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木耳适合在哪些地方栽培?最基本的条件是什么?

农耕子


概述:全世界的木耳约15-20种,广泛地分布于温带和热带。不同种,有不同的生长条件和不问的生长环境。总体来说,热带比温带种类更多。我国地域辽阔,森林资源从南至北延绵几千公里,为木耳生产提供丰富资源,加上大部分地区气温能满足于木耳的自然生长,北起黑龙江,南到海南岛,西至陕西,东到台湾,都有野生木耳的分布。人工栽培主要在森林资源丰富,气候适宜的传统栽种地,如湖北,云南,黑龙江等省。



外界条件对木耳生长发育的影响

1,木耳种性影响

树木及营养代替品是黑木耳生长的物质基础,不同树种和不同地理气候条件,对黑木耳的种性有一定影响。木耳在长期适应不同树种和气候条件之后,产生了不同生态型,黑木耳具二极性,在同一生态型之内,两个不同的交配型互相配合时,其杂交亲和率很高,在不同生态型之间进行杂交时,其亲和率低。长期处于不同生态条件下,黑木耳种性会发生深刻的变化,因此,栽培者引种种植上,需考虑当地气候与生产菌种地种性问题,如你种植地和原料来源在北方,应用南方菌种去种植,或在南方听说北方菌种产量高去引种,那这个问题就大了,许多菌株会因不适应当地材料,气候条件,质量差,产量低,出耳晚。


栽培黑木耳除了考虑其种性外,还必须认识外界因子对菌丝及子实体形成的影响。

黑木耳外界因子影响

1,营养

营养是一切生物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黑木耳赖以生存的营养,因没有叶绿素进行光合作用自己制造,完全依靠打是菌丝体从基质中吸取供给,分解纤维素和木质素是供给黑木耳营养来源。另外,还可利用葡萄糖,蔗糖等多种糖类和无机盐。在代料栽培黑木耳时,常添加些米糠,麦麸是增加代料中缺乏氮源,象棉籽壳作培养料时,其氮源足能满足菌丝生长繁殖需要,多数不用添加米糠,麸皮,以免菌丝徒长,影响生殖,多只添加石膏来调酸碱度和增加微量元素。


2,温度

黑木耳菌丝能生长温度较广,在6一36度下均能生长,以22一32度最适宜。在5度以下和38度以上受到抑制,黑木耳菌丝,特别是基质内菌丝对于高温和低温存很强抵抗力。在我国黑龙江冬季极低温(-20一-30度)的侵入黑木耳树木中能安全越冬,经用黑木耳试管斜面母种菌丝试验,在零下30度保藏半月后,仍然成活,在树木中黑木耳菌丝体更能存活久了。

黑木耳在其能生长发育的温度范围内,温度低生长发育就慢,但菌丝体健壮,子实体色黑肉厚,温度愈高,生长发育速度愈快,菌丝徒长,易衰老,子实体包淡肉薄。在高温又高湿情况下,常易发生流耳。


3,水分

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黑木耳对水分要求不同,菌丝体生长蔓延时期,基质内含水量为60-70%最好,水分过高,导致透气(氧气不足)性不良,菌丝生长发育受到抑制。黑木耳子实体形成时对湿度要求严格,除对基质含水量有70%外,要求空气相对湿度保持90-95%,低于80%子实体形成迟缓。子实体生长时对环境空气相对湿度80一90%为宜,生长品质好。

4,光照

黑木耳各个体发育阶段对光线要求不同,菌丝在完全黑暗环境中能正生长,但散射光对菌丝发育有促进作用。黑木耳子实体在黑暗环境中很难形成,不仅需要大量散射光,而且需要一定直射光,才能生长出健壮色黑肉厚的子实体,在人工栽培上无任袋栽,段木栽种,多采用无阴,通光的栽培场,不但生产子实体质量好,产量高,而且防病虫害能力强。

