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值得推荐的山西美食?

山丘海岸


1、刀削面

刀削面是山西的传统面食,风味独特,驰名中外。山西刀削面中厚边薄,形似柳叶,入口外滑内筋,是山西美食最具代表性的名片。

2、平遥牛肉

平遥牛肉是中国食文化的精华之一,全面继承了“老字号”的传统。平遥牛肉绵香可口,味道绝美,是三晋大地上的佳肴,非常好吃。

3、过油肉

过油肉是山西最著名的传统菜,有“三晋一味”之称。过油肉色泽金黄鲜艳,质感外软里嫩,汁芡适量有汤水,搭配大米饭堪称一绝。

4、羊杂割

羊杂割是一种地方小吃,在雁北一带小有名气。“杂割”一名是忽必烈之母所赐,很多人当早餐来吃,到了山西一定要吃一碗羊杂割。

5、头脑

头脑是太原早点,有“名吃中华,首推头脑”的说法。在一碗添加酒糟的汤糊里,放上肥羊肉、莲菜、长山药,香味浓郁,能滋补活血。

6、莜面栲栳栳

莜面栲栳栳是山西高寒地区著名的传统面食小吃。莜面栲栳栳成形美观,口感劲道,康熙皇帝朝拜五台山时,也以品此为人生快事。

7、山西花馍

闻喜花馍盛行于明清,2008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花馍在民间依不同岁时和用途有各种形式,是民族瑰宝,富有民族特色。

8、杂拌酱肉

太原老字号食府六味斋的招牌菜就是杂拌酱肉。这道菜选用上好的猪肉,瘦多肥少,搭配完美,既有肥肉的香油感,更有瘦肉的嚼劲。

9、太谷饼

太谷饼被誉为“糕点之王”,吃起来非常的香酥。太谷饼的饼面上洒满芝麻,一口咬下去,满嘴留香,到山西买土特产一定首选太谷饼。

10、定襄蒸肉

定襄蒸肉在古代是进贡宫廷之贡品,现在是民间宴席必备佳肴。定襄蒸肉食材主要以精瘦猪肉为主,肉香扑鼻,回味无穷,多食不腻。











一只老饕


作为一个一个嫁给山西小伙儿的山西媳妇,亲身说一下在我婆婆家吃过的那些山西特色面食吧。

我婆婆家是山西长治的。嫁给我家先生之前一直听说的山西面食都是刀削面、莜面栲栳栳等等,当时还以为这些只要在山西都能吃到,后来发现山西省内的饮食也是有地域性的。在我婆婆基本没吃过刀削面,更多的是拉面、扯面等,而且如今农村的生活节奏也变快了,吃手工面的机会越来越少了,压面机基本是标配,只有在过节我们回家的时候公婆会给我们做手工面。面条的种类可能不尽相同,但卤子基本都是大烩菜。用猪肉、白菜、豆角、土豆、豆腐等一锅烩,精髓就在于材料多,基本蔬菜都被炖的很软烂了,有点像放了很多菜的东北乱炖,但因为蔬菜种类和比例比较口味更清淡一些。

另外一个我特别喜欢吃的面食叫做卤面。和我们经常吃的豆角焖面有点类似,但面条选的是那种2mm左右宽,特别薄的那种超细面,将湿面条剪成合适的段,拌上香油蒸15分钟,然后豆角、肉丝、尖椒、芹菜等炒好后把蒸好的面条码上焖一会儿,吃的时候拌匀,浇上加盐、香油、醋拌过的韭菜末,贼好吃!

