崆峒區:一群普通人的戰“疫”故事

中國甘肅網記者 李紅軍 通訊員 梁璐

手握體溫槍在村口一守就是8個小時;三步並作兩步奔走在鄉間走訪住戶;為居民群眾送去新鮮蔬菜……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一個個平凡而忙碌的身影,閃現在平涼市崆峒區的各個角落。

熱心市民馬樹學:做點力所能及的事

“疫情防控一線工作很辛苦,好幾次路過時我都發現他們在吃泡麵,但是吃泡麵對身體不好,也沒有啥營養,時間長了精力肯定跟不上,我們就想給大家做一口熱乎的飯菜吃,盡點自己的綿薄之力。”2月17日,平涼市崆峒區熱心市民馬樹學帶著兩個兒子,為全區11個檢疫點上的100多名工作人員,送上了可口的午餐和晚餐。

崆峒区:一群普通人的战“疫”故事

“已經送了四天飯了,我們要送到疫情結束的那一天。”疫情期間,各家各戶都在居家防疫,但是老馬一家卻“不聽話”,早上一起床,就急急忙忙驅車趕往“後廚”。“前期最大的困難還是購買環節,全城的餐館和出售餐具的店鋪都關門歇業了,原材料的採購成了大問題。”通過多方聯繫,他們從商城的幾個經銷商庫房採購到了每日所需餐具;春華樓、李師飯莊兩個餐廳也成了專門保障一線工作人員用餐的“後廚”。

老馬的兒子說:“在國家有難的時候,父親和我們,就想為工作人員做點實實在在的事,讓大家吃好,幹好防疫工作,讓疫情早點結束。”

志願者:以星星之火,散發光和熱

近日,光明村的村社巷口出現了一批年輕的面孔,楊永旺、王寶莉、楊興旺、曹錦龍,花所鎮光明村十二社的四名在校大學生看到村社幹部辛苦執勤後,積極報名,主動參與進村民、車輛勸返和宣傳引導等工作中來,充分展示出了新時代大學生的風采和擔當。

崆峒区:一群普通人的战“疫”故事

他們說:“作為新時代大學生,作為光明村的新一代,應當主動擔負責任,踐行青春誓言。”

正月初二,當花所鎮各村主要路口剛剛佈置起勸返點時,花所村四社村民朱海生,便主動請纓,申請加入志願者抗疫隊伍。為了讓疫情防範措施走進千家萬戶,他開著私家車,穿行在各村組的小巷中,驅散扎堆人群,攔勸走親訪友,提醒村民戴口罩勤洗手。

朱海生說:“雖然我不是醫護人員,不能為群眾提供治療,但我是一名‘守門人’、一隻‘小喇叭’,我可以用自己的方式與疫情作鬥爭。”

村醫:防疫戰線上守住村民健康

韓偉,是花所鎮寺溝村衛生所村醫。一大早,韓大夫便會帶著體溫計和記錄表,與村社幹部一起對全村所有居家隔離戶進行檢查;中午吃過簡單的午飯,看病的人已陸續登門。他便開始了耐心地詢問、診脈、測體溫、量血壓、開方子、取藥、叮囑……

崆峒区:一群普通人的战“疫”故事

今年,伴隨著乾燥的天氣和疫情帶來的焦慮,前來就診的患者較往年有所增加,但韓大夫仍舊堅守崗位,舍小家為大家,當好百姓健康的“守門人”。

韓偉說:“作為一名大夫,我理應在關鍵時刻衝在前,時刻秉承醫者的初心和仁心。”

一家三口:各守一方,有城有鄉

張濤,花所鎮花所村支部書記,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線的工作人員。

半個多月前,當張濤向村民們宣傳疫情防控知識、發動參與執勤、落實防控措施時,經常到處“碰壁”,一些村民宣傳聽不進,防控措施不配合,意見一大堆。這讓年過半百的老支書很頭痛:“疫情防控,難吶!”

崆峒区:一群普通人的战“疫”故事

然而,半個月過去了,村裡卻是截然不同的一番景象——村民們認識提高,主動配合,足不出戶,不聚集,不拒絕,不懼怕。

張濤的大女兒張靜最近被抽調為預檢分診工作人員,她說:“我們的醫生護士聽說要送來確診病人時,都踴躍報名寫請戰書,要求赴一線救治患者。大家覺得我們距離病毒很近,但是身邊的同事沒有一個害怕和退縮的。”

崆峒区:一群普通人的战“疫”故事

從上午7點到下午6點,中午在單位食堂解決午飯,預檢分診工作與財務工作都需要完成。張靜覺得非常時期的辛苦都不成問題,“最近有許多好心人向感染科捐贈防護物資,不留姓名,放下就走了。我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當然要為疫情防控貢獻自己的力量。”

張濤的小女兒張雯靜在平涼市婦幼保健院從事檢驗工作,她說:“儘管處於非常時期,但我們的檢驗工作沒有受到太多的影響,我能做的就是繼續堅守崗位,為特殊時期的婦幼健康保駕護航。”

春後雨水,春意漸濃,寒氣正逐漸散去。奔波在戰“疫”一線的崆峒人,期盼著這場戰“疫”過後,大家可以摘掉口罩盡情呼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