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際探索》編劇專訪——由‘你的名字’開始的採訪

《星際探索》最為特別應該是它的題目——一個拉丁短語的縮寫,它既暗示了這部電影講述的星際疆域,同時也暗含了一個更為深刻的意旨。這個題目,原本只是一個佔位符,來自一首長篇歌曲的詞,這首歌在伊森·格羅斯(《危險邊緣》(Fringe))與詹姆斯·格雷(James Gray)一起創作《星際探索》(Ad Astra)的時候啟發了他。

在一次採訪中,伊森·格羅斯告訴天文在線,十年前,當時他在聽一首進步搖滾樂隊——獵鹿人(The Deer Hunter)的歌時,第一次聽到了“ad astra”這個詞。(不,不是那個獵鹿人(Deerhunter),不過他們之間也有聯繫。)

“《孤獨的意義》(What It Means to Be Alone)”伊森·格羅斯特別提到了這首歌中的這句歌詞:“‘Ab ovo,’天使歌唱,‘Ad astra,’”照字面翻譯過來就是:“天使歌唱,把雞蛋變成星星。”但是第二行更為準確的翻譯應該是:“自始至終。”

《星際探索》編劇專訪——由‘你的名字’開始的採訪

圖為獵鹿人樂隊(The Deer Hunter)。圖源:Lemonademagazine.

在研究這個詞的時候,格羅斯偶然發現了一個更為經典的拉丁短語:“ad astra per aspera.”它的意思是“在艱難中向星星致敬”。

“我把‘Ad Astra’當作一個臨時佔位符寫在檔案上,但是我們一直都很中意它,”格羅斯說。“它有點神秘意味。這個名字中未言明的部分,‘per aspera’,是這部電影真正的主題。”

《星際探索》編劇專訪——由‘你的名字’開始的採訪

“它有點神秘意味。這個名字中未言明的部分,‘per aspera’,是這部電影真正的主題。”——《星際探索》編劇伊森·格羅斯。圖源:Zvab.

在《星際探索》中,布拉德·皮特(Brad Pitt)飾演一位性格淡漠的宇航員——羅伊·麥克布萊德(Roy McBride),他肩負著遠行至太陽系中去尋父以及阻擋一種威脅到整個人類生存的反物質能源的重任。那是一個沉重的前提,即使沒有心裡創傷和包袱,羅伊所要應付的也是一段超越人類歷史的深入太空的史詩旅程。

是的,這個“艱難”的部分有著重大意義。

《星際探索》編劇專訪——由‘你的名字’開始的採訪

布拉德·皮特飾演羅伊·麥克布萊德。圖源:Collider.

格羅斯從未想到過工作室會用一個拉丁名字來命名一部科幻電影,但是他們這樣做了。那時,他偶然聽到名字相仿的樂隊(更為有名)——獵鹿人(Deerhunter)的一首名叫“Ad Astra”的歌曲,堅定了這一想法。

“對我來說,這幾乎是一個徵兆:它必須是這部電影的名字,”他說。

《星際探索》編劇專訪——由‘你的名字’開始的採訪

圖為獵鹿人樂隊(Deerhunter)。圖源:NPR.

為了更深入地瞭解格羅斯創作這部電影的經歷,比如他和格雷考慮的結局的其它版本以及故事的靈感來源,我們將對完整採訪進行簡單編輯,以使其清晰明瞭。

天文在線:感覺2019年的純原創科幻比較少有,(創作)這麼獨特的故事的起因是什麼?

伊森·格羅斯:詹姆斯[格雷]和我是朋友。我們多年前一起畢業於南加利福尼亞大學。畢業後,我們合作了一個項目,這個項目幾近完成但最終沒能完成。幾十年過去了,我們都想在科幻領域一起做些什麼。

‘你會用科幻小說做什麼?’我們這樣問自己。像世上許多人那樣,我們摯愛《2001:太空漫遊》(2001: A Space Odyssey)。你無法超越它,但是我們認為可以通過審視內在自我創作出一個更為個人的科幻故事。儘管它是一段史詩般的深空之旅,但羅伊越深入太空,故事就越聚焦於他的心靈旅程。

對詹姆斯來說,在思考這樣一個宇航員的性格時,我們真正想到了一起:他將放棄生命中大量時光,去到現實生活中沒有人去過的遠方。許多人會去到火星,在那裡度過多年時光或者餘生定居於此。在許多方面,那是一種英雄式的偉大人格力量——但是那種力量也可能隱藏著一種缺陷,某種你還未注意到的想要逃避的東西。

羅伊不知道到父親的缺席對他有多麼大的影響,而我們會在《星際探索》中看到那個衝突的逐漸展開。當意識到羅伊的父親也必須是這樣的性格時,我們才最終恍然大悟。

《星際探索》編劇專訪——由‘你的名字’開始的採訪

導演詹姆斯·格雷。圖源:Awardscircuit.