另外一个是猫耳朵。制作猫耳朵要求面团相对要和的硬一点,这样煮好的猫耳朵才够劲道。搭配猫耳朵的卤子也多是大烩菜,但相对肉和油的比例会高一点,这样猫耳朵吃起来才够味够香。

除去面条猫耳朵这些,我婆婆家春节前也会自己蒸花馒头,不过没有电视剧或美食纪录片里那么花俏,多以牛羊鱼为造型,求个五谷丰登年年有鱼的好兆头。


暖暖尚


山西以面食为主,过去的山西比较穷,所以没有什么特色的菜。这次春节从西安回来,经过山西省长治市正巧一个朋友回老家,在长治长子县停留了一个晚上,吃了几顿山西的饭菜,有一个比较特别的就是白煮猪头肉,煮熟后旋成薄片粘料吃,据说家里有红白喜事都要有这道菜,还有就是炒饼,素炒饼肉炒饼也是当地的一道菜,吃后感觉还是不错的,过去山西连鱼虾都不吃,厨子不会做,这几年餐桌上鱼啊,虾啊也都有了!


东方228


人说山西好风光,山西的美食顶呱呱。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山西妹子,亲身为大家说一下我们山西人的饮食文化。我们山西的面食远近闻名,种类繁多,花样百出。接下来我要给大家推荐一种我小时候每年的端午节才能吃到的美食。 一,苦荞面凉粉(杂粮面) 有句话说的好,“世界的面食在中国,中国的面食在山西”而我们山西的杂粮也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山西的面食有刀削面,拉面,手擀面,河捞,抿圪斗等等,这些都是叫得上名号的,而我今天分享的这道美食大家可能都没有听过,那就是苦荞面凉粉。苦荞面它有一个独特的优势就是不含糖,是糖尿病患者的最佳选择。



二,制作过程:首先选我们本地的苦荞面粉,按一碗面六碗水的比例搅拌均匀行成面糊,开小火慢慢熬制,熬制过程中要按顺时针的方向不断搅拌,待面糊粘稠时就可以出锅了。将熬制好的面糊盛到碗里耐心的等待冷却。 第二天就可以开吃了,可以凉拌着吃,也可以搭配我们自制的酸菜吃,尤其是大夏天正中午干完农活从田地走回来那一刻,来一碗酸菜凉粉配浆水,哇,那真叫一个爽。既解渴,又下火

好了小伙伴看完我的介绍你们有没有想吃的欲望呢?我们山西的特色美食太多了,一天两天是说不完的,有机会不妨亲自来我们山西体验一下吧!我想信你们一定会爱上山西,爱上我们山西的美食文化。


旭丽1982


本人刚去过山西的洪洞县,那里的哨子面,剪刀面,麻花,煮饼,花馍,油波面,饺子,剔尖,莜面栲栳栳,碗托,头脑,羊杂……都比较地道不过我们都人为山西的醋,更有特点,另外一个是一种小面食__石头饼!

我们同行的几个人买了不少回来,不过所剩不多了……








秀夏天


我今年75啦!我看到提美食,就回忆起我的父母,山西美食在家就完全能享受到。我父亲是美食家,高手会做会吃,我结婚时,宴席我父亲一手包做包办的。我母亲年轻时在天津公馆呆过,做的一手好菜。拉面,剔尖,溜尖,包皮面。莜面栲栳,挫鱼,海螺,切条凉拌带炒。各种美味佳肴,在家就能享受的到。印象深的,拉面打卤,揪片羊肉臊子,莜面羊肉臊子,过油肉,烧肉,米粉肉,酱梅肉,肘子,东坡肉,酱牛肉……点不过来了。

我是在美味家庭长大的。我母亲身体不好,父亲工作地远,先进工作者,平时不回家。回了家就是我们改善伙食的时候,如羊汤,羊杂,头脑,凉粉,变着花样给我们做。现在只是回味了,当时我太小(老生子)什么也没学会。


一个微不足道的老头


山西美食以面食最为出名,还有一种调味品——醋!

在此关于醋就不多做介绍了,各地的醋都差不多。美食方面就以各个地级市的美食,一一介绍!

一、大同市

大同市最为出名的面食是刀削面,在国内各地都是比较出名的,也是山西面食的代表。还有浑源凉粉也比较有名,其余的还有羊杂、油炸糕、凤临阁烧麦、广灵豆腐干也不错。

二、忻州市

忻州市最为出名的是神池月饼!

