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狙擊手瞄準,聽到槍響後以最快的速度躲避能來得及嗎?

程序正在載入中


已經聽到槍響了,這絕對是躲不開了,當然,也有一種情況能夠躲開,抗日神劇。其實別說狙擊槍了,就是普通的突擊步槍、衝鋒槍,有效射程內都是絕對躲不開的,除非距離太遠,已經打不準了。

這個就是對比音速和子彈飛行速度的關係了,空氣中一個標準大氣壓下、15度的氣溫條件下,音速差不多是340米/秒,而定義超音速和亞音速,界定標準就在340米/秒,高於340米/秒的即為超音速,低於340米/秒的就是亞音速。其實別說超音速了,亞音速的聽到槍聲了,子彈基本也就到了。

現在一般的步槍彈都是超音速彈,AK47的7.62*39mmR的初速度是710米/秒,M16的5.56*54mmNATO的初速度是850米/秒。這都已經是遠超音速了,就是這兩種槍,挺到槍聲的時候,子彈也早就飛過來了。

而多數狙擊槍的槍口初速度都是900米/秒左右,然而搭配使用的都是低風阻彈頭。子彈在飛行過程中,受到空氣阻力,而降低的速度更小。類似於.300 溫徹斯特馬格南彈,槍口初速度是2960英尺每秒,差不多就是902米/秒,而等飛到500米的距離,彈頭速度還是有2120英尺每秒,也就是646米/秒,這個速度還是遠高於音速的。

這就是物理問題了,高中物理,勻變速運動,已知初速度和末速度,知道距離,求時間,這個時間差不多是0.65秒,而聲音從槍口傳到500米,差不多也要1.5秒,聲音比彈頭慢了將近一秒鐘,也就是說聽到聲音了,中槍的人差不多應該是臉剛著地。離得距離再遠點的話,這個時間間隔更長。

而對於VSS這類使用的9*39mm亞音速彈的槍呢,子彈初速度290m/s,其實也來不及躲開,亞音速彈主要是為了消音,距離遠了根本就聽不見槍聲了,而且還是半自動射擊,根本就沒法躲。

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講,被狙擊手鎖定,都不可能在聽到槍響後再躲開,除非是沒打到。畢竟子彈射速大於音速,除非子彈已經飛到足夠遠,平均速度低於音速了,不過這種距離,一般也聽不到槍聲了。如果能聽見的話,可能會有一個非常恐怖的事情,就是你知不知道該往哪躲?


軍武文齋


不可能的老哥,現代槍械初速一般都在700-800m/s,而音速不過才340m/s,如果說是亞音速子彈的話,速度也在280多米/s,那麼如果想躲開,就至少要站在距離狙擊手680米開外的地方,那麼這個時候,如果那個狙擊手真的用亞音速子彈的話,怕不是要到古拉格勞改了。

如果說你想問真的被瞄準了怎麼辦的話,我可以告訴你我的親身經歷。

那年,我在斯大林格勒之中與萬惡的法西斯戰鬥著,然後肚子一疼,就聽到了一聲槍響,我只吭了三聲。


南黎23333


子彈比聲音都快。如果槍手技術高點。你連槍聲都聽不到。不是裝消音器了。而是腦瓜都開瓢了。

正常情況是如果你被擊中胸口,那麼在感覺到疼痛之後,你會聽到一聲槍響。而如果狙擊手瞄準的是你的腦袋,那麼你連聽到槍響的機會都沒有了。

空氣中聲音的傳播速度是340米每秒。而一般的步槍在有效射程之內,子彈的飛行速度都遠遠超過340米每秒,除了為了達到隱蔽性,而採用亞音速彈的狙擊步槍,比如說VSS,其他狙擊步槍的子彈初速度一般都達到七八百米每秒。在狙擊手的有效射程之內,子彈永遠比聲音先到。所以狙擊手如果瞄準你的心臟,那麼你還有機會聽到一聲槍響,而如果被狙擊手直接爆頭的話,那麼你連聽到一聲槍響的機會都沒有了。


