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久宅不動至“肺栓塞”,專家提醒新冠時期講究科學“宅”

男子久宅不動至“肺栓塞”,專家提醒新冠時期講究科學“宅”

為阻擊新冠肺炎疫情,我們每個人用 " 宅 " 貢獻自己的一份力,當 " 宅 " 逐漸成為一種常態,也給某些疾病的發生創造了可乘之機。2 月 19 日,記者從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湖南省腦科醫院)呼吸與危重醫學科瞭解到,科室近日收治了一位年輕患者,竟是因為久宅不動導致了急性肺動脈栓塞,險些危及生命。

2 月 14 日,長沙 33 歲王先生起床準備上廁所時,突發胸悶,隨後暈厥摔倒。家人扶起後,王先生又出現了兩次暈厥。家人趕緊撥打 120 急診將王先生送入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

該院呼吸與危重醫學科曾祥伯副主任醫師介紹,給患者暈厥查因的過程中,通過心電圖發現了異常:完全性右束支阻滯,III 導聯 q 波形成伴 T 波倒置。心電圖結果強烈提示右心室壓力負荷急劇增高,高度懷疑急性大塊肺動脈栓塞。而之後的系列檢查,證實了急性肺栓塞的診斷,並排除了急性冠脈綜合徵及腦血管疾病等疾病。

曾祥伯副主任醫師解釋,肺栓塞是指各種栓子阻塞肺動脈或其分支為其發病原因的一組疾病或臨床綜合徵。肺栓塞的易患因素有很多,長時間靜坐是其中很容易被忽視的重要方面。

據王先生家人介紹,王先生平時就不愛活動,疫情期間一直足不出戶,更別提室內運動。在發病前近一個月,每天窩在床上和沙發上刷手機,或看電腦玩遊戲,每天幾乎不動彈時間長達 10 小時以上。

專家解釋,如果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坐立,下肢肌肉收縮活動相對減少,導致人體血液的流速減慢,血液黏稠度增高。如果此時再猛然活動,如猛地起身伸腰等,很容易牽動不穩定的血栓,使之脫落造成血栓栓塞,引起相應部位的缺血、缺氧等症狀。如果血栓遊離到肺部,可能堵住肺動脈造成肺栓塞,嚴重者短時間內就會危及生命。幸運的是,王先生的病發現及時,確診及時,救治及時。

曾祥伯副主任醫師建議,疫情之下,大家要堅持科學防護、均衡飲食、合理鍛鍊,保持良好心態。雖然現階段主張少外出、多宅家,但 " 宅 " 也要講究科學。要警惕久坐不動的危害,避免長期久坐看電視,電腦前工作或刷手機。每 1~2 小時讓四肢 " 動 "15-30 分鐘,尤其要注意下肢的活動。建議可根據自身情況,做深蹲、拉伸、跳繩、健美操等活動,有條件的還可以藉助室內自行車、踏步機等進行運動。如果不方便起身活動,也需要對下肢進行被動活動或者活動腳踝關節。此外,要戒菸限酒,適量攝入水及新鮮蔬菜水果,防止血液黏稠。如果起身後出現胸悶憋氣、呼吸急促、胸痛暈厥等症狀時,要立即就醫。

瀟湘晨報記者張樹波 通訊員李瓊 石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