三、太原市

太原市因是山西省省会城市,所以美食比较集中,面食比较丰富,有拉面、削面、拨面、擀面、剔尖、焖面、猫耳朵等等一应俱全。其余还有过油肉、六味斋卤肉也很有名气,上帝炸鸡也算一个特色吧,是我吃过最好吃的鸡腿。

四、运城市

运城市因地处三省交汇处,常住人口比较复杂,各地人都有,美食也相对丰富,较为出名的就属运城大盘鸡了,随处可以,经济实惠。稷山麻花、芮城麻片、甑糕、万荣凉粉、永济饺子、闻喜煮饼等也很有名气。

五、晋城市

晋城市最有名的美食就是饸饹,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做法花样很多,有清汤饸饹、火锅饸饹、金瓜饸饹等等。其余就是阳城火锅、阳城烧肝、晋城过油肉、糖醋溜丸、高平十大碗、烫面饺、毛头丸等。

还有什么美食可以在评论区补充!


蜜鱼生活


山西都有什么好吃的?

您听过著名歌唱家郭兰英老师唱的《夸土产》吗?“平遥的牛肉太谷的饼,清徐的葡萄甜格盈盈,榆次太原祁县城,有的是拉面削面香死个人......,北路的栲栳栳热腾腾,稷山的红枣甜格盈盈......”

郭兰英老师就是我们山西人,郭老师的这首《夸土产》曾经红极一时,里边有吃的,喝的,还有穿的。除了上面提到的,还有夏县的莲菜,虞乡的柿子,高平的萝卜,临县的鱼瓜。此外,还有杏花村的汾酒和竹叶青。以及那个酸溜溜的山西陈醋都是山西的特色标志呢!

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山西人,还是为您上些个图片吧!

一,平遥牛肉,肥而不腻,瘦而不柴!

二,北路的栲栳栳,山西各大山区产的莜麦面制作,香味悠远。那调料蘸水水可是老农们的拿手好戏,也带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三,刀削面,以大同刀削面最出名。

四,油榨糕,这叫鲜榨的泡泡油糕,糯米面制作,那叫一个香!

五,炒碗秃,用面和水蒸的碗秃,再炒一下,那味儿绝了。

六,水煎包,用烧烧饼的方法烧出来的包子,别有一番风味。

七,过油肉,传统农家菜品,已经走上了大雅之堂。过年过节,人们都离不了!

八,黄煎,用玉米面再用一种特殊的烤制方法制作,松软可口。

九,红面糊糊,由高粱面制作。也有人用莜面制作,还有人用红面,莜面,白面三样面混合制作,十分美味,下图自己做的,图不太漂亮,但味道好极了。

十,菜饭,用胡萝卜樱子制作的菜饭,再爆一些葱花,可是老百姓地道的家常饭。

十一,煮圪塔,玉米面粗粮制作,这可是山西农村人的忆苦思甜饭。泡在上面的菜饭里,那胃口是大开啊!

十二,擦圪斗,这是山西面食里面最入调味儿的一种,配一些家常菜在里面,吃多少遍都不会厌。

十三,合合饭,小米粥里煮面,煮菜,然后再爆葱花油,放调料,十分助消化,开胃口。大冬天的让浑身都暖和。

十四,最后来一盘农民大婶的老咸菜。又脆又香,可下饭了!

就这些图片了,实际上山西仅面食也有上百种!

在哪里能一下子吃到这么多的山西好吃的呢?告诉你,平遥古城!

平遥古城是世界文化遗产,每年从腊月的廿三开始,到正月十六结束,都要举办一个“平遥中国年活动”,这可是由中央文明办举办的全国性活动。在这里,一定会让你过一个热热闹闹的传统中国年。山西的各种美味好吃在这里应有尽有。



今天已经是腊月初一了,平遥古城已经装扮一新,年味十足,等着您带着全家老少来这里欢渡新春佳节!宾至如归!让你儿时的年味浓浓地回到你的身边来!