量子聊軍武


非常肯定以及確定的告訴你,這是完全不可能發生的事,除非狙擊手打偏了。

聲音在常溫25℃的情況傳播速度為346m/s

狙擊步槍的子彈速度一般在800m/s-1000m/s不等,子彈在出膛後受到空氣阻力的影響,速度會慢慢降低。



狙擊步槍的有效射程與子彈的口徑有關,口徑越大射程越遠,目前的狙擊步槍的射程在600米至3000米不等,

如題假設目標人物在射擊範圍以內,聽到槍響的那一刻至做出反應總用時最快也要0.7秒左右,聲音傳播又要1.8秒,總共最極限2.5秒,此時子彈已經飛出2000m左右了,這已經是非常極限的反應速度了,正常人在日常情況下,聽到槍響都是一臉懵逼,至少也要2-3秒才會做出反應,這種情況下子彈早就已經打到身體上了,所以,當你聽到槍響的那一刻,子彈已經在你身上了,你只會感覺到痛苦,然後等待死亡。



只有在抗日神劇或者特定影視劇裡有需求,才會演出可以躲避的


軍事課代表


當然來不及啦,而且還沒聽到槍聲人就倒地了~

因為現代狙擊槍為了追求彈道平直,來保證彈道的精確度,一般狙擊槍使用的都是裝藥量很大的馬格南子彈(最不濟也是7.62*51NATO)來追求遠高於音速的初速。

我們就拿最常見的AWM用的.300溫徹斯特馬格南(7.62*67B)舉個栗子。.300溫徹斯特馬格南初速可以高達910米每秒,而裝藥量更大的.300韋瑟比馬格南更是高達990米每秒

而這些子彈的彈頭又細又長,良好空氣動力學外形可以保證彈頭在飛行中收到較小的風阻,.300溫徹斯特馬格南彈在460米處還有660米每秒的速度。即便到了1000米外,400米秒的速度還是有,依舊保持超音速狀態。

槍聲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子彈超音速飛行彈頭和彈尾產生的激波。這就是子彈的呼嘯聲。而這時候彈頭超音速飛行,把呼嘯聲遠遠落在身後。

這就導致了你被子彈打中時候其實槍聲還沒有傳到你的耳朵裡,而一陣劇痛伴隨全身無力後你倒下了,而這時候槍聲才姍姍到來.其實也沒什麼大不了的,下輩子注意點就好了~


瘋狗的輕武



正確的場景是——忽然好痛,緊接著聽到一聲槍響。然後大腦想到——有狙擊手!理由很簡單,子彈的速度比槍聲快。

以上面的巴雷特為例子來看吧:

使用12.7mm口徑彈藥的巴雷特M82,槍口初速達到了每秒853米,這個速度大約是2.5馬赫,是聲音的2.5倍。如果距離狙擊槍600米的距離上被射,那麼子彈將在四分之三秒的時間內達到目標,而這時聲音剛剛傳播了255米的距離。因此是很難聽到聲音的。

當然了,別的答案或許就說到這裡。但W君則不會這麼簡單的關閉這個問題。

子彈的飛行是一個劇烈的減速過程,所以在一定距離上子彈還是會後於聲音到達的。

還說巴雷特M82吧,這把槍的有效射程是1850米。然而這把槍的射擊標定瞄準線可以27°28′42的角度進行瞄準,這是巴雷特M82最大射擊距離的標定。這樣一來射程可以達到5600米的距離上,而這個時候子彈飛行的時間已經達到了24.06秒。

實際上在大約3906米的距離上聲音和就已經能夠趕上子彈的速度了。在5600米的距離上槍聲大約經過16秒即可到達。然而,人的耳朵是很難聽到5公里半外的槍聲的,太過於微弱難以察覺了。

如果能聽到該多好啊,能有8秒的時間去躲開子彈,只要腿腳靈便基本上都幹得到吧。


但大多數的槍,其彈丸初速也都會大於聲音速度,而且在其有效射程內往往聲音還不能趕到子彈前面去。因此聽到槍聲躲子彈,基本上都不靠譜。


軍武數據庫


很不幸的告訴你,等你聽到槍響後即使以光速逃逸也沒有用,因為狙擊槍子彈絕大部分都比聲音要快,所以被狙擊槍打死大概率是聽不到槍響的。如果非要挑亞音速子彈的刺,那我只能告訴你,即使聽到了槍響,你的大腦神經反應速度也不可能讓你在零點幾秒時間內躲開子彈,這樣的情節還是去抗日神劇和科幻片中去實現吧!


