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学生不敬畏老师,有的老师不敢管孩子,有的家长不信任老师,怎么解决?

风乎舞雩语文


这是一个社会问题,要靠全社会一起努力,才能解决。

当今社会,物欲横流,大多数人都把钱看的很重,在一切向钱看的社会里,人与人失去了起码的信任,人与人之间没有真诚,没有信任,所有的事情都在用金钱来衡量,所以就产生了你说的问题。

1.不敬畏老师,是目前的教育过于强调个性化,不强调对老师的尊敬,中国古代有句话“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但是由于我们的文化断层,对师长的尊敬也就很淡漠,另外是老师本身的问题,所以才会对老师不敬畏。

2.老师不敢管孩子,是有个别家长,有一点事就去投诉,自己孩子在学校不听话,不认真听讲,不批评自己的孩子,反而怨老师教的有问题,怨老师管孩子不对,甚至于对老师大打出手,长期这样,谁还敢管孩子?

3.不信任老师是有个别老师,不是为人师表,不好好教育学生,自己在外面授课赚外快,本来上课应该认真备课,但是精力没在这,不给学生看作业,很多都成了家长的事。这样的老师,学生怎么会敬畏?好的老师还是大多数,但是制度在此,人都要生活,很多事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吧!

因此,这个社会的大问题,要依靠教育制度的改革、依靠社会体制的改革、依靠人与人之间信任的重建等等才能解决,期盼疫情过后人们有跟多的思考,社会有更大的进步,相信一切都会好的!


相逢是首歌歌


家长和学生对老师要有敬畏之心。我父母都是老师,记得小时候学生家长见到我父母总说:我家小孩在学校不听话的话,老师您可以打他。当然我从来也没见我父母打过哪个学生。可现在是老师让学生在教室后罚个立正,学生家长就跑的学校吵,找校长、找教委告状说体罚学生,奇葩的是居然高准了。那大家说老师能干啥?好好哄着呗,这样不会丢饭碗。


时间按周过的人


作为一名有十年教龄的老师,让我来与你分享一下我关于你提到的三个点的看法:

第一.\t有的学生不敬畏老师。

从学生角度来说,如果一个学生不敬畏老师,在学校非常任性,可以容易顶撞老师,可以和同学打架斗殴,这种无组织无纪律,老子天下第一的思想,孩子学习成绩是不会好到哪里去的。另外,如果一个学生对教师的不尊重,会把老师的话当做耳边风,老师教育的无力,最终让老师对这个学生束之高阁。那么这个孩子的学习将极有可能一事无成。

从教师角度来说,如何让学生对老师有敬畏之心呢?我觉得首先老师需要从一开始就在学生面前树立一个较威严的形象,这样学生就能够从一开始对老师有一个敬畏之心。其次,老师需要以身作则,严以律己。只有严以律己的老师才能在学生面前有一个正能量的体现,让学生有一个敬畏之心。另外,日常学生生活中老师还必须要严格要求学生。如果学生在日常中出现了不该犯的错误,老师必须要摆明态度,奖罚分明,这样才能在学生面前树立威严与威信,进而能够获得学生的敬畏之心。

第二.\t有的老师不敢管孩子。

对待孩子,目前教育出现一种现象是:老师不敢管,家长舍不得管,外人不能管!但是无规矩不成方圆,管教孩子也是老师的工作之一。

对于这个问题,我觉得首先老师应该与家长之间多沟通/交流来取得充分的信任。那么,即使老师有一些惩戒行为,双方也都会理解。当然了,老师不管做什么都要把握好尺度。如果孩子上课乱讲话、扰乱课堂纪律,甚至不写作业,那就应该支持老师去适当地惩戒孩子,比如罚站10分钟或是抄5遍课文,这都是可操作的。当然作为老师,也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不要滥用“惩戒权”,更不要辜负学校、学生和家长的信任,切实有效地教育好孩子,不负教师之名。

第三.\t有的家长不信任老师。

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是需要慢慢培养的,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信任需要从日常沟通和交流中实现。学生是家长和老师的连接点,只要老师和家长之间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的参与学生的学习沟通与交流,那么老师会很容易获得家长的信任与支持,而家长的充分参与对学生的学习是由事半功倍的效果!

