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和所有人的關係,決定於你和你自己的關係


你和所有人的關係,決定於你和你自己的關係

第一部分:人在關係中

大家記得,以前那些傳銷組織啊

很多講成功學的

上次在新聞,我還看到深圳一個講成功學的光頭大叔收了幾百萬被逮捕了


很有意思的是,美國的一個調查啊

據說,訪問了近百位名人

說是出了一本書,叫《成功之路》

然後人家調查發現,這些人的成功,有一個因素,佔到了85%

大家知道是什麼嗎

這個因素

就是

人際關係


我跟大家解釋一下,我的理解啊

我跟你們講,人到中年,到了我們這個歲數

你很多時候你的幸福感,並不是取決於你有多少錢

反過來你會想

哎,我心情好煩,壓力好大,我會想跟好友,喝兩杯

回到家,我會想跟我的戀人,甜蜜蜜的,而不是吵鬧鬧的

然後跟孩子,我們會希望,我們是愛孩子孩子也是愛我們的

對不對,你會希望你跟你的上司好好相處,他理解你的難處,你呢也好好給他打江山

而不是表面上憋著一股氣

背地裡找了一個草人在那用針扎他


大家發現沒有,所有這些決定你幸福感的關鍵事件,都是人際關係

所以,這篇的開頭,想告訴你,一個人成功與否,巔峰還是低谷,你看他的關係質量怎麼樣

這就叫,人在關係中

這是第一部分


你和所有人的關係,決定於你和你自己的關係


第二部分,人在情境中

比如說我們的出軌啊,已經是說的爛大街了

我們討論出軌的時候

如果說,我們僅僅從,品行這個因素出發

我們就會有一個結論

凡是出軌的,都是渣渣,該拉出去槍斃,對不對


但是,你會發現啊,如果我們想要去幫助別人,真正的理解對方,理解出軌,那我們不能夠用這種,出軌的就是人渣,這種方式去理解

可能,有些人出軌確實是渣渣hui

但是確實也是有,因為無奈,出軌了

所以,我們分析任何的關係,跟原配的也好,跟第三者的也好

我們要看具體的情境是怎樣,也就是說,看看來龍去脈,看看每個人內心的需求

當我們能夠幫助來訪者,轉換這種簡單的批判、算賬的立場,看待關係,來訪者慢慢就學會去正確的經營一段,可以滋養人的關係


所以,我們發現,好的關係,讓人如沐春風,年輕十歲

可是,壞的關係,卻讓人心生寒意,沒準老個十歲,掉光頭髮

當人們被關係傷害

她的本能必然就是逃離這段關係的,離得遠遠的。


你和所有人的關係,決定於你和你自己的關係


第三部分:人可以脫離關係嗎

我給大家講兩個簡單的故事


第一個故事:有一個實驗,是這麼做的。花錢,招了好多人,在一個密室,沒有人,只有一些簡單的道具

好了,我給你1000美刀

你每天都給我在密室待著

早中晚餐,會通過門口的一個洞,傳給你

是不是很像,古代的,監牢

然後這個實驗,用來PK,大家可以呆多久

結果發現,最早的人,待了二十分鐘,就受不鳥了

最長的,待了八天


第二個故事:迴避型

傳說有一個迴避型啊,這個人是一個奇葩

他幹什麼都只相信自己,他說,我不需要依賴別人,那是一種恥辱

然後有一天啊,隻身前往一個孤島

沒有告訴任何人

中途遇到好多人咧,都勸他,說你不要一個人去啊,那個地方很危險,而且呢那裡有一條道路結了冰

可能你去了,冰融化了,就回不來了

只有那一條路

他來了句:我老母年輕時就教會我,老子是最牛滴,怕個P

結果

冰真的融化了

他自己一個人在孤島上待了幾個月

受不了,自殺了

自殺前,他留下了一句話

“能夠與人分享的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


這就說明了一個觀點:沒有人能脫離關係

我們說,人都害怕孤獨

但是,我跟你們講啊,看完文章,我們要重新來看待這個觀點

人不是僅僅需要一個肉身的陪伴

人需要有人陪

更加深層次的是

人需要有人懂

我們是非常渴望遇見另一個靈魂、精神,跟我們高度默契,心意相通的

所以說,每一段好的關係,都會讓你的幸福感,+1

而沒有這個東西

你得人生就一定不會幸福

這是因為好的關係,給了我們一個歸屬感


你和所有人的關係,決定於你和你自己的關係


第四個部分:為什麼要探討關係

我跟大家說

我做了幾年的諮詢,我發現了一個事情

如果大家以後接諮詢

他一定會問你:老師,他還會不會回來,你能幫到我嗎

但是我跟你講啊,如果你回答說,我不知道哦

可能會失敗的

他還會找你付錢諮詢的

哪怕不找你,也會找別人

為什麼?

是因為他們需要的,並不是這件事情可以成功

很多時候,來訪者需要的是,他們在困難的時候,有一個李潔她們的諮詢師,陪伴他們,讓他們感覺到有人可以給他們力量,跟她們站在同一陣線上

這樣的話,他們面對困難,不管什麼困難,都會覺得,哦,我不是一個人在面對

他沒那麼害怕

這時候他的行動力就更強了

所以說,諮詢師要跟來訪者有一個好的關係,在諮詢裡面是排在第一位的


你和所有人的關係,決定於你和你自己的關係


第五部分:諮詢師要探討哪些關係

有兩個有點長的例子


第一個例子

一個女博士,工科

她第一任老公,當時戀愛的時候,什麼都配不上她

但是,她還是嫁了

你們知道為嘛嗎?