5,空气

黑木耳是好气性真菌。它呼吸的是氧气排出二氧化碳,正常的空气中含氧量为21%,二氧化碳含量0.03%,如果空气不新鲜,缺氧,菌丝生长发育和子实体形成,生长都受到影响。在生产中,菌种,培养基水分不可过多,过多造成缺氧,菌丝生长就不好,空气流通可能减少病虫滋生。

6,酸碱度

黑木耳喜在微酸性旧环境中生活。菌丝体在pH4-7范围内都能正常生长,以pH5一6.5为最适宜。在段木栽培中一般不需要考虑这问题,注意当地水的酸碱度勿高,勿低就行,在木屑等代料配制培养基时,应将调至pH6为好。


总结

黑木耳栽培中上述各种条件并非孤立存在的,各条件相互影响,综合地对黑木耳的生长发育起作用。人工栽培黑木耳中,应根招其生活习性,进行综合性管理,才能获得黑木耳优质高产。


种养倩


黑木耳是应在哪个地区种植?有农村,从事食用菌的农民都知道黑木耳能种植的地区非常广。论自然资源来说,山区有山区优势,是最好的种植场所;丘陵有丘陵地区的特点,是适合种植黑木耳的地方;平原有平原丰富的原料来源,和适宜的自然环境,便利的市场销路。在我国广大农村,除了高寒地区外,基本上都能种植黑木耳。

山区是种植黑木耳的圣地。山区林业资源丰富,废弃的阔叶杂木资源非常多,是优质黑木耳的理想栽培原材料。山区种植黑木耳,大多都是段木种植。段木种植,只需培育黑木耳菌种,不需制造菌棒,栽培料是纯天然阔叶林木,产品是纯天然,绿色环保,卫生健康食品,没有受到任何化学药剂污染。黑木耳营养丰富,品质好,价格高,是食用菌中的佳品。

丘陵地区也是种植黑木耳的好地方。丘陵地区半山半耕地,森林资源比较丰富,农作物附产品特别多,都是黑木耳栽培的理想原材料。如果园修剪的树枝和淘汰的果树,田头地尾的无用途的杂木,农作物的秸秆等等都是理想的黑木耳栽培原材料。丘陵地区既可段木栽培,又可袋料栽培,可依据当地自然资源决定。

平原地区也是理想的黑木耳种植地。平原地区耕地农田宽广,农作物的附产品丰富,如棉花杆、棉籽壳、花生禾和壳、玉米秸秆和轴芯、小麦秸秆和麸皮、稻草和米糠、各种阔叶杂木,通过机械加工粉末,制作成菌棒,营养丰富,品质优,产量高,市场便利,能大规模地种植,是农民的生财理想之路。

总之,黑木耳在我国广大农村,都适合种植,是非常普遍的食用菌品种之一,大众化的优质蔬菜,值得大量推广栽培。

黑木耳的栽培条件

  黑木耳属于腐生性中温型真菌。菌丝在6~36℃之间均可生长,但以22~32℃最适宜;15~27℃都可分化出于实体,但以20~24℃最适宜,河南省卢氏县就是因为良好的天然环境造就了卢氏黑木耳为其地理保护产品。菌丝在含水量60%~70%的栽培料及段木中均可生长,子实体形成时要求耳木含水量达70%以上,空气相对湿度90%~95%。菌丝在黑暗中能正常生长,子实体生长期需250~1000lx的光照强度。为好气性真菌,pH5~5.6最适宜。

  黑木耳的栽培原料

  黑木耳栽培方法有段木栽培与塑料袋代料栽培等多种,这里主要介绍段木栽培与塑料袋代料栽培方法。

  1、段木栽培

  黑木耳人工栽培大约在公元600年前后起源于中国,是世界上人工栽培的第一个食用菌品种,至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唐朝川北大巴山、米仓山、龙门山一带的山民,就采用“原木砍花”法种植黑木耳。这种原始种植方法持续了上千年,清朝中国东北长白山、河南伏牛山等也开始种植黑木耳,入冬三九天将落叶树伐倒,依靠黑木耳孢子自然传播繁育。靠天收耳,产量极低。

