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市宛城區:堅守在社區戰“疫”一線的“劉大姐”

南陽市宛城區:堅守在社區戰“疫”一線的“劉大姐”

河南經濟報記者張治中 見習記者周美嬌 通訊員惠先華

老百姓愛聽的戲文裡有句:“劉大哥講話理太偏,誰說女子不如兒男?”如今南陽市宛城區有位“劉大姐”卻在社區疫情防控工作一線,用實際行動告訴大家,巾幗不曾讓鬚眉,英雄何須是男兒。她就是那位雖已50多歲,卻勇挑重“擔子”,敢啃硬“骨頭”,甘於平凡、默默奉獻的“劉大姐”,她的名字叫劉尚娥。

南陽市宛城區:堅守在社區戰“疫”一線的“劉大姐”

勇挑最重的“擔子”

“不中,現在疫情恁嚴重,我不能老待在家裡了,讓我出去做點啥吧……”作為南陽市宛城區漢冶街道北關社區11組組長,劉尚娥面對洶湧而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不顧自己手腕骨折還沒有好利落的現實,而是主動向社區請纓,站到了社區戰“疫”的最前沿,和社區幹部、黨員志願者一道用血肉之軀築起了一道堅不可摧的“安全屏障”。

她用雙腳丈量著疫情防控區域的每一寸土地

自新冠肺炎疫情出現以來,宛城區漢冶街道北關社區按照上級黨委、政府的要求,建立集中路口卡點和居民樓院卡點開展疫情防控工作,並按照市委、區委組織部門要求,進一步強化陣地規範化建設,在卡點顯著位置規範懸掛“兩旗一幅”,即:黨旗、共產黨員突出隊旗和“舉黨旗戰一線、亮黨徽當先鋒”宣傳橫幅;張貼“兩信一組一榜一碼”,即:致全區黨員的一封信、致轄區群眾的一封信、臨時黨小組名單、光榮榜和服務群眾代辦微信二維碼。整合市區直單位下沉黨員幹部和居民黨員廣泛參與志願服務。由於地處中心城區老舊小區多、人員密度大,卡點眾多、排查任務異常繁重,而社區人員有限,力量調配仍顯捉襟見肘,在這特殊時刻,劉尚娥不顧傷情,義無反顧地奔赴疫情防控一線,始終堅守崗位,認真執行疫情防控相關部署要求,嚴格落實各項防控措施。

她每天早晨起來,給家人準備好早餐,自己匆匆吃上兩口,早上8點準時到達崗點,由於女同志沒有排夜班,她仍堅持到晚上8點才回家,風雨無阻,從來沒有間斷。作為11組組長的她,總共負責11個卡點,管理人口達到1000多戶4000餘人。社區鑑於她的手腕骨折傷情,給她分配到方圓後巷1個卡點值班,但是作為組長的她,心中總是放不下所有卡點的工作,每天她都要在所有卡點走上好幾遍,幾乎用雙腳丈量了區域內每一寸土地,對各個卡點的任務進行安排、人員進行調配,直到能想的都想到了,能做的也都做完了,才放心的回到方圓後巷卡點和同志們一起值班值守,負責人員信息核實、出入登記、測量體溫、消毒等管控工作,還對卡點內群眾進行宣傳教育,幫助解決居家生活物資等各方面遇到的困難。

“大嬸,您這腿腳也不靈便,這病毒啊對咱們老年人危害格外大,出去風險實在是太大哩,您要買啥藥,我替您買去……”,“劉大姐”在卡口值班的時候,經常會碰到這樣的情形,她和值班人員會主動幫助老年人買好藥品、送到家門口,極大地減少了群眾尤其是老年人外出感染的風險。後來,結合宛城區開通的“南陽12349商品配送商場”等平臺,讓群眾能夠通過微信、電話等方式進行下單,以疫情防控臨時黨小組作為送貨點,由社區臨時黨支部指派黨員志願者按照訂單進行發送,居民在“家門口”就能買到最新鮮的蔬菜,做到了防控無死角、愛心全覆蓋。同時將居民家中垃圾回收進行消殺處理,極大地給居家群眾生活提供便利。

還有一次有兩位老年人急需外出,卻沒有口罩,在問清了原由,做好了登記、測量體溫、消毒一系列工作的前提下,她將自己為數不多的口罩送給老人們,並留下聯繫電話,讓老人有急事隨時能夠聯繫。

在卡點區域巡邏的過程中,“劉大姐”發現一位中年男子在卡點區域內遛狗,卻不清理動物糞便,導致行人通道上有異味,周邊居民很有意見,她看到後,立即上去對該男子進行說服教育,勸說其回屋,並將動物糞便清理乾淨。行動是最有說服力的教育,該男子看到後十分慚愧,當場表示一定配合工作,再也不出來了。

“在換班的時候,劉大姐總是讓我們先去吃飯,等我們都回來了,她才最後一個去吃飯……”,和她一起值班的同志說。“劉大姐”經常這樣,用一顆溫柔細膩的心對待身邊的同志、群眾們,讓大家於春風化雨、潤澤無聲中感到無比的溫暖。

