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瓦臺魔咒:為什麼歷屆韓國總統都沒好下場

2020年2月19日,78歲的韓國前總統李明博被首爾高等法院二審判決貪汙受賄犯罪成立,處17年有期徒刑,當庭收押。

青瓦臺魔咒:為什麼歷屆韓國總統都沒好下場


前赴後繼的韓國總統

李明博是又一個被判刑的韓國前總統。

回看韓國過去歷屆總統,絕大多數的下場都不算好。有被政變推翻的首任總統李承晚、第四任總統崔圭夏,有遇刺身亡的第三任總統朴正熙,有迫於民間運動壓力而下臺的第五任總統全斗煥。

青瓦臺魔咒:為什麼歷屆韓國總統都沒好下場


歷任總統的政治命運

還有被判罪入獄的有第五任總統全斗煥、第六任總統盧泰愚、第十任總統李明博、第十一任總統朴槿惠,他們的罪名中都包括貪腐。

另外,第七任總統金泳三、第八任總統金大中有子女或家人因受賄被判徒刑,而第九任總統盧武鉉則因為家人受賄遭到調查,不堪壓力而跳崖自殺。

青瓦臺魔咒:為什麼歷屆韓國總統都沒好下場


韓國總統官邸——青瓦臺

為此,有人把韓國總統遭遇的厄運稱作“青瓦臺魔咒”。

雖然每一位總統的遭遇都不盡相同,他們各有各的案情,也各有各的歷史背景,但自全斗煥下臺、韓國敏煮化以來,貪腐是每一任總統都繞不過去的問題。

這倒不是說,敏煮化之前的總統不貪腐,而是當時的制度條並不允許揭露總統的問題,或者還沒來得及暴露問題,就因為其他更嚴重的政治問題而結束政治生涯。

韓國總統的貪腐問題,有它獨特的政治經濟文化背景,這些背景可能就是“青瓦臺魔咒”產生的原因。

李明博的案件始末

李明博的貪腐案件,其中最大的兩宗是DAS公司和BKK公司案。

根據調查,法院認為汽車零件公司DAS的所有股權均由李明博實際控制,他透過DAS公司籌集了高達240億韓元的秘密資金,還通過公司信用卡消費246億韓元,這些錢被法院認定為挪用公款。

DAS公司的存在,成為李明博受賄的管道

青瓦臺魔咒:為什麼歷屆韓國總統都沒好下場

李明博總統長子

34歲的李時炯為韓國DAS公司的實際負責人

三星公司為了賄賂李明博,自2008年4月起,代付DAS公司在美國的訴訟費達522.2萬美元。

為此,三星會長李健熙在2009年得到了李明博總統的特赦。此案的關鍵在於DAS公司的所有權到底是不是李明博的,儘管李明博從未列名於DAS股東名單中,法院還是透過複雜的股權代持關係,認定DAS的實際所有人就是李明博。

青瓦臺魔咒:為什麼歷屆韓國總統都沒好下場


三星會長李健熙

李明博還通過設立諮詢公司BKK作為空殼公司洗錢。BKK的最大股東是DAS公司,其他投資者還包括三星集團旗下的保險公司

李明博在任“現代建設”社長期間,利用職權低價購入物業並在地價急劇上漲時出售而籌集到了鉅額資金。

再這筆資金秘密轉移,並經過層層洗白最後以DAS公司的名義投入BKK公司。這一秘密資金賬戶共有140億韓元,在李明博卸任總統之後又迴流入DAS資金的賬戶,也就是李明博自己的腰包。

當然,檢方指控李明博的罪名不止貪汙,還包括多宗濫用職權案件,法院也沒有認定全部罪名成立。只能說貪汙受賄案是證據比較確鑿的,其他案件如一些濫用職權案,其證據大多是證人證言和一些傳來證據,在法庭上很難被認定。

青瓦臺魔咒:為什麼歷屆韓國總統都沒好下場


李明博參加總統選舉

值得注意的是,李明博這兩宗貪腐醜聞,早在2007年他參選總統時就已經被人曝光,但是他依然以較大的優勢當選總統。

當年,李明博得票率達48.7%,大幅領先大統合民主新黨候選人鄭東泳,創造了史上最大得票率差。當時的韓國民眾,對於左派總統盧武鉉非常失望,他當選時揹負著人民支持勞工權益、減少貧富差距的期望,但最後承諾無一達成,反而造成房價飆升,貧富差距擴大。

青瓦臺魔咒:為什麼歷屆韓國總統都沒好下場


盧武鉉(1946年9月1日-2009年5月23日)