我們通常聽到的槍響其實就是子彈和火藥氣體高速出膛那一瞬間產生的爆破音,也就是說子彈和槍響最初所處的位置是相同的,但是隻能說同人不同命,子彈很快就實現了反超。聲音在空氣中傳播的速度為340米/秒,看似很快,實則很渣!

普通步槍特別是狙擊步槍子彈普遍都是幾倍於音速,比如我們最熟悉的巴雷特M82A1狙擊步槍,其使用12.7毫米NATO機槍彈,子彈初速達到853米/秒,接近三倍音速,如果一個人在853米之外被巴雷特擊中,子彈只需要飛1秒就擊中目標,而槍聲傳播到這個人耳朵裡卻需要將近3秒,也就是說這個人被打中即使沒死,那麼也要在被擊中將近兩秒後才會聽到槍響。


當然了,世界上總是有奇葩另類的存在,超音速子彈佔據壓倒性優勢的情況下,在狙擊槍界還有這麼一位神人,它就是傳說中的VSS狙擊步槍,作為一款著名的無聲武器,為了最大程度的靜音,它採用了離經叛道的亞音速子彈,初速只有280米/秒,比音速慢了1/5,那麼如果是VSS射擊,聽到聲音能實現躲避嗎?


少年你太年輕了!VSS狙擊步槍的有效射程400米,即使在這個距離射擊,槍聲也只比子彈快0.2秒左右到,而大腦反應時間(從聽到到大腦發出指令讓身體移動)基本都在0.3秒以上,所即使你聽到了槍響,也不可能做出有效閃避,最終命運還是被擊倒。


軍武吐槽君


狙擊手都是神槍手,具備百發百中的射擊能力,當子彈從狙擊手的槍管中射出後,被狙擊手瞄準的目標就已經有一隻腳踏進鬼門關了。根據美軍在歷次作戰中的統計數據,美軍的普通士兵射殺一名敵人,需要使用大約20萬發子彈,而美軍的一名狙擊手射殺一名敵人,只需要使用1.3發子彈。



從這一數據來看,戰場上狙擊手射殺敵人的概率可以達到77%,而剩餘的23%則是狙擊手因為一些客觀原因脫靶,或者狙擊手擊中了敵人,卻沒有擊中敵人的要害。狙擊手脫靶的原因主要有三種,第一種是狙擊手的本來就不想要擊殺敵人,只是想要擊傷敵人,擾亂敵人的正常部署。第二種是狙擊手使用的狙擊步槍出現了故障,在射擊的時候子彈偏離了飛行軌跡,沒有順利的擊中目標。



第三種原因是狙擊手和目標的距離比較遠,現在狙擊步槍的射程能夠達到數千米,在遠距離射擊的時候,子彈的飛行時間長達數秒,在這期間狙擊手需要準確的計算子彈在飛行過程中發生的軌道變化,以及敵人在這段時間內是否會進行躲閃。如果敵人意識到有人要狙殺自己,快速逃離了原本站立的區域,那麼狙擊手就有可能脫靶。

至於被狙擊目標能否在聽到槍聲後逃跑,這個問題本身就是一個偽命題。子彈的飛行速度超過聲音傳播的速度數倍,假如被狙殺目標聽到槍聲卻沒有中槍,說明這次狙擊已經失敗,被狙殺目標沒有任何必要再去躲閃。假如狙擊手順利一槍斃命,被狙殺目標聽到槍聲的時候,子彈已經擊中了他的要害。