是什麼讓你產生了把反物質能源當作人類的威脅這樣的想法?

詹姆斯和我討論過原子彈的發展。人們有一些擔憂,大多數是無稽之談,比如原子分裂引起的連鎖反應,最終會把美國上空的大氣層焚燬。我們想,‘如果有一個發生在太空中的更大規模的科幻版本的這類恐懼會怎樣呢?’

正如你看到的那樣,對一些電影和故事的熱愛也在構建情節上幫助了我們。《黑暗的心》(Heart of Darkness),《現代啟示錄》(Apocalypse Now),當然還有《2001:太空漫遊》。也有許多紀錄片,比如關於阿波羅計劃的《為了全人類》(For All Mankind)就啟發了我們。還有像約瑟夫·坎貝爾(Joseph Campbell)[在《千面英雄》(The Hero with a Thousand Faces)中的]這類神話故事的總體構思。

《星際探索》編劇專訪——由‘你的名字’開始的採訪

導演詹姆斯和影視明星布拉德·皮特在《星際探索》片場。

我知道這部作品與科學顧問合作,描述了一系列讓人感到在不久的將來會出現的技術。那對《星際探索》來說有多重要呢?

我們儘可能地做了許多科學研究。我們想要這種科學儘可能的準確合理,但不想以此來推動這個故事。我們想讓故事既史詩神秘,又有科學支撐。

有沒有一個有草案,其中有不太現實的科幻或者超自然元素?又或者總是超現實的?

每次開始的時候,我們都考慮過一些更深層次的科幻元素,一些與外星智慧,超光速技術有關的東西。但是其他電影在那些方面已經做得很好了,比如《星際穿越》(Interstellar)。在外星人方面,你無法真正打敗《2001:太空漫遊》。那是我一直以來最喜歡的電影,所以很難嘗試做任何類似的事情。因此我們更多地關注羅伊之旅的個人困難。

我們也考慮過在某些點上涉及人工智能的某些方面。有許多想法曾冒出來,但是關於這位父親的一些事情以及一位父親有多缺勤成為主導的驅動力。我的父親在我大概20歲的時候久過世了。缺席和痛苦總是存在的,但你並不總是知道它的存在。隱喻地說,有的時候你必須在遠離地球之後,才能感受到它。

電影的現實幾乎是另一個未來,在那裡,阿波羅計劃和探月工程將繼續下去。在真實世界中,資金和利息都花光了,但在《星際探索》中從來沒有。月球和火星由科學、軍事、消費主義和俗麗構成——以及這些東西帶來的一切問題。詹姆斯可能不知道我是這麼想的,但我覺得這是過去和未來的完美結合。

我們沒有命名一個年份,並因此稱其為“不遠的將來”。

《星際探索》編劇專訪——由‘你的名字’開始的採訪

在《星際探索》中,羅伊的父親,克里福德·麥克布萊德。

《星際探索》的結局相當地淒涼。麥克布萊德父子滿懷發現外星生命跡象的希望,遠離地球去到歷史上人類尚未涉足之地…然而那兒什麼都沒有。這是你一直計劃的結局嗎?

我們探討了很多種可能性。或許他發現了外星生命,但他們離我們太遠了。克里福德可能會設計出一種強大的技術去接近外星人,但是這種技術太危險了,危及到了太陽系。他是唯一願意冒這個險的人,因為他想看看那些生命是什麼樣的。但我們沒有在這上面走得太遠,因為它很快就讓人覺得太宏大了。

詹姆斯最終想要一種個人的情感宣洩,所以我們覺得我們的結局是這樣的。

1.WJ百科全書

2.天文學名詞

3. Corey Plante- Swan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