  1955年,中国科技工作者开始培育黑木耳固体纯菌种,发明了段木打孔接种法,这种方法使木段栽培黑木耳产量大大提高。但是两三年完成一个周期,绝对产量仍不高,每根1米长、直径为10~13厘米的优质木段,3年仅产100~150克黑木耳,还常受自然灾害的侵扰而减产。这种方法至今仅仅被林区极其少数耳农延用。

  2、塑料袋地栽

  该技术改变了依靠木材生产木耳的历史,使黑木耳栽培从林区走向了田间大地。塑料袋地栽黑木耳以木屑、秸杆为原料,利用塑料袋盛装,每袋装0.5千克干料,经过灭菌、接种、养菌,摆在田间大地、果园林下出耳。塑料袋地栽黑木耳技术极大地扩宽了黑木耳栽培原料与栽培区域,大大缩短了生产周期,回归自然的栽培方式产品实现天然无公害,更利于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生产,发展前景广阔。

  塑料袋地栽黑木耳由辽宁省朝阳市食用菌研究所发明成功,1994年被列为《国家级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和“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同年获两项国家发明专利,2000年获得“全国食用菌行业十佳优秀科技成果”,2006年得到世界银行、国务院扶贫开发小组、民政部的奖励和支持。塑料袋地栽黑木耳以其“源于自然,回归自然”的方式,顺应了黑木耳“冷冷热热、干干湿湿”的生活习性,栽培成功率和产量、质量高,成了黑木耳栽培的主流。


小菌菇娘


黑木耳又名木耳、光木耳,属木腐菌,春秋常着生于多种枯死的阔叶木枝上。木耳可以说是人们最为熟知的食用菌种类了,含有多种氨基酸和矿物质,常食用可以补气血,益肠胃,降血糖,降血脂,抑制血小板凝聚,深受人们欢迎。从栽培的角度来看,其栽培简单,产量高,可以带来很高的经济价值。

那么木耳适宜在哪些地区栽培呢?

其实,我国已经是世界上种植木耳的第一大国,木耳在全国各地均有栽培,也就是说,各地均可以栽培木耳。分地区来看,木耳主要有三大产区:分别是东北产区,辽宁、吉林、黑龙江;华中产区包括陕西、山西、甘肃、四川、河南、河北、湖北,南方产区,包括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湖南、福建、台湾、江西、上海。

但就野生黑木耳来说,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林区、秦巴山脉、伏牛山脉等。

木耳栽培最基本的条件是什么呢?

木耳栽培首先要靠近原料产地,不过对原料要求不苛刻,包括木屑、玉米芯、棉籽壳、黄豆粉、麸皮等。其次,就生长环境来说,木耳菌喜欢干湿交替和中温环境。

以上就是我所了解的情况,欢迎交流。


农业种植知识分享


黑木耳又称木耳、云耳和光木耳等,属担子菌亚门木耳属。黑木耳是我国主要食用菌之一,营养价值很高,含有蛋白质、碳水化物、纤维素、维生素、氨基酸和多糖,还含有铁、钙、磷和维生素Bl、B2、C和胡萝卜素。

黑木耳是一种腐生性的树木腐朽菌,并有弱寄生性,对营养的要求以碳水化物和含氮化合物为主。孢子在5一15℃少量生长,22一32℃大量生长,22一23℃最适宜,30℃生长最快,但容易衰老。黑木耳喜潮湿,人工栽培段木含水量在菌丝生长时为60一70%,子实体形成期为78一91℃,最适宜空气湿度为80一95%,经常保持90%左右,子实体生长迅速。黑木耳是好气性真菌,保持场地空气清新,避免杂菌危害,有利于高产优质。黑木耳生长还需要散光条件,人工栽培要选择在"三分阳,七分阴"的环境。