其實現在狙擊步槍都帶有一定的消音功能,狙擊手開槍的位置和被狙殺目標的位置相距數百米甚至上千米。在上千米的距離外,安裝消聲器的狙擊步槍發出的聲音,根本傳不到被狙殺目標的周圍。從這幾點情況來看,只要狙擊手已經開槍,被狙殺目標要麼根本聽不到槍聲,要麼聽到槍聲的時候子彈已經提前到達,根本不存在聽到槍聲後躲避子彈的情況。


軍武小咖


這是根本不可能的,別說狙擊步槍了,現代輕武器的彈頭初速基本都是超音速的,甚至是好幾倍於音速。這就意味著,可能目標還沒有聽到槍聲,彈頭就已經飛到他身邊了,他根本沒有聽到槍聲的機會,更不要說聽到槍聲後躲避子彈了。

下面是我國85式狙擊步槍射表,上面明確列舉了彈頭飛行指定距離所需要的時間。假設目標現在位於600米處,使用85式狙擊步槍執行狙擊任務。彈頭在空中飛行了1.21秒之後就擊中了目標。而聲音在標準大氣壓,15攝氏度環境下的傳播速度是每秒340米,600米的距離聲音需要傳播1.76秒,因此目標在被彈頭打中後才會聽到聲音,是不可能預知開槍並躲避的。

當然為了達到更好的消音效果,現代也有不少亞音速槍彈(超音速會產生音爆,增加噪音),比如.300 BLK就有非常多亞音速彈種,他們彈頭很重,雖然彈道性能比超音速彈差了不少,但是消音效果很好。從下面的射表可以得知初速為900 fps(274米每秒)的一種.300 BLK彈在200碼(182.8米)處需要飛行0.686秒。還是按每秒340米的音速算,聲音傳播200碼所需要的時間是0.537秒,理論上說留給目標的反映時間是0.147秒,當然這是理想狀態下的,實際根本不可能留給目標反應時間,而且0.1秒的時間目標也根本反應不過來。綜上所述,在聽到槍聲後躲避彈頭是不可能的。

以上是我的回答,歡迎大家留言討論。我是輕兵器愛好者,熱愛輕武器與戰術文化,期待與你一起走進狂野的輕武器世界!


輕兵器愛好者


很遺憾,狙擊槍使用的子彈大多數都屬於全威力步槍彈,而且槍管較長,子彈的初速一般都在800m/s以上,也就是超過2倍音速,接近3倍音速。也就是說在有效射程內永遠是人先被擊中,然後聽到槍聲。

下面這張高速攝影圖其實就能很好地解釋這個問題。我們聽到的巨大的槍響,其實是槍口形成的圓球形的衝擊波,由於是圓球形,所以槍響的聲音在任何方向上都能聽得見,而且可以傳播很遠距離。子彈由於速度遠遠超過音速,永遠不會被這個以音速傳播的圓形激波罩住,而且會在子彈尖部產生一個對稱的激波錐。子彈在耳邊劃過時產生的咻的一聲的噪音,就是由這個斜激波產生的。

槍口產生的球形激波和子彈尖部產生的錐形激波


雷明頓700

NATO 7.62X51mm子彈,24英寸槍管上可以打出845m/s的初速

華約的7.62X54mmR子彈,在SVD步槍上初速900m/s


不過凡事也有例外,較真的話,蘇聯就有一款微聲狙擊步槍VSS還是能夠在理論上實現題主所說的槍響後躲子彈這一設想。為了讓狙擊槍能夠消聲,VSS採用9X39mm的亞音速步槍彈,這也算是腦洞大開的設計了。由於沒有超越音速,也就不會在槍口產生音爆,於是就達到了消聲的目的。這款步槍採用的子彈初速僅為290m/s,為了彌補速度低帶來的威力不足的問題,使用了較重的彈頭,達到了16g,但即便如此動能也只有700多焦耳。所以如果你是一個超級順風耳,能聽到幾百米開外微聲狙擊槍開槍的聲音,那麼理論上還是可以躲開VSS步槍的子彈的。

9X39mm亞音速步槍彈

VSS雖然初速低,但是它聲音小,很難根據聲源定位狙擊手的位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