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南陽:致敬 抗疫一線的“硬核”榜樣

  新年伊始,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防控阻擊戰驟然打響,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河南南陽各地湧現出了一大批先進典型。他們中有黨員、有軍人、有志願者……關鍵時刻,他們不忘初心使命,舍小家為大家,義不容辭衝鋒在疫情防控最前線,他們沒有豪言壯語,只有一句句錚錚誓言,然後不分晝夜的堅守在人民群眾最需要、最有風險的崗位上,為群眾築起疫情防控的堅強堡壘,他們,是抗疫一線的“硬核”榜樣!

  南陽市宛城區:舉黨旗戰一線 亮黨徽當先鋒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在宛城大地,一個個響噹噹的名字就是一面面旗幟,引領著廣大幹群齊心協力、共克時艱。

  金虎,南陽市宛城區漢冶街道黨政辦主任。2月4日立春,當日凌晨2時許,因深夜防疫值班來不及回家,宛城區漢冶街道黨政辦主任金虎在辦公室沙發上短暫休息,誰知卻再也沒有醒來。他將生命貢獻給了戰“疫”,也永遠定格在了45歲上。

  疫情發生以後,金虎從大年三十開始忙。參與防疫宣傳、卡點值班、社區檢查……他夜以繼日,通宵達旦,始終奮戰在防疫一線最前沿,整天高負荷運轉。疫情發生以來,金虎幾乎沒有睡過一個囫圇覺,吃過一頓安生飯,他忘記了家庭,忘記了休息,冷淡了親情,但始終沒有忘記肩上沉甸甸的責任,他用寶貴的生命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的責任和擔當,讓無悔的生命在戰“疫”中閃光。

  沈金良,南陽市宛城區仲景街道東關社區黨委書記,中共黨員。當疫情來臨,他不顧自己屬於高危易感人群的身體狀況,拋卻生死,堅持戰鬥基層疫情防控第一線,以責任和擔當為轄區居民築牢疫情防控的堤壩。

河南南陽:致敬 抗疫一線的“硬核”榜樣

南陽市宛城區仲景街道東關社區黨委書記沈金良夜間值守疫情防控監測點 圖片來源:宛城區仲景街道辦事處

  南陽市宛城區東關社區李蘇路防疫卡點是附近居民樓院的出口,為了防止人群聚集,疫情發生以來,沈金良經常在李蘇路擔任勸導員,拿著小喇叭進行防疫宣傳、解決居家隔離人員的生活難題……作為一個70歲高齡還身患腎病每天需要做長達12小時透析的老人,沈金良在突如其來的疫情面前顯示出了近30年黨齡的老黨員的責任擔當,真正做到了舍小家為大家,用行動實踐著一個黨員的初心、使命。他說:“我是東關社區的黨委負責人,自當守土有責、守土擔責、守土盡責。關鍵時刻,我們黨員要站出來、把先鋒模範作用要發揮出來,疫情警報沒有解除決不收兵。”

  在南陽市宛城區溧河鄉郭店村,有一支“老黨員突擊隊”,他們戴著口罩和袖標,手裡拿著擴音喇叭,胸前佩戴著亮閃閃的黨徽,排著整齊的隊列,雄赳赳氣昂昂地“巡邏”在溧河鄉郭店村的街頭巷尾。

  這支隊伍的成員是郭店村的老黨員王文卿、蘇桂印、張國成、張元保和李強。宣傳知識政策、登門入戶走訪、摸排基本信息、崗點卡口值班、勸阻閒人聚集、為群眾送糧買菜……不管是白天、黑夜,還是颳風、下雪,他們從不叫苦叫累,始終奮戰在抗擊疫情的最前線。

  “啥叫共產黨員?共產黨員就是遇到難事走在前!”王文卿的話雖然簡短,卻道出了大家的心聲。1月28日以來,在他們的示範帶動下,郭店村一大批黨員紛紛向黨支部“請纓出戰”,積極踴躍地加入到黨員突擊隊中,為防疫工作灑下了汗水、做出了奉獻。

  南陽市臥龍區:抗擊疫情 巾幗勇擔當

  自疫情發生以來,南陽市臥龍區各街道社區疫情防控戰線上總有一抹身影,格外動人,她們是防控一線的“巾幗鬥士”、“鏗鏘玫瑰”,她們中有基層婦聯主席、婦女幹部、女黨員、女志願者……她們克服各種困難戰鬥在各個防控監測點,撐起了臥龍區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半邊天”。

  史瑛,中共黨員,南陽市臥龍區車站街道武裝部長。在南陽的西大門——南陽火車站,史瑛和她的同事們從大年初二開始,每天一個不漏、一個不落查看過往乘客身份證和車票,最多時日流量達7000多人。“火車站是疫情防控最危險的地方,也是最重要的關口,所以我選擇在這裡值守。”史瑛告訴記者,作為一名專武幹部,雖然沒有軍隊現役的經歷,但軍人的血性已經融進血液中,當戰“疫”打響後,她就主動請纓到火車站疫情一線。她一直分包車站社區,對火車站情況熟,進入狀態快,部門之間協調聯動暢通。

