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5位教授因新冠状肺炎去世说明了什么问题?

浪淘沙liu


5位院士的去世,让我们每一个人心疼,说明这病毒一旦侵袭了人的身体,除提前预防控制和隔离外,没有有效的措施。告知人们,未来再不防控病毒,后果仍是这样的!


桔子162372187


华中科技大学5位教授因新冠肺炎去世是令人心痛的,对于华中科技大学是一个重大的损失。

现在梳理一下这5位教授是哪些。

2月7日,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红凌,因新冠肺炎去世,年仅53岁。

2月10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器官移植科教授林正斌,因新冠肺炎去世,年仅62岁。

2月13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刘筱娴,因病去世,享年87岁。

2月15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学院教授段正澄,因新冠肺炎去世,享年86岁。

2月19日,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因病医治无效,在武汉逝世,终年41岁。

感慨:

疫情面前不分职业,身体健康抵抗力强、免疫力强,受新冠病毒攻击能力就强。对于新冠病毒我们要做好预防,尽最大可能远离传染源。


平淡是真oymlq


华中科技大学5位教授因新冠状肺炎去世,怎么看?

笔者首先要更正一下问题的说法,华中科技大学5位教授并不都是因为新冠肺炎去世的,只有其中的3位教授是由于新冠肺炎去世,他们分别是:2月7日,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红凌,因新冠肺炎去世,年仅53岁;2月10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器官移植科教授林正斌,因新冠肺炎去世,年仅62岁;2月15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学院教授段正澄,因新冠肺炎去世,享年86岁。其余2位教授都是因病不治而去世的:2月13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刘筱娴,因病去世,享年87岁;2月19日,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工会主席柯卉兵,因病医治无效而逝世,终年41岁。


疫情期间,华中科技大学痛失5位教授,可谓损失惨重,必然会影响到她的发展和含金量。华中科技大学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是教育部直属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首批“双一流”世界一流建设高校,同时也是曾经的“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教师大学,是湖北省仅有的两所世界一流建设大学之一(另一所是武汉大学);最近,校友会就公布了2020年最新国内大学排行榜单,华中科技大学比去年提升5个名次跃居全国第7名,直接超越了同城老大武汉大学(排名第10)!在教育部第四轮的学科评估中,华中科技大学有14个学科进入A类,28个学科进入B类。其中,工科相关学科有17个学科入选A、B类,其中A类7个,A+档3个。在全国工科大学中排名第八;华中科技大学的机械工程、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础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等8个学科,就是其招牌专业,即世界双一流建设学科。


从5位去世的教授相关资料中,我们不难发现,他们研究的学科领域差不多都处于“双一流”学科建设范畴,这也是笔者所说的华中科技大学损失惨重的主要原因。林正斌教授正值当打之年,是我国器官移植方面的专家,他的去逝让人非常痛心,因为国家培养起这么一个专业人才非常的不容易,损失巨大;段正澄院士是华科大机械学院学科带头人,是段氏伽马刀技术的发明人,另外段院士还拿自己的百万奖金专门设立奖学金,他的去世对华科大的机械学院打击特别大;同时,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红凌教授,社会学院教授、工会主席柯卉兵,都是年富力强、正要出成果的时候,这个时候去世,更让人让人特别痛惜,也让华科大痛失接班人!还有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刘筱娴,尽管已经87岁高龄,但也肯定是华科大瑰宝级人物,她的离世也会使华科大损失!


