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口罩、开医院,这些“硬核”跨界才是疫情期最好的公关?

作者 | 君怀夜(DoMarketing-营销智库 主笔)

当中国人在众志成城抗击疫情时,企业公关该怎么做,又该做些什么呢?是捐款捐物后发一封公关稿向员工和公众表明企业抗疫的决心,还是像老乡鸡老板一样亲自喊话稳定军心。

这些都对,但对很多大企业、大品牌而言,仅仅这样做还远远不够。大企业自身员工众多,业务涉及的产业链复杂,与所处社会存在着更紧密的联系和休戚与共的关系。因此,社会面临的突发性危机也是企业的危机,大企业有更多责任帮助社会度过危机。

在抗击疫情中,就有比亚迪、OPPO、旺旺等不同行业的企业行动起来,以“硬核”跨界的方式为疫情防控提供支持。例如,比亚迪、OPPO、VIVO、通用五菱、广汽等企业纷纷“转行”生产口罩,比亚迪的日产量甚至预计能达到500万只,而旺旺在湖南开设的三甲医院,则成为了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定点医院之一。

生产口罩、开医院,这些“硬核”跨界才是疫情期最好的公关?

比亚迪们的行动,不仅让外界看到了企业对社会的强烈责任感,也间接展现了企业在危急时刻的强大的供应链和行动能力,增强了公众对企业的信任。这样的行动堪称企业在抗击疫情中最好的公关。能做到这样,以下两点也至关重要:

社会责任优先 自身利益退后

疫情对不同行业的影响不同,不同行业在抗击疫情方面所能做的工作也不同。像老乡鸡这样的餐饮业,老板手撕员工联名信,喊出“卖房子、卖车子也要为员工发工资”已经属于极限。

而对比亚迪、通用五菱、广汽等车企和OPPO等手机制造商来说,选择捐款捐物的方式固然轻便,却不能缓解口罩等防控物资紧缺的状况;跨界生产口罩、消毒液等虽然麻烦,但可以最大限度发挥企业特长,支持疫情防控。

比如,制造医用口罩过滤病毒层的聚丙烯熔喷无纺布,车企的供应商往往就能提供。第一个声称要造口罩的车企,上汽通用五菱的原材料,是自家隔音棉的供应商广西德福特集团给的。同时,车企的涂装车间就是标准的无尘车间,能够满足生产口罩的要求。这些,都让车企们比其他企业具备了更多转型生产口罩的能力。

但我们也要看到,从生产企业、手机到生产口罩和消毒液,企业仓促之间跨界也会面临许多困难。设备在哪里(广汽甚至为此自研了生产设备)、生产线怎么建、懂技术的工人哪里招、产品怎么设计、原材料运输怎么保障,甚至工人的生活物资保障等都考验着企业。能在这种情况下毅然选择跨界的,每一家都要下不小的决心。

生产口罩、开医院,这些“硬核”跨界才是疫情期最好的公关?

公关需要通过沟通影响利益相关方,沟通中你只有为对方利益着想,对方才会信赖你。疫情面前,当公众看到这些企业将社会利益放在自身苦难之前,选择对自己更困难但对社会更有价值的方式支援防控工作,公众也会更相信他们。比亚迪、OPPO们在对的时间,选择做了对的事,难的事。

公益优先 营销退后

疫情期间做公益,能不能捎带做点营销?最好不要,疫情期间是敏感时期,团结一心防控疫情才是主题,企业做营销很容易被指责为发国难财。在这方面,比亚迪、广汽、旺旺这些跨界企业也很好克制了营销的冲动。

比如,在比亚迪生产口罩的消息传出后,网上就有传言称比亚迪口罩遭疯抢,甚至有传闻称某销售经理电话都被打爆了。一度让人怀疑比亚迪跨界生产口罩是为了挣钱。

生产口罩、开医院,这些“硬核”跨界才是疫情期最好的公关?

而比亚迪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出面澄清:优先考虑社会疫情需求、自用、上游供应商等,公司会统一协调且配合国家需要,还不接受外部订单。这样的表态也和比亚迪抗疫期间的作为一脉相承——公益就是公益,绝不参杂私心。疫情爆发以来,比亚迪一直在积极抗疫。

在1月24日,比亚迪与滴滴合资公司亚滴出行承担了武汉全市40%的运力。

1月28日,比亚迪通过比亚迪慈善基金会向湖北省慈善总会捐赠爱心资金1000万元,用于支持疫情防控。

2月6日,比亚迪海外分公司采购价值100万元的疫情防控物资N95口罩,从比亚迪巴西分公司发往国内。

2月8日,比亚迪紧急援产口罩和消毒液。预计2月17日前后便可量产出货,其中,口罩产能本月底可达500万只/天,消毒液产能5万瓶/天。

……

同样的,旺旺在湖南的医院被确定为定点医院,公司也只是发布了相关消息,并没有以此为由开展营销。就像旺旺创始人蔡衍明说的,“投资经营医院,不仅仅是基于可以获利,更因为这是一项积德的事业。”

生产口罩、开医院,这些“硬核”跨界才是疫情期最好的公关?

疫情期间能不能做营销,当然可以做,但是,请不要把营销和抗击疫情的公益做强捆绑。要知道,在事关生命的时候,大众对于这种行为的容忍度也是最低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