當時的韓國人民,迫切希望實現政黨輪替,寄希望於李明博所在的右派政黨自由韓國黨。

雖然李明博醜聞纏身,但人民還是給予了他最大的寬容,頗有“不管白貓黑貓,抓到老鼠就是好貓”的氣魄。從這裡也可以看出,雖然經常可以看到韓國人民走上街頭抗議在任總統的醜行,但他們內心其實並不是真的對腐敗零容忍。

他們的價值錨點總是可以放的很低,只要比他們正在反對的人稍微好一點,就能得到人民的信任,人民就會寄希望於這個比壞人更不壞的人

而被指控的總統,卻又總是喜歡為自己辯護,認為自己無罪,哪怕收錢的事實確鑿無疑,他們卻要將此事解釋為這些資金“另有他用”。

事實上,我們也確實很難看出,這些貪腐的總統生活有多麼奢侈腐化,他們貪汙的資金也許真的不是為了自己生活上的享受,而是有其他什麼重要的用處,總統們也“不容易”。

李明博案的政治背景

盧武鉉時期,李明博曾任首爾市長。他是當時著名的右派政治人物,具有大企業管理層的履歷,被廣泛認為有能力振興經濟。

青瓦臺魔咒:為什麼歷屆韓國總統都沒好下場


韓國電影《辯護人》的主角原型就是盧武鉉

盧武鉉家境貧寒,曾經當過律師,是著名的電影《辯護人》中主人公的原型。他從事民主運動出身,是韓國政壇左派的代表人物。

雖然盧武鉉具備一個好政治家的道德感和責任感,卻缺乏應有的手段。

盧武鉉繼承了金大中總統的“陽光政策”,奉行對北友好的方針,然而北方卻一點都沒給盧武鉉面子,在盧武鉉當選總統不久之後就悍然挑釁,升級了朝核危機。

青瓦臺魔咒:為什麼歷屆韓國總統都沒好下場


訪問平壤

為了應對危機,盧武鉉參與促成了半島核問題六方會談,但積年談判無果而終。同時,盧武鉉不斷升級對北投資和援助規模,擴大南北人員往來,反對制裁和限制政策。

為此,他不惜得罪美國,甚至主張美軍應撤出韓國。盧武鉉政府對日政策十分強硬,韓日摩擦不斷。

盧武鉉的外交政策給國家制造了不少負擔,雖然朝鮮半島南北共同繁榮的設想是好的,但這很難通過韓國一己之力而達成,必須獲得國際社會的配合和幫助,尤其是美國和日本。

青瓦臺魔咒:為什麼歷屆韓國總統都沒好下場


盧武鉉夫婦走過南北軍事分界線

在內政經濟方面,盧武鉉擴大政府規模,這一改革舉措增加了財政負擔;又對韓國的大財團動刀,增加監管和透明度。

但韓國的經濟與財閥之間關係太深,國家的絕大多數投資來自財閥,盧武鉉的限制措施導致投資減少,繼而引起生產和消費的連鎖減少。

外交失措,經濟下滑,外部、財閥、民眾三方面的反對聲標誌著盧武鉉的施政全面失敗。

青瓦臺魔咒:為什麼歷屆韓國總統都沒好下場


2009年4月30日韓國前總統盧武鉉抵達檢察廳接受調查

李明博恰恰相反,他加強財閥在經濟中的地位,利用財閥的投資主導經濟增長。但是這又導致了貧富差距急劇擴大,引發社會撕裂。

這給右派政權帶來很大壓力,他們不得不通過轉移視線來消解。受右派政治勢力控制的檢察官們開始發起對盧武鉉的調查。

面對調查,盧武鉉不堪受壓,遂於2009年5月23日跳崖自殺身亡。

青瓦臺魔咒:為什麼歷屆韓國總統都沒好下場


文在寅總統在盧武鉉逝世八週年現場

盧武鉉死前,曾經留下一句話,“政府的做法很過分,真希望就這樣離開”,矛頭直指李明博政府。韓國的任何一個政客,何嘗不知檢察官就是總統的刀把子

盧武鉉自殺在左派中種下的仇恨,總有一天會回報給李明博,更何況他當選時身上就不算乾淨。

檢察官就是“刀把子”