“逝者长已矣,生者如斯夫”,华科大痛失5位专家巨擘,损失不可避免,但是痛定思痛,华科大前进的脚步不会停止。华中科技大学由原华中理工大学、同济医科大学和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合并而成。提起华中理工大学那是有相当高的知名度和认可度,提起同济医科大学同样也是路人皆知;但是说到华中科技大学,说真的知之者甚少,换句话说,合并改名已经严重影响了华中科大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当今世界上发布的大学排行榜,在国际上认可度较高的三家机构分别是:软科、USNews、和THE(泰晤士);它们在2018年对华中科技大学在国内大学实力排行中排位分别是第8名、第9名、和第9名,由此可见,华科大稳居国内高校前10名之列是无可争议的!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本次疫情防控的过程中,华中科技大学痛失5位专家教授,损失特别惨重,尤其是其中3位还是因新冠病毒肺炎感染而去世,这让人特别痛惜,不仅是华科大的损失,更是国家的损失!我们务必要吸取教训,保护好生态平衡,积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自在人生wub


本文不配图,以示对逝者的哀悼

从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华中科技大学作为离疫情最近的高校,可谓损失惨重,截止目前,已经损失了5位教授 。

2月7日,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红凌,因感染新冠肺炎医治无效逝世,红凌教授是楚天学者,华中科大的三级教授,去世时仅54岁;

2月10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器官移植研究所教授、副主任医师林正斌,因感染新冠肺炎医治无效逝世,去世时63岁;

2月13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刘筱娴,因病医治无效逝世,刘教授是中国高等妇幼卫生专业创始人,享年87岁;

2月15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学院教授段正澄,因感染新冠肺炎医治无效逝世,享年83岁。段院士是“段氏伽马刀”的发明人,这一技术惠及上百万人;

2月19日,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博导、工会主席柯卉兵病逝。年仅41岁。

我们都说病魔无情,真的是如此,它可不管你是教授、院士,还是官员、政要,也不管你是大家敬仰的人还是大家讨厌的人。所以我们每个人都不能心存侥幸,一方面做好自我防护,改变一些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另一方面,从现在起,把生命放在第一位,加强体育锻炼,让病毒进的来出不去。

再次对华中科技大学逝去的教授们表示哀悼,也对那些连名字都不知道的逝者表示沉重的哀悼。


高校人才真经


这真是一个悲伤的消息。我有朋友在华科大当老师,我也去过几次华科大,想到病毒在校园里面肆虐,心里就很难受。


这次华科大的5位老师有一位是医学院的教授,林正斌教授,他是我国器官移植方面的专家。他的病逝让人非常痛心,因为国家培养起这么一个专业人才非常的不容易,损失巨大。


还有一位是华科大机械学院的段正澄院士,华科大的机械在我国是数一数二的水平,段院士是他们的学科带头人,是段氏伽马刀的发明人,另外,段院士还拿自己的百万奖金设立奖学金,这个逝世对华科大的机械学院打击比较大。


还有是生命科学院的楚天学者红凌教授,只有53岁,也是因为新冠肺炎去世。


另外两位,华科大社会学院柯卉兵教授,只有41岁,据说他本来在化疗,但好像感染了新冠,不过不是特别确定。反正41岁,真的是英年早逝,非常可惜。


还有一位也是华科大同济医院的教授刘筱娴去世,这位教授的去世不知道跟新冠病毒有没有关系。

首先,非常痛惜,也非常沉痛。


其次,病毒真的很厉害,这些教授们好几位都是医学院的,应该说医疗条件比普通人要好一些,但不管多大年纪,都没有逃脱厄运。我们要重视这个病毒。


第三,从侧面反映,同济医院在一开始真的是重症区。里面好几位都是同济医学院,段院士据说也是体检传染上的。

哎,一声叹息!再次沉痛哀悼这5位教授,并希望我们人类能赶紧攻克这些病毒。


五道口的颜学姐


你好,作为毕业于武汉的一位学生,经常去华科。我在这里默哀三分钟,表示对教授们的尊敬。同时我也希望我的母校一切平安,武汉加油!

