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針“強心劑”和4包“心理口罩”,應對你的疫期焦慮

每天睜眼第1件事就是關注新增病例,面對負面信息,出現各種擔心。

總是擔心自己感染新冠病毒,一天要量8次體溫。

一咳嗽一打噴嚏就懷疑自己是不是感染上了新冠病毒。

疫期在家,終於過上了曾經憧憬的生活---有電、wifi、有充足的食物,但卻很難感受到快樂,並時常感到焦慮。

北京心理危機研究與干預中心主任楊甫德,接受採訪時表示:疫情期間,精神科醫師工作量也成倍增加,除了要做好正常的診療活動以外,還要為前線的醫務人員以及社會公眾做大量的心理援助工作。

現在的心理援助熱線,接聽量明顯在增加,關於諮詢新型冠狀病毒的來電,佔所有來電的將近1/3左右,這是從來沒有過的現象。這也充分說明,社會公眾當今普遍感到焦慮


2針“強心劑”和4包“心理口罩”,應對你的疫期焦慮

01 楊甫德稱:面對傳染病應激事件,人會出現4個反應階段

第一階段警覺期:警惕性非常高,對疾病相關的所有信息會高度關注。

第二階段消極期:認為這個狀態自己個人無法解決,會處於壓抑、悲傷、無助的一種狀態。

第三階段現實期:明白我要面對現實生活,每天我該幹什麼還是要幹什麼。

第四階段恢復期:是一個完全健康的人在積極應對疫情。

楊甫德表示:希望公眾一定要明白,前兩個階段,也就是警覺期和消極期,越短越好。最好在72小時內就能度過去,在這段時間面對現實,把正常生活過好,才能更好地調整我們應對疫情的狀態。

這就需要我們正視疫期焦慮,並想辦法自我調節。


2針“強心劑”和4包“心理口罩”,應對你的疫期焦慮

疫情期間焦慮的根源是什麼?

《不完美,才美II》一書中描述:“焦慮就是一種預感到可能面臨不良處境的緊張、擔憂和不安全感。”

疫情會不會好轉?什麼時候會好轉?在家裡面憋不住,無所事事,學習、工作沒有定數,會不會失業?這些<strong>對未來不確定性的恐懼,讓我們感到焦慮這是人潛意識中的恐懼,甚至是危及生存的恐懼,<strong>這是一種沒有安全感的表現,是人的本能。

無論是誰,在疫情期間都會焦慮,這件事已經影響到了所有人的生活。不同在於,有些人會疏解這種情緒,消化它,有些人則被這些情緒所困,焦慮過度。


2針“強心劑”和4包“心理口罩”,應對你的疫期焦慮

03 過度焦慮有什麼危害?

楊甫德稱:要讓自己的情緒在可控的範圍內。應激狀態下出現的壓力,如果在適度的範圍內,對人是無害的,甚至可能提高做事的效率。但是如果應激達到崩潰的邊緣,幾乎無法處理任何事情。

過度焦慮的症狀:比如說會心跳到受不了的程度,這是軀體反應。全身緊張出汗、手腳冰涼、大腦一片空白。更為嚴重的是腦子會停不下來在思考與傳染病有關的所有內容,都在腦子裡揮之不去。這時候已經處在嚴重的焦慮反應和應激反應當中。

<strong>過度焦慮的危害:

  1. 常常胡思亂想,幹什麼都沒有辦法專注,嚴重影響工作、學習、生活。
  2. 出現大腦功能紊亂,最嚴重的時候,突然驚嚇、突然應激,大腦會變成一片空白。
  3. 心跳呼吸過度加快,不利於身心健康。
  4. 機體的免疫系統紊亂,不利於疫情的防控。


2針“強心劑”和4包“心理口罩”,應對你的疫期焦慮

04 直面疫期焦慮,該怎麼做?(藥方:2針“強心劑”)

網上有個調查,疫情期間,大家最擔心的是什麼?

回答主要分為兩種:<strong>怕感染、怕失業。

對未知的恐懼引起了焦慮,與其害怕逃避,不如直面解決。正如魯迅先生所說:真正的勇士,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

  • 怕被感染,其實就是恐懼死亡,那就需要正確認識傳染病

之所以叫傳染病,通過傳染源傳播。主要傳播途徑是飛沫傳播和接觸傳播。和傳染源密切接觸,才有可能被傳染上病。

一般的工作生活條件下,不接觸傳染源,出門戴口罩,與人保持一米以上距離。尤其是在電梯這種密閉空間內,要戴口罩,手不直接接觸按鍵,可用紙巾、筆等物品間接按鍵。回家洗手用酒精消毒,手不要輕易去觸碰眼睛、口腔、鼻腔這些黏膜。做到這些,是足以滿足普通公眾不被感染的。


2針“強心劑”和4包“心理口罩”,應對你的疫期焦慮

  • 怕失業,其實就是害怕自己失去價值,那就讀書、學習提高自己的價值

大多數人焦慮迷茫,就是因為想得太多,卻做得太少。

哈佛大學Germer老師曾在書裡介紹過:我們的頭部中間,有一個叫“默認模式網絡”的區域,我們專心做事的時候它閒著,我們閒著的時候它就格外活躍。它最擅長的就是擔憂未來,找問題。

所以,面對未來的不確定性,我們可以焦慮,但是更重要的是把握現在,用行動去化解這種情緒。卡耐基說:別去展望那些遙不可及的前景,我們當務之急就是應付眼前的事物

<strong>與其過度焦慮,不如把握這段時間讀書、學習,給自己充電,緩解了焦慮,也收穫了更好的自己!


2針“強心劑”和4包“心理口罩”,應對你的疫期焦慮

05 緩解疫期焦慮小tips(藥引:4包“心理口罩”)

  1. 關注權威媒體發佈信息,不信謠、不傳謠。有節制地獲取信息,每天接收有關信息的時間儘量控制在一個小時內。
  2. 保持正常的生活規律,制定作息時間表,適當休息、充足睡眠。
  3. 做放鬆訓練,如深呼吸(具體做法如下圖)、瑜伽、冥想、太極等,適當的運動,保持好的心態。
  4. 閱讀、寫作、聽音樂、找人傾訴,可轉移注意力,獲得愉悅的心情。


2針“強心劑”和4包“心理口罩”,應對你的疫期焦慮


結語

<strong>疫期焦慮是人對一種非正常事件的正常反應,要意識到這樣的處境是正常的。

<strong>正視疫期焦慮,直面它,趁機充實自己,提升自己抗風險的能力,從根源解決它,才是強者風範。

我是豆包,分享傳達正能量情感觀,感謝點贊、轉發、關注!


2針“強心劑”和4包“心理口罩”,應對你的疫期焦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