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醫院殉職院長“曾說眼角有問題”,更多細節披露

算起來,武漢市武昌醫院院長劉智明已經走了2天了。2月18日上午10點54分,抗擊疫情中被感染的他,生命定格於此,年僅51歲。

直到今天,和他一起並肩戰鬥的同事都不能接受這個事實。武昌醫院黨委副書記洪毅說,他們有難以表達的悲痛,但精神不會被打垮,要堅持戰鬥下去,“醫院會用最低的代價打贏這場戰爭”。

武昌医院殉职院长“曾说眼角有问题”,更多细节披露

武漢市武昌醫院院長劉智明。武昌醫院供圖。
“他曾說眼角有問題”

洪毅是武昌醫院的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和劉智明院長共事了7個月。他說,這兩天他都沒怎麼睡覺。

武昌醫院在1月21日接到任務,三天之內把住院的499人全部轉出,改造醫院為發熱門診定點醫院。時間急,事情雜,任務重。作為院長,劉智明參與全局工作,24小時在班。1月23日,醫院正式收治病人。

“他去臨床一線探視,前期到過ICU,裡面有疑似患者,當時防護意識還沒有全面提升。我們現在只是猜測,可能就是那個時候感染的。”洪毅對記者說。當初,劉智明還跟洪毅說自己感覺有點不舒服,“我們還以為他在開玩笑,就說你能吃能喝能跑,哪像得病的人”。

洪毅還記得,劉智明量了兩次體溫,一次36.8度,一次37度,似乎還沒那麼糟。三天後,劉智明住院了。洪毅的回憶中還有細節,顯示了那可怕的徵兆:

“當時劉院長說他的眼角有問題,我們沒在意”。

劉智明住院後,他們曾經抱持樂觀態度,甚至一度覺得院長快出院了。2月份劉智明生日時,他們送了蛋糕、可愛的鼠娃娃,院長吃了蛋糕上的草莓,自己還拍了照片發到朋友圈。然而情況轉壞。考慮到病情變化,後來劉智明被轉到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請了全國最好的專家會診、全力救治,“但是病情發展兇險”,最終還是多器官衰竭。劉智明走的那天,醫院領導班子成員一直守到凌晨3點鐘。

“從我個人來講,說實話,我已經兩天沒有好好睡覺了,心力交瘁。我們的書記還犯高血壓。”洪毅說,當初他們領導班子24小時值班,劉智明的辦公室就在他的旁邊。“老大哥的去世,作為常人……我們還在堅持”,他哽咽著,沒有更多的語言。

武昌医院殉职院长“曾说眼角有问题”,更多细节披露

“院長為人謙和,愛打籃球”

洪毅回憶,劉智明大學時就愛打籃球,身體一直很好;性格、為人處世方面也令人欽佩。“他為人謙和,是學究型院長,對我們的員工非常照顧,特別愛惜人才”,洪毅給出這樣的概括。他記得,過年前,為了鼓勵新進來的專家團隊,劉智明專門召集大家,一起包了餃子,“可惜這個鏡頭我沒有保存”。

再回溯到入院工作、第一次兩人見面時,洪毅想到的是“塊頭大、一米八幾的個子,說話溫文爾雅”的劉智明。劉智明安慰他,來醫院放手幹,儘快熟悉情況。

武昌醫院副院長黃國付既是劉智明的同事、戰友,也算同學,2012年一起曾在清華大學參加一個培訓班。兩人一起工作戰鬥了3年的時間。“他曾是軍人,又是運動員,是我們高大帥的院長,我們都相信他肯定能扛過來。所以現在心情上還沒緩過勁來。”黃國付告訴記者。

他說,兩人基本都是在工作中增進了瞭解。黃國付評價劉智明在工作上是專家型(神經外科專家)、管理型、智慧型。

黃國付說,劉智明院長在此次戰疫中也付出少為人知的辛苦。1月21日下午醫院接到指令,要求發熱門診立刻啟用。人力不足,還要馬上開展醫護、防控方面的培訓,同時進行流程再造。1月22日和23日,任務更加艱鉅,499個病人要進行出院轉院,其中有些還是危重病人。同時對病房改造,“三區兩通道”管理需要硬件改造和院感流程再造,最終達到504個床位。1月23日下午6點,開始正式收治患者,僅兩天時間基本收滿。“這其中每一步都是難點,幾句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武昌医院殉职院长“曾说眼角有问题”,更多细节披露