村姑说村事


作为一个地道山西人,我来回答一波!

特别商业化,著名的美食,我这里暂且不列,只列些好吃,却没有被外地人熟知的地方美食。

山西除了煤炭和刀削面,还有很多特色!

说山西美食,不能按照现有的地级市划分去分类,那样分类很多地方的民俗是相似的,说美食的话可以大致分为三晋五大区,所谓三晋,自然是指山西了,五大区分别是指

1.晋北地区:大同,朔州,忻州。

2晋中地区:太原,晋中,阳泉。

3.晋南地区:运城,临汾。

4晋东南地区:长治,晋城。

5.晋西(西北):吕梁,吕梁山地区。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地理,历史环境造就不同风俗人情,也形成了不同的美食风格。

首先说一下晋北地区。

1.大同兔头

很多人知道四川的麻辣兔头,却不太熟知大同兔头,大同兔头是把把兔头用姜葱辣椒八角等十余种香料加以红焖,熬的时间至少得三小时以上,直至香料的味浸透到软烂软烂的兔肉里,味道香辣,口味比较重,味道美味!

2烧麦

因出笼时状为梅朵而得名。边口雪白,中间可透过皮看到里边的肉馅。吃一口一嘴油,细嚼一团肉。据说正德皇帝到大同看中饭铺的李凤姐,曾经在此过夜,一夜皇后""梅龙镇"等闹剧,据说不必考证,但大同烧麦闻名四海是当之无愧的。


3高粱面鱼鱼(粗粮有益身体健康)

这是一种将和好的面挤成枣样大小的剂子,两手同时从大案两头搓起,成细若香头的小鱼,蒸好浇上汤菜食之。若是时间紧,来不及搓鱼,便捏成很薄的红面壳壳。要么掰成块加菜拌食、要么切条,用鸡蛋、酸菜炒食,同样令人垂涎。




接下来说下晋中地区

1.太原头脑(我个人吃不了这种,但太原本地人很爱吃)

头脑,是一种滋补食品。又名“八珍汤”,是由黄芪、煨面、莲菜、羊肉、长山药、黄酒、酒糟、羊尾油配制而成,外加腌韭菜做引子,经常食用,有益气调元、活血健胃、滋补虚损的功效,晨起食用效果更好。

2.糊嘟

在阳泉,有一样别具风味的面食叫“糊嘟”。糊嘟是人们用玉米面做出来的一种面食,原本是山村苦寒人家的日常食物,但因其特色的蘸料和软硬适中老少咸宜的口感,经过了厨师的改进已光荣地进入到阳泉的很多餐厅饭店,有些饭店还把糊嘟作为特色主食隆重推出,受到阳泉人的青睐。

3寿阳豆腐干

“寿阳豆腐干”是寿阳传统地方特色产品,寿阳豆腐干制作历史悠久,豆腐作坊遍及乡村集镇,寿阳豆腐干用当地产优质大豆制成。由于土质和气候适宜,寿阳大豆颗粒饱满,富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份,且品种多,产量高,豆种纯正优良。用传统工艺精制的豆腐干,低糖、微咸,口感细腻,味感清香,具有高蛋白质脂肪,高维生素低胆固醇等特点,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寿阳豆腐干广泛用于饭店、家庭、旅游、军需等多方面。在1993年山西省首届农产品博览会和1995年全国农产品博览会上,寿阳豆腐干均获银奖。


接下来说下晋东南地区。

1.白猪头肉(我爱吃,就排第一了,哈哈!)

