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90”后 “疫”战中的生力军


阳“90”后 “疫”战中的生力军

阳“90”后 “疫”战中的生力军


阳“90”后 “疫”战中的生力军

THE

OVERCOME疫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隆阳一大批“90”后挺身而出,义无反顾冲在抗疫一线,成为这场阻击战的生力军。


阳“90”后 “疫”战中的生力军

疫情不是“孤岛” 志愿服务暖人心

如何为这场没有硝烟的阻击战发挥余力?辛街乡15名年轻人用实际行动给出了答案。他们自发组建成立了一支志愿服务队,专门为湖北返乡留观人员做服务,不仅从生活上关心帮助,还从心理上宽解抚慰,给予留观人员信心和勇气。

从2月1日开始,每天早上,辛街乡留观人员的手机里就会收到一条条暖心而又励志的短信:“保持好心态,齐心协力,渡过难关!”“最困难的时候也就是离成功不远的时候!”不一会儿群里就会热闹起来:“我的房间里需要香皂和纸巾、我的房间里需要两包饼干⋯⋯”,这些都是留观人员在群里提出的生活需求,而辛街乡政府的宣传干事杨婷婷会对这些需求进行详细记录。


阳“90”后 “疫”战中的生力军

众志成城

团结奋进

阳“90”后 “疫”战中的生力军


杨婷婷说,从疫情防控阻击战开展以来,看到医护人员和公安干警都在一线忙碌和坚守,她觉得自己身为一名党员,应该做点什么?想到留观人员在留观点要呆十多天,而且是一人一屋,他们每天在里面就是看看电视、玩玩手机,这种日子是非常煎熬的。于是她想到了组建一支志愿者队伍。


阳“90”后 “疫”战中的生力军

阳“90”后 “疫”战中的生力军

阳“90”后 “疫”战中的生力军

阳“90”后 “疫”战中的生力军

阳“90”后 “疫”战中的生力军


志愿服务队的15名成员,有党员、团员,还有企业工作者和西部志愿者,平均年龄26岁,都是90后的年轻人,在这场“疫”战中,大家竭尽所能想办法为留观人员提供服务。每天早上起来,志愿者们会给留观人员发送一个“加油打气”的早安语,询问他们这一天想吃点什么小零食?想看什么书籍?报纸书刊?


阳“90”后 “疫”战中的生力军


每天中午,收集好留观人员的生活需求后,志愿者们就要到超市采购,采购完后忙着打包,并取名叫“暖心包”。每一个“暖心包”里配备了矿泉水、纸巾、水果、报纸等物品,还贴上一张张“正能量便签”。


阳“90”后 “疫”战中的生力军

阳“90”后 “疫”战中的生力军

阳“90”后 “疫”战中的生力军


疫情虽然让大家隔了一道墙,但大家的心却是在一起的。下了班,志愿者们用自己掏钱购买的颜料、纸张、胶水和小饰品制作成贺卡,上面写上许多温馨的话语,送给留观人员,同时也送给坚守留验点的医务工作者,为“疫”战中的逆行者送上深深的祝福。


阳“90”后 “疫”战中的生力军

阳“90”后 “疫”战中的生力军

阳“90”后 “疫”战中的生力军

阳“90”后 “疫”战中的生力军

“零食”男孩的抗“疫”记

90年出生的赵杰原本在隆阳公安分局交警大队办公室工作,疫情当前,从大年初三开始,他与其他同事一样来到一线守卡执勤。去年10月赵杰被查出胃出血,虽然一直打针吃药,但朝九晚五的不规律工作,胃疼成为了赵杰的常态。


阳“90”后 “疫”战中的生力军


这两天板桥高速路防控监测卡点来往的货车特别多,赵杰值守在路口,一站就是几个小时,赵杰的胃常常发出“抗议”,跟主人“叫嚣”。


阳“90”后 “疫”战中的生力军

阳“90”后 “疫”战中的生力军

阳“90”后 “疫”战中的生力军


医生曾叮嘱赵杰,必须每隔两三天打一次针,这样才能让胃慢慢恢复,但赵杰18天来仅打过一次针,除此之外就只能吃药。在卡点值守,每到吃饭的时候就是货车流量最大的时候,赵杰和同事们根本不能按时吃饭,时间久了,胃疼难忍,赵杰就啃点饼干、糖果等零食缓一缓。


阳“90”后 “疫”战中的生力军


赵杰的身体状况,知道的人不多,大家只是常常看到他会掏出小零食吃上两口,有人笑他弱不禁风,可赵杰只是一笑了之,没有任何解释。


阳“90”后 “疫”战中的生力军

符菡芮:咽拭子采集,我先上!