黑木耳栽培应选择避风向阳,排灌容易的山坳,每天日照时间长,比较温暖,昼夜温差小,早晚有云雾覆盖,湿度较大的场所。


大别山鹰


黑木耳,又叫木耳、黑菜。它食用滑嫩可口,味道鲜美,并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多种矿物质元素和人体必需氨基酸,由以铁含量最多,有“素中之肉”、“素食之王”、“含铁冠军”的美称。是在我国栽培较早,且栽培范围广泛的食药兼用胶质真菌之一。



黑木耳适合栽培的地方,从地域上说,从北到南依次为,黑龙江、吉林、湖北、湖南、贵州、四川、广西、云南等地,这些地方均有天然黑木耳生长,也存在小有规模的黑木耳栽培基地。

这些地方之所以,有天然黑木耳生长,存在着有规模的栽培基地,就是因为它具备了满足黑木耳生长需要的最基本环境条件。所谓的环境条件主要由温度、湿度、空间氧气含量和基质五方面组成。

【1】温度。

温度是黑木耳生长的首要条件,没有适宜的温度,菌丝体不能生长,也不能分化成子实体。

⑴菌丝体生长温度。

黑木耳的菌丝体在6~36℃的温度范围内,均可以生长。最适宜温度是22~32℃之间。低于22℃生长缓慢,但菌丝体生长强壮。高于32℃生长过快,菌丝稀疏,活力弱。温度超过36℃,菌丝体很快死亡。

⑵子实体生长温度。

黑木耳的子实体在温度15~27℃的条件下,就可由菌丝体分化而成。最适宜温度是20~24℃。在20~24℃的温度条件下,原基形成快,子实体分化后生长速度适中,菌片厚实,商品性最好。


【2】空间相对湿度。

空间相对湿度,在黑木耳的生长过程中,有些补充基质含水量和满足子实体生长需要的作用。

⑴菌丝体生长对空间相对湿度的要求。

黑木耳菌丝体生长阶段,空间相对湿度相对湿度应保持在70%略高。低于70%,会加快培养基中水分蒸发,影响菌丝体生长。过高,会形成高湿环境,容易在菌丝体未成熟时,使之受到有害杂菌侵染,给种植带来损失和风险。

⑵子实体生长对空间相对湿度的要求。

黑木耳子实体生长阶段,空间相对湿度要保持在90~95%之间。空间相对湿度低于80%,会造成黑木耳菌片失水,失去韧性干枯。更低的相对湿度导致子实体的畸长和死亡。


【3】光照。

⑴菌丝体生长对光照的要求。

黑木耳的菌丝体在黑暗或有弱些的散射光环境中都可正常生长,栽培时,应保持栽培场所的黑暗状态为最好,如条件不允许的条件下,也可有弱些的散射光照射,不影响菌丝体生长。

⑵子实体生长对光照的要求。

黑木耳的子实体生长需要一定强度的长时间光照。但不能接受长时间的阳光直射,以散射光为主最好。光照可刺激和诱发原基的形成,也利于促进子实体的生长速度和品质。强度标准为260~1000勒克斯。


【4】空间氧气含量。

黑木耳是好气型真菌,菌丝体和子实体呼吸,都要大量的消耗氧气,整个生长过程都需要充足的氧气供应。当空气中超过1%的二氧化碳含量,就会阻碍菌丝体的生长,导致子实体生长成畸形,呈珊瑚状,不开片。超过5%的二氧化碳含量,就会导致子实体中毒死亡。所以保持栽培场所良好的通风,保持场所内空气流通新鲜,是保证和促进黑木耳菌丝体和子实体生长的必要条件,这样的条件下,还可避免烂耳发生,减少病虫害。


【5】基质。

基质就是黑木耳生长的立足之地,在栽培中,称之为培养料。培养料是营养供应的源,黑木耳就是通过分解培养料中的营养物质并吸收它们供自己从菌丝体成长为子实体,完成整个生长过程。

★黑木耳对培养料的要求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⑴营养含量。

黑木耳生长需要的营养,和其他食用菌所需要的营养一样,也是碳源和氮源。在培养料中营养结构以碳氮比的方式表现出来。能满足黑木耳对营养需求的培养料碳氮比是:菌丝体培养阶段为20:1,子实体生长阶段为33:1。依据这个碳氮比确定配方,最后制作培养料。就能完全满足,黑木耳从菌丝体到子实体生长的整个过程的营养需求。