白猪头肉是一种山西长治地区具有独特风味的地方名菜。是山西长治、晋城两市19个县、市、区人所喜欢的一种独特风味的传统卤肉制品。色泽洁白,肉质红润,吃起来肥而不腻,片如纸薄,口味香酸、透凉爽口。




2.上党腊驴肉

长治的名吃中以上党腊驴肉最为有名,上党腊驴肉原专指沙锅腊驴肉,因制作创始于腊月而得名。其色泽鲜艳,醇香可口,以其独特的风味倾倒“美食家”,享誉古今。俗语有“天上龙肉,地下驴肉”之说。上党腊驴肉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是理想的高蛋白、低脂肪食品。又可健胃、活血,是脾虚肾亏和贫血症患者的滋补食品。上党腊驴肉在清嘉庆年间已闻名四方,并成为皇室贡品。


3.晋城饸饹面

晋城人爱吃饸饹,花菜饸饹、清汤饸饹、金瓜饸饹、炖肉饸饹、酸菜肉丝饸饹、火锅饸饹……各式各样,花式繁多。没有人数过晋城到底有多少家饸饹店?大街小巷、大饭店、小红棚哪都能找到,哪都能吃上,哪都有卖。

接着说下晋南地区

1.临汾牛肉丸子面(当地人极其爱吃,我却吃的是一股中药味)

临汾牛肉丸子面是典型的地方美食,出了临汾,周围的市县很难吃的到正宗牛肉丸子面。

临汾市小吃牛肉丸子面用一个字概括——“爽”,用两个字概括是“香辣”。在山西省临汾市区的大街小巷,牛肉丸子面开一家火一家,门面都不大,属于平价小吃。最正宗的要数白家牛肉丸子面,有牛肉的鲜、有丸子的香,还有秘制的汤,很辣很爽,吃起来大汗淋漓,尽管如此夏天吃的人也有很多。满满一大碗面条上漂着红红的辣椒油,充满食欲感、溜圆的牛肉丸子伴着碧绿的香菜,纯朴简单的美味令人酣畅淋漓。



2.隰(xí)县炒糁粉

隰县的糁粉坨坨不但富有营养,还清火败毒,降气宽肠,消积止泄。不只是家庭小吃,也可入席上宴,是醒酒解腻的佳品。它好吃难做,色味软硬不易掌握。既不同于碗托的清爽,又不同于凉粉的柔滑细白,独有的产地,独到的工艺,形成独特的风味。

3解(hài)州羊肉泡馍

说起泡馍,大家都会想到西安羊肉泡馍(个人感觉如今名气大于实力)。就羊肉泡而言,它与西安的羊肉泡风味没有太多的区别,仅是解州的口味要比西安的口味略淡一些,没有太多的油腻,内容更丰富一些罢了。两者区别在于所用的饼。

泡饼是关键

1.西安的羊肉泡馍用的饼大多会切成丁,味道也不错,但泡在碗里会有膨胀感。

2.解州的羊肉泡馍用的饼现烙,为死面,但劲道十足,泡在碗里不会很快膨胀。



最后说一下晋西吕梁地区。

1.柳林碗团,碗脱。(好吃不贵,包装好的感觉没小店好吃)

柳林碗团一般置于阔口浅底碗里,做好的碗团是一层银圆薄厚略发乌色的面结晶,吃时用钢锯条磨成的小刀,把碗里那浅浅的一层面食割成自己喜欢的形状,拌以辣椒油、陈醋等佐料,入口咬嚼,柔韧、滑腻、筋道、香辣,霎时间酸甜咸辣味溢满口腔。细品,似乎还有点点苦味。

2,合愣子(味道或许在今天看来一般,但特殊的地理条件和独特的制作方法所做出的美食,确是来往游人必不可少的一道餐点)

合愣子原料简单便宜,做法却十分复杂,所以这道菜的好吃,都看做菜人的功夫。刚出锅的合楞子,柔润光亮,韧劲十足,蘸上蒜泥、辣油,又香又辣,唇齿留香。

3.炒恶

“恶”的做法是将土豆蒸熟,去皮,用饸饹(河捞)床挤压成细条,便于和土豆泥。再往里加入土豆淀粉,也可以加入少许蒸熟的胡萝卜泥,用手把所有食材揉和匀,擀成厚饼状,上锅蒸熟,晾凉后,呈半透明状,如果加了胡萝卜泥,是半透明状夹带着星星点点的红色,煞是好看。




五千年文明看山西,在漫长的历史中,山西人民用智慧不断创造美食,以上的十几种犹如沧海一粟,更多的美食依旧在三晋大地不断发展变更。

山西有煤,有陈醋,有汾酒,有刀削面,更有着许许多多局限于当地的美食没有被你我熟知。希望更多的人来山西,进一步领略三晋大地风光,品味三晋大地美食!


