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臺醫院疫情防控專家組個個“火眼金睛”!參與各級別會診近70次

凌晨4點,在大多數人還在睡夢中的時候,有這樣一群人,他們還活躍在微信工作群內,探討病情,研判病例。他們,就是金臺醫院疫情防控專家組的成員們。自疫情蔓延以來, 他們勇挑重擔、衝鋒在前,始終戰鬥在抗擊疫情第一線,精準判斷、科學救治、建言獻策,為醫院乃至全區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作出了積極貢獻。

為了對可疑患者進行更精準高效的研判,醫院於1月20日成立了由羅永革副院長任組長,王金秀、張航副院長任副組長,由醫教科、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急診科、重症醫學科、影像科、檢驗科、中醫科、門診部等相關14個部門的19名專家為成員的專家組。

多次修訂防控及診療方案,為醫院及全區疫情防控的培訓、救助、診療鑑別、會診、檢查督導等工作提供指導與建議。

金台医院疫情防控专家组个个“火眼金睛”!参与各级别会诊近70次

2月19日凌晨3時,醫院發熱門診來了一名發熱可疑患者就診,在完善相關檢查後,發熱門診的醫生一時拿不準,於是向專家組請求支援。醫教科科長馬金輝在接到電話後,第一時間召集專家組成員在微信群內集合!10分鐘內,大家全部集結到位!“患者1天前無明顯誘因出現頭痛、發熱,咳嗽,CT檢查高度懷疑,但化驗檢查並不支持”……專家組激烈討論後,根據最新版診斷標準初步診斷:病毒性肺炎,收住我院隔離留觀治療病區治療觀察,必要時再聯繫上級專家會診。

直到最後把病人送到西關隔離病區安置住院,已經到早上六點多了!又是一個不眠之夜!在說起大家為什麼這麼迅速集結到位,專家組組長羅院長神色略顯疲憊,只是平和的說:因為討論完上一個病例已經半夜12點多了,好多人都還沒睡著,一聽有疑難病例,馬上就在微信群內回覆了。

金台医院疫情防控专家组个个“火眼金睛”!参与各级别会诊近70次

2月18日晚上9點,醫院來了一名與武漢返寶人員密切接觸老年男性,摔傷致右髖疼痛腫脹,活動受限5天。經院內組織會診後,考慮:根據流行病學史已經36天,遠超常規隔離期限,而且各項檢查顯示正常,排除新冠肺炎及疑似病例,建議抗感染、對症處理及專科治療。當晚11點又有一名3天前無明顯誘因出現咽癢、伴咳嗽、發熱的可疑患者,患者無流行病學史,但符合臨床表現,經過討論會診,決定醫學留觀,現已收住醫院新型肺炎隔離病區進行留觀治療。

類似這樣的連續作戰,對於醫院的專家組成員來說,已經是家常便飯了。最忙的時候,他們常常整個上午都沒時間喝上一口水、去上一次洗手間。有時候到下午兩三點才吃得上午餐。由於有些發熱病人、疑似病例都是中午或者凌晨半夜時間送來,他們已經記不清有多少次戟戰到半夜,因此,有些成員索性以醫院為家,困了直接在辦公室休息,第二天繼續出現在工作崗位上。

金台医院疫情防控专家组个个“火眼金睛”!参与各级别会诊近70次

“不漏掉任何一名疑似患者”,是專家組成員共同的決心。“有拿不準的地方第一時間問我!”這是專家組成員共同的承諾。連日來,專家組19位成員共組織針對新冠肺炎全院會診38次,區級會診24次、邀請市級會診5次,研判解除疑似病人5人。

對轄區內基層單位的可疑發熱病人進行會診指導,每天對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點人員是否解除隔離進行研判,由羅院長、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朱文忠、急診科主任張曉文對報來的每一例需要解除醫學觀察的人員資料進行逐一審核、研判,至今已對2939人解除隔離。對不符合解除隔離標準的人員,退回繼續進行隔離觀察,降低傳播風險。這一個個數字的背後,展現的是精湛的醫療水平和高尚的敬業精神。他們的及時研判和火眼金睛為患者的診療救治贏得了更多的時間和機會,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WJZ)

金台医院疫情防控专家组个个“火眼金睛”!参与各级别会诊近70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