⑵培养料的含水量。

黑木耳栽培中,黑木耳的生长要求培养料的含水量为60~65%。制作培养料时加水的数量,要考虑木屑的种类和粒度的粗细,来酌情进行添加。木屑密度大粒度小可少加,密度小粒度大,可以少加些。最后含水量必须达到要求。

⑶培养料的酸碱度。

黑木耳喜欢在弱酸环境中生长,菌丝体在PH值4~7.5范围内均能生长,但最适宜的PH值为5~6.5的范围内。培养料制作时,应考虑发酵或灭菌过程,有酸性物质的产生,对其具有中和作用,应适当提高培养料PH值高出适宜范围0.5的幅度。

本文依据目前最为广泛采用的代料栽培方法进行叙述。


综上所述可知,营养丰富合适的基质,适宜的温度、湿度,较为合理的光照,充足新鲜的空气,是黑木耳正常生长的基本条件。在黑木耳的栽培过程中,一定要想尽一切办法,创造出这样的条件,来满足黑木耳生长的需求,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栽培的成功,取得经济效益。


初始农人


您好,黑木耳栽培的基本因素很广泛,有光照,温度,水分,风,营养,五个方面。

其中,依据栽培介质不同,我们可以把它分为自然生产(野生),半人工生产,和人工代料栽培三种形式。

不管从哪种生产形式,都离不开这五个方面的环境因素,不同的是自然生产黑木耳是纯天然环境,不需要人为干预,多集中在深山老林中,人工采摘;半人工生产是指人们采集硬杂木如柞树段等,人工打孔,栽菌,将木耳树段置于自然或半天然环境中,对其进行部分工作干预如喷水、遮阴、除虫等措施,生产木耳;人工代料载培,不同于以上两种,采用木屑、秸秆或稻壳等为主要原料,添加麦麸、糖等辅料,人为创造和控制环境,达到丰产目的。

1、温度条件:黑木耳生长温度应保持在23度左右,菌丝生长的最佳温度在23度至28度之间。如果温度在适当的温度范围内较低,尽管生长周期较长,子实体生长良好,质量强,如果温度高,菌丝过度生长,产量和质量容易下降。此外,如果温度高、湿度大,子实体会腐烂,出现“耳流”现象。

2、水分条件:需要指出的是,黑木耳在每个生长阶段都有不同的需水量。菌丝生长时,木耳段(秸秆菌袋)的含水量应保持在38 %左右,培养基的含水量应保持在58 %。空气湿度不得低于70 %。在子实体形成时,对水的需求更高,空气湿度应该增加到92 %,低于80 %将严重影响子实体的生长。

3、通风条件:黑木耳生长相对较好,因此在种植时,必须确保种植地点足够透明和通风,以满足黑木耳菌丝体生长的氧气需求。如果种植区域过于封闭且不容易通风,黑木耳耳块的膨胀将被阻挡,并且容易形成变形的黑木耳,如畸形耳、鸡爪耳,导致商品价值的损失。并且确保良好的通风,还减少真菌霉变和其他细菌的感染。

4、光照条件:黑木耳菌丝生长阶段,基本不需要光照。然而,在子实体生长的过程中,需要一定的光照,但是必须注意不要让阳光直接照射,主要是散射光。在子实体阶段,如果完全处于黑暗环境中,黑木耳不适合形成子实体原基,如果光照不足,子实体的生长也会受到抑制。因此在种植过程中,有必要确保足够的散射光。来促进黑木耳的生长。

5、营养水平:在黑木耳的栽培环境中,营养环境是内部环境,包括营养类别、配比、数量与介质物的熟化水平等,都黑木耳丰产栽培的重特别重要,特别是初次釆摘后营养补充,复壮等具有实践意义。

6、其它条件:如杀虫剂、杀菌剂的应用,环境的保护控制等,对黑木耳栽培也有影响。

总之,种植木耳和其它蔬菜不一样,相对复杂一些,在具体生产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宏观调控。







菜刀砍蚂蚁


黑木耳最适合在东北大部分地区,靠近原料产地、昼夜温差大,最好是长白山区和大、小兴安岭林区!