新时代搬砖狗


有一些词,一说你就知道是什么,一说土豆,绝对想到的是马铃薯,但有这么一种特色美食,山西人常吃,但全国知道的人却很少,它就是“块垒”,“块垒”是什么?且听我和您仔细说说。

到太原后,学个新词,“土豆”。跟未经世的乡人描述形状,“如巴掌大的河卵石”,甚稀罕。待及见实物,不由鄙夷,“不就是颗山野蛋。”

喜欢“山野”这个词,让人一下想到连绵不断的山野。山野确是山野地方生得好,老家那片山头的山野若是用毛驴车拉进城,用不着吆喝,只要说地方,不久便净光——认得就是那山野的名头。

就算假借也无用,平地出来的东西远不如山汉们生养的美味:沙绵厚道,正如山野里的人物,粗犷仁朴。

“山汉、山汉……”这会儿倒亲热,忘记了平时的嫌弃。

当然山野只是山野地方俚语,县城人纠正,应是山药。但绝不是中药里主治脾虚、久泻、肺虚、肾虚、带下、尿频的那种更野的野山药,也不是诨名“洋山药”的洋姜,更不是似条杀威棒似的长山药。

那些都是奇形怪状,内中各有门道。不似山野这般圆头滑脑式的世故,烹调煎煮炸状的任人摆弄,上得厅堂、下得厨房似的乖巧喜人。所以只能是当个小妾,随房丫头,偶尔尝鲜吧。

最喜秋天,在山野,刨了山野,就便把原本的藤茎及周边的稼禾秆茎折些来围了烧,待灰烬后,不及全熄,就赶紧扒出里边的圆疙瘩,剥去黑炭似的外壳,露出里边腾着热气的黄白之物。个个狼吞虎咽,仿佛那是天地间无比的珍馐。

其实乡人更喜把山野入水,和在小米稀饭里,掺了醋泡的咸菜或油炸了的麻麻花、葱蒜,囫囵囫囵一口气不及待地灌下肚。

细致些的人家会把山野上笼蒸,熟透后,去了皮,一概捣碎,撒些粗盐进去,浇了炝好的葱蒜吃,也是美味至极。

更细致些,在山野泥里掺了筱面或玉米面继续蒸,熟后,也浇先前的汤水,或西红柿汤,或肉汁……别样风味。

这东西这会儿便有个大名头,叫块垒。

却不是《世说新语》里那个“胸腹有块垒”,那个块垒是心疙瘩,郁气难消,会憋出病。其实我觉得刘义庆这话失之于偏,心在胸部,“胸有块垒”还差不离。

当然也有人生在别处,譬如西施妹子,“眉梁间有些块垒,觉道一发俊俏。”

把病态当美,这才是毛病。

其实,有块垒也无妨。清朝那个动植物环保人士,好狐仙,好草木之妖的老蒲有个消块垒的好办法,他在《仙人岛》上有言,“一身剩有须眉在,小饮能令块垒消。”

所以,酩酊大醉般借酒消愁最要不得,伤身伤志,没出息。不若雅士一点,大度一点,小饮一杯,让那些戾气消除即可。

也或学着老蒲去亲近自然。

有年,和老唐、襄敏、海育去右玉看郭虎。虎哥请饭,端上来一盘主食,一会儿便被哄抢一空。然后又端上两盘,依旧光净。啧啧稀罕,虎哥为之正名,“块垒。”

大家腹里个个都有块垒后,登小南山一飨“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的绮丽风光,一飨“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的豪迈壮举。何为积郁,何为心病?哪个不消散殆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