希望以上几点建议能够帮得到你,加油!





修行远兮兮


心里的真诚好像被人扭曲了!

原本人都是真诚的,他的下意识的行为反应着他的内心真实。

一、学生不敬畏老师。我们的老师要省事你的工作了,为人师者,很难!难在为师不尊、为师不公、为师不表、为师不亲、为师不勤、为师不善等等,然而为师者只能反求诸己,内省为师之任重而道远,为师之价值表率,这都是要克服人性之弱点的,实在难!数百成千次的备课重复,每天工作到深夜的批量作业,背后的付出也让人动容,选择了做老师就是义无反顾。反之为师者只是为谋了份教师的工作,那是容易的,心自然也是不坚定的!也是无法享受到学生的敬畏,和一辈子的深的鞠躬!

二、老师不敢管孩子。肯定不是一个单纯的方法问题,如上段说的还是我们老师要为师自省。老师内心有了老师的样子,是真爱了这职业和孩子们相伴成长,该管的管,该说的说,这时的老师心里有无比的自信,一切以真爱和教育为出发的管都是值得尊敬的。

三、家长不信任老师。就好像两个有了固定格式想法的人,各有各的道理立场,就很难说是非了。解决之道,亦是自己求自己的改变自省,则老师要成为老师的样子,家长回归到家长的样子,都有了清醒的关爱孩子的本质,大体再难的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

宋代程颐说:“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以术驭人者,人亦以术而待。”

教师要获得信任,首先要主动真诚的信任孩子和家长,真诚是一种教育力量。






孩子与大象


感谢平台推荐我来回答此问题。

一、有的学生不敬畏老师;

1、我觉得老师在学生心中没有树立好为人师表的形象,没有做好师德的榜样,素质教育方面不够良好。

或者老师的知识水平没有让学生认可,学生和老师之间没有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

学生觉得不值得敬畏此老师。

2、学生自身的素质教育低劣,这跟家庭环境有关。

或许家庭教育不好,或者家庭教育的缺失,家长没有对孩子产生良好健康的发展影响,使孩子缺少敬畏老师的意识。产生逆反心理。

3、学生处于发展阶段,有年龄相应的心理变化。或许学生想挑战权威,想表现出自我强大,引起被注重。

二、有的老师不敢管孩子;

1、中国的教育不断在调整和优化。现在倡导的是新课改下的教育观。

老师和学生相互交流,过多的是人性化的教学方式。

不再是以老师为主体,给学生权威式的传授固定的知识,而是相互尊重,相互讨论。

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力。也不是以成绩来论学生的发展,而是因人而异,鼓励每个学生发展自身的特长和独特的潜力。

2、有些老师处理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比较僵化。怕得罪家长或学生本身强硬的性格造成矛盾,给自身带来麻烦。

所以尽量维持师生关系,不愿主动解决这种不合理的存在关系。

报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

3、有些老师不是不敢管,或许他对新型的教育观意识不强,不知道如何管,如何更好的处理师生之间的关系。

三、有的家长不信任老师;

1、众所周知,现在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很重视。

择校、择师,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上到最好的学校,遇到最好的老师,能学到最好的知识。

既然有的家长不信任老师,那是没有和老师建立好相互信任的关系。

或者老师在家长、学校环境里的评价不好,使家长不放心。

或者老师教育水平能力没有得到家长的认可。

找到家长不信任老师的原因,对症下药。

做好家校互访的工作,多了解孩子学习、生活情况。让每个学生都有良好健康的发展和成长环境。

祝大家生活愉快。

以上观点请多批评。





念念河谷



无税书田


这个问题我还真没有遇到。

做为老师,我认真上课,教给学生知识,学生都很喜欢我。

如果是顽皮的,我也会吼也会凶他,当感觉他有些怕了再抱过来安抚并且讲道理。

小孩子犯错误该说就得说,该管就要管。对于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和课堂上出现的问题及时跟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并帮助家长共同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所以家长也都很信任我。

但我看了一下,您是初中老师,教初中孩子会有一些难度。

初中是人生转变的关键时期,很多孩子都是初中开始放弃学业掉下来的。

一个好的初中老师对孩子一生影响太大了!

