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抗疫,為疫情防控貢獻應急力量

瀋陽應急救援社會力量應對疫情速寫


共同抗疫,為疫情防控貢獻應急力量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嚴峻,在各級政府多部門齊心協力奮戰在抗擊疫情最前沿的時候,瀋陽市多家本地公益慈善機構和社會應急救援力量積極參與到共同抗擊疫情的“戰鬥”中來。這些社會應急組織,已經成為當地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一支重要力量。

青年志願者籌集700箱飲用水送到指定醫院

2020年1月,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戰打響以來,瀋陽市天優公益服務中心積極響應號召,緊緊依託本機構服務業務組織成立志願服務青年突擊隊,投身於心理諮詢、宣傳教育、志願服務、物資籌集等“防疫攻堅戰”中。截止2月16日,該團隊已投入專業心理諮詢師22人,志願者833人次,組織防疫志願服務活動20餘場,受益人數1647人。

1月25日,天優青年突擊隊成立,緊急啟動防疫心理服務預案,依託共青團市委青少年服務熱線12355開通防疫心理諮詢熱線,14名心理專家成為首批參與熱線接聽服務的突擊隊隊員,時刻守候。2月2日,團隊8名突擊隊志願者赴新民市馬戶屯村進行防疫宣傳。2月12-14日期間,為瀋陽市第六人民醫院、瀋陽市急救中心、瀋陽市疾病控制中心、瀋陽市第四人民醫院、瀋陽市胸科醫院等籌集飲用水700箱、牛奶1400箱,並組織天優青年突擊隊將首批飲用水送達指定醫院,保障一線醫護人員用水。

救援協會籌集各種防控物資捐贈一線單位和群眾

疫情防控要勇於擔當,得知湖北發生疫情後,瀋陽市應急救援服務協會多次聯繫南方合作兄弟協會,得知事態嚴重,2020年1月23日經過商議以最快速度訂購第一批口罩給予援助。在防控物資緊缺的情況下,協會積極動員會員單位和社會力量,籌集了口罩、防護服、護目鏡、消毒液、酒精等醫用急需物資,通過慈善機構,提供給需要的部門、機構和群眾,為抗擊疫情貢獻協會力量。據統計,目前已捐贈于洪區衛生防疫部門防護服30套;盤錦電視臺N90口罩70個;中外運防護服4套;大東稅務部門防護服14套;應急部門防護服20套,護目鏡20,保潔爾1比200消毒液一箱(24瓶);於洪交警40個n95口罩,酒精5斤;於洪順豐快遞N90口罩20個,普通一次性口罩100個;免費發放市民N90口罩273個,酒精15斤,N95口罩200個,一次性口罩200個;向其他城市救援隊伍捐出護目鏡40個……

該協會主動作為,履行社會責任,響應號召,積極參與社會面疫情防控服務,發揮自身特長和技術裝備優勢,主動對接地方政府需求,投身抗疫戰鬥前線,在當地政府統一領導下,開展消毒清潔、物資轉運、檢測檢查、防疫宣傳等工作。從2月11日開始,每天出動100餘名會員配合于洪區政府在非物業小區門口設立37個點位,上崗執勤。截至目前,協會有6名醫護人員馳援武漢,協助防疫物資轉運5次,企業復工復產前消毒、公共場所消毒12次,配合防疫檢查13次,設卡檢測26次,防疫宣傳16次。近日,省應急管理廳攜遼寧電視臺採訪該協會,對應急救援社會力量參與疫情防控進行了宣傳報道。

慈善機構籌集1500件隔離衣馳援武漢雷神山醫院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至今,眾德慈善基金會響應當地應急部門號召,採取緊急措施參與疫情防控工作。作為慈善組織除了呼籲和倡議之外,眾德慈善還聯合了瀋河區人大北部區域代表之家、理事單位卓信金控集團共同承擔起社會責任,一起為瀋河區交警大隊、公安分局、環衛局等多個部門的一線工作人員捐贈防護用品。同時,該組織還多方籌集到1500件醫用隔離衣捐贈給武漢雷神山醫院,首批捐贈的500件已經訂購完畢,第二批1000件也在預定聯繫中。此外,為了弘揚社會正能量,為那些最美“逆行者”加油,基金會還籌備拍攝了系列公益宣傳短片《未被遺忘的抗疫英雄》,記錄一線奮戰的環衛工人們,為這些堅守崗位平凡又偉大的人們而喝彩,增強全社會戰勝疫情的信心。

“暖心亭”送給社區安全志願者寒春裡的溫暖

當前疫情防控處於關鍵時期,瀋河應急積極響應區委、區政府號召,組織機關人員在風雨壇街道、朱剪爐街道、五里河街道10個點位輪流值守,全力協助社區做好疫情防控宣傳發動、排查檢查、隔離人員服務、開放式小區管理等相關工作。隨著近期降雪降溫突襲沈城,為本就緊張的疫情防控工作增添重重阻力,應急指揮中心發揚應急隊伍快速反應、來之能戰、戰之能勝的作風,主動作為、想方設法為社區站崗的同志搭建防寒擋風亭。但由於大多數生產企業和商業場所停產停業,帳篷和塑料布極缺,指揮中心立刻與社會救援力量瀋陽藍天救援隊溝通聯繫,在得知情況後,瀋陽藍天救援隊第一時間帶來帳篷,同時派出10名隊員,頂著寒風為中心各值守點搭建起一座座藍色的“暖心亭”,為一線值守人員防寒擋風。同時藍天救援隊還專門派出隊員,每天到各值守點查看,及時修復被大風吹壞的帳篷,在寒風中作業手凍僵了、腳凍麻了,他們依然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無私地奉獻著,不講任何條件、沒有一句怨言。

從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還有很多忙碌在一線的應急志願者,他們沒有出現在電視裡、新聞裡,但卻始終默默地奮戰在防疫狙擊戰的各個崗位。

共同抗疫,為疫情防控貢獻應急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