韓國檢察官權力之大,可以追溯到1954年朝鮮戰爭結束後,制定刑事訴訟法的時候。

韓國沿用了日本殖民時期“檢警一體”的檢察制度,由檢察官領導警方,警察的工作受到檢察官的主導。

青瓦臺魔咒:為什麼歷屆韓國總統都沒好下場


反映韓國檢察官的電影《王者》劇照

在行使檢察職能時,檢事對於自己所負責的案件,獨立進行開展調查並作出決定。刑事案件由一名主任檢事負責處理,決定對嫌疑人的拘留與免予拘留、起訴與免予起訴。

如果主任檢事與上司的意見不符,上司只能向主任檢事提出參考意見,而不能更改主任檢事的決定。

由此可見,韓國的檢察官擁有調查刑事案件和起訴犯罪嫌疑人的最高權力,本質上,它壟斷了將罪犯繩之以法的過程。幾十年來,雖然檢察官系統由於權力過大,逐漸發展為一個特權階級,但檢察官系統內部卻並非鐵板一塊。

青瓦臺魔咒:為什麼歷屆韓國總統都沒好下場


首爾檢察官遠比一般韓國檢察官的權力大

根據韓國的人事制度,檢察官的任命由法務部提名、總統決定。一般地,無論是法務部的提名,還是總統的決定,都會在專業的檢察官人才中進行選擇。但是龐大的檢察官隊伍內部有競爭和傾軋,派系林立,不同派別的檢察官會選擇投靠不同政黨。

由於檢察官權力不受監督的特性,他們會以掌握的各路政治人物黑材料作為籌碼,與政治人物做交易,調查政治人物的政敵,換來投桃報李,榮登高位。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每次政黨輪替,現在臺上的政治人物就會操縱檢察官調查卸任的人。檢察官也可以與在野政治人物合作,通過調查扳倒現任政治人物。

能夠實現這些操作,必須建立在檢察官擁有以個人為主體、不受約束之權力的基礎之上。一旦檢察官的調查權受到了外力制約,就無法實現這種黑箱中的調查政治。

青瓦臺魔咒:為什麼歷屆韓國總統都沒好下場


影視劇中檢察官宣誓就職

其實,當初賦予檢察官如此巨大的權力,其主要理由是為了實現檢察官的獨立性,不受外力干預。

但是,過猶不及,當一種權力成為絕對權力的時候,掌握權力的人就會有權力尋租的傾向,反而侵害了獨立性。

那麼問題來了,即使檢察官濫用權力,被調查的總統們卻也不冤。儘管政治鬥爭是以調查對手“貪汙”的形式實現,但對手也確實“貪汙”了,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還要到韓國的歷史中找。

互相挾持的政商關係

1995年,韓國雖然已經實現了敏煮化,但前總統盧泰愚侵吞秘密獻金案還是震驚了世界。

青瓦臺魔咒:為什麼歷屆韓國總統都沒好下場


盧泰愚和全斗煥

調查顯示,盧泰愚斂財超過10億美元,人們懷疑實際數字比這還要高。後來的歷史一次又一次重複,讓人們不得不懷疑,是不是韓國的敏煮化才導致這些問題。

其實,只要稍微考察一下歷史,就知道政治人物們錯綜複雜的金錢關係,是韓國從軍政府時期就流傳下來的傳統

韓國的經濟大增長開始於20世紀60到70年代的朴正熙統治時期。朴正熙政權發展經濟的主要特點,就是以政統經,以政府的經濟計劃統領企業生產,政策高於經濟的自然邏輯。

青瓦臺魔咒:為什麼歷屆韓國總統都沒好下場


朴正熙(1917年11月14日~1979年10月26日),號中樹,韓國慶尚北道人,又叫高木正雄

這樣就在韓國形成了一個政治化的經濟,同時也存在著經濟化的政治。

1961年,朴正熙通過政變上臺。儘管他擁有強大的軍事力量形成對社會的震懾,但為了表面上維繫與西方國家出於同一陣營的特點,他曾經含糊承諾會在適當的時機還政於民。

1963年,他通過軍事手段清洗掉了一大批反對者之後,迫於美國的壓力舉行了一次有限選舉。為了減少反對黨獲勝的機會,朴正熙修改法律,嚴格限制政黨公開籌集資金的渠道。龐大的政黨運行,持續的打壓異己,大力收買選票,必須要獲得巨大的資金。

而朴正熙領導下的統治集團獲取資金的主要渠道就是財閥。財閥們的資金也不是白白提供,而是以資金換政策。銀行貸款、外資貸款、進出口許可證等,都是引誘企業家掏錢的籌碼。

青瓦臺魔咒:為什麼歷屆韓國總統都沒好下場


軍人上位

除此之外還有非法勾當,比如炒地皮、引進非法的賭博機、倒賣走私汽車等。當時,大多數韓國商界家族都與政治精英有姻親關係,這些精心經營的人脈是權錢交易得以順利進行的管道。