她用雙手擦亮“創文”工作中每一個衛生死角

在去年“創文”工作中,她擔任北關社區第二網格長,負責南陽市第四人民醫院家屬、鐵廠家屬院、農行家屬院等23個居民樓院,8條背街小巷的整治提升工作。北關社區總共6個網格長,而她所在的第二網格又是任務最為繁重的。工作中,“劉大姐”不怕髒、不怕累,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帶領小組幹部清理垃圾雜物,清理樓道內小廣告。

在清理樓道雜物時,有時候群眾不理解、有怨言,吵著說:“我都在這堆了幾十年了,你們憑什麼不讓我堆……”,她總是耐心地跟群眾解釋:“大叔,堆在這存在火災隱患,擠佔過道上下樓也不方便,再說了跟咱們小區乾淨整潔的形象也不符合呀……。”總之,在她耐心細緻地與群眾溝通後,總能爭得群眾的理解和支持。她常說,咱們轄區的街坊鄰居都是明事理的,只要咱們耐心與他們溝通,把道理講明瞭,群眾是會理解支持咱們的。她經常這樣每天忙的不亦樂乎,天天很晚才回家休息。由於持續地高強度工作,身體過度勞累,2019年11月的一天,她突然暈倒在工作崗位上,導致右手手腕不慎骨折。她的手腕雖然受傷了,卻依然擦亮了我們這座城市。

敢啃最硬的“骨頭”

她用雙肩扛下拆遷工作中的每一項重要任務

“讓我去試試,我就不信還有做不通的工作哩……”,對於基層工作者來說,拆遷難,難於上青天!而遇上釘子戶,更是難上加難!絲釘廠區域有一名遠近聞名的拆遷難纏戶,別的戶都走了,就剩他家一戶,提出各種不合理要求。面對釘子戶,劉尚娥沒有遇到問題繞著走,而是主動分包該戶,充分發揮女同志情感細膩、善於做思想工作的天然優勢,白天不在家,就利用晚上多次上門做工作,與該戶家人推心置腹拉家常,設身處地想辦法。她發動親戚朋友廣泛尋找房源,幫助解決問題,用自己的真誠和熱心打動了該戶人家,順利完成任務,為南陽市溫涼河綜合整治工程建設作出了突出貢獻。

在南陽市溫涼河綜合整治工程中,劉尚娥所在的組共有106戶拆遷戶,涉及溫涼河光武中路小北關區域、塑料廠區域、拔絲廠區域以及工農北路玉皇廟區域等眾多區域,作為組長,她義不容辭擔負起此重任,時間緊,任務重,她不分白天晝夜,深入拆遷戶家中進行宣傳,解釋拆遷安置政策,或者電話、微信溝通,耐心解答群眾提出的各種疑難問題,遇到不配合、不理解的群眾,仍然苦口婆心地做思想工作,最後取得拆遷戶的理解和支持。在拆遷過程中,她主動幫助困難群眾,解決各種難題,讓拆遷變成友情安置,用真誠的關懷拉近距離,以周到的服務贏得信任,贏得了群眾的一致好評!

甘做最平凡的自己

劉尚娥早就懷著一顆對加入中國共產黨的嚮往之心,於2019年4月被確定為入黨積極分子,她始終以一名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希望自己能夠早一天實現加入中國共產黨的光榮夢想!2020年2月19日,經北關社區黨支部研究推薦,報經上級黨組織批准,劉尚娥在疫情防控一線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

她用雙臂託舉起生活中的每一份沉甸甸的責任

“她平日看起來挺積極樂觀的,一心撲在工作上,起早貪黑,沒想到家庭負擔這麼沉重……”,漢冶街道黨工委書記李士範在談起來劉尚娥時說到。原來,劉尚娥的丈夫於4年前患腦動脈血管堵塞,身體行動不便,婆婆已81歲高齡,身邊也需要人照顧,兒子又在外地打工,家庭的重任全部壓到了她一個人的肩膀上,然而這些她從來沒有跟別人說過,在這最困難的時候不提任何要求,無論工作多重,無論家庭多忙,她對待疫情防控、創文、拆遷每一項工作都是任勞任怨,從不計較個人得失,從沒有半句怨言,在家庭和工作中求得平衡,在親情和事業上默默付出,她是家人眼裡的好妻子、好兒媳,更是群眾眼裡的“好大姐”、好乾部。

“她因工作累倒在崗位上,導致手腕骨折,社區黨組織決定給她補貼點醫藥費,她一直不接受,說這是小事,自己可以解決,不麻煩組織。一個女同志,既要照顧家裡,又要撲在工作上,為人無私正直,又有責任心,真的很不容易……”北關社區黨組織負責人關永慶說起劉尚娥,絲毫不吝溢美之詞,內心由衷地敬佩。

“我只要能發一點點兒光,為國家做一點點兒事,心裡就滿足了!”疫情當前,“劉大姐”在自身平凡崗位上書寫著不平凡,在尋常歲月裡演繹著不尋常,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一位基層幹部的責任與擔當。“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正是因為有無數個“劉大姐”這樣的人願意發出哪怕是一丁點兒的光亮,最終匯聚起熊熊火焰,點燃了人們心中的希望。春去冬來,勝利可期。相信在我們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夠奪取疫情防控的最後勝利!


【新聞熱線:0371—53306921,15617709537 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