新冠肺炎的确诊,必须通过咽拭子样本来进行核酸检测,被采集者一个张嘴的动作,将产生大量携带病毒的气溶胶,这就是区疾控中心检验科科长符菡芮和同事们必须面对的风险。而风险面前,符菡芮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来吧!


阳“90”后 “疫”战中的生力军


今年29岁的符菡芮,5年前从湖南南华大学公卫学院卫生检验专业毕业后,进入隆阳区疾控中心检验科工作。她的日常工作是和同事们对饮用水、土壤和公共场所进行检测。疫情发生后,作为检验科的科长,符菡芮被任命为隆阳区疾控中心病原学监测检验技术组组长,她所在的技术组主要负责病例标本的采集、运送和储存,其中采集咽拭子危险性大,每次符菡芮都坚持自己先上。她说,作为采样组的组长,不仅仅要对整个工作安排、调配,还要保证每一个队员的安全。自己是党员,有什么事情要冲在前,发挥一个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阳“90”后 “疫”战中的生力军

阳“90”后 “疫”战中的生力军

阳“90”后 “疫”战中的生力军

从1月22日到2月6日,16天来,符菡芮坚持在防控一线,监测检验技术组共采集重点人群、疑似患者血清、咽拭子样本近90例。


阳“90”后 “疫”战中的生力军

阳“90”后 “疫”战中的生力军

阳“90”后 “疫”战中的生力军

阳“90”后 “疫”战中的生力军

阳“90”后 “疫”战中的生力军

阳“90”后 “疫”战中的生力军

“疫线”上的“父子”兵团

疫情当前,金鸡乡甫家社区村委会干部的“90”后子女们纷纷报名参加志愿者,与父母并肩作站,成了疫情防控一线上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阳“90”后 “疫”战中的生力军


甫家社区村委会共设立两个疫情防控检测点,一个在蟒龙小组村口,另一个在冷饭坡。由于两个卡点相距近十公里的路程,仅靠几个社区干部,无法完成两个卡点的值守。因此,社区决定招募志愿者。倡议发出后,社区党总支书记段学伟的两个女儿段麟、段芸婷最先来到社区报名。


阳“90”后 “疫”战中的生力军


段麟说,自己刚从大学毕业,又是一名党员,理应冲在第一线。妹妹段芸婷是学医的,她有救死扶伤的职责,现在疫情非常严重,她就和妹妹义不容辞的报名来参加志愿者工作。


阳“90”后 “疫”战中的生力军


党总支副书记王文贤的女儿王春燕,是超市生鲜蔬菜的配送员,每天完成配送后,她就来到冷饭坡和父亲一起值守卡点。王春燕说,作为当地的村民,自己也是共产党员,希望能为一方百姓服务,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阳“90”后 “疫”战中的生力军

蟒龙小组村口是进入甫家的主要路口,这里的检测是最繁忙的,社区副主任蒋绍全带领儿子蒋国健和其它社区干部、志愿者一直守在这里。蒋绍全说,只有我们的孩子主动参与,老百姓才会支持我们的工作,对孩子的教育带动也是很好的。作为一名大学生,来做这些事情也是义不容辞的。


阳“90”后 “疫”战中的生力军

阳“90”后 “疫”战中的生力军

阳“90”后 “疫”战中的生力军

阳“90”后 “疫”战中的生力军

阳“90”后 “疫”战中的生力军

面对严峻的疫情,这些“父子”兵团庄严承诺,疫情一日不退,他们一日不撤退。坚决镇守在这个岗位当中。


阳“90”后 “疫”战中的生力军

抗“疫”队伍中的青春“志愿红”


阳“90”后 “疫”战中的生力军


2月9日,19名在校大学生、小学生志愿者在兰城街道沙滩社区服务大厅前庄严宣誓,自愿加入社区防疫志愿者队伍。这19名志愿者由少先队员、团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组成,最小的8岁,最大的21岁。


阳“90”后 “疫”战中的生力军

阳“90”后 “疫”战中的生力军

阳“90”后 “疫”战中的生力军

阳“90”后 “疫”战中的生力军


根据工作需要他们被安排到社区的各卡点进行值守。在接下来的疫情防控工作中,他们既是“排查员”,坚守在每一个道路出入口,排查出入车辆,了解相关居民行动轨迹和健康状况;又是“宣传员”,奔波在防护知识宣传最前沿,通过音频播放、宣传资料发放、知识讲解、防护示范和微信群转发等不断提高居民群众安全防护意识。他们也成为兰城街道抗击疫情中一抹亮丽耀眼的“志愿红”。


阳“90”后 “疫”战中的生力军

众志成城

团结奋进

阳“90”后 “疫”战中的生力军


当疫情来临时,作为“90”后的他们义不容辞,勇担责任!他们全身心投入抗疫一线,用行动诠释“担当”、用付出体现“责任”。

阳“90”后 “疫”战中的生力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