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世纪土尔扈特人为什么不与克里米亚汗国联合?

代国雄


土尔扈特人是克列部的后裔。

在17世纪的时候,绰罗斯家族统治下的准噶尔部与固始汗统治下的和硕特部开始强大。为了寻找更好的牧场,土尔扈特人开始西迁,历时两年到达金帐汗国的故地,伏尔加河(蒙语称额济勒河)流域,驻牧下来。

1640年,准噶尔部巴图尔洪台吉在塔尔巴哈台(今新疆塔城)召集卫拉特、喀尔喀及青海和硕特诸部会盟。定法典(蒙古卫拉特法典),并改革文字与拼音字母。从此奠定了准噶尔汗国的强大基础。

土尔扈特部派人参加了这次重要会盟,强化了他们与卫拉特及蒙古诸部的关系。所以从联盟关系上讲,土尔扈特部属于卫拉特联盟。

清朝建立后,他们也和清朝建立朝贡关系,从伏尔加河到北京,要走三年。如果把伏尔加时期土尔扈特部对清朝的朝贡也算在清朝的体系里,清朝也算横跨过欧亚一阵子。

他们的宗教是藏传佛教,卫拉特人全部信仰藏传佛教,而清朝也很重视藏传佛教。

土尔扈特人虽然远在伏尔加河,但他们从信仰到政治联盟都是亲东方的。可以说他们是一个远在欧洲的东方国家。

直到现代,卡尔梅克人是现代欧洲唯一的东亚人种民族。卫拉特蒙古人是唯一一支在地理大发现后进入欧洲、在欧洲开拓繁衍的非欧洲民族——虽然那其实是蒙古人的传统势力范围。

克里米亚汗国是黄金家族术赤后人建立的汗国,是金帐汗国的分支。他们称黄金家族血统为“白骨头”。至今克里米亚鞑靼人的旗帜上仍然绘有苏鲁锭的图腾。他们在第三代至第四代统治者的时期突厥化,信奉伊斯兰教。从文化上讲克里米亚汗国属于伊斯兰文化圈。他们的盟友是奥斯曼土耳其人。

土尔扈特人的确和克里米亚鞑靼人联系过。但这种联系更多是一种试探,一种礼节,一种示威。这两个政权没有可能联合起来对抗俄罗斯,因为谁都没有值得对方依靠的强大实力。土尔扈特人更多依靠卫拉特联盟与清朝,克里米亚汗国主要依靠伊斯兰世界的力量。

因为已经没有明显的军事优势——虽然蒙古人依旧善战,可是毕竟欧洲已经到了热兵器时代,所以土尔扈特人在欧洲过的并不轻松。沙俄为了削弱土尔扈特人的有生力量,要求他们派出军队为沙俄打仗。土尔扈特人只能屈从,他们的青年男子离开自己的帐房和牛羊,告别家人,参加了俄罗斯一系列对外战争,其中包括对土耳其与克里米亚汗国的战争。但这并不是他们的本意,他们是被迫参加这样的战争的。而俄罗斯人也没有武装他们,让他们手持弓箭参加热兵器时代的战争,让他们做典型的炮灰部队。事实上土尔扈特人还参加过对抗拿破仑法军的战争。这一系列对外战争让他们付出了巨大伤亡,青年男子减少严重,无法维持正常的生产,最终导致土尔扈特人东归。而来不及撤走的那一部分人服从沙俄统治,变成了卡尔梅克人。

东归后的土尔扈特人表现神勇,晚清阿古柏入侵新疆的时候,他们曾坚定抵抗。


有时聊人文历史


虽然土尔扈特部与克里米亚汗国都算是蒙古人体系,但是经历了数百年之后,他妈无论从文化到族群都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克里米亚汗国,欧洲称他们为鞑靼人,事实上他们是蒙古第一次西征和第二次西征的时候,建立并巩固起来金帐汗国的族裔,所建立起来的汗国,统治了俄罗斯200多年的金帐汗国,在统治的过程中内部内部争权夺利,于是起金帐汗国的族裔分支建立了克里米亚汗国,而在金帐汗国被俄罗斯灭亡之后,克里米亚汗国还存在很长的一段时间。

历史上的克里米亚汗国

克里米亚汗国虽然是算得上是蒙古金帐汗国的族裔,但是他们是作为统治者的蒙古人融入了突厥人以及其他的族群,而在宗教文化上,他们很早就皈依了伊斯兰教,所以在宗教上更加亲近同为穆斯林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很长一段时间内他们是奥斯曼帝国的附庸。

而土尔扈特部则完全不同,他们的祖先是在蒙古地区最后铁木真被尊为成吉思汗征服的草原民族,虽然他们后来也属于蒙古人,但是他们与早期的蒙古人还是有着不同,在蒙古帝国分裂为四大汗国之后,他们一直在元帝国的境内生活,明朝建立之后,元顺帝北逃,后来蒙古分裂为鞑靼和瓦剌两大族群,而土尔扈特人其实就是瓦剌的后代。

土尔扈特人的祖先是瓦剌

瓦剌曾经率先崛起于草原,还打败了并活捉了明英宗,制造历史上注明的“土木堡之变”,包围了北京城,可惜他们遭遇到的是名臣于谦,最后不得退回草原,而后瓦剌被鞑靼击败,瓦剌西迁,他们后来灭亡了东察合台汗国,占领了西域,不过瓦剌也经历了分裂,分裂成为了著名的和硕特部、准噶尔部、辉特部、土尔扈特部等等,由于内部斗争失败,在明末清初之际,土尔扈特西迁到伏尔加流域,建立了自己的汗国。

相比较于克里米亚汗国,土尔扈特人保持着更多的蒙古人的传统,他们信仰的藏传佛教,这些也与克里米亚汗国有着极大的不同。而且由于所处的环境,土尔扈特人不得不依附于俄罗斯人,然后不断被卷入不断发生的俄罗斯和土耳其的俄土战争。

所以无论是从文化认同还是族群认同,以及现实的利益考量,土尔扈特人和克里米亚汗国都不可能进行联合。

土尔扈特人东归祖国

而最终土尔扈特人无法忍受俄罗斯人宗教上迫害和政治经济上压迫,最终选择东归祖国,回来的目前居住在内蒙古、新疆和青海,没有回来的仍然居住在俄罗斯人,成为了俄罗斯的卡尔梅克人。


大东北的小豆包


虽然都是蒙古族后人,但两部族信仰不一样,克里米亚鞑靼人信仰伊斯兰教了,而土儿扈特蒙古人信仰还是藏传佛教和蒙古原始宗教长生天的混合信仰,决定一个民族能否顺利交流和紧密团结的是双方是否有共同信仰的价值观,两种不同的世界观就决定了双方没法顺利交流和团结!


极地1472


克里米亚汗国是成吉思汗后代所建,多信奉伊斯兰教。是奥斯曼帝国的藩属国。土尔扈特人被中亚强国准噶尔汗国挤走落脚于伏尔加河下游,多信奉藏传佛教。结盟与俄罗斯汗国。二者与克里米亚汗国为敌。后与克里米亚汗国全被俄罗斯兼并。再后来准噶尔汗国被乾隆皇帝所灭,才有机会回归。留有部分在原地,现在叫卡尔梅克州


分享到:


相關文章: