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孢菇效益好!掌握菇棚高产管理模式,低成本、高收益

双孢菇,又称洋蘑菇、二孢蘑菇,是一种担子菌纲伞菌目蘑菇科蘑菇属的食用菌,以往主要在我国南方较多地区进行栽培,随着双孢菇栽培技术的不断成熟,在我国山东、河北、河南等北方地区也逐渐推广种植。

双孢菇作为一种驰名中外的菇类蔬菜,味道鲜美,肉质肥厚,营养丰富,颇受中外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享有“素中之王”的美称。而且,双孢菇栽培相对简单,具有投资少、效益高的优势,具有不错的开发利用及种植前景。因此,小鱼儿仙倌结合双孢菇生长环境需求,对双孢菇的菌种选取、栽培料配置 、接种技术以及菇棚管理等关键种植技术进行讲述,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

双孢菇效益好!掌握菇棚高产管理模式,低成本、高收益

一、双孢菇生长环境需求

双孢菇作为一种草腐性的真菌种类,在其栽培的过程中,对生长温度、水分、光照、营养以及酸碱度有一定的要求。

1、温度需求

双孢菇适应能力较强,其菌丝体生长温度在4-32℃均能正常生长,日均温度控制在22-25℃最为适宜;在8-28℃的环境中,子实体均能满足生长需求,日均温度控制在15-20℃为宜。在双孢菇的栽培过程中,可以通过通风、调整草苫或淋水来调节菇棚温度。

2、水分需求

双孢菇的栽培过程中,对培养料、覆土以及空气的含水量要求较为严格,其中,培养料的含水量应保持在60-70%最为适宜,覆土含水量应保持在20-25%为宜。另外,子实体生长期空气中的水分含量控制在70-80%较好,且空气湿度不易过大,否则会严重影响子实体的呼吸作用,导致出现腐烂、死亡。

双孢菇效益好!掌握菇棚高产管理模式,低成本、高收益

3、光照需求

双孢菇的菌丝体和子实体均需要遮光生长,在黑暗环境中,无强光照射,更有利于双孢菇的品质,使双孢菇的子实体长得菇型圆正且洁白肥大 。

4、营养需求

双孢菇作为一种腐生真菌蔬菜,无法进行光合作用, 主要通过培养料获取生长发育需要的养料。因此,培养料配制时,主要以玉米芯、麦秸秆 、稻草、农家粪以及石膏、石灰等为主料进行配制,并加人适量的钾、钠、钙、镁、磷、 锌等无机盐,以满足双孢菇的生长需求。

5、酸碱度需求

双孢菇菌丝适宜播种在中性或弱碱性的培养料上,将PH值控制在6.0-7.0为宜。酸性环境下,双孢菇菇棚易滋生杂菌,不利于菌丝及子实体的纯化发育,因此,在菌丝进棚后,建议喷施适量石灰水进行调节。

二、栽培管理技术

1、优选菌种

根据当地市场需求,优先选择菌丝萌发快、适应性广、抗病能力强、色泽洁白、菇形圆整、柄短粗壮、不易开伞、口味鲜美的品种进行播种。

目前,市面上主要品种有上海01、As2796以及9506等菌种,其中,As2796菌种较为突出,As2796品种具有菇型圆整、菇色洁白、营养丰富、适应性广、稳定性强、成活率高、采菇期长、耐潮耐热等特性。

双孢菇效益好!掌握菇棚高产管理模式,低成本、高收益

2、建立生长环境

Ⅰ、准备培养料

①配制

双孢菇播种的培养料应根据双孢菇生长对营养成分的需求进行配制,而且培养料原材料应新鲜、干净、无虫、无霉菌,而且,应选择干净无污染 ,便于排水、水质达标的场地进行拌料。培养料配方一般为1000kg干牛粪(猪粪、鸡粪等粪便)、1500kg麦秸秆、40kg过磷酸钙、25kg尿素、30kg石膏粉、7-10kg石灰进行均匀混合。

