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比亞迎來緩和,德法俄擰成一股繩,默克爾馬克龍與普京站在一起

隨著中東局勢緊張不斷加劇,中東附近的利比亞也跟著緊張起來。尤其是作為利比亞核心的各方勢力,與美國、俄羅斯、土耳其、歐盟、阿拉伯國家聯盟等國家及地區組織互動非常密切。最近,多方勢力在德國柏林更是上演利比亞多方會談,美國等都紛紛提出自己的利益訴求,利比亞顯然成了各方關注爭奪的一個“香餑餑”。

剛剛有消息稱,在利比亞問題出現驚人一幕,德法俄三國竟然觀點一致,默克爾馬克龍與普京相互力挺,柏林會議上擰成了一股繩。2月21日,俄衛星通訊社消息稱,俄總統普京與德法兩國領導人默克爾和馬克龍在通話中支持遵守利比亞停火協議並支持柏林會議決定呼籲對話解決問題。報道稱,就利比亞調解問題,三國領導人表示各方都要遵守停火協議並恢復政治對話。

利比亞迎來緩和,德法俄擰成一股繩,默克爾馬克龍與普京站在一起

據悉,1月19日利比亞問題柏林峰會在德國召開,俄羅斯、美國、土耳其、埃及等國家以及歐盟和聯合國參加了會議。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會議利比亞民族團結政府總理薩拉傑和與利比亞國民軍總司令哈夫塔爾元帥也到場參會,而且兩方勢力都開展了激烈的外交活動。各方就利比亞問題進行了會談,在會上交換了彼此的意見,但是會議並不愉快,很多問題各方都存在巨大分歧,因此很多媒體也對利比亞局勢發展並不看好。

顯然,在利比亞和平問題上,德法俄三國的觀點這次是一致的,並且三國領導一致同意通過對話談判解決問題,支持停火協議。為何德法能與俄羅斯在利比亞問題上就“停火”和“對話”保持高度一致,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是利比亞是歐盟傳統勢力範圍,美國最近不斷插手利比亞事務,並在中東地區引發緊張,動亂的中東並不符合歐盟利益。二是利比亞與歐盟近在咫尺,敘利亞難民都讓歐盟頭疼不已,如果利比亞出現大規模戰亂,歐盟顯然將更頭疼。三是利比亞是石油出口大國,歐盟是石油進口國,歐盟的中東政策等地穩石油的觀點,與俄羅斯無疑非常吻合。

利比亞迎來緩和,德法俄擰成一股繩,默克爾馬克龍與普京站在一起

實際上,如今德法等與俄羅斯越走越近,很多問題德法與俄羅斯的合作力度甚至大於美國。並且隨著美歐關係變冷,俄歐關係不斷回暖被國際社會更加看好。而且這不是第一次德法俄三國合作,在敘利亞和烏克蘭問題上都曾有過合作,並且效果很好。有消息稱,此前無論是“德法俄土”敘利亞問題領導會晤,還是“德法俄烏”烏克蘭問題領導會晤,德法都在很多問題上與俄羅斯有共同利益,並都希望降低衝突維持穩定。

尤其是俄歐之間的合作,在德法意等國的推動下進展非常迅速。有數據統計,俄羅斯已經成為歐盟各國原材料進口主要國家,俄羅斯石油和天然氣也成為歐盟主要能源穩定進口來源之一。特別是俄歐貿易呈現井噴式增長,雙方的貿易額近幾年增長率平均每年都在20%以上。並且德法意等國還重新將俄羅斯納入歐洲議會成員,並在“北溪-2”能源項目,“土耳其流”能源項目上給與極大的支持。

利比亞迎來緩和,德法俄擰成一股繩,默克爾馬克龍與普京站在一起

歐盟與俄羅斯的互動曾多次讓美國憤怒,特朗普不止一次警告歐盟等北約盟友遠離俄羅斯。甚至特朗普因為德法等與俄羅斯交往過密,在北約峰會上公然警告各國遠離俄羅斯,點名德國與俄羅斯合作很危險。但是從德法與俄羅斯再次在利比亞有共同觀點來看,美國的警告對於歐盟來說已經被無視掉了。這也從側面反映出美國在歐盟心中地位不斷下降,正如歐盟前主席所言,美國已經成為歐盟最大的威脅。

俗話講,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近幾年,特朗普政府把“美國優先”舉止頭頂,將美國利益置於盟友利益之上,並不斷破壞規則作出各種退群動作,甚至非常霸道的要求歐盟在貿易、軍費和政治上與其保持一致,顯然就是強盜作風。如果說歐俄互動是建立在互信的基礎上,那麼歐美的冷淡無疑是互信被破壞的結果。重壓之下必有反抗,沒有利益的讓步和相互妥協美歐合作無疑只會失敗,即使是再好的朋友沒有合作互信估計最後也只能翻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