武昌醫院副院長黃國付回憶劉智明。南都記者 馬輝 攝

最後一次指令

黃國付回憶,當時時間短、任務重,劉智明身體還不太好。1月21日,黃國付24小時值班,晚上十一點多鐘,劉智明敲門,很驚訝地說:“怎麼你在這?我記得是我值班?”黃國付想到院長之前開會時稱自己有點寒顫,測體溫37度不舒服。於是對他說,那你早點回去休息,明天是你的班。

後來,黃國付才知道,當天劉智明自己去做了CT檢查,沒有告訴別人,第二天照常工作。1月23日晚上,天氣不是很好,有點雨,幾人吃完工作餐,劉智明提前走了。“他說回家洗個澡,整件衣服,準備住在醫院了。”黃國付說,到了1月24日下午劉智明撐不下去,住進了ICU。1月27日晚上,醫療隊給劉智明做核酸檢測,結果是弱陽性;第二天覆查,是陽性。

“他通過電話或微信指導工作時,我們經常回復他,希望他早日康復,回來繼續帶領大家完成戰疫。”1月25日左右,病床上的劉智明給黃國付打電話,佈置核酸檢測試劑購置等工作。“這是我收到的最後一次指令”,黃國付說,劉智明在轉院前,一些朋友打電話過去沒人接,黃國付受委託將這些祝福以微信形式發過去,但劉智明沒有回覆。

戰場上的意外

據介紹,武昌醫院有三個院區,三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我們醫院核定床位是504個,最高峰時我們收治520多個,是超負荷運轉。”洪毅稱,醫院全院在職員工為1034人,有三分之二的人員投入戰鬥,“我們的醫護基本被抽空了”。

根據洪毅介紹的數據,目前醫院有26位醫護人員被感染,相對於其他醫院,感染率還是比較低的;除了護士柳帆和院長劉智明,其他全部是輕症,均收治在醫院東區。

黃國付告訴南都記者,現在如戰時機制,是沒有硝煙的戰場。“戰場發生意外很難避免,我們要做的是怎麼給大家提供更好的營養、防護、輪休制度保障。此外,如果有症狀,該如何規範診治、怎麼確定工傷待遇等。”

洪毅向媒體強調,在政府協調下、網友大力捐贈下,醫護物資一直“有貨供”,防護措施一直很到位,不存在“裸奔”的情形。他表示,醫院從一開始就樹立目標,要用最低的代價贏得這場戰爭。

武昌医院殉职院长“曾说眼角有问题”,更多细节披露

醫護人員在朋友圈悼念劉智明。南都記者 馬輝 攝

“您會化作最亮的一道光,永遠照耀著我們”

武昌醫院消化內科主任王珣對記者說,平時工作中會和劉智明院長進行微信交流,雖然他一般很忙,但晚些總會回覆。起初,武昌醫院要改造定點醫院時,因為時間緊急、不熟悉情況,王珣微信上向劉院長詢問下一步的工作安排。當天晚上,忙完後的劉智明打來電話,說了安排情況,還表達了信心與鼓勵。“當時給我的感覺,他是我們的依靠,是定心丸。”王珣稱。

洪毅說,雖然十分悲痛,但是劉院長的去世不會把我們的精神打垮,我們會堅持戰鬥,把戰疫打贏。

黃國付也表示,劉院長走後,武昌醫院黨委書記王力霞也在醫院的工作群裡發了簡短的一段文字,懷念曾經的戰友,讓大家化悲痛為力量,“在當下戰疫攻堅時刻,不能有任何懈怠、退縮或猶豫”。

朋友圈裡的思念還在傳遞。19日晚,一個武昌醫院的醫護員工這樣說:“今天有些恍惚,總不時張望電梯口,好希望像往常一樣,一抬頭您從電梯出來,徑直走到護士站,面帶微笑問我:病區都還好嗎?有什麼困難嗎?”“萬般不捨,您還是走了,您會化作那最亮的一道光,永遠照耀著我們,對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