②发酵

配制好的培养料需要进行合理发酵,以便适于双孢菇生长发育。

▶预湿:一般在建堆前10-12天进行预湿,每隔3-5天进行一次翻堆,连续进行2-3次。

首先,将麦秸秆切成 15-20cm的小段,用清水进行浸泡或淋湿,使麦秸秆用手握紧能挤出水即可;然后,将牛粪进行短暂的发酵至松软且易吸水状态,可以起到杀虫灭菌的作用。

▶建堆:一般在播种前30-35天进行建堆。

培养料建堆时,先将麦秸秆均匀平铺,厚度约为15-18cm,上面覆盖一层5-7cm的牛粪,然后,再均匀铺一层10-12cm厚的麦秸秆,上面同样覆盖一层5-7cm的牛粪,同样的方法一直重复覆盖,建堆高度一般高度控制在1.4-1.6m之间,宽度约2.2m,保证最顶层为牛粪,而且,中间微微隆起,四周下沉,避免出现积水问题。另外,建堆淋水时,应注意控制淋水量,一般以原料挤压微微渗水为宜。

▶翻堆:一般在发酵过程中进行4-5次翻堆,料堆的温度在 70℃左右时,每间隔3-5天翻堆一次,翻堆时长控制在20-25天,并注意及时补充水分。

翻堆的是一个抖松和拌匀的过程,通过翻动牛粪及麦秸秆,来调节培养料堆中空气充足,促进发酵均匀,还能排除发酵产生的有害气体,调节其中的含水量,有利于后期双孢菇的生长繁殖。

发酵后的培养料满足的条件:麦秸秆应该柔软有韧性,且松软水润,挤压有水滴且不下滴,具有较好的透气性;培养料色泽一般呈棕褐色或黄褐色,气味无氨味、无腐臭味,含氮量1-2%,含氨量 0.5-1%,含水量50%-60%,PH值控制在7.5-8.5之间。

③灭菌消毒

菌种接种前,应对培养料进行灭菌消毒,采用杀菌剂、杀虫剂以及石灰进行均匀撒施,然后,用塑料薄膜覆盖进行堆闷2-3天。

双孢菇效益好!掌握菇棚高产管理模式,低成本、高收益

Ⅱ、搭建菇棚

双孢菇进行大面积栽培时,建造专用菇房进行培养,更有利于双孢菇的品质及产量。首先,应选择地势高且平坦、场地空旷、便于排灌、远离污染源、通风换气条件好、阳光直射少的场地建设菇棚。

建棚时,一般用3.5-4m长的竹片搭建成宽2m左右的拱棚 ,在拱棚上罩一层塑料膜,,最上边用3-5cm厚的稻草帘覆盖,拱棚两头预留进出口,在棚中间预留50-60cm的过道,两侧搭建0.8-0.9m的层架式菇床。菇床要平整,将发酵好的培养料均匀平铺在菇床上,一般厚度约30-40cm,并将菇棚打扫干净,喷施石灰水进行杀菌消毒。

Ⅲ、铺料

菇床要平整,将发酵好的培养料均匀平铺在菇床上,一般厚度约30-40cm,并将菇棚打扫干净,喷施石灰水进行杀菌消毒。

3、菌种播种

一般需要日均气温稳定在 22-25℃时,进行双孢菇菌种播种,北方主要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进行播种,南方在8月下旬-10月份均可进行播种。播种时,将菌种均匀播撒在菇床的培养料上,并轻轻按压使菌种与培养料紧密接触,然后将温度控制在20-25℃, 温度过高时,应该注意掀帘通风降温。

双孢菇效益好!掌握菇棚高产管理模式,低成本、高收益

4、覆土管理

①准备覆土:用铁锹去除地表土层后,选取地下25cm以下的中性黏壤土作为覆土较为适宜,然后将覆土进行暴晒消毒,并使覆土质地疏松、毛细孔多、颗粒不大于1.5cm、含水量大,喷洒石灰水调节土壤ph值在7-8之间;

