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光宏、嚴偉:以多主體監管強化口岸公共衛生治理

在我國全方位開放的形勢下,提升口岸公共衛生安全水平,在守住國門的前提下,對促進貿易便利化自由化尤為關鍵。

隨著全球化進程不斷推進,非傳統安全逐步成為國家安全的主要形式,比如經濟安全、文化安全、社會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態安全、口岸公共衛生安全等。當前,我國面臨較為複雜的安全形勢,尤其在全球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多情況下,呈現出傳統安全與非傳統安全交織、內部安全與外部安全並存的特徵。有效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成為維護口岸公共衛生安全、社會安全穩定的一項重要任務。在提高口岸通關效率的基礎上,口岸公共衛生安全對我國營造國際一流的營商環境至關重要。

目前,全球已發現人類傳染病1000餘種,其中我國涉及360餘種。國際自然資源保護聯盟(IUCN)公佈的100種破壞力最強的外來入侵物種中,約有一半入侵我國,每年造成直接經濟損失達1200億元。以2018年為例,全國海關年開展出入境體溫監測6.5億人次,累計檢出各類傳染病超過1.5萬例,開展傳染病監測體檢104.9萬人次,檢出傳染病超過1.2萬例。除了流感外,還檢出了寨卡、登革熱、瘧疾、艾滋病等傳染病。全國口岸截獲輸入性病媒生物1.1萬次,共222.6萬隻,檢出病原體陽性420例;截獲植物有害生物4583種、68.5萬種次,其中檢疫性有害生物335種、7.1萬次。

鑑於人類傳染病、動植物疫情來源國家和地區不一、種類繁多,且風險點多、數據源多、信息量大,傳統安全監管模式已無法在保障通關效率前提下,達到嚴格防控的要求。與國際先進的口岸公共衛生安全監管相比,我國存在的主要問題有:

一是監管理念相對落後。從世行2020年全球營商環境報告,可以發現我國口岸便利化指標仍處於國際中游水平,其中涉及傳染病和疫情的高效防控。鑑於營商環境對通關效率的要求日益提高,傳統監管手段已不適用快速便利通關的需求。目前,我國採用抽查模式,存在較高的漏檢風險,難以全覆蓋、全過程精準監測人員和動植物。

二是防控體系相對滯後。我國傳染病和疫情監測工作以重點監測對象目錄為主線,尚未建立起協同的運行機制和高效的報告制度,智能化監管系統有待全面推廣。監管體系缺乏頂層設計、整體規劃,系統性監測預測、深層次分析挖掘能力不足,存在較高的監管風險。

三是監測手段相對傳統。我國傳染病和疫情監測仍以人工收集信息為主,相關人員通過即時更新瀏覽,結合統計軟件,監測國內外特定的專業網站,例如世界衛生組織(WHO)、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US-CDC)、歐盟疾病預防控制中心(EU-CDC)等,工作繁重、效率低,無法快速定位高風險人員和動植物。

為了快速精準地掌握跨境口岸公共衛生安全情況,實時發現可能的傳染病和疫情,創新“風險+技術”的智能化監管模式,儘快構建全方位、多主體監管體系,著力提升我國口岸公共衛生安全的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現提出建議:

第一,運用管風險監管理念,實現深層次安全治理。一是實時獲取並精準定位國際組織、國家組織發佈的以及未被關注的、新發的人類傳染病和動植物疫情,實施大範圍、多語種的信息獲取與預測,掌握其發生及擴散情況,降低口岸公共衛生安全風險。二是相關部門及時布控,監督檢查重點人員和動植物,實現疑似風險的快速發現,採取有效的防控措施,實現從管人管貨到管風險的口岸公共衛生安全治理理念轉變,從整體上提升我國對人類傳染病、動植物疫情的防控水平。

第二,構建跨部門監管體系,實現多主體安全共治。一是協同海關、市場管理、農業、衛生等監管主體,公眾、媒體、檢測機構等監督主體,國外相關政府部門等來源地管理主體,建立跨領域協同機制,多渠道防範人類傳染病、動植物疫情安全風險。二是依託最新技術手段,推動基於多主體共治的智慧監管,構建政府、企業、社會組織、媒體、公眾等多方參與的口岸公共衛生安全監管體系及平臺,降低監管部門壓力,減少企業經營風險,推動多主體、多環節的監管協同。

第三,創新智能化監管模式,實現全過程安全監測。一是基於標準、法規、專家知識及歷史數據,打造大數據智能平臺,實現自動風險分析、風險警示、熱點跟蹤和統計分析,快速精準地發現全球傳染病和疫情。二是建立人類傳染病、動植物疫情智能監測系統,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開展監測,重點關注熱點動態,挖掘有價值的信息,自動生成每日報告、每週報告,形成全程閉環智能監測的長效機制,為相關部門提供及時準確的參考依據,提升相關部門的決策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