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命在肩 开发区医护人员勇敢向前

使命在肩 开发区医护人员勇敢向前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各地的医护人员纷纷挺身而出,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开发区的医护人员也不例外。连日来,记者相继采访了开发区卫生系统战斗在疫情防控一线各个岗位上的工作者,了解他们的战“疫”故事。

与病毒面对面 绝不退缩

使命在肩 开发区医护人员勇敢向前

随着疫情的发展,开发区疾控中心防疫科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要对疑似患者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看起来普通的调查工作,在疫情面前有着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面对面地调查疑似患者,检查结果出来后得知患者被确诊,心里确实有那么一点慌,但是工作该怎么干还得怎么干。”防疫科科长姜超说。

流行病学调查就是要调查出所有疑似患者和密切接触者的详细行动轨迹和接触人群,然而有的被调查者因为有害怕担忧,不愿意配合工作,这时医务人员就要对其进行心理疏导,跟他们坦诚交流,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避免疏漏。防疫科还负责上报流行病学调查情况,为等待每次的核酸检测结果,连续一个月,防疫科的3名工作人员都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加班熬夜成常态。

使命在肩 开发区医护人员勇敢向前

“这是一份和病毒近在咫尺的工作,看似简单的动作却危险重重。”开发区疾控中心检验科室主任田丽霞说。检验科的工作人员需要对新冠肺炎疑似患者进行咽拭子采样,因为直接触及咽部和鼻腔,患者会不舒服,可能会打喷嚏、流鼻涕、咳嗽,即使只是被采样的人一个张嘴的动作也可能会将病毒传播给坐在他们正对面的护士,危险很大。因此每一个采样护士上岗前必须全副武装。在这个工作岗位上,开发区疾控中心检验科的4名“战士”全员主动在岗。

周朝霞是一名10岁孩子的母亲,由于爱人是军人,父母又在外地,工作期间,她只能把孩子独自放在家中,每天抽时间给儿子打个电话,嘱咐孩子按时吃饭、认真写作业。50多岁的杨秀云表示直到疫情结束都会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几个人里个子最高的李思因为防护服不合身,帽子有些小,每次上岗前让同事帮忙用胶带把封口处粘上。每次给疑似患者采样时,她们都是两人一组,互相给对方检查防护措施,互相提醒、互相打气。截至目前,检验科已经采集疑似患者样本50余份,每一份样本都代表着一次近距离接触危险的挑战。“说心里没有一点害怕是假的,谁都会怕,但是这项工作既然需要有人来做,那就由我们来做,这是我们的职责所在, 毫无怨言、绝不退缩!”田丽霞斩钉截铁地说道。

坚守一线岗位 舍我其谁

使命在肩 开发区医护人员勇敢向前

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很多网友都在调侃“这个时候连普通发烧都不敢”,然而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要面对的是有发热症状的病患,这里面有普通的发热人员,有的是潜在的新冠肺炎的感染者,存在一定的危险系数。未知的危险最易让人心生恐慌。当疫情来临,开发区医院统一协调部署,安排各科室迅速抽调人员成立新冠肺炎发热门诊。得知这一消息后,开发区医院内科主治医师韩禄马上写了一份申请书,申请到一线岗位工作。“当时根本没有多想,虽说我这个年纪上有老下有小,但正值壮年,又是男同志,关键时刻就得上!”韩禄说。随后,夏艳艳、张浩航、陈良、徐兵等医务人员也相继递交了去武汉、去发热门诊、去工作一线的申请书。

若有战、召必应、战必胜!面对疫情,开发区医院发热门诊的14名医务人员在岗位上践行着自己请战书上的誓言。自1月20日开始,发热门诊要求24小时有值班人员在岗。为了避免隔离服穿戴次数多影响防护效果,工作人员几乎不吃不喝,面对未知情况的患者,为了避免把可能会携带的病毒传染给家人,他们更多人选择吃住在单位。

开发区医院发热门诊主任冉宝兴向记者介绍,工作人员要对每一个到发热门诊的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了解他们详细的活动轨迹。“我们发热门诊所有一线工作人员都是兢兢业业,他们互相鼓励,我为他们感到自豪!”冉宝兴说。

做好服务保障 义无反顾

使命在肩 开发区医护人员勇敢向前

当开发区第一例新冠肺炎患者被确诊时,开发区疾控中心消杀科工作人员李晨曦与其他3名同事立即被派到患者所居住小区开展集中消杀行动。

消杀工作不仅是疫情防控期间的必要措施,还是让居民心安的“稳定器”。李晨曦说:“当发现第一例患者时,我们第一反应就是立即前往其居住的小区,对其所有可能接触的区域进行全方位消杀,确保小区内居民生活安全。”在被问及是否在消杀工作过程中有过害怕时,李晨曦毅然坚定地回答道:“我们负责消杀的团队从一开始就没有想过因接触疫情重点区域而害怕,因为这是我们的本职工作,我们义无反顾。”从大年初二开始,李晨曦和他的消杀团队就没有休息过,时刻准备着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使命在肩 开发区医护人员勇敢向前

由于重点消杀区域采取临时封闭管理措施,第一例患者所在楼栋出入口全部被封闭,楼栋内所有住户的日常生活保障就成了难题,为解决这一问题,消杀团队的工作人员成了住户们的临时“家庭保姆”。李晨曦说:“我们在第一时间就建立了重点监测楼栋住户的微信群,每天对所有住户的体温进行记录,指导居民们加强日常消杀,定时为居民们送吃的、用的,倒垃圾,确保居民们日常生活保障。”

使命在肩 开发区医护人员勇敢向前

对新冠肺炎密切接触者严格实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措施,这不仅能有利于对密切接触者的管理,也对防止疫情蔓延扩散有重大意义。隔离管理工作的开展考验着开发区卫生系统快速应对能力。

开发区集中隔离观察点建立之初急需专业的医护人员进驻,24小时开展医疗保障工作。来自珠江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5名医护人员主动请缨,组成了隔离点的第一批医护团队。王金珠是隔离点第一批医护团队的成员之一,也是第一位申请加入隔离点医护团队的。据她介绍,当密接人员陆续到区内隔离点进行隔离观察时,部分人员的抵触情绪很大。“当时一些密接人员由于某些原因对于隔离观察这样的方式有些不配合,言语上有些激动。”王金珠说。面对密接人员的多次诘问,小组成员虽然无奈,但也理解他们的担心、恐慌情绪和工作生活上的难处,并始终相信“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是最好的解决方法。小组成员一方面全力开展文明劝导,从病毒致病原理、疫情传播途径、对周围邻居可能带来的危害、隔离观察的法律依据等方面进行解释;另一方面,积极联系上级疾控部门,实时请示、报告,为密接人员释疑,安抚其内心忧虑。

每天定时配送食品和生活物资,满足医学观察对象的生活需求,收集生活垃圾并集中处理,早晚两次检查医学观察对象的体温及身体状况并做好记录,对房间进行消毒……这些工作成为了隔离点医护团队成员们的基本操作,厚厚的隔离服成为了她们的日常装扮。王金珠说:“每次穿上隔离服,就如同穿着几层羊毛衫。每次脱下隔离服后,身上的衣服都是湿透的。”即使这样,医护团队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持续奋战14天,得到了密接人员们的一致认可。王金珠说:“虽然我们现在已经被同事们替换下来,但只要需要我们,我们还会义无反顾,冲向防疫第一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