秦汉农业


黑木耳的生长环境,温度不易过高,光照要充足雨水也不能太多的,例如黑龙江省牡丹江地区,就比较适合种植,这里四季交替,温度适宜,土地肥沃,平原较多,所以非常适合种植!


童话在乡村


(1)段木栽培

段木栽培的耳场一般都选在林木资源丰富的山区,海拔在1000米以下、背风向阳、靠近水源、温度较高、湿度较大、空气流通好、光照充足的地方。

耳场选好后,进行清理,把杂草枯枝、腐朽的树桩及石块等清除掉,平整地面,但对场内小草等植被应保留,对场地保湿和防止耳木沾染尘土有好处。为防止耳场积水,周围要开好排水沟,地面最好是沙壤土,可保持水分,提高环境相对湿度,以利耳木生长。段木进场前要对地面进行消毒,可撒石灰粉或喷洒5%漂白粉溶液,并喷洒杀虫剂杀虫。

因南北方气候差异较大,段木栽培的季节也不同,一般以气温稳定在5℃以上时为宜。

(2)吊袋栽培

室外吊袋出耳可选择房前屋后空地搭建荫棚,如有林阴地则更理想。荫棚要靠近水源、通风良好、光照充足且远离污染源。面积以挂袋数量多少而定,一般100米2可挂1万袋。棚高2~2.5米,先在四周竖好立柱,深埋30~50厘米,中间根据荫棚的长宽和横木的长度适当增设立柱,上用茅草、秸秆等覆盖。荫棚的四周用草帘、秸秆等围紧达到遮荫、保湿、保温、御寒以及阻止畜禽入侵的目的,棚内要保持“花花光照”和新鲜空气。吊袋木耳的优点是节省场地,但保温、保湿效果不如地栽木耳。

吊袋栽培木耳一年可生产两季,北方春季栽培在4月末、5月初,一般要求当地气温稳定在10℃以上即可;秋季在8月上、中旬左右,但北方秋季低温来得早、生长时间短,用早熟品种可在降温前及早采收完毕。

(3)大田仿野生畦栽

室外畦栽,空气新鲜,昼夜温差大,耳袋贴地排放,易吸潮保湿,是室内吊袋栽培所无法比拟的,且简便易行,生物学效率可达到100%以上。这种方式也分大田栽培、林间栽培和荫棚栽培等

黑木耳的大田仿野生畦栽

选择向阳、光照好、不积水、通风好的地段(提倡林地间作、瓜菜地轮作或套作),先在栽培场四周挖好排水沟,清除地面杂物。在场地作畦摆袋,直接盖草帘遮荫保湿出耳。作畦方法:南北或顺坡方向,做宽1~1.5米、深20厘米,长不限的浅畦,畦底压实,畦堰拍实(地干先浇水),向外倾斜,以利排水。畦间留0.6~0.8米宽的作业道。场地有效利用率为2/3左右平方米排22~25袋。摆袋前撒一层石灰粉或驱虫剂杀虫,然后灌一遍透水。

黑木耳以春天、初夏和秋天出耳为好。摆袋出耳时间,春栽在当地气温稳定在13℃左右,秋栽要在平均气温20℃以下。栽培袋生产及培育时间需40~50天,出耳期需50~60天,故制袋时间应前推40~60天。若自制二级种,还需再提前30~40天。如山东省春栽一般在2月中旬至3月上旬制袋养菌,4月中旬(清明—谷雨,桃花开时)摆袋出耳;秋栽宜在7月中旬至8月上旬制袋养菌,9月中旬(白露—秋分)摆袋出耳,即“冬养菌,春出耳;夏养菌,秋出耳”。


大美淅水


气候合适的地方 有好的菌种 有好的树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