神邏輯

她說:他什麼都配不上我,我還嫁了,那他一定會對我很好,他敢不對我好嗎?

所以當時很多人都反對,她不管

結果呢,這個男的婚後就出軌了一個什麼都比不上她的女人

OK,結束了上一段婚姻

她就徹底

啊,多麼痛的領悟


她又找了一個HUSBAND

這次的這個,什麼都比她優秀

而且還對她賊好

PERFECT

這時候問題又來了

她老公跟女同事聊會天,她都會害怕的哆嗦

她就會止不住的去幻想,這老公那麼好,會不會更容易背叛我呀

以前那個那麼垃圾,都背叛我


哎,如果要你去分析,你怎麼辦?

我們說,其實,每一段關係,表面上是自己跟他人的關係,其本質都是自己跟自己的關係

也就是說,你不能就從這個表面就跟她講說,哦,你就是上一個老公把你嚇到啦

不可以


你得去跟她一塊來探討,她以前怎麼了,小時候怎麼了,長大的過程怎麼了,現在內心有哪些需求沒被滿足,她究竟缺失的是什麼樣的安全感

說白了,我們要探討來訪者自己跟內心的關係


第二個例子

我用第一人稱敘述


我跟老公大學就在一起了,那時候我們是模範夫妻,上下班都牽個手

後來,老公就辭了

自己創業

一開始,他很辛苦

我心疼他,於是,我就照顧他,像個寶寶一樣

連上個廁所我都幫他沖水

他在家裡一個家務都沒幹過


後來老公果然沒讓我失望

事業蒸蒸日上

老公也說,沒有我,就沒有他今天

結果呢,這貨出軌了一個女同事

我做錯了什麼???

我讓他離開那個小三,我沒責怪他

他居然不肯???

你們說,我做一個女人,到這個份上,還不夠嗎,還怎麼地了,還能更好了

誰出來個,跟我PK


後來,諮詢師跟老公也聊了

老公說:我老婆確實很好

家裡的事從來不讓自己操心

可是,她對我的好,真的只是在衣食住行上

我每次工作壓力很大,跟她說,她就來一句:你別想不開啦,別多想


我遇到的那個女同事,其實她也有家庭的

我本來不想跟她在一起,不想離婚

我就是覺得,我工作上有什麼事情,跟她能聊得來

聊完了,我壓力就沒那麼大了


可是呢,我跟老婆說

老婆就經常會說

哎呀,你都沒給家裡付出過什麼

什麼都不過問

我對你還不夠好嗎?

你還想怎麼樣啊

每次都說的好像我虧欠她一樣

我真的很討厭這種虧欠的感覺啊!!


對,出軌是我的錯,我是渣男,這我也不否認了

但是,我很多時候內心真的很孤單

雖然我和第三者都有家庭,本來沒想著一起

但我實在受不了這麼壓抑我自己

我不是因為她想離婚的

我是自己想離

我出軌了,我這個老婆居然不責怪我,你們能想象嗎,這是什麼奇葩的關係

我不想欠別人啊!

她就總是壓抑自己,讓我覺得這輩子還不清一樣

故事完了


其實,我們做諮詢師的

需要幫這兩人發現

其實兩個人想要的,對方都沒發現,對不對

兩個人都沒有抵達對方內心的最深處

這個時候,

我們需要幫他們瞭解

他們是怎麼溝通的

在這個模式中,雙方各自站在什麼立場,作為什麼角色,去表達了什麼需求?

讓他們互相看見,瞭解,重新察覺對方,重新發現對方,也重新的審視這段關係


我跟你們講

其實,所有的關係,最終都是自己跟自己的關係

因為每個人對他人的關係

都會反映出自己對自己的看法

我們會把我們怎麼看自己的,投射給別人

從而影響別的人際關係

所以說,諮詢師,要幫助來訪者更好地認識自己

我希望跟別人建立什麼樣的關係?

我能夠跟別人建立什麼樣的關係?

這跟我是一個什麼樣的自己

是非常相關的

所以呢 自己得先跟自己相處好


我們經常抱怨說,哎呀,XX真不好相處

但也許是因為

我們沒有選擇對方喜歡的方式

而是一貫用自己想要的方式

去跟對方溝通


你和所有人的關係,決定於你和你自己的關係


第六部分:諮詢師怎麼幫助來訪者呢

1、創建一段讓她相信你的關係


也就是,你要無條件理解她

讓她感覺在你這裡是安全的

她什麼都敢說

這樣,讓她感覺到被理解唄尊重唄關係

她就會感覺,雖然我很難

但我有一個依靠

我不再是一個人了


2、自我認同


這是我自己創造的詞

我們要不斷地幫助來訪者去認識自己

自我認同什麼意思?


就是你真的知道你的優點和缺點嗎

你每時每刻那麼多念頭行為,哪些好哪些壞

你擅長什麼不擅長什麼

你真的都知道嗎

看清楚自己的問題


人很容易發現別人的錯誤

但是,想要改善一段關係

只能去發現自己,真實的那個自己

因為別人你無力改變

不是說讓大家一味退讓

你想想

你親兒子有一天也可能為了他媳婦背叛你啊

是不是

那你說,你能改變誰


SO

我們要幫助來訪者,用第三隻眼,看自己

這第三隻眼就是去覺察自己的內心,向內審視自己

而不是僅僅看到別人


3、要結合情境


其實這就是我們說的,分析任何的關係,我們要去追溯來龍去脈

so

你要去跟來訪者一起來探討

她的成長

她的原生家庭

她經歷了什麼

她在意什麼

她需要的又是什麼


你和所有人的關係,決定於你和你自己的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