河南南陽:致敬 抗疫一線的“硬核”榜樣

南陽市臥龍區靳崗街道巾幗志願者突擊隊 圖片來源:臥龍區靳崗街道

  武俠,中共黨員,南陽市臥龍區靳崗街道新寺社區主任、婦聯主席。從正月初二開始,武俠就一直奮鬥在疫情防控一線。為了做好本社區的疫情防控,她組織成立了疫情防控巾幗志願者突擊隊,與5名婦女隊員並肩作戰,每天和突擊隊員積極做好上門宣傳、返鄉人員信息摸排,並對返鄉人員按照規定採取了居家隔離措施,在“四包一”工作中,她和其他社區幹部一道每天兩次上門量體溫、做居家環境消殺,晚上她還和卡點值班人員一起值守到深夜。

  牛婭,中共黨員,南陽市臥龍區法院速裁庭副庭長、南陽市義工聯合會理事。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牛婭義無反顧奔赴疫情防控第一線,並擔任帶隊小組長,在疫情排查工作中堅持做到一絲不苟,確保登記信息準確無誤;作為一名志願者,牛婭主動參加志願者協會組織的慰問抗疫一線的醫生、護士,看望抗疫一線醫務人員家屬的一系列活動。她用實際行動彰顯了新時代人民法官的責任與擔當。

  南陽市鎮平縣3000退役軍人戰疫線踐初心

  曾經,他們是英勇忠誠的人民子弟兵,保家衛國、血濺沙場;如今,他們退伍不褪色,主動請戰,共赴國難,共克時艱,衝在疫情防控的最前線。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南陽市鎮平縣22個鄉鎮(街道辦)、410個退役軍人服務站,聞令而動,吹響了疫情防控集結號。80多歲的老退役軍人主動請戰,退役“兄弟兵”、“父子兵”請戰、待轉業軍人和現役探親軍人請戰……志願書,請戰書,一個接著一個傳遞到社區、村委黨支部、防疫指揮部。全縣80多支退役軍人突擊隊瞬時成立,3000餘名退役軍人緊急奔赴疫情防控第一線。

  1月26日上午,家住鎮平縣涅陽街道辦安國路社區的退役軍人周彪,率先來到疫情防控值班點,主動彙報自己身體情況,並志願到防疫一線工作;2月3日,在高丘鎮門崗村,門建平父子倆人都是退役軍人,疫情面前,新婚不久的門元果顧不上和心愛的妻子度蜜月,在與父親商量後,父子齊上陣,一起投身到抗疫一線,參與卡點執勤工作。

河南南陽:致敬 抗疫一線的“硬核”榜樣

鎮平縣退役軍人突擊隊向行人宣傳防疫政策和知識 圖片來源:鎮平縣退役軍人事務局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上,鎮平縣退役軍人發揚“首戰用我,用我必勝”的精神,勠力同心、挺身而出、連續作戰,第一時間卡點設障,不分晝夜對轄區、村莊內的外來人口、外來車輛進行地毯式排查、登記、勸返;積極配合一線工作人員,對從疫區返鄉的居民進行宣傳引導,測量體溫,隔離開導,及時送去生活用品、防護用品;嚴陣以待守護著進出全縣的各個“大門”,構建起了群策群力、群防群控的疫情防控新局面。

  在戰疫一線,退役軍人人人都是宣傳員、“麥克風”、戰鬥員。在鎮平縣楊營鎮李家營村,1月27日一大早,退役軍人趙傑便早早的來到了村室,拿著宣傳喇叭在李家營6個自然莊來回行走,播放防疫宣傳巡邏喇叭,每天上午下午各巡邏宣傳2次,風雨無阻。在安字營鎮王孟瑞村,剛剛脫下軍裝等待安置的劉亞雙,一從卡點執勤回來,便帶起口罩為村防疫指揮部準備午餐。屬不知,劉家雙家中妻子已懷孕5個多月,岳母又突發腦梗急需照顧。

  1月25日,大年初一。“大家不要出門,年輕人不要扎堆吹牛聊天,更不要聚集在一起打牌。”家住玉都街道辦肖營村,70歲高齡的退役軍人李萬軍意識到疫情的嚴重性,率先拖著傷殘的病腿,一瘸一拐地到各家各戶宣傳疫情政策,告誡鄉親們一定要嚴格做好防護。

  災難面前彰顯大義,大愛無言方顯本色。捐款籌資是全縣退役軍人表達對疫情阻擊戰的無聲支持。“這是2萬元錢,這是我作為一名老退役軍人的心意。”2月6日,鎮平縣遮山鎮朱崗村82歲的黨遂有繳納特殊黨費戰疫情。“我雖然腿有殘疾不能上防疫一線,但我的心一直沒下火線,這5000元請你們收下。”2月11日上午,退役軍人李萬軍又為疫情防控出了把力。

