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巴州和碩縣護士母親全力支持女兒赴武漢支援抗疫

護士母親全力支持女兒赴武漢支援抗疫:

“國家有難,我們醫護人員必須上!”

2月16日,在武漢客廳方艙醫院,殷琪給患者測指脈氧和體溫。

2月17日,武漢客廳方艙醫院15位患者治癒出院了。這個消息讓28歲的護士殷琪很有成就感,因為這批出院的患者中有一位是她照護過的。

“媽,這個出院患者是2月10日入院的,同一批入院患者的核酸檢測結果這兩天也要出來,肯定會有更多好消息!”出艙後,殷琪迫不及待地將這個好消息分享給母親王建秀。

殷琪是和碩縣人民醫院的一名兒科護士,她的母親王建秀是和碩縣塔哈其鎮衛生院的護士。2月3日,接到和碩縣人民醫院緊急馳援武漢的消息後,殷琪第一個報了名。

“她做這個決定我一點也不意外,我也是一名護士,最能理解女兒的心情。國家有難,我們醫護人員必須上!”王建秀說,作為同行,她支持女兒義無反顧;作為母親,她又十分心疼,萬般不捨。

2月4日,來不及和父母告別,殷琪匆匆收拾完行李,便和其他19名巴州醫療援助隊員踏上了飛往武漢的航班。

考慮到穿脫防護服過程複雜,碎髮會影響操作,2月5日,在完成疫情防護培訓後,殷琪將自己前額和兩鬢的碎髮剃光。

殷琪是個愛美的姑娘,和母親視頻時,她會將頭頂的頭髮梳下來遮擋兩鬢,偶爾也會自嘲髮型“巨醜”,但每當母親問起“去武漢,你後悔嗎?”殷琪總是一臉堅定地說:“頭髮剃了還能長,但戰場不是誰都有機會上的,我一點也不後悔!”

在方艙醫院C廳A區,殷琪和隊友兩人一組,負責照護60名輕症新冠肺炎患者,除了配合醫生為患者測量血壓、體溫和血氧飽和度,還要負責領餐、分餐、打水、發中藥……6個小時下來,厚實的防護服裡會捂出汗,出艙後風一吹,冷颼颼的。

一些患者對新冠肺炎感到恐懼,還有人因為不適應封閉的空間而感到焦慮,心理疏導也成了殷琪和隊友的日常任務。

這兩天,殷琪就遇到一名50多歲的男性患者,因為體溫連續幾天不降,他出現了焦躁不安的情緒。“叔叔,我們一直在這裡,不要怕,要有信心。”殷琪一邊耐心開導,一邊端上了熱水。

“我們盡力把自己練成全能戰士,幫患者解決各種問題,因為在這裡,我們是他們最依賴的人。”殷琪說。

每天下班,卸下一身疲憊後,殷琪要花費30分鐘時間脫下厚重的防護帽、防護服和防護鞋套,然後再坐車耗時40分鐘返回駐地。回到房間後,她還要認真洗頭洗澡、拿消毒液浸泡衣服,做完這一切,才能安心扒兩口飯。每天吃飯的幸福時光,殷琪會和母親視頻報平安,她會開心地說,駐地伙食不錯,有肉蛋奶,熱情的新疆老鄉送來了抓飯,隊友們工作之餘一起學跳民族舞蹈……

“她怕我們擔心,打電話時只報喜不報憂,說話也總是樂呵呵的。”王建秀說,她每天都看央視戰疫情特別報道,試圖在電視畫面中尋找女兒的身影,希望疫情早日結束,女兒平安凱旋。

晚上躺下休息時,殷琪的腦海裡會浮現十幾天前,在烏魯木齊地窩堡國際機場,102名戰士列隊出征奔赴前線的畫面;在方艙醫院,和各地援助醫療隊隊員並肩作戰,援助患者的畫面……“這麼多人,為了抗擊疫情這一個目標共同努力,想想就備受鼓舞,我很幸運能成為他們中間的一員。”殷琪說,感謝家人在身後默默支持,她最大的心願就是有更多的患者出院,疫情早日結束,讓家人放心。(李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