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人始祖新羅是如何從朝鮮半島脫穎而出的?

輿地鏟史官


新羅從朝鮮半島南部一個小國發展到統治大半個朝鮮半島,再到完全驅除了唐王朝在半島上的影響力,是唐王朝一系列決策失誤造成的,其中有幾個標誌性的事件。

首先,唐滅百濟、高句麗,新羅成了除了唐王朝之外朝鮮半島上的唯一政權

初唐時期,朝鮮半島上三國是高句麗、百濟和新羅,其中高句麗最強,除了佔有朝鮮半島北部之外,核心區域是中國東北遼東地區和吉林以東一直到日本海,高句麗和百濟是一夥兒的,一起欺負新羅,新羅投靠唐王朝以求自保。

高句麗起源於遼東地區,是中國古代東北地區的少數民族政權,後來才逐步發展到朝鮮半島,並一直向南壓縮朝鮮半島本土勢力百濟和新羅,是區域小霸。倭國是朝鮮半島三國關係的一個變數,除了不時支持百濟之外,還經常有倭寇入侵朝鮮半島東西海岸。

唐王朝從李世民時期開始對付高句麗,經過二十多年的努力,在新羅配合下,先滅了百濟,再擊退了倭國援軍,又滅了高句麗,佔有了朝鮮半島大部分區域,設置安東都護府管轄。但新羅不滿足於百濟和高句麗舊地都被唐王朝佔據,就支持高句麗、百濟復國勢力與唐王朝作對,一邊逐步吞併朝鮮半島最南端的百濟舊地。

唐高宗李治決策失誤,放棄了朝鮮半島大部分區域

唐王朝在平叛的過程中阻力並不大,恰逢西北的吐蕃開始活躍起來,與唐王朝爭奪吐谷渾青海地區和安西四鎮,唐高宗李治就把管轄朝鮮半島的安東都護府力量抽調到了西北,包括鎮守朝鮮半島的薛仁貴也被調離,這就使新羅面對的軍事壓力大為減輕。

等到唐王朝騰出手來時,新羅已經佔據了半島南部,北部也在新羅控制之下。李治就派劉仁軌掛帥出征,唐軍連續取勝,已經進入了新羅核心區域,險些把新羅滅國。

但此時新羅一邊拼死抵抗,一邊向李治稱臣求和,李治正忙於在西域與吐蕃的戰事,把劉仁軌也調回長安,面子既然有了,就放過了新羅,唐軍撤出朝鮮半島南部,安東都護府治所從平壤內遷到了遼東,唐王朝只保留了平壤大同江一線以北地區的控制權,以南地區默認由新羅這個大唐藩屬國管理。

這是唐高宗李治的一個嚴重戰略錯誤,放棄了朝鮮半島大部分區域。

(沒找到合適的圖,當時還沒有渤海國)

武則天營州之亂決策失誤,丟了契丹,還放出了渤海國這頭東北虎,李隆基時期安東都護府內遷,唐王朝在朝鮮半島影響力進一步下降

幾十年後,武則天時期營州(遼寧朝陽)的契丹人反叛,武則天鎮壓不力,只得藉助後突厥的力量才得以控制局面。但契丹轉投後突厥,藉著武周和後突厥戰爭期間,靺鞨人在東北成立了渤海國,遼西走廊被切斷,遼東、遼西、朝鮮半島北部地區與中原斷絕了陸上聯繫。這時遼東仍然有安東都護府的駐軍,進攻不足自保有餘,遼東的局面還能維持。

李隆基時期,為了讓新興起的渤海國從東方壓制契丹,李隆基把安東都護府治所從遼東內遷到了河北,退回了當年李世民東征高句麗之前的局面,雖然渤海國確實起到了壓制契丹的作用,但長遠上看也給了渤海國在東北地區加強統治的有利時機,唐王朝在東北和朝鮮半島的影響力進一步下降。