  你10000元,他3000元,我2000元……全縣退役軍人踴躍捐款捐物,更有不知名的退役軍人通過多渠道,為家鄉捐贈500個醫用口罩。據不完全統計,退役軍人捐獻現金10餘萬元,捐助物資價值3萬餘元……涓涓愛流源源不斷匯聚在一起,忘我戰鬥的決心凝聚在一起,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

  南陽市新野縣漢華街道:戰疫情 民兵行

  “現在疫情形勢嚴峻,為了你和他人的健康,請大家不要隨意出門”“請配合測量一下體溫”“大家不要扎堆打牌、聊天”“請帶好口罩,平時勤洗手”——這是南陽市新野縣漢華街道武裝部長王勇這段時間每天說的最多的幾句話。

河南南陽:致敬 抗疫一線的“硬核”榜樣

新野縣漢華街道民兵在宣傳防疫知識 圖片來源:龍騰南陽

  在全國上下眾志成城共同防控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中,新野縣漢華街道民兵牢記初心使命,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做起,以實際行動參與這場戰鬥。在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後,街道民兵積極響應號召,主動請纓,駐守疫情防控一線,豎起了一道道綠色屏障,守護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

  他們是宣傳員,每天走街串巷宣傳疫情防控常識,充分發揮民兵分佈廣、社區民情熟的優勢;他們是聯絡員,以社區為防控單元,利用良好的群眾基礎進行詳細調查摸底,掌握每一戶家庭成員信息,對相關人員身體狀況信息建立臺賬;他們是安保員,協助各個社區、卡點搞好日常巡邏、車輛封停、維持秩序等工作;他們是快遞員,為更好滿足群眾民生消費需求,最大程度減少人員聚集購物導致的交叉感染,民兵隊伍積極配合漢華街道進行創新,在轄區居委會防疫站旁邊推出了“無人售賣便民服務供應點”,每天凌晨搬運、碼放好品種繁多的蔬菜,方便社區居民生活。

  “平時為民,戰時為兵”,正是民兵的特殊身份,確保了上級的決策部署迅速落地見效。平時服務、急時應急、戰時應戰,這支民兵隊伍和街道所有黨員幹部一道,日夜守在戰“疫”一線,堅持守護著一方平安。

  南陽鄧州市:“志願紅”閃耀抗疫一線

  一群活雷鋒,一座雷鋒城,這便是河南南陽鄧州市。疫情中的鄧州,雖形勢嚴峻,但愛心一直湧動,溫暖始終灑滿城鄉,鄧州義工雷鋒營“青年突擊隊”、 鄧州義工聯合會、鄧州市社區志願者協會、鄧州市瑞敏愛心協會……一個個愛心組織,一位位“雷鋒傳人”在疫情防控一線奔走的步伐、傳送物資的雙手、果敢堅毅的目光,鼓舞著防疫“戰士”,感動著廣大群眾,堅定著幹群必勝的信心。

河南南陽:致敬 抗疫一線的“硬核”榜樣

鄧州市湍河街道許莊社區志願服務隊的陳樂天詳細記錄隔離戶“五幫一”情況 圖片來源:文明鄧州

  曾偉,鄧州“編外雷鋒團”彭橋衛生排排長,面對疫情,他帶領突擊隊成員,走街串巷,宣傳防疫知識,仔細排查登記返鄉人員,每天為他們測量體溫。他想方設法,多渠道聯繫,採購到醫用酒精、84消毒液、口罩等物質。同時他充分發揮中醫藥的獨特優勢擔當重任,按照處方煎制湯劑,包裝成袋,免費發放給周圍群眾及一線防控工作人員。至目前,為群眾和一線防控人員免費煎制湯藥1000劑合3000袋,贏得了群眾的一致讚譽。

  他們身著統一的藍色工作服,在防控一線,開展防疫知識宣傳,認真排查、測溫、登記、勸返……連日來,鄧州藍天救援隊的隊員們每天都奮戰在抗疫一線,在各防控卡口對進出人員測量體溫,登記車輛信息,把好疫情關口。此外,疫情發生以來,鄧州藍天救援隊累計消殺面積達4萬多平方米,隊員們每天工作10小時以上,每天步行3萬多步。2月18日,鄧州藍天救援隊派出隊員去武漢參加國際救援物資裝卸和疫區消殺工作。

  “早上八寶粥、大米稀飯,中午胡辣湯、糊湯麵,晚上綠豆粥,菜有甘藍、洋蔥、生菜、白菜等。吃啥飯,每天提前徵求大家的意見。”鄧州愛心公益協會志願者杜顯娥邊忙著手中的活邊說。據瞭解,自1月27日開始,鄧州愛心公益協會“愛心早餐”項目部的多名志願者開始免費為鄧州市中心醫院、人民醫院等單位有用餐需求的1000餘名抗擊疫情一線醫護人員製作、配送一日三餐,“愛心早餐”項目將一直持續至疫情完全結束。

  ……

  越是危難時刻,越彰顯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越需要先進典型的強大力量。“硬核”榜樣的不斷湧現,讓我們有理由相信,抗“疫”勝利的腳步註定不會太遠。(南陽市文明辦 徐韶 孟得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