除了政治需要,還有個人貪慾。朴正熙死時,人們在他的個人保險箱裡發現50萬美元現金。

他的外甥金鐘泌擁有的資產按照1979年價值計算,高達5000萬美元。曾於1964年到1969年擔任青瓦臺秘書室長的李厚洛擁有個人財產400萬美元。

青瓦臺魔咒:為什麼歷屆韓國總統都沒好下場


青瓦臺前秘書室長的李厚洛

這些人的貪腐水準,絲毫不在盧泰愚、李明博、朴槿惠們之下,只不過由於強人政治而沒有受到法律的制裁。

在威權政體之下,政治人物通過提供好處來換取獻金時,是有選擇的,只有規模巨大的企業才有足夠的政策出售價值。

長此以往,大財團就更能夠獲得政治人物的信任,獲得更多的政策支持,從而更加發展壯大。為了政商關係更加穩定,同時也為了施行以政統商的計劃經濟模式更加便捷,政府支持大財團兼併小企業,鞏固壟斷地位

這就是所謂的“政治化的經濟,經濟化的政治”。

轉型後的利益延續

事實上,韓國實現敏煮轉型之後,腐敗現象並沒有被根除。

但我們還是應該看到的是,韓國在轉型之後,讓腐敗有了曝露於陽光之下的機會,否則盧泰愚、李明博們還將會向朴正熙和他的小夥伴們一樣,斂財有術、至死方休。

青瓦臺魔咒:為什麼歷屆韓國總統都沒好下場


金泳三(1927年12月20日-2015年11月22日)

與朴正熙時期類似,政治人物對金錢的需要存在著兩方面的原因。

一是政治鬥爭,二是個人貪慾。

由於民眾的監督力量空前加強,個人貪慾往往退居次要,政治鬥爭的需要成為最主要的原因。1992年的總統競選,金泳三花費了280億韓元,但非官方估計實際花銷達到1萬億韓元。

這些錢都來自於商界,但是政商關係已經發生了微妙的變化。由於韓國已經建立了健全的市場經濟體制,權力尋租已經不如過去那麼容易了,所以很多商界人士即使捐了錢也未必能得到什麼實質性好處。

所以,捐錢的商人就不是全部自願。但是政界有能力對他們強制徵收,如果不交,就可能遭到當選後政客的打擊報復。

青瓦臺魔咒:為什麼歷屆韓國總統都沒好下場


韓國國會

韓國轉型以後,政治鬥爭也變得空前複雜。

國會派系林立,再也沒有一家獨大的勢力。國會當中的競爭也伴隨著商界的競爭,誰幫助自己這一派的政客贏得選舉,也就相當於打擊了另一派政客背後的企業,就能在商場上佔據上風。

儘管如此,卻有不少政客抱持著曹操式的野心,希望澄清玉宇,總齊群雄。對於這樣的人,就更加需要巨量的資金來滿足自己的野心,實現政治理想。

他們可能真心想要建立一個沒有不公,河清海晏的新世界,但是為了達成目的,卻總是用最陰暗、最毒辣的手段,最終葬送了自己的政治生命,落個身敗名裂的下場。

李明博、朴槿惠就是這樣的人。

結語

韓國總統下臺後總被拉清單的主要原因在於三點。

一是檢察官權力過大,與政客結為攻守同盟,將手中的權力打造為身後政客的武器;二是從軍政府時期開始,韓國社會就結成了互相挾持的政商關係;三是敏煮化之後政府權力縮小,民眾監督權擴大,腐敗行為更容易暴露於陽光之下。

青瓦臺魔咒:為什麼歷屆韓國總統都沒好下場


韓國五大財閥

在韓國這樣一個國家中,財閥的存在有其正面意義,它主導了國家的投資,吸納了大量就業,是經濟騰飛的功臣。

但同時,它們有挾持著政治,也綁架了國家的經濟,造成支持財閥則貧富差距擴大,限制財閥則國家經濟蕭條的兩難局面。追根溯源,問題還是出在軍政府時期不正確的發展思路。

很多人都認為,國家在某特發展的特定階段,需要有強人通過威權主義的手段統合國家力量,專心發展經濟。

青瓦臺魔咒:為什麼歷屆韓國總統都沒好下場


新加坡的李光耀

但實際上,真正能夠符合這個“強人”要求的政治家,少之又少。即使常常被人津津樂道的韓國、新加坡等國家,其經濟的發展的主要保障,也並非“強人”的能力高強,更多是地緣政治局勢和國家固有的稟賦

強人們在位期間,為了打擊異己鞏固權力,給人民造成了巨大的創痛。而他們謝幕以後,為了解決他們留下的危機,終究要給國民帶來二次傷害,這是值得全人類認真思考的問題。

(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