這是唐玄宗李隆基的一個嚴重的戰略錯誤,包括在西域李隆基也是這樣做的,放棄了碎葉城給突騎施,讓突騎施對付大食,短期有效,長期看問題很大。

安史之亂後唐王朝在東北幾乎失去了統治能力,新羅藉機夯實了在朝鮮半島的統治基礎。

安史之亂時渤海國沒敢打遼東的主意,新羅更是不敢,畢竟大唐這個龐然大物雖然發生內亂,但所有人都沒看好安祿山能造反成功。於是,新羅在朝鮮半島加強了控制力,渤海國在東北、外東北深耕,都沒有被捲入中原安史之亂當中。

安史之亂後,唐王朝北方統治勢力是河北三鎮等藩鎮,雖然名義上這些藩鎮也都是管理新羅、渤海兩藩的高官,但唐王朝的影響力已經到達不了東北了,新羅和渤海在這種情況下保持了與大唐和雙方之間的良好關係,一起向大唐學習,共同開展貿易,渤海國被稱為海東盛國,新羅也是通過向大唐勞務輸出之類的低端產業維持經濟上的繁榮。

(唐末東北區域形勢)

總之,以上這些標誌性事件使新羅發展壯大,更認清了自己的地位,老老實實向中原政權稱臣是最佳選擇,這樣才能守住朝鮮半島這塊自留地。於是,堅持這個原則的新羅得以和平發展,幾乎未經戰亂,一直到內部發生叛亂才改朝換代。

用數學和工程的思維方式去解讀歷史,妄圖以古喻今。理工男讀歷史,歡迎關注和討論。


理工男讀歷史


從公元一世紀開始,朝鮮半島逐漸進入了前三國時代,北方的高句麗,西南的百濟與東南的新羅,三方你爭我奪,兵戈相向。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高句麗與百濟的頹勢日益顯著,而新羅國卻蒸蒸日盛,這是什麼原因呢?

夾縫中求生存


新羅從公元前54年建國後(傳說年代),一直在較為安定的形勢下發展,雖然前期曾經遭受來自漢朝樂浪郡與倭人的襲擾,但是始終沒有對新羅在半島東南角的統治產生實質性威脅。四世紀以後,百濟和高句麗之間的戰爭,使朝鮮半島的形勢極為緊張。


但由於高句麗進攻的矛頭指向百濟,對新羅並無大威脅,新羅在雙方的爭鬥中基本處於持中狀態,扶弱扼強,保持朝鮮半島的均勢。隨後,新羅則利用這種形勢,未經多大武裝衝突,到四世紀末就把自己領土擴大到洛東江流域,並經海路開拓了東海岸中部。

圖/公元四世紀的朝鮮半島三國


新羅大勢

新羅人的勢力在公元6世紀中期真興王時期得到了大幅度的拓展,新羅進一步擴大領土,佔領了漢江流域和洛東江流域的全部地區以及東海岸地區。隨後,積蓄了多年國力的新羅人運用靈活的政治手腕,先是攻佔了高句麗竹嶺以北十郡之地(今江原西道一帶)。


公元551年奪佔百濟佔領的漢江流域六郡之地,控制了今天韓國首都首爾附近的精華之地。公元562年,新羅又吞併伽倻,疆域盛極一時,在曾經的三國之中脫穎而出,成為了力壓百濟,叫板高句麗的半島強國。

圖/公元576年的朝鮮半島三國


新羅的強勢擴張同樣招致了百濟與高句麗的聯合抵制,為公元7世紀唐朝介入朝鮮半島局勢埋下了伏筆。

參考文獻:1.朝鮮簡史


歷史研習社


矬子裡面拔將軍唄。棒子裡面最粗的那根。

為什麼中國幾千年都沒有吞併朝鮮??因為農耕時代哪裡實在是太窮了。窮的你都沒興趣去搶。。。。


小魚山上沒有魚


是整個朝鮮半島爭給日本進貢,差了就說朝鮮的百濟搶劫禮物送的,被百濟打的和唐求助,唐入侵發現朝鮮肥力太差乾脆推出讓其獨立


大腳汽車


您 好幾千了愛惦記 高麗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