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背后更精彩:学《行路难》,终于知道李白为什么要辞职了?

我们前面说到42岁的李白在玉真公主和贺知章的极力推荐下,应召入宫,加入了翰林院,任翰林供奉一职。参阅:

那李白在翰林院呆的好好的,又为什么要辞职呢?后来又是因为什么原因被唐玄宗“赐金放还的”?

唐朝翰林院

诗词背后更精彩:学《行路难》,终于知道李白为什么要辞职了?

要解答这些问题,我们得从唐玄宗时期的翰林院开始说起。

在唐玄宗时期,翰林院主要有两大职位,分别是翰林学士和翰林供奉,翰林供奉又称翰林待招。

翰林学士的职责是参与商议国家大事,负责给皇帝起草诏书,是非常重要的政治人物。而翰林待招就显得比较杂了,会写诗的叫翰林诗待招,会画画的叫翰林画待招,会下棋的叫翰林棋待招,会算命的叫翰林方术待招。那这个待招是做什么用的呢?其实待招在翰林院没有实职,更没有实权,说难听些,就是供皇帝皇后玩乐消遣用的,是皇帝的弄臣。

诗词背后更精彩:学《行路难》,终于知道李白为什么要辞职了?

李白被赐金放还

李白就是翰林院众多待招其中的一员,任翰林诗待招一职。虽然玄宗皇帝非常欣赏李白的才情,但也仅仅只是把他当做一个诗人来欣赏的,并没有把他当成一个大臣、当做一个政治家来欣赏。

诗词背后更精彩:学《行路难》,终于知道李白为什么要辞职了?

我们都知道,李白是抱着济苍生、安黎元的政治抱负来到翰林院的。加之李白的个性,他是不可能长期接受皇帝弄臣这种生活的。所以,李白慢慢开始厌倦这种生活,以至于后来索性放纵玩乐,与长安“酒中八仙”到处游玩,更直接无视了玄宗皇帝的传唤。不久,李白就写了一首《翰林读书言怀呈集贤诸学士》表达了离职的想法。

诗词背后更精彩:学《行路难》,终于知道李白为什么要辞职了?

不料此时,李白放浪形骸的行为被翰林学士张坦诽谤,于是玄宗借机赏了一大笔金银珠宝,让李白体面离开翰林院,至此李白远离了唐朝政治中心。“赐金放还”的典故就是这么来的。

李白在自己被放逐,自己政治抱负得不到施展的背景下,写下了《行路难 三首》,这三首诗表达了自己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后的感慨。

温故而知新

诗词背后更精彩:学《行路难》,终于知道李白为什么要辞职了?

1.诗文解析

第一句中的“金樽”指的是古代人装酒的器具,表面涂了一层金粉;“清酒”指的是清香美酒;“斗”指的是度量单位,10升为1斗,10斗为1石(斛);“千”是钱的单位,十千相当于10两白银;所以诗中的1斗酒要花上10两白银,由此可见这金杯中的酒还是很名贵的。

第二句中的“玉盘”指的是装菜的精美盘子;“珍羞”指的是美味的菜肴;“直”等同出在价值的值;

第三句中的“投箸”指的是丢下筷子;“不能食”是咽不下的意思。


2.全诗译文

就算金杯子里装的是每斗要价十千的名酒,精美的餐盘中装的是价值万钱的美味菜肴;

心中郁闷的我停下杯子,放下筷子,没有味口;我拔剑环顾四周,心里却茫然一片。

诗词背后更精彩:学《行路难》,终于知道李白为什么要辞职了?

索性想渡黄河游历而去,无奈被冰雪堵塞道路;想要去登太行山,无奈风雪早已把山封住。

我内心深处期待还能像姜太公在磻溪垂钓等来了文王的重用一样被国家重用;也期待能像伊尹一样梦见从太阳边经过而追随在商汤的身边。

诗词背后更精彩:学《行路难》,终于知道李白为什么要辞职了?

人生的道路真的好难!好难啊!面对不同的路,如今真正通向成功的路在何方啊?

但不管怎样,我坚信我的政治理想一定会乘风破浪的实现,到那时,我将高挂征帆远渡碧海青天,实现我的抱负。

飞花令互动游戏

本期飞花令飞的字是“长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中的“”字,说出含有“”字的诗句。可以留言区飞花,也可以家长和孩子一起互动,看谁飞得多哦。

关注我们,和孩子一起学古诗,每天一首,以古照今,越活越年轻!

【往期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