我女儿是花很高择校费去的126重点初中。班主任是四十多岁女老师,教语文。

这个老师心态和情绪都很不好,加上联合数学,英语老师周六,日都不休息,连轴转的敛财补课。

没有时间调节和休息,经常对学生大喊大叫,发泄情绪。

学生对于这样的老师相当反感,逆反。刚开始会有些害怕,再大些开始抗拒不尊重老师。甚至开始动脑筋报复老师。

由于老师非法补课等问题,老师也不敢真的严管学生,毕竟把柄在孩子手里。

家长也不信任这样的老师,不送礼就找麻烦。

所以,这个班级成绩很不好,孩子放弃学习,自暴自弃的就很多。

另一个班的班主任是男姓数学老师。也是四十多岁。虽然也是搭班补课,但心态比较平和,为人幽默。经常在课堂上搞怪,学生们都比较喜欢他。数学成绩都还可以。

我觉得,做为初中老师,如果能够热爱教育,为学生负责,学生和家长都是可以感知到的。

而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还没有完全摆脱小学对老师的依赖,心理还不成熟。

如果老师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能够及时沟通疏导,学生和家长都会非常感谢的,也是功德无量的。

学生喜欢有些幽默感的老师,繁重的课业已经非常无聊了,如果老师能让课堂轻松活泼一些,会得到学生的喜欢。

一心为孩子的老师会让家长们信任。

做为老师,除了教好课还应该懂些教练技术和教育心理学,学生不学习都是心理问题。

学生不喜欢老师怎么会学好她教的课!

所以,任重道远。让我代表学生和家长对您说一声:老师辛苦啦!


美术程老师


这一问题的产生不是单一的问题,学生不敬畏老师,既有学生的问题,也有老师的责任。我们传统的观点是师道尊严,学生就应该服从、听从老师的,老师什么都是正确的。果真如此吗?中国老师祖师爷孔子,在今天着来,他有很多的理论是错误的,甚至到现在都影响我们的一代又一代人的发展和进步,比如歧视妇女,比如绝对服从等等。当然,我不是彻底否定孔子,要说的是:“师者,人也”,是人就不可能什么错误和缺点都没有的。 做老师的,要想赢得尊重,我们必须时刻醒悟,修正自己的错误和缺点,更需要不断学习提高自己,在教书育人的同时,也要修身自我,用新知识充实自我,提高自我。师者,严于律己、知识广博、谦虚做人,自然能够赢得学生尊重。我们应该放弃的是:“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传统观念,树立起“一日为师,终生为友”的理念。当然,作为学生,我们应当尊重老师,老师有缺点,我们应该像对待朋友一样去指出老师的不足,但学生必须讲究方法,应当在适当的场合,用洽当的语气和老师勾通,使你的意见老师容易接受,同时让老师看到你是诚心的,而不是找茬。

对于家长不信任老师问题,我认为,还在于勾通,老师和家长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把孩子培养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只是我们看问题角度不同,有时候会有误解。家长也好,老师也好,多站在对方立场上去考虑问题,什么问题都可以解决。


舞动红旗


图片是一位老师在疫情期间写个她给学生的信,这样的老师孩子怎么不敬畏,家长怎会不信任。老师不管学生本身就是工作失责。学生,家长,老师本身就是互为关系,有一方做好了,就会良心循环,反之有一位如果做的不好特别是老师如果对学生漠不关心,爱搭不理,上好课就完了,那学生何来敬畏,家长何来信任。



海豚姨妈


首先,家长是孩子最早的启蒙老师,家长要培养孩子正确的三观和辨别是非对错的能力。;其次,老师为人师表要尊重每一名学生和家长,做到客观公正、认真负责,就事论事、不能以偏概全,更不能侮辱人格;第三,大部分老师和家长称不上完美,但绝对称职。但也不可否认,有个别老师和个别家长是不称职的;所以,双方要相互信任,发现问题及时沟通说明,不能积怨成恨。最后,不管家长还是老师,对学生的教育不能只停留在语言上,家长和老师要以身作则,身教胜于言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