唐廷便再也无法派兵攻讨粟末靺鞨了。智勇兼备的大祚荣审时度势,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时机,率众占据东牟山(今牡丹岭或威虎岭),修筑城堡(即旧国,今吉林敦化市敖东城;一说今敦化城子山山城)安身立命。大祚荣骁勇善战,足智多谋,有威望,得众心,因而靺鞨(主要是粟末靺鞨和白山靺鞨)和高丽遗民逐渐前来投归他,大祚荣的实力得到了增强。

山高皇帝远,朝廷奈我何!武则天圣历元年(698),大祚荣据城而建国称王。由于武则天曾封其父乞乞仲象为震国公,故大祚荣定国号为“震国”,自称“震国王”。震国,亦作振国。

震国建立后六年多,即705年初,唐中宗上位,随即遣使前往东北招慰大祚荣。大祚荣欣然接受招慰,并派儿子大门义入朝为人质,担任宿卫。本来唐中宗打算正式册立大祚荣,但由于契丹和突厥连年入侵边境,使得朝廷与大祚荣之间往来极为不便,所以未能实现。直到几年后突厥衰落,契丹失去靠山,再也无力堵塞道路,朝廷同大祚荣间才得以顺利往来。713年二月,唐玄宗为了加强对东北地区的管辖,遣使前往震国,册拜大祚荣为左骁卫大将军、渤海郡王,以其所统之地设置忽汗州,加授忽汗州都督。大祚荣随即去掉“靺鞨”号,同时以“渤海郡王”的“渤海”取代“震”而为国号,自此称为“渤海国”。

渤海国的创建者、第一代国王大祚荣,在位21年,于719年三月病故,渤海国私谥为“高王”。唐玄宗遣使前往悼祭,并册立大祚荣长子、桂娄郡王(唐朝所封)大武艺承袭父亲官爵,成为第二代渤海国王。

渤海国经过大祚荣的开创、继承者大武艺等人的进取,拥有广大区域,最盛时,东临今日本海,西抵今辽宁开原一带,南达朝鲜半岛北部,北至黑龙江南。渤海国设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一百三十余县;都城为上京龙泉府(治今黑龙江宁安市西南东京城)。渤海国人民以其勤劳和智慧,发展并创造了繁荣的经济与辉煌灿烂的文化,打造了“海东盛国”,对古代东北地区的开拓与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渤海国是一个具有二重性的地方政权,它既是粟末靺鞨联合高丽等遗民建立的一个边疆少数民族王国政权,同时又是大唐王朝管辖下的一个羁縻州(唐宋时期在边远少数民族地区设置的地方行政单位,由中央政府任命各民族首领担任府州县长官,世袭,属民族自治性质),属于民族自治地方政权。

渤海国立国229年,历15代王。至第十五代王大諲譔时的926年正月,契丹大军围攻上京龙泉府,大諲譔率领僚属素服出城投降,渤海国灭亡。

契丹人反唐,给大祚荣建立渤海国提供了机会、创造了条件;又是契丹军的攻伐,灭掉了渤海国。渤海国的创建与灭亡皆缘自契丹,难道是天意?


风光艺境


渤海国是中国古代的少数民族靺鞨族在东北地区建立的一个割据政权,盛的时疆域包括俄罗斯沿海州的南部、朝鲜半岛北部以及今天的吉林省、黑龙江省、辽宁省等地,辖有十五府、六十二州,拥有五京(上京龙泉府、中京显德府、东京龙源府、西京鸭绿府、南京南海府),对外号称“海东盛国”。

第一、靺鞨族的崛起

渤海国的起源可以追溯到698年靺鞨首领大祚荣在吉林敦化割据称王的事迹。当时中原正值武则天执政,朝廷为了安抚东北的少数民族,就对靺鞨人进行了册封,并使他们与契丹人相互攻杀,减少唐朝的军事压力。不过,靺鞨人一方面对唐朝称臣,另一方面则割据自守。

到了开元年间,唐玄宗又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这就是渤海国的来历。渤海国内有汉人、高句丽、靺鞨、契丹、奚等诸多民族,民俗与中原相近,并效仿唐朝建立了政治、经济制度,逐渐发展壮大。


第二、渤海国的发展与鼎盛

安史之乱爆发后,由于唐朝衰落,开始失去了对东北的羁縻控制,而远在东北的渤海国却越发强盛,并与朝鲜半岛的新罗国、日本列岛诸国都建立了外交关系。唐代宗继位后,为了笼络渤海国,又将其君主从“渤海郡王”升格为“渤海国王”。至此,渤海王国正式形成。

9世纪时,“渤海宣王”大仁秀继续扩张版图,吞并了周围的安车骨、拂涅、号室等部落,击败了另一支靺鞨人~黑水靺鞨,使渤海国终于达到全盛,历史上将他统治的“渤海国”称之为海东盛国。不过宣王死后,渤海国逐渐陷入内乱中,失去了继续扩张的机会。


第三、渤海国的衰落与灭亡

进入10世纪以后,渤海国已经日渐衰落,而且还常年受到新兴的辽国(契丹族)的军事压迫。公元926年,辽太祖阿保机率领1万契丹铁骑东征渤海国,为渤海敲响了丧钟。

面对骁勇的契丹骑兵,渤海军队根本不是对手,很快就丧失了大片领土。契丹骑兵集中优势兵力攻下了渤海国的西部重镇扶余,然后长驱直入围困渤海首都。渤海国末代国王走投无路,只好举国向契丹投降,建国2个世纪之久的渤海国就这样灭亡了。

不过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当时想要挺进中原,将契丹主力部署在长城以北,一时半会还吞不下庞大的渤海国,所以就将“渤海国”改名为“东丹国”,并让自己的皇长子耶律倍担任东丹国王,以作为渤海国的延续。这个东丹国等于是辽国控制下的傀儡政权,主要帮助契丹人统治渤海的故土。一直到辽圣宗耶律隆绪继位后,才将东丹国的建制废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