②覆土时间:待播种10-15天左右菌种萌发生长,菌种长到培养料的60%时,即可进行覆土;

③覆土方法:覆土时,应保持料面上方覆土稀薄,四周覆土较厚 , 覆土后,每天按时进行淋水,保持覆土层足够湿润,每天可进行1-2小时的通风,菇棚温度控制在 20-25 ℃,以促使菌丝向土层中生长。

三、生长期管理

1、菇棚标准化管理

①卫生管理

菌种进棚后,为避免杂菌出现,影响双孢菇的纯度,一般每隔2-3天对菇棚进行杀菌消毒。菌种播种35-40天后即可进行采菇,每次采菇后,都要及时清除菇床上的残根以及地面残渣,并用2%的石灰水或专门的杀菌剂及时对菇棚进行消毒杀菌,避免杂菌出现。

双孢菇效益好!掌握菇棚高产管理模式,低成本、高收益

②湿度管理

双孢菇菌种进棚后,菇棚内空气的相对湿度应控制70%-80%,覆土层及培养料含水量 控制在20-25%之间。当湿度较低时,应及时在菇床表面用清洁无菌的清水进行喷施,双孢菇密集的地方多淋水,稀疏的地方少喷水。另外,可用适量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1200倍液进行喷施,以防止各种真菌、霉菌性病害。

③温度管理

双孢菇菌种进棚后,菇房内日均温度控制在20-25℃,进入子实体形成阶段时,菇房内温度可适当降低,控制在16-20℃即可,菇棚温度尽量保持温度,温度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双孢菇的产量及品质。温度过高时,可通过草帘淋水或者通风进行降温;温度过低时,可以增加覆盖草帘进行增温。

④通风管理

为保证菌种的呼吸作用正常,菇棚内二氧化碳浓度不易过高,要求二氧化碳浓度不高于0.5%,因此,菇棚应每天按时进行1-2小时的通风,保持棚内空气新鲜,促进子实体迅速膨大。

2、病虫害防治

双孢菇在培育过程中,主要易发的病虫害有木霉、 枯萎病 、软腐病、红蜘蛛 、菇蝇 、菇蚊等等,对于不同的病虫害,采取及时相应的措施进行防治。

双孢菇效益好!掌握菇棚高产管理模式,低成本、高收益

①病害防治措施:保持菇房卫生干净,定期进行杀菌消毒

▶木霉:发病初期,可采用70%百菌清600-8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12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

▶枯萎病:采用70%甲基托布津900倍液,或者70%敌克松800-1000倍液,或30%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0-12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

▶软腐病:发病初期,可采用40%菌核净500-800倍液,或70%代森锌600-8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

②虫害防治措施:物流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及时进行诱杀

▶红蜘蛛:菇棚内大面积出现红蜘蛛时,及时采用2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50%敌敌畏1800-2000倍液,或30%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000-1200倍混合液进行喷雾防治,对红蜘蛛聚集地增加用药量;

▶菇蝇及菇蚊:菇棚内发生菇蝇或者菇蚊时,可采用40%乐果乳油600-800倍液,或20%三氯杀螨矾800-1000倍液,或70%辛硫磷乳油800-1000倍液进行均匀喷施,每隔7-10天1次,连续喷施2-3次效果显著。

双孢菇效益好!掌握菇棚高产管理模式,低成本、高收益

【经验总结】:近年来,双孢菇因其味道鲜美,肉质肥厚,颇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市场需求空前巨大,市场价格持续走高,具有不错的种植前景。菇农在大面积生产双孢菇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当地小麦、玉米等农作物秸秆作为培养原料,并严格规范双孢菇无公害标准化高效生产,不断提高种植管理水平 ,实现双孢菇高效低耗生产,促进双孢菇种植产业的稳定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