1.因新型冠状肺炎去世的教授们

第一位红凌教授,2月7日病逝,系华中科技大学三级教授,生命科学院楚天学者。

第二位林正斌教授,2月10日病逝,系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器官移植科。

第三位刘筱娴教授,2月13日病逝,系华中科技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

第四位段正澄教授,2月15日病逝,系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学院教授、博导、中国工程院院士。

第五位柯卉兵教授,2月19日去世,系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教授。

2.教授们离开带给我的感受

我们都知道华科在武汉是疫情比较严重的地方,它的地理位置算是在市中心地区,受灾情况特别严重。

第一,健康很重要。平常我的导师给我的感受就是没日没夜的加班,搞科研,要不是就是去去做调研。你以为的老师们寒暑假会休息,其实不是的,全国各地跑调研。他们不断的出论文搞学术,我曾经看到导师每天外卖不断,还有一大瓶一大瓶的烟头。

第二,教授们还有老师们真的抽时间锻炼吧!我们财大还算比较好的,学生们很喜欢运动。每天操场上跑步的围着南湖跑步的学生都很多。在这里我真的要呼吁老师们,搞不完的学术,但是身体要紧呀!

第三,这些顶梁级的教授的离开是我们的损失。但是也给我们提醒,疫情严重,我们呆在家里做贡献。让我们的国家赶紧好起来,才不愧对哪些因为疫情献身的医护人员。

最后,我希望大家携手共渡难关,为武汉加油为中国加油!

愿离去的教授们一路走好!


学习小红书


近半个月来,华中科技大学已有5位教授逝世。他们的病逝是科技界的一大损失,令人惋惜!

作为华中科技大学5位教授在发病期间已经得到了及时的救治,但是还是没有挽回他们的生命,笔者认为:

一是新冠状肺炎此病的危害极大。

二是目前对冠状肺炎此病的认识还很肤浅。

三是对冠状肺炎此病目前还没有特效药。


LaoHuang188


华中科技大学5位教授因感染新冠去世,武汉市中心医院医生李文亮感染去世,张志是疫情发现较早的新冠患者,幸运的是张志家人每日贴身照顾,却并未感染,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启发,寻找出一些因果根源


济世修真


华中科技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特别是隶属于华科大的同济医学院是中国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之一,首批教育部、卫生部共建高等学校医学院之一,拥有9所直属附属医院和4所非直属附属医院。无论教学和医疗都是全国顶尖水平。

就是这样一个全国乃至世界著名高校在这次新冠状肺炎疫情中五位教授其中包括一位工程院院士失去了生命,在为他们表示无比悲哀的同时,也反应出一些问题。

一、首先说明华科大的教授和医护人员奋战在抗疫第一线,不顾个人生死为广大群众尽心尽力。

二、其次说明我们的防疫预警系统还不够科学,甚至有很大问题。

三、说明华科大以及同济医学院、专家教授和医护人员一开始对病毒的严重性认识不够,自我防护不到位。

四、说明我们平时就应该注意锻炼身体,普通患者治愈率也很高,个人的免疫力强弱相当关键。

我们在为逝去教授哀悼的同时,也要为造成的后果反思。华科大加油!同济医学院加油!


浪淘沙liu


这是截止到2020年2月21日13时,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各种数据(数据来源于腾讯):


这是截止到2020年2月21日13时,湖北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各种数据(数据来源于腾讯):

从上面两表可以看到,全国因为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而死亡的是2239人;其中,湖北省就占了2144人。

而湖北省死亡的这2144人中,其中有5人是“985工程”全国重点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的教授。

如下是这5位教授的简单情况介绍:

2020年2月7日,华中科技大学三级教授、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楚天学者红凌,因患新冠肺炎去世,年仅53岁。

2020年2月10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器官移植科教授林正斌,因患新冠肺炎去世,年仅62岁。

2020年2月13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刘筱娴,因病去世,享年87岁。

2020年2月15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段正澄,因患新冠肺炎去世,享年86岁。

2020年2月19日,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教授柯卉,因病医治无效,在武汉逝世,终年41岁。

大家看看,这个新型冠状病毒有多么的可恶!这5位被它夺去生命的教授,最年轻的是柯卉,才41岁,正是工作的黄金年龄;还有红凌,也只有53岁,也是工作的黄金年龄。

看见这么多学者、教授被这个新型冠状病毒夺走了生命,我们都感到非常难过!由此,我们更有理由好好保护好自己,认真做好此次疫情的防控工作,为最终取得“战疫”的最后胜利而尽自己的一分心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